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弗兰切斯卡和谁是同一时期的画家
弗兰切斯卡是文艺复兴初期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是经典中的经典,是精神的丰碑,语言的范式!弗兰切斯卡高度重视透视学的研究与运用,著有《论绘画中的透视》,他同布鲁内莱斯基在透视学的研究及在绘画中的运用,奠定了绘画在自然科学研究和运用上发展变化的基础。他有着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他继承了他老师威涅齐阿诺色彩的丰富典雅,又兼具马萨乔造型的庄重和活力。他是第一位在画面里运用光,特别是逆光的画家,他是第一个运用几何学、光学原理、色彩原理,归纳概括客观物象形体,并使之介入到严格透视关系的第一人。他的艺术具有永恒的精神性,肃穆而伟岸,庄严而纯萃,具有无上灵性的光辉。他的艺术语言单纯典雅,方正概括,即有整篇构成的完美抽象结构,又有令人玩味无穷微妙精细的局部趣味,可谓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奥妙无穷!更让人震撼的是不管是方寸之间的小画还是宏篇巨制,都法度严整,气宇非凡,格高调古,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他的图式语言是绘画的经典,他的绘画技巧是后世的典范,他艺术的风范是后世的楷模,他艺术的格调和品位是艺术的标杆。弗兰切斯卡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意大利,卢浮宫有他一张乌洛比诺大公之子侧面像,英国国家美术馆有他一张重要的作品《基督受洗》。他的壁画在阿雷佐大教堂里,去年和今年都专程前往拜读,那真是精神的洗礼,视觉的盛宴,令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他的家乡圣索伯克洛我也专程拜访过,不巧的是《基督复活》的壁画正在修复中,远远望去是那么肃穆神圣。为了能拜读到他存世的全部作品,今年冒着意大利多年不遇的大雪,驱车到乌洛比诺大公美术馆看了他两张重要的作品,《鞭打基督》和小幅《圣家族〉作品之完美,令人惊叹!算是圆了我的心愿。陈列在米兰普雷拉美术学院的《圣家族》、是他最完美的作品。弗洛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的《乌洛比诺大公夫妇侧面像》、威尼斯学院美术馆的一张小画是精典中的妙品,后世的垂范!可以说看懂了弗朗西斯卡艺术,就找到了进入艺术大门的钥匙,很多后世的大家都从他的艺术里汲取灵感,如巴尔蒂斯等。弗兰切斯卡的艺术是艺术史中的大美之魂。和他同一时期的画家有,1.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画家,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窟中的圣母》等。2.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代表作有《大卫》,《摩西》,《奴隶》,《创世纪》,《西斯庭教堂天顶画》等。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于 1564 年在罗马去世。3.包西(1450年~1516年)的艺术在当时尼德兰的绘画中独树一帜。当时一般尼德兰画家特别注意平整细腻的画风,注意形象的如实描写,包西却通过幻想的漫画式的形象,如老鼠、猴子、妖魔鬼怪或半人半兽影射诸如天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主等人物,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包西的作品现存三十多幅,其中著名的有《切除结石》《愚人船》《魔术师》《干草车》《圣安东尼的诱惑》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艺术特色,那就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又和艺术家本人的幻想相结合,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紧密结合。 其他的还有,桑德罗·波提切利,代表作:《春》、《维纳斯的诞生》、《三博士来朝》乔托·迪·邦多纳,代表作:《犹大之吻》,《最后审判》,《哀悼基督》、《逃亡埃及》彼得·保罗·鲁本斯,代表作:《阿玛戎之战》,《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pk谁更厉害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另外,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美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佛罗伦萨有个传统,艺术家们通过同场竞技展示他们的才能。发生在1504年佛罗伦萨市政大厅,围绕《昂加利之役》与《卡西纳之战》巨幅壁画的双峰对决,可以说是艺术史上的彪炳事件,米开朗基罗的名声隐隐超越达·芬奇,这也是他获得西斯廷委托的契机。
米开朗基罗《卡西那之役》草图(中央部分)的仿作
西谚有云:“Stare Fresco”。比喻在事情麻烦、困难重重之际,人们可以“凝视湿壁画”,回想这种绘画技艺之难,从而安抚自己焦躁的心态。顾名思义,湿壁画就是在未干的泥壁上作画。听起来很容易,实际上操作却很困难。“这种作画方式需要完善的事前准备和精准的时间拿捏”,英国艺术史作家罗斯·金如此总结。
西斯廷礼拜堂在15世纪80年代的内部景象
罗斯·金在著作《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里,对湿壁画这种绘画技艺有着非常详细周到的描述。首先,画家要将石灰岩或者大理石放进窑里加热,然后将生成的生石灰与沙调制出适合作画的石灰砂浆或熟石膏,再加水调和成氢氧化钙(熟石灰),也就是被称为“因托纳可”(intonaco)的湿灰泥。在作画之前,画家要用镘刀在已干的灰泥壁上,涂上一层约0.5英寸厚的因托纳可。因托纳可与空气接触会很快变干,保湿的时间只有十二至二十四小时,长短因季节而异。画家需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而且湿壁画无法通过涂盖来做出对已画部分的更改,因此每一次落笔都必须小心翼翼。画家每天只能涂抹一天将要完成的因托纳可,这块特定的涂抹面积就被称为“乔纳塔”(giornata),意为“一天的工作量”。
米开朗基罗在天花板的作画布局(由Reginald Piggott绘)
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由Qypchak制)
了解湿壁画的这些前提条件,才能真正理解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伟大。
米开朗基罗受教皇尤利乌斯的委托,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天顶画,大约花了4年时间(1508年至1512年)。西斯廷天顶画以《创世纪》为主题,绘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多达300余人,包括“分开光暗”、“创造亚当”等九个组成部分。在这幅杰作完成的那一刻,它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拉斐尔看到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后,说:有幸适逢米开朗琪罗时代。提香、莱蒙迪等人都有仿作或版画问世,然后是菲奥伦蒂诺、蓬托尔莫等人纷纷观摩瞻仰,在那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它一直是各国艺术爱好者临摹学习的对象,法国印象派画家毕沙罗评价,艺术家视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为可供他们“翻阅”的“画册”。
《先知耶利米》(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
有关米开朗基罗和这幅宏伟巨作的故事,经由16世纪佛罗伦萨的传记作家乔治·瓦萨里以及后来罗曼·罗兰、欧文·斯通等人的作品的发酵,让一个不畏艰难、坚守立场、神思妙想、众人皆醉他独醒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描述基于米开朗基罗的生活经历,可惜不免有所夸大。米开朗基罗与他的助手们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米开朗基罗使用了当时工艺程度非常之难的颜料——群青,助手们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其中多人直接参与绘制工作。这项工作实在艰苦,米开朗基罗性格又不好相处,期间很多人陆续离开了,大师自己就好几次撂挑子。为了突出米开朗基罗的成就,贬低其他人的努力,这是不公平的。
《大洪水》局部(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
湿壁画技法的正式诞生,大约是1270年,出自位于罗马的卡瓦利尼与契马布埃工作室,然后被乔托发扬光大。乔托的《犹大之吻》、《逃亡埃及》等画作,开创了意大利的绘画时代,让湿壁画被公认为最具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绘画形式。湿壁画具有的缺点的确让人苦恼,因此人们探索干壁画(secco)的试验和使用,即以掺和固着剂的颜料,在已干的灰泥面上作画。1450年,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已经在阿雷佐的湿壁画作品中开始使用油画技术。达·芬奇用油调色来绘制壁画的尝试成了糟糕的著名实验,名作《最后的晚餐》在完成仅仅几十年后表面就开裂了。干壁画的风险证明了这种做法的不可取。
达·芬奇《昂加利之役》的仿作
佛罗伦萨有个传统,艺术家们通过同场竞技展示他们的才能。发生在1504年佛罗伦萨市政大厅,围绕《昂加利之役》与《卡西纳之战》巨幅壁画的双峰对决,可以说是艺术史上的彪炳事件,米开朗基罗的名声隐隐超越达·芬奇,这也是他获得西斯廷委托的契机。达·芬奇的方法在工艺层面上是失败的。米开朗琪罗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和助手们找到了好的方法。他们调制因托纳可时不掺沙子,而是以名叫波措拉纳(pozzolana)的火山灰混合石灰调制而成。西斯廷天顶画经历数世纪仍保存完好,因其存在时间长和稳定性好而备受青睐,它在20世纪80年代经修复之后,以其辉煌的面貌发挥了更大的魅力,但高科技的运用让壁画显得极其明亮,让观赏者一见倾心的做法,也引起了一番争议。
米开朗基罗笔下的《创造亚当》(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
西斯廷天顶画的艺术成就无疑非常之高,从它的构图、色彩、人物的肌理到其中内涵的人文精神,它都是米开朗基罗艺术理念的至高传达。全程使用的针刺誊绘法,将素描草图很好地转移到了泥壁之上,尤其是“创造亚当”这幅杰作,大师别具匠心地运用前缩法呈现上帝的姿势,以指间轻触的方式创造亚当,并用到了仰角透视法这种高明的幻觉技法,它所产生的效果,就是瓦萨里赞美的:“无论走到哪,上帝总面对你。”
对艺术家的偶像崇拜,在欧洲的历史上正是从文艺复兴时期涌现,我们总是惊叹那个时代的天才之多。但是,正如金所说:“米开朗基罗时代的艺术家绝非如我们今日浪漫想象的那样,个个是孤独的天才,自出机杼创造出富有创意的作品,而不受市场需求或赞助者的摆布。”另外,我们要看到,文艺复兴的艺术创作受政局的影响很大,达·芬奇受米兰公爵斯福尔扎的庇护,米开朗琪罗在1527年佛罗伦萨爆发革命时曾经仓皇出逃。米开朗基罗与几位教皇之间的关系,与美第奇家族的交际,对他的创作活动都是有影响的。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强力的赞助人,他们的作品不应当只被理解为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情感具化,他们所要表达的首先是委托创作的赞助人的品位、需求和期望。
通过深入历史背景的客观阐释,金让艺术得到了一种回归。他减少了附着在艺术家身上的神话色彩,转而把艺术首先看作是一种艰苦的、枯燥的劳作。这部米开朗基罗传记呈现出的新意,并且是它最有价值之处,正是作者体现出的返回现场,用当时的眼光来审视当事人的立场。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米开朗基罗六岁时丧母,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的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发生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十三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画室学画;1489年转到另一个画家学雕塑。后来当上美术学校的学生兼助手。那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学者集中的地方。在那里干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艺术上被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使他离开佛罗伦萨到罗马。二十四岁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制作了著名的《《大卫》》(雕塑)和《《圣家族》》(壁画),又为教皇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画壁画,用了四年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对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中意的只有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绘画都由他自己动手。米开朗基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稿建筑。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基督诞生的意大利名作
【画作名称】《基督诞生》【创作者】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 (意大利)【创作年代】1480年【类别】板上油画【风格】文艺复兴【题材】宗教【规格】124.5x123cm【材质】板 油彩【存藏处】伦敦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