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塔克拉玛干漠沙面积庞大,有绿化的可行性吗
-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洪灾,对石油开采会造成什么影响
- 每年移动约20米,近1000年来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还会继续扩大吗
- 塔克拉玛干到底有多干
- 中国沙漠现状2022
- 说说塔克拉玛干
- 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果出现暴雨,它能变成绿洲吗
- 和若铁路“闭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围起来了,沙漠中修铁路有多难
- 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了大量植物,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塔克拉玛干漠沙面积庞大,有绿化的可行性吗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超过330000平方千米 。很多人都很好奇:我们能不能凭借植树造林的经验,完全绿化塔克拉玛干沙漠,将这里的土地利用起来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自然形成,而非人为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起源于第三纪末期地球版块激烈运动,导致青藏高原周边山地被整体抬起,形成了世界屋脊。这座“高墙”挡住了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再加上这里是我国内陆,西北地区又常年多沙,经过多年的地质变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自古就是沙漠性气候,骨子里天生就有沙漠的基因。如果非要把它变成绿洲,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青藏高原遮挡湿润空气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青藏高原削低才行,不然塔克拉玛干沙漠会一直保持这种模样。
当然,除了搬迁喜马拉雅上之外,也有其它的办法,比如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灌水,灌溉整个沙漠,保证植物正常发育。不过这基本上等于白日做梦,水资源够不够不知道,单单每天沙漠蒸发的水,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就算再怎么改造,这里也不会成为下一个“塞上江南”的。因此,我国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自然形成的沙漠的态度,基本上是采取分段治理的方法。比如在河流、公路附近种植树木,保证基础设施不被沙漠迫害,以点带面地扩大绿植面积。
治理沙漠是必须的,但也要分清楚情况和对象。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自然形成的沙漠,是不需要过得干涉的,只要注意不要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就好。如果过多干预了,反倒会事与愿违,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洪灾,对石油开采会造成什么影响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洪灾,对石油开采在难度上、技术设备的要求上以及当地的环境上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大家也都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可是拥有全世界第二大沙漠的称号。在这片区域内,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让人美不胜收。现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只存在一些残破的遗址。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沙漠地区大部分都是干旱的缺少水资源,但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实也是存在很多的水资源。这一点对于石油的开采在难度上也提升很多。对技术要求配置上面就很严格。
既要考虑石油开采的总量,又要考虑当地环保的影响,难度增大很多。从地理位置来看,塔克拉玛区域是一个内陆封闭的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现目前国内的专家也在积极地做好相应的技术措施,尽可能的完善开采。
但是石油对于人们来说,其实都是非常珍贵的,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如果这片区域发生洪灾,势必也会影响到当地的地理优势,从而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管怎么样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应该以水域和生态环境作为重点。不应该为了过度开采而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沙漠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而油田开发对脆弱的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新疆某油田开展了专业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并对环境风险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对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来加强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油田有针对性的开展开发建设,在奉献能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中,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每年移动约20米,近1000年来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还会继续扩大吗
如果继续植树治理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不会再继续扩大。大家都知道由于以前经济落后,为了大力发展工业,我们砍伐森林,做了很多伤害大自然的事,加上当时大家环保意识薄弱,哪里管他什么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什么”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也在不断扩大恶化。
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大家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受到了很大关注,国家耗资上亿种植胡杨,广大企业也响应号召,像支付宝就发起了蚂蚁森林,大家出力线上种植,支付宝出资线下真实为大家种上对应的树,不得不说,这也很大程度上推动沙漠的治理,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志愿者参与其中,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如今,再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越来越多的胡杨树被种上,一片片绿海是我们对环境的爱护,是我们环保意识的觉醒。
我相信,未来塔克拉玛干沙漠都不会再扩大,沙尘暴再也不会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保护这个大地母亲。
塔克拉玛干到底有多干
塔克拉玛干沙漠干旱的表现: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传说中的被诅咒的、淹没在沙漠之下的城市。“塔克拉玛干”一词分为两部分,“塔克拉”和“玛干”,其中“塔克拉”意为“地下”,“下面”;“玛干”意为“领域”,“家园”,“生活的地方”;因此“塔克拉玛干”意思是“地底下的城市”或“地下有座城市”。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理环境
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至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至1000米。沙丘最高达200米。也有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
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至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
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壮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
中国沙漠现状2022
正在缩小。在2022年全年中国完成造林5,745万亩种草改良4,821万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71万亩,实现了1亿亩的既定目标。现如今沙漠整体面积正在逐渐缩小,沙漠将会逐渐成为绿洲。中国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布尔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说说塔克拉玛干
塔克拉玛干被称作“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央,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九大沙漠,同时还是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性。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高的沙丘屹其高度答300米以上。整个沙漠星月型沙丘所占比例很大,这是人们以前最为望而却步的,狂风能将黄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份;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塔克拉玛干沙漠盛产石油、天然气资源和风热资源,目前石油、天然气已经大规模开采利用,造福人类。 随着塔克拉玛干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在已经修建了两条南北向横贯沙漠的公路。从而使曾经的死亡之海逐步开始了人们的休闲旅游和探险旅游。
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果出现暴雨,它能变成绿洲吗
中国人民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把毛乌素和库布齐沙漠变成了绿洲,这两个面积加起来接近6万平方公里,当然和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假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来一场暴雨,比如三天三夜,有足够的雨水,沙漠有可能会从此变成绿洲吗?
沙漠下大雨,会有什么结果?
“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此乃人生三大喜事,沙漠中普降暴雨,那绝对是老天开眼了,不过呢,但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都不太有,掉冰雹或者落石倒是有,所以沙漠中下暴雨基本就没好事了!
新华社2010年6月9日报道,新疆南部出现了极端降水天气,从2日开始降雨到9日为止,塔克拉玛干盆地南缘、及新疆西南部地区的降水量已超过50毫米,部分地方甚至超过100毫米,双双突破年均降水量,其中阿克苏市、和田地区民丰县、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泽普县等12个气象观测站的连续6天累计降水量已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和田地区属于沙漠干旱或者荒漠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几天内超过100毫米,相当于下了几年的雨,那么当地人喜迎甘露?然并卵,发大洪水了!强降雨已造成新疆南部且末县1人死亡,多处道路冲毁,交通受阻!
所以荒漠地区暴雨并不是什么好事,而是可能会引发灾难!
干旱的沙漠腹地出现降雨可能性不大,但确实存在,但沙漠根本就存不住水,同样会引发洪水,或者被沙漠吸收后消失无形,或者在某个低洼地区形成绿洲,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沙漠的绿洲地区就是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因此如果有这样的条件,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几个区域性绿洲还是存在可能性的!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湖泊艾尔湖命运如何?
其实不需要去假设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暴雨之后会不会改变气候的问题,因为地球上还真有一个每隔几年会突然冒出来的湖泊,那就是艾尔湖!
艾尔湖在澳洲的位置
艾尔湖是一个时令湖,位于澳洲中部的沙漠,湖面比海平面还低12米,这里的降水量不超过120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所以干旱季节时注入艾尔湖的库珀溪、沃伯顿河蒸发殆尽,到艾尔湖时就没水了,所以艾尔湖经常干涸!
艾尔湖卫星图
每隔几年它就会被注满一次,隔数十年就会泛滥一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总共有四次比较大的泛滥,面积最大时超过8200平方公里,降水最少时,面积为0平方公里!
干涸时的湖面,就是一片盐巴地
艾尔湖中生物实在是太悲催了,旱的时候旱死,涝的时候涝死,所以那边的鱼虾都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产籽保证后代的繁衍,它们的鱼卵能在干旱的沙漠地上保存数年,然后等下次雨水注满湖泊时将在数天内孵化,然后成为各种鸟类的天堂!
而艾尔湖的存在,并没有永久性改变澳洲中部沙漠的气候,要不然这百年时间里怎么会仅仅只有四次泛滥呢?这个关键还是有持续水汽输入,光靠河流是没用的,超大蒸发量将会改变一切,湖水终会干涸,留下一片白花花的盐壳!
塔克拉玛干沙漠暴雨的结果
所以暴雨之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会出现湖泊,但它改变不了什么,当然我们一直在说,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确实,一场暴雨可以让塔克拉玛干沙漠大变样,在湖水干涸之前,周围潮湿的区域中留下来的各种植物种子会迅速发芽,然后蔓延成一片绿色的花海!
然后这些花将会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开花结籽,然后掉落在沙粒的缝隙中,期待下一次的雨水,也许它们等待这一次发芽等了数百年,或者数千年,植物种子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保存很久!
因此南美的沙漠中才会异常暴雨之后出现花海,它们来过,它们灿烂过,它们留下了种子,对于生命来说,这就是一次轮回!
而塔卡拉玛干沙漠将回归为过去的炎热和荒凉,因为没有良性的水汽输入的来源,它一直被干燥的西风带控制,这些水蒸发后,它将重归孤寂!
和若铁路“闭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围起来了,沙漠中修铁路有多难
在沙漠中修一条铁路真的非常困难,为了防沙要种植植物,为了灌溉植物需要建设全自动沙漠灌溉系统,对于植物的品种和防风沙的保障一样都不出纰漏,可谓是工程量非常巨大。和若铁路的建成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正是这些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让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上面创建出一条绿色通道。
一、 沙漠中修建铁路第一步就是进行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防沙工程
和若铁路的风沙路段长度为348.4公里,需要进行防沙整治的路段长达285.7公里,要将这个数字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沙漠的流动性非常强,只有采取“外阻内固”的方法才可以将防沙这件事做好,这种方法并仅仅是在铁路沿线种下植物这么简单,需要在植物还没有长大之前在外侧建设一米多高的沙障,还需要设置芦苇方格进行固沙才可以实现。
二、人工智能全自动灌溉系统,成功抵消沙漠偏僻路远的劣势
当防沙的基础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植物防沙工程,沙漠中缺乏水源,于是负责人员采用了全自动化沙漠滴灌管网系统。为了能够让植物成活率更高,工作人员打了131口井,最深的井达到280米,灌溉系统所覆盖的面积达到11万亩。这套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也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只需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三、年年补种绿色植物,为防沙工程创建好的条件
水源的问题解决,但是沙漠的土质和气候究竟种什么植物更适合?铁路建设者们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沙拐枣、胡杨等植物非常适合沙漠成长,于是对外种植高大的乔木来抵挡风沙,靠近铁路附近用灌木发达的根系来固沙,经过这种梯次型的防沙体系将风沙层层的挡住。为了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从种植的初期就进行年年补种的方式令植物可以保持一定的数量。如今建设者们在铁路沿线种植了一千多万棵的植物,为铁路的建设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四、建立“过沙桥”,减少恶劣天气对列车运行的损害
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恐怖的气象令建设者们非常头疼,为了降低沙尘暴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在特殊地段都建设了“过沙桥”。风沙遇到阻碍物风力会变弱,造成流沙的堆积在从而危害到铁路运行安全,而过沙桥的建设可以让风沙直接从桥洞穿过,降低风沙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总结
这条全世界第一条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运用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这是所有铁路建设者智慧的结晶。和若铁路的建立不仅代表着创造了新的历史,当地农民可以减少一半运输成本将当地的农副产品运输出去,为当地创建良好经济效益。
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了大量植物,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了大量植物,现在达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效果。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沙质是流动性的,十分难以治理。这种沙漠风沙很大,沙土流动性强,水分根本无法保持住,所以很多树木和草本植物都无法用于治理这里的沙漠。但是这么一片巨大的沙漠如果不进行治理,它会逐步侵蚀周围的土地,会将原本良好的土地也沙漠化,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而且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其他资源,也需要一条通道运输出来。所以国家投入了上亿的资金用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化。那么具体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就是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大家现在熟知的梭梭树、樟子松、沙拐枣等植物,它们能够很好地巩固住沙土。像沙拐枣这种植物,虽然根系并不能深入地下很多,但是它能长得十分庞大,直径可以达到数十米。这样,就可以连接起周围庞大的土壤,从而达到巩固沙土的目的。沙子固定住了,风刮不起来沙土,空气就不会愈加干燥,也更加适合人类生存。
其次,国家还修建了公路。一是方便物资运进沙漠,而是方便将石油等资源运出沙漠。当然,沙漠的恶劣情况会加速公路的毁坏,所以在公路两旁也种下了两排合适的树种。这些树木不仅保护了公路,变成“公路卫士”,还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路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越来越繁荣,是一代又一代塔克拉玛干人民奋斗付出的结果。现在塔克拉玛干里很多地方长出了美丽的植被,成为了旅游胜地,还种下了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名贵药材。我们祖国的劳动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利用自然,将荒芜变绿洲,值得全世界的学习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