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吗
- 厄尔尼诺现象,是甚么
- 最近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厄尔尼诺现象几年一次
- 厄尔尼诺现象曾在哪几年出现
- 07年是不是厄尔尼诺年
- 厄尔尼诺带来的灾难是怎么样的
- 1949-2014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是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大概时间是
- 在我国出现的厄尔尼诺年有哪些年份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吗
厄尔尼诺(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 今年2012年不是厄尔尼诺年
厄尔尼诺现象,是甚么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又称圣婴现象,意思是「上帝之子」(Christ Child),是秘鲁、厄瓜多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condition);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episode)。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婴」,因为这种气候现象通常在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而其中niño在西班牙语是「男孩」之意。这现象往往持续好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影响范围极广。厄尔尼诺的阴性名词为拉尼娜(La Niña),拉尼娜就是「女孩」的意思。 成因 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 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上升; 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 南太平洋的贸易风减弱或往东面吹; 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 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同时它令东面较干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 影响 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790-93 1828 1876-78 1891 1925-26 1982-83 1997-98 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986-1987 1991-1992 1993 1994 1997-1998 2002-2003 2004-2005 2006-2007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洲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0年初又发生厄尔尼诺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公尺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公分。 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令长江出现大水,华南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但规模较小。 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 拉尼娜现象(La Niña),又称反圣婴现象,是一种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现象,因此用西班牙语圣婴现象 "厄尔尼诺"(El Niño)的阴性名词拉尼娜(La Niña)来代表,厄尔尼诺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词专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稣),拉尼娜是「女孩」的意思。 成因 沃尔克环流造成拉尼娜现象示意图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暖,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公分,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尔克环流,当沃尔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尔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影响 拉尼娜现象会引起台风和暴雨的增加,也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异常寒冷。 预测方法 1876年-2004年SOI指数测量太平洋塔希提岛(大溪地)和澳洲达尔文之间每月气压差别的涨落情况,叫作「南方涛动指数」或「南方震荡指数」(SOI),红色线代表月涨落情况,蓝色代表年度平均涨落情况。如果是负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风强度减弱,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变暖,澳洲北部降雨减少,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正值高峰则表示信风增强,澳洲北部海域温度增高,比往常更潮湿,发生拉尼娜现象。 参考: zh. *** /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气候学名词--厄尔尼诺。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可是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义在于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在海面温度分布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水温低于西太平洋赤道海域。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沿南美大陆西岸北上的秘鲁寒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赤道低纬海域的东南信风,相随于信风的赤道涌升,及南美大陆由于信风的海水输送而不断把底层冷水上翻,结果秘鲁一带海域尽管在低纬度,但海面水温大多在20摄氏度以下。 赤道东太平洋海面的低温每年在圣诞节前后的2~3月,南美西海岸厄瓜多尔和秘鲁沿海一带的海域发生季节性水温上升的现象,水温上升的范围小,时间短,通常于3月份海面水温下降。由于水温上升,当地海洋渔业生产形成季节性的间歇,当地居民把这种范围不大,时间不长的季节性海面水温上升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但是这种东太平洋赤道海域季节性水温上升的现象每隔几年就有一次异常发展,水温正距平遍及整个东太平洋赤道海域。现在人们把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这种每隔几年就有一次水温上升异常发展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或厄尔尼诺),以区别于秘鲁沿海一带每年发生的季节性水温上升现象。在讨论海-气相互作用中提及的厄尔尼诺现象即为这种水温上升异常发展的现象。确定厄尔尼诺事件的定义,过去曾采用奇卡马港(Chicama,7°42’S,79°7W的水温为代表;近年来Angell(1981)采用0°~10°S 180°~90°W范围内平均海表水温(SST)代表赤道东太平洋海面热状况,这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分为前兆阶段、异常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惭复常态等四个发展过程。前兆阶段,沃克环流上升支东移至140°~180°E之间,且同时降水增多,达尔文港气压上升,l80°以西的信风由异常强盛转为减弱,海面水温在南美沿岸一带开始增温,降水增多,但范围不大。而此时印度尼西亚降水却开始减少。这是EL Nino出现的必要条件。其充分条件是哈得莱环流加强,赤道辐合带(ITCZ)南移至赤道甚至赤道以南(这种南移与信风减弱、海面温度度异常增高及赤道东部温跃层加深有关)。由历次厄尔尼诺事件可见,所有这些变化,即海面温度达到季节变化最大值,东南信风的强度处于季节变化的最大值以及热带辐合带的季节性迁移到最低纬度,实际上在年初就已开始。因此,初期的厄尔尼诺现像是海面温度季节性循环的一种加强。由1950~1977年厄尔尼诺的平均的海面温度距平分布可见在3~5月,南美西部已经增温达1.0°C 此时正是该地区海面季节性增温时期,较大增温的控制范围还在沿海附近。 异常发展阶段,上述的异常状况进一步发展,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以每秒50~100cm的速度向西扩展,1.0°C的增温已扩展到180°W,最大的平均增温达1.4°C以上,到10月份大部分热带太平洋都处于异常高温区。此时,赤道太平洋的中、东部海面温度正距平达0.8~1.0以上此时,信风减弱,赤道辐合带进一步南移。 成熟阶段,由11月到翌年1月,热带太平洋温度异常高温进一步发展,增温最大平均达1.6°C以上,整个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温暖,温暖区较之前一阶段更加扩大。此时,信风格外微弱,热带辐合带较常年更加南移,哈得莱环流加强,中部太平洋降水异常增多。这时,正是厄尔尼诺的成熟、鼎盛时期,在赤道太平洋海洋将大量的热量输送到大气中去。 恢复常态阶段,180°W以东的各种异常现象逐渐减弱,且减弱的方式与发展阶段极为相似,海温负距平和强信风首先在东南热带太平洋出现,然后向西传播,在厄尔尼诺开始的一年后,整个热带太平洋又恢复正常状态为止。而在日界线以西,恢复常态的历程与其以东不尽相同,160°W附近的莱恩岛(Line)上的降水减少,风由东向风变为西向风,温跃层深度变深。这些现象均发生在12月到翌年1月,对不同的厄尔尼诺现象总在同一个月内恢复正常状态,这是很有意思的。上述分析可知,厄尔尼诺年,东赤道太平洋海表水温的正距平均由2~3月开始到翌年3月止,即大约维持一年多,最大正距平出现在11月~12月间,正距平强度平均为1 左右,而在个别年份,个别地区,月平均海面水温距乎要大得多,可达4°~6°C其空间范围南、北约15个纬度〔10°S~5°N),发展最盛时,东西可控制90个经度以上〔90°~180°W)。海水温度正距乎可达的水深,据最新的探测结果表明在水面之下1000m深处仍有反映。如在1000m深处,1981年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在14°~15°C之间,但是在1982年则上升到20°C以上,即升高了5°C,可见水温变化之强烈。众所周知,海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1200倍,100m深的海水温度变化0.1°C所释放的热量即足以便其上空的空气柱增温6°C显然当距平达到几摄氏度时,只从热力影响看,这个影响就很大,更何况1000m处海温仍有变化,足见这个过程所具有的热力潜力是十分惊人的。 上述厄尔尼诺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平均分析得到的,而每次厄尔尼诺现象又有其各自的不同特点。如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就与上述过程有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1982~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的特殊性。 对厄尔尼诺发生的频率尚有一些不同看法,Anggell(l981)整理了自1864年以来赤道海温〔SST)的时间序列,在1864~1983年间共36个暖水年,其时间间隔1~6年不等,平均为3.37米。每10年至少有两次高温年,但分布不均匀。各个作者考虑角度不同,给出厄尔尼诺年也有差异。不过1925,1930,1940~1943,1957~1958,1965,1972年等强厄尔尼诺年大体上还是相同的。从近30年资料看,平均每隔大约3.8年厄尔尼诺出现1次。 由上面的叙述可知,太平洋赤道地区的三种现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直至目前仍很难说明谁是因,谁是果。在本世纪60年代,热带太平洋东部海温的年际变化与南方涛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人们所认识。尤其Bjerknes(1966,1969,1972)一系列的研究,清楚地把广阔浩渺的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温的年际变动与赤道附近纬向分量(沃克环流)、赤道太平洋大范围降水状态等与南方涛动有关的变化联系起来。强有力地证明了赤道太平洋海温和北半球西风带之间的联系(遥相关),标志着从着眼于对南方涛动的统计分析转移到物理学上的诊断研究。因此,近年来在讨论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时,常把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沃克环流综合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同时有东南太平洋副热带气压下降,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气压则上升的南方涛动摆动现象,相应的赤道地区东西向环流也减弱。因此,现在已把单纯的厄尔尼诺事件扩充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ENSO现像是海洋一大气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解释ENSO现象的形成,显然必须是海-气双向耦合的,但至今还没有这样的完整的理论。 形成: 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沃克环流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直至目前仍很难说明谁是因,谁是果。因此,近年来在讨论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时,常把三种现象综合在一起分析,现在已把单纯的厄尔尼诺事件扩充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Phenomenoon)。南方涛动与秘鲁沿海海面温度的关系: 有关ENSO形成的理论有以下几种:用线性绝热、浅水模式所描写的信风张驰产生的异常赤道西风激发的Kelvin波来解释观测到的El Nino的若干主要特征的海洋学理论, 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提出的关于ENSO的假设理论。(海气耦合系统的自由震荡) Philander的关于ENSO形成的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理论。 行为: “El Nino”原为渔民称呼圣诞节期间在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海水域出现的暖水现象。后来则被用来称呼范围很广、持续时间很长的海面升温。现在在讨论海-气相互作用中提及的厄尔尼诺现象即为水温上升异常发展的现象。 2007-02-03 11:29:10 补充: 影响: 强烈的El Nino现象出现,会使世界范围内发生大规模的旱涝灾害。 虽然往日少雨,但El Nino的发生使该地区普降大雨,甚至发洪水。 未来: 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不仅对于天气的预报十分重要,而且在其日益肆虐的今天,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亦是必要的!从83-84,92-93,97-98这几次厄尔尼诺现象看来,其规模是越来越大,以至于97-98的厄尔尼诺变为本世纪最大的气候灾难,其范围更是的波及到全球。未来的年月中,厄尔尼诺势必仍将横行,所以这一代人的职责就是抓住现象的本质,综合所有因素,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去揭开其面纱,了解它以至于控制和利用它! 参考: 网上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 由于热带海洋地区接收太阳辐射多,因此,海水温度相应较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由于受赤道偏东信风牵引,赤道洋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不断在西太平洋堆积,成为全球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其海水表面温度达29℃以上,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却较低,一般为23~24℃,由于海温场这种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使热带西太平洋呈现气流上升,气压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呈现气流下沉,气压较高。 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强,降水丰沛,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为下沉运动,降水量极少。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其强大的影响力一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我国在98年遭遇的历史旱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气象和海洋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来源:广东气象网) 还有甚么与她类同: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厄尔尼诺完全相反,即是赤道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中、东太平洋水温偏低。 与拉尼娜相关的全球性气侯异常却没有厄尔尼诺的那样显著,而且亦不完 全是厄尔尼诺的相反。科学家发现当拉尼娜出现时,澳洲部份地区会雨水 偏多,热带太平洋中部少雨、大西洋的飓风活动会增强。 拉尼娜对本港天气的影响似乎亦没有厄尔尼诺的那样显著。资料显示在拉 尼娜年影响中国香港的热带气旋的年平均数为7个,与正常的6个接近。 ’ m/glj=ogfv[oj0rdthyu0ru9rydho0ryui9ryui97y-iuktyk 参考: kyukikkuikuily
最近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2010年9月27日的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图上可看出,赤道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域海温全面向正距平方向发展:原有的负异常减弱,正异常更正,只有东部海域略微不同,在赤道以北至北纬10度的海温正异常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向东退缩了一块;这种现象是当时洋流和海温分布的特殊性造成的。9月23日以前,太阳仰角90度线在赤道以北,大气辐合带中心的位置也是如此,西南信风尚存在。当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时,它将因自转力的作用而转为西南信风时,会将赤道以北的海温负异常海表向东推移,就造成了东部海域赤道以北的海温正异常向东退缩的现象。 9月23日过后,北半球的第三信风——西南信风已完全消失,南半球的第三信风——西北信风开始出现,并逐渐强化。前期那种太平洋东部赤道以北低纬度海域的正异常海表不再东退,而是加速向西扩展。而赤道以南海域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原在赤道以北的海温正异常海表先是在东北信风的推动下东进,越过赤道后,又在第三信风——西北信风的推动下向东南方向移动,由于赤道以北海域的海表大部分为海温正异常海表,此时,洋流速度又偏慢较多,大气辐合带中心以北海域向正异常发展的速度就较快。大气辐合带以南海域,太阳辐射的南移使东南信风南移,南赤道暖流也随之南移,洋流速度的变慢不但使来自太平洋的低温海水输入减少,而且逐渐远离赤道太平洋,海表自身的增温也加大,最终导致赤道太平洋大部都将向海温正异常发展,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发生,并在不久后转入发展的第二阶段。 最近,已经有学者预报了2040年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状况,因此有人问本散人是否能预报今年以后最近年份的厄尔尼诺发生时间及相关的灾害。为此本散人作如下预报:1、2013年冬将再次发生厄尔尼诺现象;2、2013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典型的弱态厄尔尼诺。所谓弱态厄尔尼诺是指此类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方涛动并不明显,所谓“跷跷板”现象很弱;3、与2013年对应类似的年份是1930年、(1953年);4、1931年、(1954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特大洪涝灾害,2014年也极可能发生类似灾害,甚至是创历史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这类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将发生极为严重的海温正异常。到2014年3月,太阳辐射强度非常规变化函数值开始大于中值,这时太阳辐射在北上,至6月,太阳仰角90度线和东北信风带都进入海温正异常区,北太平洋副高迅猛增强,进入大陆的东南季风水汽异常丰沛;与此同时,印度低压也异常强大,北印度洋也出现大片海温强正异常海表,进入我国的西南季风不但强盛,而且水汽也异常丰沛,所有这些都将促成我国长江全流域出现创历史的严重洪涝灾害。 实践必将证明本散人关于2010年冬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报是准确的,请众网友继续关注2013年太阳辐射强度非常规变化函数值及相关反应,请关注大洋海温分布的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请关注天气灾害的发生 发展状况,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几年一次
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1986年至198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1990年初又发生厄尔尼诺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令长江出现大水,华南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但规模较小。
厄尔尼诺现象曾在哪几年出现
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07年是不是厄尔尼诺年
yes l thank 希望能帮到您 图片参考:.yimg/i/icon/16/40 (请看红色部分) 由于台湾地震所以以经尽力回答 答案:是的/YES(OMG)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又称圣婴现象,意思是「上帝之子」(Christ Child),是秘鲁、厄瓜多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condition);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episode)。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婴」,因为这种气候现象通常在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而其中niño在西班牙语是「男孩」之意。这现象往往持续好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影响范围极广。厄尔尼诺的阴性名词为拉尼娜(La Niña),拉尼娜就是「女孩」的意思。 成因 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 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 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 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 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南太平洋的贸易风减弱或往东面吹;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同时它令东面较干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 影响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790-93 1828 1876-78 1891 1925-26 1982-83 1997-98 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 1986-1987 1991-1992 1993 1994 1997-1998 2002-2003 2004-2005 *2006-2007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洲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0年初又发生厄尔尼诺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公尺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公分。 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令长江出现大水,华南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但规模较小。 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 拉尼娜现象(La Nina) 拉尼娜(La Nina)一词,同样跟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是小女孩的意思。 在拉尼娜现象下,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会比正常冷。 由于拉尼娜所呈现的状态刚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在厄尔尼诺现象下,海水温度会比正常暖), 所以,她又可称为反圣婴(El Viejo)(El Viejo亦是一西班牙文,解作「老人」)、冷事件(Cold event/episode)。 和厄尔尼诺现象一样,拉尼娜现象所引起的异常气候均是由海水温度变化引起。 一般来说,南美洲西部对开的南太平洋水温为15° C - 21° C,至中太平洋时则达可达到摄氏 25° C; 在厄尔尼诺时,中太平洋的暖水区域会扩大,但在拉尼娜时暖水的区域会缩小,水温亦会下降摄氏 4° C。 这个水温的下降现是由于赤道东风增强所致,并令更多的暖水往赤道西太平洋漂移,并令更多的冷水从秘鲁对开的深海涌上来补充流走的海水。 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每三至五年便会发生一次,每次维持的时间大约九个月至两年不等。 跟厄尔尼诺现象差不多,它通常于年中开始出现,其极值则出现于年尾,并于来年消散。 然而,由拉尼娜现象所带来的气候负面影响并不及厄尔尼诺现象那么严重,但通常拉尼娜会加强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例如一个本来潮湿多雨的地方在拉尼娜现象影响底下会更潮湿多雨。 所以,在拉尼挪现象下,东南亚、澳洲一带会较潮湿多雨,而中太平洋区域则会变得较干燥。 最近拉尼娜出现的年份为1950 1954 1970 1973 1975 1988 1995 及1998年。 --Anna49245 11:56 2006年12月13日 (UTC)Anna49245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其实秘鲁海岸渔获减少的原因,是因为海水温度上升、令渔类及渔类爱吃的浮游藻(phytoplankton)不能在较暖的水温下生存之故。 于是,鱼类会因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而依赖鱼类维生的海鸟亦会因缺乏食物而数目大减。 而在海洋学上,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秘鲁或厄瓜多附近海面上大约1000公里左右范围内,海面温度呈现增高2- 4℃的现象。 一般而言,太平洋中部及东赤道地区表面海温(SST)是摄氏15-21度,但厄尔尼诺出现时,海水温度则会上升摄氏2- 4度,达22℃- 26℃。 虽然这个温度差别对我们而言并不算太显著,但却已足够对全球构成很大的影响。 现象对全球气候之影响 厄尔尼诺对地球环境生态所构成的影响可谓是多方面。 但它最主要的影响却在于它会为不同地方带来异常多雨,干旱,异常高温或异常寒冷的气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 同时,它亦引致农作物失收,继而影响经济及令食品供应减少,令某些地方发生饥荒。 在1997-98年,厄尔尼诺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估计达一千亿美元,比起1982-83年的强厄尔尼诺所引起的损失还要大,而伤亡人数更是难以估计。 以下列举的是其中一些厄尔尼诺比较显著影响: 1. 秘鲁及哥伦比亚一带 位于南美洲西岸一带的国家是受厄尔尼诺影响最显著的地区。 每逢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当地多会发生水灾及山洪暴发。 同时,水灾亦会引致霍乱、疟疾或登革热等疾病的病例增加。 另外,暖水会使南美的渔获量大减,影响以渔业为生的人的生计。 这是因为原有的食物链、生物习性遭到破坏之故。 2.印尼及澳洲 厄尔尼诺会引致此两地发生干旱,令农作物失收。 同时,干旱亦会引致山林大火一发不可收拾,其中1997年的印尼山林大火,更令东南亚一带的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这次山林大火共使15000人因呼吸系统或眼部不适而要前往求诊。 长远而言,雨林面积的减少更会对全球气候构成不利的影响。 3.非洲 同样,厄尔尼诺亦会引致东非发生干旱。 而在1982-83的厄尔尼诺年,因干旱所引起的农作物失收更引致衣索比亚及中非的萨赫勒地带(Sahel)发生大饥荒。 但另一方面,它却又会使非洲中部发生水灾,而在1997-98年,厄尔尼诺便为苏丹及肯雅带来大雨,令农作物失收。 4.美国 厄尔尼诺能使美国东北部及西北部较正常温暖,而美国南部则较正常潮湿,而密西西比河则可发生洪水; 美国西南部热浪来袭,冬季风暴增多,但飓风活动则减少。
厄尔尼诺带来的灾难是怎么样的
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获量严重减少,并波及世界饲料市场供应;鱼类尸体堆积在海滨,污染了周围的海水;沿岸地区和岛屿上的海鸟因缺乏食物纷纷逃离,影响了鸟粪工业生产,使工人失业。厄尔尼诺不仅给南美沿岸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也往往酿成全球性的灾难性气候异常,如连续出现的世界范围的洪水、暴风雪、旱灾、地震等,报纸上概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事件)”,科学家们则把那些季节升温十分激烈,大范围月平均海温高出常年1℃以后的年份才称为厄尔尼诺年。1982年~1983年,通常干旱的赤道东太平洋降水大增,南美西部夏季出现反常暴雨,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阿根廷东北部遭受洪水袭击,厄瓜多尔的降水比正常年份多15倍,洪水冲决堤坝,淹没农田,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在美国西海岸,加州沿海公路被淹没,内华达等五个州的洪水和泥石流巨浪高达9米。在太平洋西侧,澳大利亚由于干旱引起灌木林大火,造成多人死亡;印度尼西亚的东加里曼丹发生森林大火,并殃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大火产生的烟雾使马来西亚空运中断,3个州被迫实行定量供水,新加坡的炎热是35年来最严重的。据统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在世界范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00亿美元。范围可达整个热带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专门用来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的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与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干旱,赤道中太平洋岛屿、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的异常多雨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西北太平洋、大西洋热带风暴的减小、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我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灾害
1997年3月起,热带中、东太平洋海面出现异常增温,至7月海面温度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由此引起的气候变化已在一些地区显露出来。多种迹象表明,赤道东太平洋的冷水期已经结束,开始向暖水期转换。科学家们由此认为,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形成,并将持续到1998年。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地球上的气候开始乱了套。
在南部非洲,厄尔尼诺带来了自1997来最严重的干旱,并使大约500万人口面临饥荒的威胁;在西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抑制了降雨,使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陷入了干旱并引起森林火灾;东太平洋沿岸国家智利、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东部暴风雨和雪成灾。智利全国13个大区有9个遭受水灾,灾民超过5.1万。在阿根廷和智利边境地区,安第斯山区积雪最深达4米,公路被阻,人员被围。在厄瓜多尔沿海地区,更是山洪暴发,通讯中断,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引起这一海洋生物灾难的是秘鲁寒流北部海区的一股自西向东流动的赤道逆流——厄尔尼诺暖流,它一般势力较弱,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它的活力增强,在受南美大陆的阻挡之后,就会掉头流向南方秘鲁寒流所在的地区,使这里的海水温度骤然上升3℃~6℃。原来生活在这一海区的冷水性浮游生物和鱼类由于不适应这种温暖的环境而大量地死亡,以鱼类作食物的海鸟、海兽因找不到食物而相继饿死或另迁它处。灾难最严重的几天,秘鲁首都利马外港卡亚俄海面和滩地上到处是鱼类、海鸟及其它海洋动物的尸骸。死亡的动物尸体腐烂产生硫化氢,致使海水变色,臭气熏天,使泊港舰船的水下船壳变黑,并随着雾气或吹向大陆的海风泼向港口附近的建筑物和汽车,在它们表面也涂上了一层黑色,就像是有人用油漆漆过一样。当地人便把这件厄尔尼诺的“涂鸦”之作称为“卡亚俄漆匠”。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海气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焦土遍地。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有17次(包括最新一轮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季节并不固定,持续时间短的为半年,长的有一两年。强度也不一样,1982~1983年那次较强,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之久,使得灾害频发,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同前几次一样,新一轮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影响到了中国。最明显的表现是它能使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强度减弱,造成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旱象严重的异常现象。6~8月期间,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异常高温,首都北京这一时期天气闷热异常,使得空调器的销售出现空前兴旺的景象。我国往年夏季高温所在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重庆、武汉、南昌、南京四大“火炉”却有两个“熄火”。地处北方的山东等省份因持续高温,出现了罕见的旱灾,黄河山东利津水文站断流达222天,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与此同时,南方许多地区的雨量大大高于往年,还有中国11月10日全国大范围降温导致南方平均温度比常年低了10℃,冬天早了15天,东北及北方比常年平均温度低了大约15℃,冬天早了1个月。据有关资料,澳门1997年全年前8个月的降雨量超过了过去40年的年平均降雨量;香港的降雨量也打破了有史以来的降水纪录。“七一”香港回归那天,持续不断的大雨自始至终伴随着隆重的交接仪式,令人印象深刻。总的来看,在厄尔尼诺现象的作用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温度比正常年份高,南涝北旱现象比较明显。
1949-2014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是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大概时间是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位于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中(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的秘鲁洋流水温反常升高、鱼群大量死亡的现象。由于此现象一般出现于圣诞节(圣子耶酥诞辰)前后,厄尔尼诺(EINino)在西班牙文中即为圣子之意,故名。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常使低纬度海水温度年际变幅达到峰值。因此不仅对低纬大气环流,甚至对全球气候的短期振动都具有重大影晌。一百多年来,著名的厄尔尼诺年是:1891中、1898年、1925年、1939年~1941年、1953年、1957年~1958年、1965年~1966年、1972年~1976年、1982年~1982年和1997年~1998年。
在我国出现的厄尔尼诺年有哪些年份
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生,只是影响大小的问题。一百多年来,著名的厄尔尼诺年是:1891中、1898年、1925年、1939年~1941年、1953年、1957年~1958年、1965年~1966年、1972年~1976年、1982年~1982年和1997年~1998年。厄尔尼诺暖流,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15年3月,美国国家大气监测组织称今年很有可能是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南方梅雨时期从通常的5月中旬推迟到6月。在厄尔尼诺年分通常会出现北旱南涝,但也有可能会出现北涝南旱,这取决于大气环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