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恒大新能源贵州公司欠费百万成老赖!
《电车报告》从企查查信息了解,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因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104万余元以及滞纳金,被修文县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与此同时,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人民法院向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本院于2023年01月12日立案执行申请人修文县水务管理局申请执行你单位行政非诉执行一案,因你单位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三条的规定,对你单位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也就是说,因上述原因,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被修文县水务管理局申请限制消费。
据了解,所谓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是指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了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应当向水行政部门缴纳的费用。2020年11月,修文县水务局批复了《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零部件首期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信息显示,该项目前期主要新建汽车展销中心、智慧汽车塔、接待中心、技术展示中心、技术中心、汽车生产车间以及一期成品车间、二期成品车间、发运中心等,新建总建筑面积406801.43平方米(均为地上建筑)。项目后期,还需要绿化覆土62040m3,主要利用该项目二期范围内剥离的表土,不额外设置取土场。
企查查信息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17日,法定代表人为陈永进,注册资本为10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配件、维修工具设计服务;车辆工程、能源技术研发服务;发动机热平衡系统、热管理系统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策划服务;新材料技术、节能技术、机械技术、环保技术推广服务;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等。
股权穿透图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恒大瑞博新能源汽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双方分别持股99.0099%和0.9901%。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2月,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就因此案被强制执行113万余元。除此之外,恒大汽车旗下多家子公司也存在多项被执行人信息。
3月3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金额为524,562.50元。截至目前,该公司被执行人信息22条,被执行总金额超1.68亿元。
同日,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61,856.00元,执行法院为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截至目前,该公司被执行人信息9条,被执行总金额超2.82亿元。
实际上,自恒大集团宣布造车以来,其发展并不顺利。但和国内大部分布局汽车圈的企业有所不同,恒大造车被堪称“人民币玩家”,“不差钱”,在一辆车都没有的情况下,许家印信心满满敲下:“2025年产销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的目标。2019年11月,许家印宣布重金投资造车,未来投入450亿元造车,其中2019年200亿元,2020年150亿元,2021年100亿元,2019年12月,恒大汽车全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许家印还喊来了206家汽车产业龙头,1100多名汽车产业链高管,当几十米长的签署合作文件桌被搬上舞台,地产界和汽车圈全都为之一震。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一鸣惊人,一口气发布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六款全新车型震惊汽车圈,实现产品线全覆盖。到了2021年2月10日,恒大汽车又进一步发布恒驰7、恒驰8和恒驰9三款车型,以此丰富恒大汽车产品线,至此,恒驰汽车产品矩阵扩大至九款车型。
不过恒大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一直到2022年7月6日才正式开启预售,新车仅推出一款车型,豪华版预售价为17.9万元,作为恒驰品牌首款车型,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多次为新车造势,称其为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刘永灼表示,恒驰5采用供应链顶级厂家零件,包括博世、大陆、安波福、宁德时代等多家知名供应链企业都参与了恒驰5的生产过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按照官方的说法,新车预售仅15天订单已超3.7万辆,预计将在2023年一季度前完成首批1万辆的交付,为此当时刘永灼在新车预售发布会之后还大赞:“恒驰5市场反应非常好,比预期还要好,从目前来看恒驰大卖已成定局。”但截至2022年年底,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自新车上市以来,2022年累计交付仅519辆,与预期交付的数量相差甚远,由于恒驰5上市后销量未达市场预期,恒大汽车不得不开启一系列降本增效。
在造车这件事上,虽然恒大造车一直给“财大气粗“的感觉,但恒大造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在亏损不断扩大。按照恒大汽车年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期间恒大汽车分别亏损14.29亿元、44.26亿元、73.94亿元, 2021年上半年亏损47.87亿元,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累计亏损已超170亿元,此后恒大汽车则未对外披露过年报披露,且在港交所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太难了!2023年,这些车企已陷入“生死局”!
2023年的时钟已走过一个季度,对于蔚来、理想、小鹏、哪吒等第一阶梯的新势力车企而言,虽然亏损依旧存在,但在产品、销量、运营等方面都是积极向上的。而对于部分弱势造车新势力而言,这个一季度可能就不那么美丽了。
●爱驰汽车延发工资、季度销量不过百
最近,爱驰汽车人力资源部发布的《关于三月工资延迟发放的通知》显示,公司因客观原因不得不做出工资延迟发放的决定,但会给员工正常缴纳3月的社保、公积金。
对此,爱驰官方表示:“虽然工资延迟发放,但公司运营一切正常”。但是通知中并未表明延迟的期限……且根据网络曝光的消息,爱驰去年停止了招聘事宜,内部对于供应商的货款也暂停支付。种种迹象表明,爱驰陷入了资金紧张困境。
爱驰汽车公司成立于2017年,2019年7月收购江铃控股5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同时收获生产资质。2019年12月上市首款车型爱驰U5,终端认可度不高。2021年4月发布纯电动智能轿跑SUV爱驰U6,直到2022年才正式上市。整体销量不佳,曾经月均销量在400辆左右,今年更为惨淡,一季度销量或不足百辆。
●天际汽车停工停产
近日,网络曝光了一则天际汽车(长沙)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天际汽车停工停产通知》。《通知》称,鉴于公司资金情况和生产与销售计划影响,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产、停工政策。停工停产期间,员工社保仍按照原基数申报。但在第一个支付周期后,相关员工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直至公司恢复生产。在此期间,员工可自行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并主动离职,需提前告知人力资源部并办理离职手续。
目前,天际汽车官方对此暂未有回应。有天际前员工透露,停工停产的消息基本属实。另有现员工透露,天际汽车上海总部自2月份起,已连续2个月没有发工资了,社保也存在断缴的情况。有员工选择离职,也有人选择观望。
其实在3月中旬的时候,网络上也传出了天际拖欠薪资的消息。停工停产也有迹可循,天际汽车建了4个厂,分别在湖南长沙、浙江绍兴、广西南宁和山东青岛,规划总产能超过22万辆。不过,南宁工厂和青岛工厂并未实际投产,绍兴工厂从去年开始就只存在维护设备等方面的工作,真正的量产是由长沙工厂来完成的。如今,长沙工厂也停产了,天际在生产方面基本等于停摆了。
●威马汽车经营异常
2022年年底,我们跟大家聊过一次威马,当时的它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不仅被判赔偿吉利控股700万,还被冻结了7652万。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威马实施了降薪举措,缩减门店数量。即便如此,工厂停工、裁员、拖欠经销商货款的负面新闻依然不断被曝了出来。到了2023年,威马资金断裂的事情,有了更加明显的佐证。
2023年,威马汽车员工的维权讨薪之路从挂横幅开始,“企业高管不管职工利益,将何以立足于社会”、“企业拖欠工资可耻,职工的利益谁来管,还我血汗钱”等标语赫然立在了威马工厂的工厂门口。
2019年,威马汽车凭借着旗下首款车型EX5成功闯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甚至凭借它斩获了造车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的头衔。可惜,到2021年,威马就与头部造车新势力拉开了差距,当别人冲击10万年销大关时,它的年销量还在4.4万辆。时至今日,产品不给力、更新换代跟不上、终端销量无法提升,这都是导致威马停工停产的关键所在。
●恒驰汽车风险重重
去年7月份,恒大首款新能源量产车型恒驰5正式上市,官方曾表示其订单量已经达到了3.7万辆,近日也推送了OTA升级,一切看似都是正常的。但恒驰汽车以及恒大集团却还是风险重重,日前子公司NEVS的“冬眠计划”同样震惊四座,连带着很多人对恒驰5的信心也是不足的。
3月下旬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但集团如能在未来寻求超过290亿元的融资,计划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有望实现量产。那么,如果融资不到位,是否就意味着不再量产了?
有相关人士爆料,“位于广州南沙的恒大汽车城留守的工作人员已经很少,恒驰5生产基地的天津工厂也已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如果公司能够融资到位的话,接下来的车型还能够搏一搏。”据企查查显示,近日,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蒋孝军被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恒驰5是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恒驰大卖已成定局”,这些在债务暴雷,深陷裁员、停工停产等不利传闻面前,说服力是真的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中国汽车消费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恒大健康发布盈利预警,旗下公司法人代表发生变更
北京时间3月22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健康”)发布盈利预警公告,显示其2019年净亏损达到49亿元。而在之前的2018年,恒大健康全年净亏损为14.28亿元,由此可见其亏损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至于引发亏损的具体原因,恒大健康表示,主要还是由于公司正在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而该业务目前仍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还在进一步增加。根据恒大健康预计,公司在2019年产生20亿元净亏损,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32亿元,其健康管理业务于同期预计净盈利约为3亿元。
回顾恒大入局汽车行业以来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从2018年6月,恒大健康正式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通过收购香港时颖公司,间接成为FF法拉第未来的第一大股东。到2018年12月31日,双方正式宣布解除协议。
再到继续收购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卡耐基新能源、泰特机电,并分别位于广州、沈阳、南通进行建厂。位于汽车板块不断的“运作”,使得恒大健康整个2018年净亏损达到14.28亿元。
进入2019年后,恒大健康位于汽车领域的布局还在扩大。因为根据许家印的规划,恒大健康要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未来10-15年内将实现年产500万辆汽车。
为了实现如此目标,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投资成为了最好办法。据悉,恒大位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预算为三年450亿元,其中2019年投入200亿元,2020年投入150亿元,2021年投入100亿元。
同时,恒大健康的产品定位将覆盖中端、中高端、高端等不同市场,车型涉及轿车、SUV、MPV等不同方面。未来,它还将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布局10大生产基地,同时研发15款车型。而其首款量产车型“恒驰1”,据了解目前由NEVS全资子公司进行相关研发工作,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亮相,并于2021年量产。
不可否认,相较其它新势力造车,恒大健康最为不同的一点就是其背靠恒大所拥有的雄厚资金与资源支持,这也使得它作为行业之中的晚入局者,能够以较快速度赶上先头部队的节奏。但是入局造车恒大健康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肯定要比想象之中繁多。所以后续对于它而言,还是需要考虑怎样将此刻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之后的行业实力。
而就在恒大健康发布盈利预警的几天之前,据企查查数据显示,3月19日恒大凯隆智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李福奎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均由周彬接任。查阅资料后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20亿美元,其全资大股东为恒大法拉第未来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其也是恒大健康与FF法拉第未来2018年末宣布解除合作协议后,划归恒大所有的国内汽车公司部分。
关于此次变更,恒大健康在答复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原法定代表人李福奎已到设计总院履新,法定代表人由广州汽车基地的领导周彬接任,是正常的工商登记变更。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韩雪为什么出任恒大董事长
能力强大。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集团,位于中国广州,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农业、乳业及体育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2019年5月28日企查查数据显示,韩雪因为能力强大出任恒大董事长,公司高层都很同意,发展前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