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全运会会徽的设计含义
十一运会会徽取名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会徽图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会徽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精神和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为会徽主形态,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
会徽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代表此次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次体育盛会;同时,会徽由11个运动人形组成,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会徽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延展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的寓意。会徽中的几何形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错绿松石铜豆”上的“几何勾连雷纹”和西汉时期“规矩纹铜镜”上的规矩纹饰,文化内涵深厚;会徽选用的色彩取材于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蕴含了山东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其中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还分别代表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五环色彩,将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予延伸;同时,会徽表现手法轻松、活泼、现代,既体现了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又表现出现代山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欢迎各方友人齐来汇聚的活力山东新形象!
会徽设计方案在相对单纯元素基础上进行视觉的整合延伸,虽是多个单元的组合却将含义体现得更加集中,语言更加生动精练,形象更加现代,是大型运动会标志设计的一个新突破;图案突出的特点是将山东文化与全运会宗旨融合一体,并不刻意强调地域和数字概念,而是宏观展示全国运动会的更高指向。同时,形象的突破也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不断开放发展的新山东形象,展示了山东的活力和胸怀。运动人形和泉水喷涌的结合处理,给人热烈和激情的感受,让人们感受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这一盛会的理想氛围。
运动会会徽的寓意是什么
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的寓意是全国人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庆祝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实现和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到来。
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由中心部分、环形部分、主体色彩三方面构成。
会徽在设计上
要体现会议的主旨、举办地、举办时间、举办国(地区、单位)等。如奥运会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伴随着现代奥运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奥运会徽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与进化。
从早期复杂的招贴画式会徽到今天简约抽象的艺术性徽记,城市与民族的特性都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届奥运会徽的上面。
大运会会徽寓意是什么
大运会会徽寓意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会徽由阿拉伯数字21变化组成U字,代表这是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会徽的整体极具运动感,笔触刚劲有力,象征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整个会徽又似飘动着的彩带,寓意中国人民热烈欢迎来自各国的体育健儿。整个会徽设计饱含中国书法墨韵,体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突出中国传统特色。
大运会详情说明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5届。2011年8月7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城市火炬传递在深圳举行。
全运会会徽的意义
会徽的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这代表着古老的中华文化,同时也紧扣"全民全运"的主题,寓意着此次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次体育盛会;从整体来看,会徽采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纹样"同心结","同心结"在中华文化中寓意着"团结、和谐、圆满",这完全契合"和谐中国"的主题。无论是小篆的"华"还是"同心结"都既体现了中国悠久深厚的传统艺术,同时也富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期盼团结与和平的情感与愿望;会徽的造型是11个运动人形,这样的组合寓动于静,而且独具特色地借鉴了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这样既生动地点明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又在体现深厚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展现了"活力山东"的新形象。 另外,会徽中还融合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齐鲁文化,会徽中的几何形不是简单的点与线的组合,其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古代器物上的规矩纹饰,这些符号具有"唯一性",是典型的地域符号;会徽选用的 "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取材于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饱含了山东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激情,同时这五种颜色还代表了奥林匹克五环色彩,齐鲁文化与近代奥运匹克精神在会徽中巧妙地合二为一。十一运会会徽以“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命名,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代表此次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次体育盛会;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西安全运会吉祥物是什么
西安全运会吉祥物是吉祥四宝,西安全运会吉祥物以陕西独有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创意原型。朱鹮“朱朱”,手举火炬,展翅飞跑;
大熊猫“熊熊”,张开双臂,热情奔放;羚牛“羚羚”,健壮憨萌,阔步向前;金丝猴“金金”,聪明智慧、灵动可爱。身着“富裕黄”“圣地红”“梦想蓝”“生态绿”运动装的吉祥物组合,分别寓意奔向新时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筑中国梦。
西安全运会吉祥物的选拔历程。
西安全运会会徽以及吉祥物征集工作由西安美术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2018年5月18日,十四运筹委会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召开了会徽、吉祥物征集发布会,正式启动会徽、吉祥物征集工作。2018年8月1日征集工作结束,共收到会徽作品1012件,吉祥物256件。
参考2022北京冬奥组委的做法,十四运筹委会又于2018年9月启动会徽、吉祥物二次定向征集活动,邀请国内20家知名设计机构的设计师进行创作。经过几次评审会议以及西安美术学院的修改完善,今年5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最终批复确定了十四运会徽和吉祥物。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与吉祥物揭晓
运动会会徽设计理念
运动会会徽设计理念是富有创意,设计语言准确,设计风格简明单纯,总体把握住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会徽对中华文明、齐鲁文明、现代文明内涵体现得比较准确,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具有竞技体育的韵味,同时符合当代审美要求。
运动会会徽设计含义:
会徽图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会徽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精神和理念;
会徽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延展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的寓意。会徽中的几何形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错绿松石铜豆”上的“几何勾连雷纹”和西汉时期“规矩纹铜镜”上的规矩纹饰,文化内涵深厚;
会徽选用的色彩取材于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蕴含了山东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其中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还分别代表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五环色彩,将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予延伸;
运动人形和泉水喷涌的结合处理,给人热烈和激情的感受,让人们感受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这一盛会的理想氛围。
全运会徽章的寓意如题 谢谢了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发布仪式2008年11月18日晚在济南举行。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孙大刚等集体创作的 “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图案最终被选定为十一运会会徽。 十一运会会徽以“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命名,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代表此次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次体育盛会;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据专家介绍,会徽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会徽中的几何形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错绿松石铜豆”上的“几何勾连雷纹”和西汉时期“规矩纹铜镜”上的规矩纹饰,文化内涵深厚;会徽选用的色彩取材于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蕴含了山东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其中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还代表了奥林匹克五环色彩;同时,会徽表现手法轻松、活泼、现代,既体现了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又表现出现代山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新形象。
全运会图标及其寓意
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体块相生,凸显着中国力量的智慧;曲直相间,凝聚着继往开来的精神。会徽充分展现了体育精神,弘扬了中华文化,突出了辽宁特色。壮美全运藉此镌刻下“辽宁印记”,在全运辽宁时间的历史进程中,这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痕迹的设计,是成功的设计”、“我们的设计过程,就是从激情开始,到否定自己、推倒重来的一个周而复始、痛并快乐的过程”、“灵光乍现的那一刻,爆点被点燃那一刻,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幸福”……名为“中国力量 继往开来”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设计创意是由鲁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部主任赵璐、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视觉总监张庆钧、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关慧良三人完成。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三位设计者道出了他们心中无限的自豪感、荣耀感,以及那些有关会徽创作点滴的故事。图案以“龙腾盛世,扬帆体坛”为题材,充分反映出祖国经济繁荣昌盛,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全运盛会吉祥如意,体坛竞技争创明星的美好景象;以变体行书“辽”字体现地域特征;以“红五星一角”体现祖国形象;以“跑道”体现体育内涵;以“12”字符体现“十二届全运会”理念;以龙飞凤舞的表现手法,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英姿;以海水喻示“辽河流域,永远安宁”文化内涵,再次体现全运会主办地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图案中红色象征活力,兰色代表辽宁省沿海特征及博大胸怀。寓意展现了在日新月异发展中,全面振兴的辽宁省借助全运盛会携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乘风破浪、奋勇腾飞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