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全球四大建筑师事务所为哪几家
著名中外建筑师事务所 网址bauhaus(包豪斯) www.bauhaus.de Le Corbusier(柯布基金会) www.fondationlecorbusier.asso.fr walter-gropius(格罗彼乌斯) www.walter-gropius-schule.d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密斯基金会) www.miesbcn.com Alvar Aalto(阿尔托基金会) www.alvaraalto.fi frank lloyd wright(莱特} www.franklloydwright.org Louis I. Kahn 康) 非官方 www.design.upenn.edu/archives/archives/collection_a-z.htm Peter Behrens(贝伦斯) www.tu-harburg.de/b/kuehn/pb40.html Antoni Gaudí (高迪) www.gaudiclub.com Victor Horta(霍塔) www.hortamuseum.be scarpa(斯卡帕) www.studiocleo.com/gallerie/scarpa/scarpapage.html lissitzky(里茨斯基) www.getty.edu/research/conducting_research/digitized_collections/lissitzky/ Botta Mario(博塔) 没有什么四大的说法吧~~~~~
失去了扎哈,ZAHA的设计显得平庸了许多,扎哈当年在事务所有多重要
扎哈在事务所里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才使得事务所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并且在这个建筑事务所里面也创造了她自己的设计风格。
扎哈是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建筑界的最高奖项也就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这个奖项的人在建筑建行业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她也是这个奖项的获得者中第一位女性建筑师。扎哈最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而后来她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向世人证明了她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前后设计了伦敦的水上运动中心、广州歌剧院、巴西“鱼骨住宅”等多项非常著名的建筑。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是扎哈一手创建起来的,而且她在这个事务所里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大多数的人知道这个事务所也是因为扎哈所以才了解的,而且这个事务所里面的代表性的作品都是由扎哈设计出来的。所以正是有了扎哈的存在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同时也给这个事务所融入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正是因为扎哈的存在才使得事务所有了今天的成绩,所以说扎哈在事务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虽然扎哈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设计精神以及留下来的设计作品将永远刻在我们心中。可以说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今天基本上是由扎哈创建出来的,所以扎哈在事务所里面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著名建筑师是谁
戴帆(DAI FAN)创立了先锋室内与建筑设计事务所——共振设计集团与DESTROY建筑事务所⌄共振设计集团与DESTROY建筑事务所也是当代亚洲和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顶级设计集团。曾荣获环球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大奖,在学术界和公众中享有广泛声誉。
关于国外一个女设计师Zaha Hadid的详细资料~高分求
一.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背景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哈迪德至今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硕士研究生班和各种讲座。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哈迪德于1983年入选香港The Peak Club的设计竞标方案,获得广泛赞誉。此后,她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和媒体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湾歌剧院(Cardiff Bay Opera House)(1994年)的竞图中均获得一等奖。 哈迪德在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在1979年自己开业,为伦敦伊顿广场(Eaton Place)设计了一幢公寓。该作品于1982年获建筑设计金牌奖。其他项目还包括为伦敦Bitar设计家具和室内装饰(1985年),在日本设计了几幢大厦,如东京的两个项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1990年,哈迪德还为格洛宁(Gronningen)的视频艺术展设计展馆,1992年在纽约古金汉博物馆设计了"伟大的乌托邦"展览。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托设计莱茵河畔维尔城的维特拉消防站,建成后为汉堡、波尔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务。 哈迪德于1983年开始在AA建筑学院展出大型绘画回顾展,此后其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点有纽约古金汉博物馆(1978年)、东京GA画廊(198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88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94年)和纽约中央火车站候车室(1995年)。哈迪德的作品还被众多机构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品收藏。 2004年荣获普立兹建筑奖。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并非全然地西化与现代性。在伊拉克长大的扎哈,从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复的花样,藉由织工的双手,波斯地毯将现实转化为交缠丰富的世界。无独有偶地,织工也多半为女性。 对扎哈最直接的影响仍是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她在那里就学时,该学院可说是处于黄金时期,堪称全世界的建筑实验中心。学院继承 "建筑图像派" 的传统,学院的多位师生一库克、库哈斯、楚米、寇斯,将现代世界的憾动转化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形。他们勇于做为全新的现代主义者,尝试捕捉不断变化的能量,增加新视点,企图为现代性提出新视点。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库哈斯的神秘拼贴,还是库克的宣示性,他们都将多向度透视、快速移动而强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构,整合为意象-这些意像的表现乃是描述多于定义。 二. 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 现代主义有三种:第一、信仰新的结构方式。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第二、信仰新视点。其卖我们己进入一个新世界,只是我们并未看出这点,我们仍延用被教导的旧视点。唯有真正张开眼睛、耳朵或心灵来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此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第三、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卖性。结合上述两者,将新的认知转化为现存造形的重组。这些新的形体成为新现实的原型,在其中,所有事物重组、溶解后重回原点。藉由新方式重现新事物,我们可建立新世界并居住其中,即使仅经由视觉。 扎哈即属上述的三种现代主义者,他并未发明新的构造或技术,却以新的诠释方法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观,任由观者遨游。 三. Zaha Hadid的设计手法 在维塔一案中扎哈证明她其实是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语汇仍沿袭她早期的作品,但组合方式己大不同。早期扎哈的语汇是挑战基地涵构,现在她学会从基地找出她要运用的空间语汇。结合机能与空间逻辑,创造出今人激赏的建筑,她的建筑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过山丘,洞穴如何开展,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或许扎哈已了解,"瞬间的爆发"并未能揭露人类心灵的构造,但能展现人造环境的本质。她并未在乌托邦的残迹中发现自由空闲,而是在对既有环境的探索中发现。 盘旋手法 维塔案后,盘绕元素一再出现于扎哈的作品中:像是蓝图馆,一案中的金属折板;也曾出现于卡迪夫湾歌剧院、V&A博物馆增建中。扎哈这时期的建筑是蜿蜒至基地景观内。接下来她更进一步创造自己的景观,以此景观包被机能、创造空闲。在V&A博物馆中,扎哈运用在霍金广场一样的手法,将画廊延展至屋顶之上。卡迪夫湾歌剧院中,这种盘旋的语汇界定了大厅空间;在蓝图馆中则创造了展位的存在性。 “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建筑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 作品欣赏: 哈迪德(Zaha Hadid)最新建筑作品 英国厂商 Established & Sons家具欣赏 一个好“幻想”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作品回顾展 智能厨房系统设计 米兰商业区改造建筑规划图 Zaha Hadid作品-Vitra消防站 Zaha Hadid作品-宝马中心大厦
世博英国馆设计者
Thomas Heatherwick “艺术家,建筑师,当代的达·芬奇”——人们不知道怎么去描述Thomas Heatherwick,只是确信对他作品的热爱。”他可能是当下全球最红的年轻建筑师,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纸图击败Zaha Hadid等也让中国人注意到了他。个人觉得,英国馆的设计是很棒的。 由英国外交部招标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竞标中,最初是47个团队参与竞标,经过筛选,有6个设计方案进入复选。评审团主席由英国贸易投资国务大臣Jones勋爵担任,评委都是来自于英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领军人物。Jones勋爵表示,“这是一场激烈的角逐,每个团队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进行了非常专业和创新的陈述。最后评审团认为Heatherwick团队关于世博会英国展馆设计的方案独树一帜。” Heatherwick Studio的获胜方案“创意之馆”(Pavilion of Ideas)击败了包括当红建筑女魔头ZahaHadid在内的其他五家建筑事务所。这次的符号是一个圆角立方体,表面布满了发光的“小刺”,它展现了一种简洁而又引人入胜的建筑语言。建筑外部由大量的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组成,外观上无任何支撑地坐落于公共广场上方。16英尺长的触须可能用竹子或铝制作,每根触须顶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这些光源可以被组合成多种图案、颜色和信息。所有的触须都在风中轻微摇动,形成展馆表面永远变幻的光泽和色彩。建筑的内外表面可以以信息和图像的形式向外界显示展馆内部的活动,还可以通过交互技术将观众的实时建议添加进去。此外,英国馆的建筑材料都会选用环保和循环经济的材料,英国国家馆预计将于明年夏天前开工建设,2010年5月前竣工。Thomas Heatherwick出生于1971年,在曼彻斯特工艺学校学习三维设计后进入皇家艺术学校,1994年毕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意想不到的材料,标新立异的作品,时刻挑战着想象力的极限;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是他的最大特点,对常规提出否定则是他灵感的源泉。Heatherwick Studio涉及的项目包括:产品设计、雕塑、城市小品营造、建筑,著名作品有曼彻斯特的巨型雕塑“爆发的一瞬”、伦敦帕丁顿区的“卷桥”、Harvey Nichols的橱窗设计等等。被《泰晤士报》誉为英国的“THE MOST DARING CREATIVE BRAIN”。1994-1996年间,Thomas Heatherwick相继获得EDWARD MARSHALL大奖、工艺协会装置大奖及D&AD YELLOW PENCIL设计金奖。 Thomas Heatherwick虽然是当下全球最红的年轻建筑师。可谁知当年在曼彻斯特工艺学校,他主修的却是三维设计。“三维设计是一个美妙的课程,当中涉及大量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这课程几乎是触及了任何在这个世界产生的东西。我又特别喜欢研究三维空间与建筑的关系。可是,从前的建筑训练,以理论为主,很少是关于如何制造一件事物的。学校里的建筑系、设计系,从来没有真正建起过一座建筑实物。”于是Heatherwick 就真的到学校申请经费,那个被他形容为“很孤独、无人理睬”的教员,竟然为他批出高达4万英镑的经费!Heatherwick带着这笔钱,跑遍附近的材料工厂寻找赞助,结果他还拥有了自己的WORKSHOP,找到一个技工操作机器,以及一群低年级生帮忙。最后,在学生时代,他造出了一个5米宽、6米长及5米高,由铝、木、金属和聚碳酸酯组成的可移动建筑。 虽然并非建筑科班出身,但出于对建筑过程的狂热,Heatherwick在1994年毕业之后仍毅然选择建筑作为工作室的主业,或许正因为如此,Heatherwick用“旁观者清”的眼光和艺术家的创造力,毫无专业约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独一无二的建筑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