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轰炸机轰20

中国轰炸机轰20(轰20研制加快)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1-21 07:47:26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轰20研制加快

轰20研制进程加快

战略轰炸机作为世界性军事大国独有的镇国重器。在这方面美国和俄罗斯一直以来都遥遥领先,装备了大量的战略轰炸机。

其不但是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威慑的一部分,还可在中低强度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中精确投掷大量常规炸弹。纪录片《大国鲲鹏》其中,“鲲鹏”研制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十分引人关注,那就是运20的“物理样机”,早已组装完毕。

在现实需求下,我国新一代大型轰炸机不仅对载荷航程性能和隐身性能都提出了高标准,甚至为了满足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突防指标,在机动性能方面也要有所提升。

首先在载荷能力上,轰20战略轰炸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很可能会超过200吨,与美国B2隐身轰炸机类似,其起飞重量将更多用在载弹量和载油量上以轰20战略轰炸机22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计算。

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45吨,载油量也能达到130吨左右。这种载油量可以保证超过15000千米的最大航程和超过8000千米的作战半径,在远程巡航导弹和远程加油机的帮助下,从我国本土起飞,轰20可以轻松打击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具有超强打击能力。

而在隐身性能方面,我国已经有“利剑”机和“彩虹-805”高速隐身靶机这两种隐身无人机已经为此做了宝贵的技术探索。

“利剑”在设计上采用独特的飞翼布局,采用涡扇发动机,体积较大,无人驾驶,其隐身化、智能化、精确化和无人化等优势非常适合未来发展趋势,因此等于验证了中国特色的轰20的所有技术。

而“彩虹-805”高速隐身靶机也不应只是B2的翻版,飞翼飞机应用更加复杂的气动设计,机体构型一个类似于大三角的,但依旧是飞翼机,这样不但拥有极强的隐身性能,还有非常恐怖的常规打击能力。

在满足机动性提升的同时,也需保证因为这种复杂而损失过多的隐身特性,不过强大的飞控设计要在确定设计指标的一开始就介入协调,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随着我国运20运输机、歼20隐身战斗机、直20直升机等新一代武器的研制成功,轰20隐身轰炸机的研制成功恐怕已经是板上钉钉。

一旦我国隐身战略轰炸机研制成功,将彻底改变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面貌,中国空军将真正成为"战略空军"。

不仅可以有效实施核威慑,同时在常规战争中,隐身战略轰炸机可以搭载大量常规弹药深入敌方本土进行地毯式打击且全身而退,这将对战争的胜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央视疑似亮相轰20模型

央视疑似亮相轰20模型

轰-20作为我国未来的战略轰炸力量,在官方已经各种暗示即将露面,但从未公开过的现在,很多军迷都快等不及了。不过有网友注意到,在此前CCTV-7的《军事科技》节目中,就有一架疑似轰-20的模型亮相。

从模型的外观上看,这很明显不是我国的任何一款在役战机。它外观有些像美国的B-2,但它又明显与美国的B-2和即将服役的B-21不一样。

而我国的轰-20对标了美国的B-2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这款外观和B-2有点相似的飞机模型有可能真是轰-20。

之所以说这款飞机不是B-2或B-21,从其尾翼就能看出来。B-21是“V”型尾翼,尾部非常尖锐。B-2则是“W”型尾翼,而这架模型的尾部既不像B-21那样是V型尾翼,也不像B-2的尾翼线那样有着明显的“弯折”,它的尾翼、尾喷口很明显处于同一水平线。

如果真如网友猜想的那样,该模型是轰20模型,那么从这款轰炸机模型的形状上,我们也许能猜出一些它的设计定位。

首先是隐身能力,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作为一款对标B-2的轰炸机,B-2最重要的隐身能力轰-20自然要有。且这款模型的形状也是非常类似于B-2,很明显是有隐身外形设计。

其次是弹舱的问题。B-2和B-21之所以一个把尾翼设计成W型,一个设计成V型,主要是因为弹药舱的影响。B-2因为W型的尾翼挤占了弹药舱的设计空间,相较于自己的体型来说弹药量较少。

B-21如果在体型减小的情况下,仍旧采用W型的尾翼,那它的载弹量会严重不足。所以美国给其设计了V型尾翼,拉长了内置弹舱的长度,这才使B-21的载弹量可堪大用。

现在这款“轰-20模型”如此设计尾翼,很明显内部弹舱的结构和体积与B-2和B-21都不一样。B-2当年在设计的时候为了增强隐身能力,是先造了个壳子再往里面塞零部件,这样B-2的机体蒙皮就可以“天衣无缝”。

而现代的工业精度相较于B-2那个年代高了很多,再有各种超级计算机零部件拼接在一起时的缝隙,所以轰-20就没必要像B-2这样先造壳子再塞零部件,内部结构也可以再进行一定的优化,以挤出更多空间加大弹舱。

最后是飞翼的比例。我们能看出这架“轰-20模型”的两侧机翼比B-2和B-21相比要细长很多,这种飞翼有可能是为增加其机动性或速度而设计的。

B-2机动性极差,且速度始终无法突破音速。就不说它在战场上被敌人发现后的生存能力,单就这速度,已经让其进行战场部署时很难快速部署到位了。

这些年来美国将最大的竞争对手从苏俄换成了中国,所以研发了B-21。这款轰炸机就是一款美国用于突击中国防空前线的轰炸机,它直接部署在澳大利亚,甚至可能是日本、韩国等地,且战机外形进行了优化,使得其相较于B-2有更快的速度,如此一来其就可以快速到达中国上空。

我国缺乏海外军事基地,更没有能直接堵在美国家门口的空军基地,那么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就需要考虑一下速度的问题。而一款飞机要同时兼具隐身和巨大载弹量,机身势必扁平且巨大,如此一来还要提升其速度或机动性,就只能在两侧机翼上做文章了。

当然,目前央视透露的有关轰-20的信息极少,但从《军事科技》节目出现的模型上也看不出多少东西。不过我们可以从我国现在对战略轰炸力量的需求,推断出轰-20的一些特点。

第一是其定位,美国当年造B-2的时候,定位是孤身潜入苏联腹地对其进行核打击,属于真正的战略轰炸机。

现在的B-21主要是用于威慑中国,其会部署在中国周边,以图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依靠着数量快速突进进入中国领空,对中国实施打击。

依这种定位差距,B-2和B-21在价格、数量上也有很大差距。

B-2最终只造了21架出来,且每架造价高达24亿美元。B-21目前美国是预计造超过100架,每架的价格美军预估为5亿美元左右。

我国的轰-20和B-2定位相似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我国没有和美国位置较近的空军基地,轰-20只能从中国本土或者是附近起飞。所以轰-20很可能是像B-2那种产量少但追求大航程、隐身性能以及大载弹量的战略轰炸机。

不过轰-20的价格可就没B-2那么贵了,B-2之所以能达到每架24亿美元的天价,一是设计的过程中出了问题,设计时几次改指标和设计,导致设计费用极高。二是美国买武器本来就贵,美国的军工企业基本都是私营企业,而私营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赚钱。

我国军工企业基本都是国营,尤其是坦克、战斗机轰炸机这种大额订单和战略力量,因此轰-20价格注定比B-2低。

轰-20的第二个特点,可能是可以投送无人机。B-2因为时代的限制没有投送无人机的能力。B-21则因为体型较小,所以也不太可能有这能力。但轰-20可就不一样了,作为21世纪后诞生的战略轰炸机,其载弹量应该能超过30吨,这就使得其能搭载一些无人机并进行投送。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就曾用过B-2搞地毯式轰炸,这证明战略轰炸机也是可以用于战术任务的。

随着现代无人机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机在战场上也拥有了越来越高的地位,那么轰-20就有可能朝着这方面设计。

官宣20系列将全面亮相

官宣20系列将全面亮相

近日,关于轰20远程隐身轰炸机的消息不仅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焦点,就连官方媒体也多次或明或暗提及,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号称为大国军事对抗量身打造的顶级隐身轰炸机,在性能上有望超越全球所有现役机型。面纱前,国内外军迷依然热切期待着轰20的亮相。

中国空军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努力,各型装备开始全面进入20时代。歼20、运20、直20已批量装备,成为中流砥柱。而作为战略空军核心威慑力量的大型隐身轰炸机却少了这么一架。由于轰20“只听到下楼梯的声音,却没有下楼梯的声音”,有人提出质疑,那么这架轰炸机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这些年来,官方媒体和相关机构多次给出肯定的回答,尤其是最近空军宣传片中的疯狂暗示,更是把气氛烘托得越来越高。显然,没有继续隐瞒下去的必要了。对于我们来说,轰20不仅是必然,更是大国空军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开资料来看,轰20远程隐身轰炸机是一款采用飞翼设计的全新机型。说是新,主要是和之前的六叶相比。当然也有人说不是新设计,主要是飞翼设计不是首创。二战期间德国设计的Ho-229是第一架飞翼轰炸机。最广为人知的飞翼机型自然是美军的B-2轰炸机了。正在测试的新一代B-21隐身轰炸机与其比较相似,甚至可以作为B-2的最新改型。全球军机进入隐身时代后,空战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轰20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制造已成大势所趋。

虽然市场上有很多“格格不入”的想法,比如加大歼20的机体,可以塞进更多的弹药和燃料,还能达到隐身的效果,增加载弹量,和远程攻击。但这种设计远不能满足航模带来的超远射程和巨大载弹量,以及携带大型远程制导武器的要求。所谓“摸着鹰酱过河”自然有它的道理。美军走过和踩过的弯路和坑,都从现役机型身上避免了。一是参考标杆车型重点研发,后面可以慢慢考虑更多的方案。毕竟,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时间太紧迫了。

当然,我们不是在盲目抄袭盈江。与美军的现役装备保持同一水平,不是我们的目标。立足美军装备,超越美军装备,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才是发展正道。正如马伟明院士所说,领先就是领先美国。因此,轰20隐身轰炸机的设计,在参考美军飞翼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领先B-2隐身轰炸机。因为飞翼设计有一个难点,就是飞控的研制难度很大,整体稳定性不如垂尾设计,对飞行机动性影响巨大。当然,也有人说这会影响隐身性,但是这已经被充分考虑过了。就像当年的F-14和Tu-160轰炸机的设计一样,机翼可以前后摆动一定角度,也就是所谓的变后掠翼设计。轰20的设计脑洞更大,飞翼中间部分可以设计成可活动的,而不是整个机翼设计成一个整体。这部分在机动飞行状态下可以以一定角度竖起,就像普通战斗机的垂尾一样。两个对称的尾翼可以保证轰20轰炸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机动性,可以执行各种任务。更具适应性。

在航程上,轰20无需空中加油即可达到数万公里。这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在空中加油,轰20的作战目标将能够覆盖全球。在载弹量方面,如果以美军的B-2为参照,至少要超过20吨载弹量。关键是轰20还必须具备发射核导弹的能力,比如搭载核弹头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这也是战略威慑的基本要求。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轰20的发动机。可以确定的是,轰20将采用新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前期大概率采用WS-10的改进型,后期采用更先进的WS-15阶段。无论使用哪种发动机,都必须采用四发设计,才能达到与美国隐身轰炸机相当的性能。轰20的整体设计有很多冗余,后期可以更换更新的发动机以获得更强的性能。这和现在的运20运输机很像,早期使用的是仿制俄罗斯的WS-18发动机,现在换上了全新的WS-20发动机,即将开始量产。

从各种消息分析,美国最新的B-21隐身轰炸机变小了,成本也降低了,而H-20估计还是有更大的尺寸。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美国已经给B-2配备了大机身,可以和B-21进行性能互补和配合。对于我们来说,唯一的隐身轰炸机首先必须是全能机种,它首先要保证航程和载弹量,具备实施战略威慑的能力。至于如何做到小型化和低成本,未来可能会出现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中型隐身轰炸机,但这需要循序渐进。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既然所有的研发要素都已经具备了,为什么这次轰20远程隐身轰炸机没有现身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航空人要坚持科学严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尤其是我国最重要武器的研发和装备,不能轻举妄动,违背科学规律。当然,利器不能轻易给别人看也是另外一个考虑。我们毕竟处于追逐状态,不能像美国那样炫耀领导地位。只有保守秘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震慑作用。别忘了美国提出的很多技术指标,我们最终都做到了比美国好,就像PL-15空空导弹和双脉冲发动机一样。轰20隐身轰炸机作为中国空军的大型战略装备,应该不会像当年的歼20战机那样随便出现。需要找一个相对合适的时间来展示它,向世人宣告它的存在。最近航空界的一件大事就是珠海航展。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盛会,其是否会采用合适的方式公开这样的王弹级装备,值得期待。毕竟现在很多官媒都在疯狂暗示,各种舆论预热都快做完了,轰20趁着热点参展,飞来飞去亮相,肯定会引起全球轰动,这也将大大提升珠海航展的全球知名度。影响。

我国轰-20绝不可能类似B-1

我国轰-20绝不可能类似B-1    

央视公布的一个镜头中,中国轰-20的CG图疑似曝光,似乎“红色B-2”的设计思路是最受关注,也是最受期待的版本,即飞翼式隐身远程战略轰炸机。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远程轰炸机最有可能采取什么样的设计思路?

《科技日报》报道,按照国际标准来看,只有航程不低于8000公里,载弹量达到20~30吨,才能称为远程轰炸机。

世界上只有美俄两国拥有远程轰炸机,即美国的B-52H、B-1B、B-2A,俄罗斯的图-160、图-95MS。这其中,只有B-2A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那么,中国轰-20会是一种哪种类型的战略轰炸机呢?

要决定中国研制什么类型的战略轰炸机,就首先要明白中国到底对战略轰炸有什么需要。如果要对周边一些国家形成威慑,中国只需要装备一些轰-6K就足够了,就可以对日本、印度、越南和美国的关岛等地方构成致命威胁,因此对于轰-20轰炸机的需求就没有什么紧迫的。

但关键是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目标并非这些国家或地区,也不是中东和俄罗斯等地方,而是非常遥远的北美和西欧,所以这些必须的战略轰炸目标,决定了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的航程必须超过15000公里才有意义。

这样经过两次空中加油,轰-20必须具备抵达夏威夷以东的能力,也就是至少要能飞到东经150度附近,才有使用射程3000公里的远程巡航导弹打击北美陆上战略目标的机会。

要实现上述目标,轰-20就要具备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具备在漫长航程中的安全性,因为没有任何其他机型能够在如此长的航程中提供保护,所以轰-20必须依赖自身来确保飞行安全,因此就需要第二个条件。

第二个就是具备一定的隐身飞行性能,如果没有良好的隐身能力,像图-160或B-1B之类的机型,在这么大的航程中会有很多被发现的机会,不但飞行任务被终止的可能很大,而且能够抵达任务区的机会也很小。

三是不以飞行速度取胜,因为航程太大所以并非几个小时就能抵达导弹发射区的,因此超音速并不可取也无实际意义,而只能选择高亚音速最符合这种长途奔袭战略轰炸需要。

综合以上具体要求,可以发现轰-20的轮廓只能如下:利用中国已完全掌握成熟的歼-20的隐身技术设计的完全隐身的类似B-2A“幽灵”的大型战略轰炸机,其可利用自身的隐身特性实现在整个航程内的秘密飞行而很难被发现,可使用射程为3000公里的内置“长剑-30”空射巡航导弹在第三岛链以东打击北美陆上目标,

在起飞后和返回前分别在东海上空各进行一次空中加油从而实现总航程18000~20000公里的目标,而对于轰-20的“长剑-30”空射巡航导弹的携载量不必过于苛求,不管是4枚还是6枚都可以(内部空间主要是载油料),没很大必要像B-2A那样能携带16枚,也几乎不用考虑其他武器的携带,因为中国要的只是重点核威慑能力而不是确保摧毁或常规打击能力。

至于一些专家担心的轰-20造价可能会导致国家无法承受,这简直是乱弹琴,中国制造的隐身轰炸机不会达到美国B-2A的25亿美元,很可能轰-20会达到20亿人民币的样子,这比美国低多了,中国绝对能承受不低于50架的机队规模。

毫无疑问,聪明的中国军事决策者,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战略选择:制造中国的B-2A。

根据中国国家级媒体公开讨论和承认轰-20项目的存在,以及中国唯一具备研发制造战略轰炸机的工厂——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宣传其运-20和轰-6K战机生产线——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中国首架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已经制造完毕。从中国系列“-20”机型的研发进度来看,轰-20是最晚亮相的一种。

轰20若正式亮相会如何

轰20若正式亮相会如何?    

轰20可谓是中国的大事之一了,在轰-6“老而弥坚”,依旧坚挺的位于中国空军轰炸机编队主力的情况下,一款又新、技术又高、战力又强的新式轰炸机对于空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中国官方的各种暗示,轰20出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过介于国家层面的各种考虑,轰20一直没有正式现身。因此轰20成为了一款,本国民众知道有,其他国家也肯定中国不可能没有,但是就是没有正式露面的战略轰炸机。

轰20一直没有露面的理由,无外乎轰20是我国的战略机密,各项数据需要严格保密。其次是轰20作为一款战略轰炸机,一旦正式现身很有可能会造成国际军事界的一番震动。

中国在明面上的轰炸机领域是相当“人畜无害”的。因为我国的各种轰-6改无论如何魔改,给它换上多先进的战机电控和发动机,也摆脱不了它是一款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服役的老旧战机的事实。在航程上和载重上,都无法达到战略轰炸机的作战要求。因此魔改的最不像样的轰-6也只能对亚欧地区造成军事威慑,没法对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造成军事威慑。

轰20要是正式亮相,就意味着中国捅开了那层窗户纸,正式声明我中国现在有了一款能搭载核武器往美国本土扔的战机。

轰20一旦正式亮相,造成的轰动必然是非常大的,甚至对整个国际局势都会造成影响。考虑到这一层因素,轰20多半会像在2019年国庆大阅兵时亮相的东风41一样,挑一个正式的大场合亮相,以达到震慑的效果。

如果正式让轰20亮相自然是大好事一件,因为它正式亮相就意味着中国正式成为了自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战略轰炸机全部服役,核力量三位一体的国家,象征着中国从此成为了一个拥有完整核国防的国家。

美国媒体表示,相较于中国,轰20的出现无疑会给美国军方和国防工业带去一个“爆震波”。对于美国军方而言,中国有了战略轰炸机必然会对美国的国防造成极大的压力,美国本土被核打击的概率又大了一分。

对于美国国防工业,中国有了战略轰炸机会让他们又喜又忧。喜的是来自中国的军事压力增大,美国肯定会加大国防开支,美国国防工业便能挣到更多的钱。忧的是这次的军事压力太大了,美国军方对于国防订单的要求肯定会更高,他们挣钱也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