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箭军标志

战略支援部队属陆军?我国军旗的含义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1-27 01:20:10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战略支援部队属陆军

战.略支援部.队不属陆.军,它是独.立军.种。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自此人.民解.放军形成了陆、海、空、火.箭、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我国军旗的含义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图案为红底色。军旗上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靠旗杆上方为金黄色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共产党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二: 陆军军旗,旗面上半部保持军旗基本样式,下半部为草绿色旗面,象征着祖国美丽、富饶的绿色大地。三:​ 海军军旗, 旗面上半部保持军旗基本样式,旗面下半部为横向的海蓝色和白色条纹相间,象征着万里大海和波涛。四:空军军旗, 旗面上半部保持军旗基本样式,旗面下半部为天蓝色,象征着蔚蓝色的天空。五:火箭军军旗, 旗面上半部保持军旗基本样式,下面是一抹黄色,象征着神剑升空的火焰。六:​ 武警军旗,旗面上半部保持军旗的基本样式,下面有三条深橄榄绿色的横杠, 代表武警部队担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海上维权执法、防卫作战三类主要任务及力量构成。

军种胸标详细资料大全

军种胸标是佩戴军装上用于区别军种的装饰标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装上都有佩戴军种胸标的习惯。世界各国的军种胸标都或多或少都与本国的军事历史或光荣传统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军种胸标第一次出现在97式军服中,当时全军绝大部分由于没有装备97式军服,佩戴军种胸标并未普及。2007年8月1日,全军换发07式军服。07式军服在97式军服的基础上再次佩戴新式军种胸标,而且增加军委,第二炮兵等胸标加以识别。军人除了在着常服大衣时不佩戴,其他服装都要佩戴军种胸标。2015年末,伴随着军队和国防改革大幕开启,全军换发“15式”臂章、金属胸标、软胸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军种胸标
  • 基本介绍 :用于区别军种的装饰标识
  • 用途 :区分军种,增加美观
中国军种胸标,97式胸标,07式胸标,15式胸标,

中国军种胸标

我国军种胸标在1997年的97式军服和2007年的07式军服中使用。

97式胸标

97式军服军种胸标分为陆海空三军三种。均采用金属材料制。 陆军胸标图案中间为盾牌和长城,五角星为金色(三军皆同),盾牌内部有砖红色与白色横形条纹,橄榄枝为银白色。五角星镶嵌在盾牌之中,橄榄枝以椭圆形环绕在盾牌和长城周围,意为保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全,守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海军胸标图案中间为五角星和铁锚,下面是舰艇行驶的海浪,海浪左右两侧都有两道深蓝色条纹,铁锚为银白色。意为保卫祖国的海上安全,为祖国的领海保驾护航。空军胸标图案中间为五角星和盾牌,左、右为雄鹰翅膀,盾牌内部有浅蓝色与白色横形条纹,雄鹰翅膀为银白色。意为保卫祖国领空神圣不可侵犯,护卫祖国的蓝天。

07式胸标

07式军服在97式军服的基础上再次佩戴新式军种胸标。 07式军种胸标分为6种:中央军委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解放军第二炮兵、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胸标上的文字根据任务和驻扎地不同而不同)。 佩戴胸标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要求如下: 1.著春秋常服以及礼服的时候,士兵及士官的军种胸标佩戴于右胸,上下正对齐右胸荷包,左右对齐左胸的国防服役章。军官的军种胸标也佩戴于右胸,上下对齐于姓名牌。 2.军官夏季著短袖及长袖衬衫的时候,军种胸标佩戴于右胸,上下正对齐右胸荷包,左右对齐姓名牌。(后与常服对齐方式相同)士兵及士官夏季著短袖及长袖衬衫的时。军胸标佩戴于右胸,上下正对齐右胸荷包。 3.著棉毛衣的时候,士兵、士官及军官将军种胸标佩戴于右胸。 从军种胸标能辨认出一名军人的军种,军种胸标完善了我国军装的制度,增加军人的自豪感,威武感,也使军装增加了美观。

15式胸标

2015年末,军队和国防改革大幕开启,为适应军队编制体制调整需要,确保全军各级着装规范统一、单位便于识别、工作有序衔接,按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要求,军需装备研究所负责设计研制“15式”臂章、胸标。 海军、空军的金属胸标和软胸标不做调整,与07式海军、空军金属胸标和软胸标一致;中央军委机关胸标在07式军委总部胸标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陆军胸标重新设计;第二炮兵胸标取消,代之以火箭军胸标;增加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战区胸标和战略支援部队胸标。 海军胸标 每种胸标都分金属胸标和软胸标两类,金属胸标佩戴在礼服及春秋、冬常服上,软胸标佩戴在夏常服和作训服上,其材料、工艺与07式金属、软胸标相同,佩戴的服装类型也完全一致。同时,考虑到现行军服在此次军改中不变,仅火箭军服装颜色在现行陆军服装颜色基础上调整,因此胸标的缀钉方式、尺寸保持与07式基本一致,使其与现行军服能够准确定位使用。 空军胸标 中央军委机关胸标: 在07式军委总部胸标基础上,去掉交叉指挥刀,长方形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上下两角由直角形调整为圆弧形,颜色由银色调整为金黄色;底板下托的银色橄榄枝较07式增强了线条力度;保留中间的盾牌及其上方的长城垛口,盾牌内五星去掉,改为较大尺寸的红黄双色“八一”五星军徽。“八一”五星军徽加盾牌中间红底色,象征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底板中间的松枝绿色和盾牌内的藏青、天蓝底色分别象征陆地、海洋和天空,寓意中国人民解放军具备全天候、全区域作战能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钢铁长城。 中央军委机关胸标 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 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与中央军委机关胸标样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两个:一是盾牌内采用银色五星,五星尺寸较中央军委机关胸标的“八一”五星适当减小;长方形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上下两角为直角形,底板及底板下托的橄榄枝为银色。其他均与中央军委机关胸标相同。 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 陆军胸标: 设计风格与07式陆军胸标相差较大,设计元素也由象征传统陆军装备的步枪改为反映现代新型陆军的机械化作战装备、陆航元素等,反映了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从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而产生的新变化。履带和机翼抽象而成“V”字形底托,底托中间镶嵌银色五星,五星下方为车(齿)轮与枪炮口加“十”字形瞄准线抽象而成的圆形图案,两侧配橄榄枝,“V”字两条边以装甲履带抽象而成,并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机翼象形图形。用履带、机翼象征现代陆军三大主力装备:火炮、坦克、直升机,用车(齿)轮、枪炮口、“十”字形瞄准线组合标志象征机械化装备和精准打击,体现了现代陆军“全域机动、立体作战”的特点,寓意“精确打击、百战百胜”。 陆军胸标 火箭军胸标: 设计元素由五星、飞弹、象征胜利的“V”字底托、祥云状火焰(意指飞弹发射时推进剂燃烧形成的气体)和橄榄枝组成。五星、飞弹居中,飞弹呈发射状态,“V”字底托向上、向外延伸形成祥云状火焰,火焰底色为深红色。寓意火箭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威慑核心、战略支撑、安全基石”。设计风格与陆军、海军、空军胸标既协调一致,又各有特色,表征作用明显。 火箭军胸标 战略支援部队胸标: 在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基础上,盾牌内为五星和航天标志、卫星轨迹组合标志。盾牌的红色底色加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底板中间的松枝绿色和盾牌的藏青色、天蓝色底色分别象征陆地、海洋和天空,寓意战略支援部队具备全方位作战支援能力。 战略支援部队胸标 战区胸标: 在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基础上,盾牌内红、藏青、天蓝底色改为一种松枝绿色,盾牌中间的战区标志与战区臂章主标志的设计元素一致。 战区胸标 海外驻军胸标: 图案由军徽、五星、盾牌、长城垛口和橄榄枝构成。 海外驻军胸标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几种军服,看看有没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是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部队穿的国民革命军的服装而改装的,已经到2007年先后有七个版本的军服。现行的版本是07式。

革命战争年代,军服差异大。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部队没有制式服装。1929年红军解放长汀后,红四军前委决定用缴获的布匹赶制4000套军装。由于恰逢列宁逝世5周年,军服红领章上加缀黑边以示纪念,这是红军首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服装。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着国民革命军军服,佩戴“八路军”(或“18GA”)、“新四军”(或“N4A”)臂章。

解放战争期间,各战略区军服开始逐渐向土黄色或草绿色统一。1948年12月23日,全军统一佩发“解放帽”,上缀“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标志符号由臂章改为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白底黑字红边的布胸章。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新样式。为了适应军队发展,1950年1月4日,全军实施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50式军服按照陆、海、空三军加以区分,其中帽子为大檐帽,女军人配发裙服。50式军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次正式装备的军服,也是第一次按照级别、军种装备的服装。

1955年,为了配合军衔制的实施,我军于当年10月1日起,开始在全军范围内配发55式军服。55式军服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该系列军服按照陆、海、空军依次分为常服、礼服、工作服,并根据相配套的服装发放常服肩章、礼服肩章和领章。

1965年6月1日,全军换着65式军装。陆、海、空和公安部队一律佩戴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官兵戴解放帽。陆军军服为草绿色;空军上衣颜色与陆军相同,裤子为蓝色;海军军服为深灰色。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阅兵部队穿着85式军服亮相。从1985年5月1日起全军换着85式军服。85式系列军服分为夏服、冬服、大衣、制式衬衣、军帽和标志符号。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实施军衔制。全军开始穿着87式系列服装,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三大系列,并重新设计了陆、海、空三军的标志服饰。

1997年5月1日,驻港部队开始试穿新军装。97式军服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9个部分,为我军下一代军服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0年5月1日,全军换发99式夏服,配发贝雷帽。

2005年11月10日,空军军服颜色由原来的上棕绿、下藏青统一改为蓝灰色,制式、面料不变,被称为“05式常服”。

2007年8月1日,全军开始换发07式军服。07系列服装最初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服饰系列共四大类644个品种,是我军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

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关、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全军于年初开始陆续换发15式臂章和胸标。2016年7月1日,火箭军官兵启用新式礼(常)服。

2017年8月1日,全军将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并取消贝雷帽,这是与夏常服配套的新式军帽品种,设计上突出中国元素和我军特色。

延伸阅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

延伸阅读(国军军服的变迁)

白色军装是什么兵种

白色军装是海军

在我国军队中主要有三个兵种,分别为海军、陆军和空军,事实上除了这三个兵种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兵种,比如火箭军和武警。各个兵种的军装颜色和款式都是各不相同的,海军军装有2种颜色,分别为蓝色和白色。

而陆军的军装则是绿色,空军军装的颜色是空军蓝。另外,其他兵种的军装也有对应的颜色,有些兵种的军装颜色的区别可能不太明显,但是会通过帽徽和肩章来做一个区别。

近现代海军全白色军装的起源

为方便夏季执行作战与勤务,英帝国海军为赤道服役的海军人员配发全白色军服,白色海军军服随着英国的海上霸权对全世界所施加的影响,成为了近现代海军全白色军装的起源。

现代海军虽然不像过去有那么多的甲板活动,被太阳暴晒的机会也相对减少,但是依然延续了白色军服的传统。而白色因为其良好的视觉效果与不良的耐脏污能力,也让白色海军军服变成了更具礼仪性和标志性的常、礼服。

火箭军成立一周年

火箭军成立一周年

火箭军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50周年,同时也是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建团50周年。在这个喜事连连的时刻,火箭军文工团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从以往的1000多首音乐作品中精选了50首,出版了1套包含5张专辑的《火箭军战歌》,第二件事是精心准备了一台新年音乐会《火箭军交响曲》,这第三件事,就是此次唱响火箭军战歌的“快闪”。

“快闪”互动进行的当天,一连几天的雾霾不见了踪影,换上了湛蓝的天空,这分明是欢迎火箭军文工团的到来,百年清华映衬在蓝天下,更加肃穆、秀丽。下午两点,清华学堂前,随着“好儿好女来当兵,潇潇洒洒走一程,人生难得几回搏,从军报国多豪情——”的歌声,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以一首《从军歌》将“快闪”活动拉开了帷幕,由于音乐与歌声的吸引,清华的学子们停下了匆匆的脚步,纷纷把目光投向学堂,并向学堂的方向聚拢来。

从开始的稍显惊讶,到慢慢的明白,再到发现这完全是没有距离感的交流,热情的学子们也逐渐融入其中,有的鼓掌,有的欢呼,有的干脆拿出手机,与丹阳老师自拍合影,这厢《从军歌》的音乐还没最后落下,那厢随着总策划卫晨霞、周炜一声“青春和导弹一起飞”,青年歌手周强、王玮玮唱着《让导弹飞》走来,引领着观众朝大礼堂方向行进,边走边唱,歌曲间奏,吉他手与贝斯手也秀上一段“solo”,热情似乎点燃了整条通道,观众们手持小旗,在音乐律动中跟随队伍行进。

此时,清华礼堂前,一位身着军装的演员,手举一束红色的气球。在空旷的小广场上,红的气球、绿的军装、老式的建筑,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一阵非常走心的音乐声响起,著名歌唱家、火箭军文工团副团长陈思思唱响《这一刻》,学子们迅速聚拢来,他们手拉手,形成两个快乐的大圆圈,围绕着陈思思又唱又跳,由于《这一刻》属于圆舞曲风格,现场如同一个大舞会,学子们感受到的是巨大的艺术魅力,文工团员们收获的是学子们的热情。

有的观众认出陈思思是《芈月传》等热播电视剧主题歌的演唱者,激动地说:见到真人了!此曲接近尾声,现场所有的气球被放飞到天空,如同火热的希望点缀着蓝天,又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祝福火箭军这个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越来越强大!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这一刻》所营造的美妙氛围中时,一辆贴有火箭军战歌标志的“猛士”车开到了小广场,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这真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这是清华大学对火箭军文工团的大力支持!

“虽然平时看不见,世界都在盯着咱,静卧咱是倚天剑,出鞘咱是杀手锏,大国地位咱支撑,有咱就有安全感——”,歌词朴实无华,透着自豪与自信,作者是来自基层的一位指战员,歌中所写,正是火箭军将士们的誓言!

对,这就是金波演唱的《有咱就有发言权》,这首歌曲颇有气势,观众们已经按捺不住,干脆登上勇士车,站在车顶上与金波共同歌唱。

曹芙嘉是一位多次获奖的优秀的歌者,她与实力唱将陈苏威演唱了《东风万里长》,两位演唱者说,这首歌曲大气恢弘,唱出了战略军种的气势和英雄气概,这次能到清华来演唱这首歌,非常自豪,尤其是用年轻人都喜欢的“快闪”方式去展现,去宣传火箭军,感到很有意义。也希望能够用这种方式感召更多的年轻的优秀的学子们,能够更加关注火箭军,为我们的国防力量增砖添瓦。

《火箭军战歌》是此次快闪的主打曲目,全体演员合作演唱,现场的欢乐气氛达到了高潮,即使在演出结束后,学子与其他观众们也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摇旗呐喊,他们欢呼,他们与文工团员们纷纷合影——然而,仔细望去,在观众中,除了学子,还有两位特殊“观众”互动的特别热烈,他们是刚才提到过的著名军事节目主持人、总导演卫晨霞与火箭军文工团团长周炜,他们完成自己演出中的简单任务后,也完全融入到歌手与学子们所营造热烈氛围中。

对于火箭军文工团走进清华校园,清华学子们有话说,比如:宋晓亮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和火箭军的战友们一起欢歌笑语,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我们的火箭军兄弟。同时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多一些,让部队和我们的联系更加紧密些!黄家伟同学说:今天的活动充满着意义,让我感受到了火箭军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感受到祖国国防事业的强大!陈琛同学认为火箭军的热情和活力深深地感染了他,希望火箭军的建设越来越好!丁文卿同学说:这次活动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真正的让我见识到了军民一家亲,也让我对军队有了更深的理解,军队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张照阳同学说:这次活动中我见识了火箭军歌曲的嘹亮洒脱,军人们的飒爽气度!李欣雨同学说:听到火箭军热情洋溢,充满力量的歌声,倍受鼓舞,快闪虽然很快就过去了,但军队昂扬振奋的气势留在了心里!

还有其他观众关心这次的“快闪”什么时间能从电视上或网络上看到,虽然亲身参与,但还是希望能再次看到,因为他们觉得,这一次,火箭军真的火了!

正所谓:火箭军放歌百年清华,青春梦放飞万里天疆!

军事!军装的礼服和常服的区别

军装的礼服和常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外观不同

礼服的是方形军旗(国旗)臂章,肩章底板为呢面底质,帽檐会有金穗花的装饰。

常服比礼服少了两颗扣子和一条绶带,礼服的袖子和裤腿上多了一道明黄饰的带,常服的臂章由盾形臂章,底板为布面。

2、应用场合不同

礼服则有条令规定穿着的场合,例如在一些重大的纪念节日,各种国家级庆典活动、还有就是进行各种军队仪式时穿着。

常服就是军人日常穿的非训练日服装,例如参加部队的政治教育课、部队节假日、庆功会等场合穿着。

3、配备的军人不同

礼服的配备有军人等级限制,能拥有礼服的军人正常级别达到军官或者以上,其次就是某些特殊部队士兵有特权配备。

常服是正常普通军人都会配备的军装,是入伍首先分发的统一服装。

扩展资料:

军服发展:

1955年,为了配合军衔制的实施,我军于当年10月1日起,开始在全军范围内配发55式军服。55式军服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该系列军服按照陆、海、空军依次分为常服、礼服、工作服,并根据相配套的服装发放常服肩章、礼服肩章和领章。

1965年6月1日,全军换着65式军装。陆、海、空和公安部队一律佩戴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官兵戴解放帽。陆军军服为草绿色;空军上衣颜色与陆军相同,裤子为蓝色;海军军服为深灰色。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阅兵部队穿着85式军服亮相。从1985年5月1日起全军换着85式军服。85式系列军服分为夏服、冬服、大衣、制式衬衣、军帽和标志符号。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实施军衔制。全军开始穿着87式系列服装,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三大系列,并重新设计了陆、海、空三军的标志服饰。

1997年5月1日,驻港部队开始试穿新军装。97式军服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9个部分,为我军下一代军服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0年5月1日,全军换发99式夏服,配发贝雷帽。

2005年11月10日,空军军服颜色由原来的上棕绿、下藏青统一改为蓝灰色,制式、面料不变,被称为“05式常服”。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

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关、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全军于年初开始陆续换发15式臂章和胸标。2016年7月1日,火箭军官兵启用新式礼(常)服。

2017年8月1日,全军将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并取消贝雷帽,这是与夏常服配套的新式军帽品种,设计上突出中国元素和我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