本文目录
什么是查甲斯病
查加斯病美洲锥虫病(Americantrypanosomiasis)又名Chagas病,是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cruz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原虫病,由嗜血锥蝽传播。可分急性期、隐匿期及慢性期。本病的潜伏期被锥蝽叮咬受染者为6~10天,由输血受染者为10~20天。急性期多见于儿童出现发热(稽留或间歇)、皮疹、肝脾肿大、淋巴结病以及非炎症性水肿;隐匿期为低虫血症期,几乎无症状;慢性期一般于出现虫血症后数年或数十年始发病。先天性虫血症的孕妇,不论其有无症状均可引起流产、早产、宫内生长迟延或死胎。有时婴儿虽能足月出生,但生后多于数日或数周死于脑炎。查加斯病-描述 查加斯病美洲锥虫病(Americantrypanosomiasis)又名Chagas病,是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cruz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原虫病,由嗜血锥蝽传播。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虫血症,并侵犯多种器官如心、脑、食管、结肠等。造成劳动力的丧失或死亡。但在进行性的走向有症状的慢性期,包括渐渐发展成为不能复原的危及生命以及致残的合并症。特别是那些免疫抑制者。体检正常,休息时心电图正常。惟特殊检查法可发现异常。它是慢性期的开始期。它在巴西约占感染者的40%,在阿根廷和智利占20%,此型可迁延20~30年,甚至终身。查加斯病-体征 查加斯病可分急性期、隐匿期及慢性期。本病的潜伏期被锥蝽叮咬受染者为6~10天,由输血受染者为10~20天。1.急性期急性阶段甚至在流行区也很少见,在流行区多见于儿童。被锥虫感染的锥蝽叮咬后,25%局部无反应,50%局部病变出现于面部,25%出现于躯干。叮咬的局部反应为,从皮肤入侵者,局部产生皮下结节,即南美洲锥虫肿。从眼结膜入侵者出现结膜炎,眼窝水肿合并局部淋巴结肿大,即Romana征。在此等病变中可能查到锥虫。此征象约1个月内消退。大约入侵后2周,随虫血症的第一个浪头可能出现毒血症,虽然很多患者仍无症状,但部分可能出现发热(稽留或间歇)、皮疹、肝脾肿大、淋巴结病以及非炎症性水肿,可仅限于面部或全身性。虫血症期间或以后锥虫进入组织,引起心肌炎与心内膜炎、窦性心动过速、二尖瓣收缩期杂音、心脏肥大以及脑膜脑炎。症状多于4~12周后消失。严重者多见于新生儿、幼儿、老人及免疫抑制者。此期因早期心肌炎引起心力衰竭或心室纤颤和脑膜脑炎,常可招致死亡。2.隐匿期为低虫血症期,几乎无症状,但在进行性的走向有症状的慢性期,包括渐渐发展成为不能复原的危及生命以及致残的合并症。特别是那些免疫抑制者。体检正常,休息时心电图正常。惟特殊检查法可发现异常。它是慢性期的开始期。它在巴西约占感染者的40%,在阿根廷和智利占20%,此型可迁延20~30年,甚至终身。3.慢性期一般于出现虫血症后数年或数十年始发病。(1)心肌病:在流行区锥虫病的心肌病是心脏疾患与猝死的主要原因。患者常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有心脏扩大。2/3患者有心脏传导障碍,常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多源性期前收缩与心肌坏死。病程可很短且突然死亡,或因长期心力衰竭而死亡。此外,心尖部或心房所脱落的栓子可引起脑或肺栓塞而猝死。(2)多种器官扩张:在巴西、智利、阿根廷部分地区有出现多种器官扩张者,主要是食管与结肠,常因食管扩张而引起咽下困难,结肠扩张而出现便秘,也可出现肠扭转如急腹症。至于巨胃、巨十二指肠、巨支气管、巨输尿管等虽有报道但很少见。4.先天性多见于巴西、智利,中美洲很少。有虫血症的孕妇,不论其有无症状均可引起流产、早产、宫内生长迟延或死胎。有时婴儿虽能足月出生,但生后多于数日或数周死于脑炎。仅呈血清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轻度患病者较多。免疫低下如艾滋病患者,可以使美洲锥虫病再活化,如果发生急性脑炎,在脑与脑脊液内可找到锥虫。查加斯病-病因 查加斯病克氏锥虫是于1909年由巴西人Chagas在患儿血内发现的一种原虫。其生活史中有锥鞭毛体与无鞭毛体两种形态。在哺乳动物血液内为锥鞭毛体,长20μm,体形呈C字或镰刀形,具有与虫体等长的波动膜和自由摆动的鞭毛,核居中央,动基质明显,位于核的后端。本虫在血液中不进行分裂。进入内皮及组织细胞后,即失去鞭毛及波动膜,并变圆或卵圆呈无鞭毛体,其直径为3~5μm,此期经多次二分裂,生成数百个虫体,并在细胞内转变为小而活动的锥鞭毛体,充满于细胞中形成假囊,囊破后锥鞭毛体释入周围组织,可侵入其他细胞或释入血循环,并再侵入内皮及组织细胞内分裂繁殖。具有虫血症的人或动物被嗜血锥蝽(triatomasanguisuga)叮咬后,锥虫被吸入锥蝽体内,并在其中肠内繁殖经8~10天即由无鞭毛体(amastigote)变成上鞭毛体(epimastigote),最后变成有感染性的循环后期锥鞭毛体(metacyclictrypomastigote),聚集在后肠随粪便排出。锥蝽叮咬人时,常有同时排稀便的习性,粪便中的锥虫随搔痒进入皮内或眼、口、鼻黏膜内,在局部细胞内形成假囊,并进行以上生活周期。查加斯病-生理 查加斯病锥虫在入侵部位的细胞内迅速繁殖形成假囊。假囊破裂后释放抗原及毒性物质,在该处引起严重炎症反应,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以及明显的间质水肿,形成硬结即南美洲锥虫肿(chagoma)。此时附属淋巴结的细胞内也有假囊形成及炎症反应。如由眼结膜入侵,则单侧眼睑及眼周水肿、充血及附属淋巴结肿大,即Romana征。其病变以淋巴细胞浸润和肉芽肿为特点。本病可分急性期、隐匿期(或称未定期)及慢性期。急性期虫血症显著,锥虫在多种器官和组织细胞内繁殖并播散,主要侵犯心肌、横纹肌和网状内皮细胞,使之产生炎症,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引起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心肌纤维和传导组织可见坏死。早期心肌坏死与虫体寄生有关。随病程发展,炎症弥漫,间质水肿,致使无虫寄生的心肌也可见有坏死。心脏神经节的神经元和其他外周神经元,如消化道的Auerbach神经丛均可出现坏死。多数患者急性期可缓解进入隐匿期,此期无症状,但仍有低虫血症,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此期中20%~40%可发展为慢性期,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此阶段心肌、消化道神经丛与血内很难找到锥虫。心肌内有纤维化,心脏肥大,房室腔扩张,心尖部偶呈动脉瘤样突起与血栓形成,以及二尖瓣、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食管扩张和结肠扩张并延长,是胃肠型的特征,乃因其神经元受损所致。关于巨食管、巨结肠等多见于巴西患者,相对之下,在巴西以外的患者则罕见。近年来,发现克氏锥虫的病变具有自身免疫性质。PCR检测发现,克氏锥虫与宿主的心肌组织具有共同的抗原特性,激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引起心肌损伤。还证明患者血液中存在与外周神经的神经鞘(sheathofSchwann)发生反应的抗体。此外在体外培养中证明Chagas病患者的T细胞能损伤人的心肌细胞。查加斯病-检查 查加斯病1.直接检查法查找克氏锥虫或其DNA。急性期可用新鲜血液检查活动的病原虫,或用吉姆萨染色检查厚血涂片,或将血液离心后检查浮于血凝块的上清液,查找锥虫鞭毛体。也可用组织活检,查找假孢囊内的无鞭毛体。慢性期可用虫媒接种法查找锥蝽肠腔内锥虫的上鞭毛体(此法很敏感)。急性和慢性期均可采用NNN培养基进行血液培养。也可用实验室饲养3~10天的小鼠或大鼠进行动物接种。近年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基因重组DNA技术,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PCR技术,检测慢性锥虫感染者的血液或组织内锥虫核酸或传播媒介体内的克氏锥虫核酸。2.间接检查法显示特异性抗体,急性早期检测IgM抗体,慢性期检测IgG抗体。本法广泛应用于筛选检测,特别是用于供血者。在南美洲某些地区,放射学检查可显示巨食管及巨结肠等,或心脏肥大表示特殊性的心尖部动脉瘤。实验室检查:1.病原体检查急性期可用新鲜血液封片,或悬滴法,或厚涂片吉姆萨染色法镜检。慢性期可用虫媒接种法,即用人工饲养的锥蝽叮咬患者,2~4周后,检查其粪便或磨碎虫体检查锥虫。也可用动物接种法,即采用患者血1ml接种2只小白鼠后,每周查其尾血,持续1个月;或用肿大淋巴结活体检查找无鞭毛锥虫体;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内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加,偶可查见锥虫。2.血清学检查多用IFAT与ELISA法,急性期检测IgM抗体,慢性期检测IgG抗体。其他辅助检查:急性期心电图可发现室性多源性期前收缩、QRS综合波低电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特别是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律失调。隐匿期与慢性期可用回声心动描记法,心电向量描记法,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及病理组织学等的发现占60%;心脏型心电图示传导损伤、心律失调及心脏肥大,回声心动描记法显示全心或心尖部运动减弱,并且在心内膜面常见有血栓形成,它们可引起脑或其他器官发生栓子。查加斯病-治疗 查加斯病对美洲锥虫病有用的药物有几种,但仅在疾病的早期有效,大约半数患者可能达到寄生虫学的治愈。目前尚无治疗方法能从组织内将无鞭毛体除掉。药物的毒性与药物对克氏锥虫的敏感性因当地虫株不同而异,使对药物的评价与比较疗效更为复杂。1.硝呋替莫(硝呋莫司)剂量成人为8~10mg/(kg/d),小儿为15mg/(kg/d),分4次,于饭后服用。持续用30~120天。对急性期及未定期感染,可以减短病期和感染的严重程度,但治愈率仅为50%~60%。对慢性期虽然寄生虫血症可以变为阴性,但不能改变血清学反应、心功能和疾病的发展。副作用有恶心、厌食、呕吐、体重下降、失眠、颤抖、多种神经病、精神病、皮肤过敏与白细胞减少。此药被阿根廷、智利和巴西南部确认有效。2.苯并乙唑(benznidazole)是当今首选药。儿童比成年人耐受力更好。剂量为5~10mg/(kg/d),分2次服用。持续30~60天。急性期治愈率达60%~90%。对慢性期也有益,但因血清学持续阳性,同时治疗前血内即很难找到锥虫,故难以判断其疗效。副作用有过敏性皮肤反应(剥脱性皮炎)、胃肠功能紊乱(厌食,体重下降)、外周神经炎及骨髓抑制,而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故疗程中应复查全血细胞,1次/2周,发现粒细3.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剂量6mg/(kg/d),持续120天。治愈率为53%。耐受性好。对症治疗也很重要。慢性期心力衰竭时利尿剂常有效。但通常对地高辛耐受不好。抗心律失常最有效的药是胺碘酮(amiodarone)。应注意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障碍及对碘过敏者禁用。阵发性心律不齐也可用普萘洛尔以及抗凝剂等。房室传导阻滞常用心脏起搏器。在流行区用于输血的血液,至少要两个血清学试验方法均为阴性者;否则,血液必须应用结晶紫处理杀灭锥虫。巨器官综合征可用外科手术。忌用类固醇以免急性发作或恶化。
查加斯病中国有么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目前中国还没有公示有这种疾病的发现。应该说即使有也不会公式,以免引起社会恐慌。中国民众对这种疾病了解甚少。
恰克斯病和查加斯病是一种病么
是一样的,音译不同,都叫Chagas病~~可以翻译成恰克斯病、恰加斯病、查加斯病,学名美洲锥虫病
猎蝽有什么形态特征 怎么防止
猎蝽 assassin bug 异翅目(Heteroptera)猎蝽科(Reduviidae)昆虫,世界性分布,约4,000种。头窄,头後有细窄颈状构造,是为本科特徵。体长10�6�525公釐(0.4�6�51吋)。喙短,三节,弓形,纳入前胸腹面的纵沟内,用以吮吸其他动物的体液。体黑色或深褐色,有的色泽鲜明。多数生活在户外,捕食其他昆虫,但有的吸哺乳类包括人的血液,并传播疾病。吻猎蝽(Melanolestes picipes)是一重要种类,常在人的嘴周围叮咬,因而得名;黑色,长12公釐,常见於石块和树皮下,取食其他昆虫。 伪装猎蝽(Reduvius personatus)亦称猎臭虫蝽或吻猎蝽;若虫的触角、足和身体上密布黏毛,黏住毛绒、灰尘,外形如一团灰尘;成虫黑褐色,15�6�520公釐长,常见於室内,捕食臭虫和蝇类;也叮人甚痛;原产中欧,引入纽约港後,已扩展到整个北美南部。锥蝽属(Triatoma)是最为人熟知的猎蝽之一。锥蝽亦称吻猎蝽、大臭虫或墨西哥臭虫;成虫黑色,腹部两侧各有6个红点,体长25公釐,吻圆锥形。吸血锥蝽(Triatoma sanguisuga)常在床上吸人血,叮人很痛,有毒,甚至引起昏厥、肿胀和呕吐。南美洲的大锥蝽(T. megista)是查加斯氏(Chagas)病和一种南美锥虫病的媒介。近缘的Rhodnius prolixus分布南美,亦传播查加斯氏病。吸血性猎蝽长期用於昆虫生理研究。南亚木屋地上碎屑中的红带椎猎蝽(T. rubrof轮背猎蝽(Arilus cristatus)asciata)可能传播黑热病。 食蜂猎蝽(Pristhesancus papuensis)在花上捕食蜜蜂等昆虫,吸其体液。北美的轮背猎蝽(Arilus cristatus)胸部背侧有带缺刻的新月形斑纹,成虫黑色,长25公釐,蛹红色而带黑斑。喙内有一管道把含毒素的唾液注入捕获物,从喙内另一管道把体液吸入胃内。丝足猎蝽(Emesa brevipennis)见於树上或旧建筑物中;中、後足长,丝状;前足短粗,钳状,用以捕捉。东方的浅黄猎蝽(Ptilocerus ochraceus)的捕食方法与众不同,腹部有红色丛毛,上有腺体,其分泌物引诱蚁类来舔食,食後随被麻痹,猎蝽即将喙刺入蚁体吸其体液。扁猎蝽属(Platymerus)能把唾液喷出30公分远,准确射中目标,并可使人失明,这是它有效的防卫手段。 大部分的猎蝽是益虫,可以防治白蚁。
新型艾滋病专传黄种人
所谓新型艾滋病,是指南美洲和北美最近传播速度加快的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正在全球逐渐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现与患艾滋病的症状相似,很难被察觉且具有很多年的潜伏期,所以有关专家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这种疾病一般通过锥猎蝽的叮咬,将被称为克氏锥虫的寄生虫输入受害者血液中进行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在被感染后,患者一般经历两个阶段——急性期和重症期。急性期之后,病情表面上会趋于缓和,再经过数年后,患者才会进入重症阶段,出现便秘、腹痛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症,寄生于心脏等脏器,潜伏期几年,甚至30年,造成心脏肥大或脏器肥大等,可猝死。所以可以造成死亡。查加斯病最初只是在拉丁美洲爆发,后来因为旅行和移民的原因,逐渐蔓延到美国境内。目前全球感染者据估计有1000万人,多数患者来自玻利维亚、墨西哥、哥伦比亚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国家,而美国人被感染的人数接近3万。鉴于这种疾病危害大、感染人数多以及难以预防的特点,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将其列为五大被忽视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之一。这个和黄种人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