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拉斯谟欧洲北部人文主义者的特点

伊拉斯谟欧洲北部人文主义者的特点(伊拉斯谟名词解释)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1-20 09:27:53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伊拉斯谟名词解释

伊拉斯谟名词解释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文主义者。

生于今荷兰鹿特丹。原名盖哈尔脱·盖哈尔兹。少年时在共同生活兄弟会所办学校学习。1486年成为奥斯定会会士。1492年授神父职,后到巴黎学习,受人文主义影响。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

1499~1517年间在牛津、剑桥等大学讲学,结识约翰·柯勒特、托马斯·莫尔、约翰·菲雪尔等英格兰思想家,并精心研究希腊文《新约》,勘订出版希腊语与拉丁语译本(1516)。

1521年在巴塞尔定居后,协助当时欧洲著名印刷家弗罗本整理古代哲学家和教父著作多种。伊拉斯谟主张人性解放,强调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得到真正幸福。他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了僧侣、神学家、君王和贵族们的无知虚伪和贪婪。

但他始终不和罗马教廷决裂,而主张自上而下对教会进行整顿和改良,通过人文主义对民众进行道德和精神生活的教育,来消除各种社会弊端。

1516年他将其著作《新工具》献给教皇利奥十世;并在1519年第二版的献词中写道:“我所有的才能都是为荣耀基督,是为罗马教会,特别是为教宗效劳。”

他还把他翻译的拉丁语《新约》各卷分别献给英、法、德等国国王和枢机主教。但他对教会无情的讽刺和揭露,大大损害了教会的威望,触怒了罗马的教会统治者,他的优柔性格;又使他不敢参加宗教改革运动。

因而遭到双方的猜忌和攻击。以后,巴黎大学宣布他在1525年以后的著作为谬误。1536年,他在布鲁塞尔去世。教皇保罗四世于1558年将其所有著作列为禁书。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的人物评价

中世纪的结束,有个辉煌巨星出现,是最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他天才极高,学问丰富,通晓古典文学和圣经,机智而笔锋锐利,受到全欧洲文化和宗教界的赞仰,可说是空前绝后,没有人达到他那样的声誉。当时著名的人文学者,都对他赞美有加。有的称他为“神圣的人”;有的特地步行,远道去看他,以表示朝圣一般的崇敬。当每到一大城市,受到正式欢迎,待他如同王者。欧洲各国的君王,请他为顾问;历任教皇都请教对时事的意见;有的还风示要他作枢机主教,他谢绝了。许多的贵族,都以同他结交为荣,送他礼物。马丁路德知道伊拉斯谟的好处,自己坦白承认,在文学上望尘莫及。早在1516年,路德即观察到他的弱点,恐怕对恩典认识不够。路德为真理勇往直前,虽万死不辞;伊拉斯谟则认为求取和平,不妨稍微牺牲真理,也许为了自己的舒适。1524年四月,路德写信给伊拉斯谟说:全世界可以见证,你在文学上的成就,使我们对圣经有真正的了解;神的恩赐在你身上奇妙的彰显出来,叫我们感激。在《愚人颂》完成500周年之际,比利时发行一枚精制银币来纪念这一伟大学者,该枚银币同时也是“欧洲著名人物”系列之一。该银币成色为92.5%,重量为18.75克,直径为33毫米面额为10欧元,发行量为15000枚。背面为伊拉斯谟肖像,上边缘为伊拉斯谟姓名;正面为尼德兰版图,上方为面额和年号,边缘从左到右分别用荷兰语、法语和德语表示的比利时国名,以及象征欧盟的12颗星星。赫伊津哈称伊拉斯谟为“圣贤”,说他那精致婉转的灵魂源于对友爱与和睦的渴望和对争斗的反感。自古“圣贤 ”必当如是,其必须给世界带来爱多于恨,带来和谐多于争执,带来更多超越国界、民族、宗派的思路,哪怕经常被现实中人目为虚渺天真。

伊拉斯谟的人物简介

伊拉斯谟,约1466年10月27日生于鹿特丹一个神甫家庭。青年时代入修道院。1492年成为神甫。1495年去巴黎深造,开始接触一些人文主义者。1499年去英国,结识空想社会主义者T.莫尔。后攻读希腊语和研究宗教改革问题。1506年赴意大利的都灵大学学习,因对教会不满于1509年返回英国,发表《愚人颂》,强烈指责教会和贵族的腐败,嘲笑经验哲学家和僧侣们愚昧无知的空谈,抨击了经院哲学和宗教偏见。1511~1514年在剑桥大学任教。1514年,修道院要求伊拉斯谟回院,经教皇同意,伊拉斯谟保持了对修道院的独立性。1516年发表《希腊语圣经新约批注》,对当时的宗教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年回荷兰。后任查理五世顾问,编写教育亲王的教材,还著书指责战争。1521年前往瑞士的巴塞尔,继续发表著作。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爆发后,伊拉斯谟觉得关于“文学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的美梦破灭了,于1524年写了《论自由意志》并同路德通信,批评路德。1529年宗教改革浪潮席卷巴塞尔时,去弗赖堡。1536年回到巴塞尔。同年7月12日逝世。伊拉斯谟生于荷兰的沿海商业城市鹿特丹。是一位教士与一个医生女儿的私生子,他进的第一所学校设在哥达(Gouda),质量低劣。9岁时进入设在文特的圣·利宾教会学校,在此学习的9年中,受到了阿勒克山得尔、墨吉斯和兄弟会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84年他18岁时,其父去世,他的监护人把他送到一所教会学校,为将来的修道士生活作准备。后到斯泰因修道院任修道士,在此他阅读了大量古典著作,学业大进。1493年,入巴黎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和神学,当时巴黎大学内的迂腐的学风和无聊的说教使伊拉斯谟非常失望,他对经院哲学深恶痛绝。在巴黎时,他曾招收了几个学生,按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教导他们。1499年10月,应其好友和保护人蒙乔伊勋爵(Lord Mountjoy)之邀赴英国作短暂访问,成为由科勒特所领导的,以利那克瑞(Linacre)、格若新(Grocyn)和莫尔为成员的人文主义团体的一员,并与这些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保持终生的友谊。此后,他游历欧洲,充任私人教师,写作和如饥似渴地研究希腊文。这一时期他所写的著作中,充满着回到原始基督教的渴望,他希望教会从繁文缛节的教条和仪式中解脱出来,回到《圣经》和教父派那里去。1505年伊拉斯谟重赴英国,同莫尔合作,编译和出版古代自由思想家卢亚契奴斯的著作,并应御医巴提斯卡·博伊利奥(B.Boerio)的聘请监督管理他的两个孩子的教育。1506年,到意大利,于都灵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509年,回英国,写下著名的《愚人颂》。1510─1514年间,在剑桥大学教授希腊文和神学,完成了希腊文版的《新约》,它改正了存在于拉丁文《圣经》中的很多错误,是向北方文艺复兴的学者们提供的最优秀的希腊文典范。在此期间,他还帮助好友科利特建立圣保罗学校,为学校编写拉丁文教科书,把该校办成了著名的人文主义学府。1517—1521年间,定居于勒文。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伊拉斯谟同路德意见不和,争论激烈,虽然他同情路德的工作、也反对路德谴责的教会的弊病。他既痛斥罗马教会,也不满意路德的新教。晚年,他与世隔绝,在矛盾的心境下度过了孤寂和苦难的余生,1536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