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晋芳的老公是谁

孙晋芳的老公是谁(曾是中国女排队长,退役后身居高位却身患血癌,你知道是谁吗)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1-27 11:07:52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曾是中国女排队长,退役后身居高位却身患血癌,你知道是谁吗

中国女排,是中国的骄傲。女排精神,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可能很多人有疑问,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

女排精神是团结一致、永不服输、绝不放弃的精神。对于很多年轻球迷而言,女排精神已变得空洞、宽泛。可对于老一辈球迷而言,女排精神对他们的影响,至深至浓。我们文章的主人公,是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

孙晋芳和郎平,属同时代运动员。只是因为郎平身上的光环太过耀眼,所以很多人忽视了其他女排成员。

1976年,孙晋芳担任中国女排队长。1981年,孙晋芳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在那届世界杯中,孙晋芳获得最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最佳二传手三个奖项。

很多人只记得郎平的决胜一扣,进而疏忽了其他队员的贡献。二传是场上的灵魂,她需要组织串联起球队进攻,将球输送给最佳位置的队员,帮助后者完成致命一击。

1983年,孙晋芳步入仕途,彼时的她担任江苏体委副主任,2001年,她担任国家体育彩票中心主任,此后又担任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官至正厅级。退休前,孙晋芳担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官至副部级。

很多人对孙晋芳的级别有疑问,国家体育总局是部级单位,网球中心主任是厅局级。退役前,孙晋芳任教科文副主任,享受副部级待遇。

当然,这一切都是孙晋芳努力得来的!球员时期的她,为祖国增光添彩。离开赛场后,孙晋芳又在多个重要部门工作。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体育事业。

只可惜,孙晋芳不慎罹患血癌。血癌无法治愈,如今的她只能靠换血续命。虽然治疗费用,由国家来承担,这这对她的身体而言,是个巨大的负担。

无论如何,祝福孙晋芳,希望她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心度过每一天。

郎平共有几任丈夫

她共有两任丈夫。郎平的第一任丈夫是前中国男排主力球员孙晋芳,两人于1993年结婚。然而,他们的婚姻于2001年以离婚告终。之后,郎平在2003年认识了现任丈夫、前中国男排主帅李群,两人于2006年结婚。据报道,李群与郎平相识后,一直支持她从事女排教练事业,并且在郎平赢得多项大赛冠军时,也是她最大的支持者和见证者。尽管郎平有过两段婚姻,但她在女排领域的成就令人钦佩,她曾作为球员和教练多次带领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被誉为“女排教练界的传奇人物”。

李娜和中国网球协会有什么恩怨到底是谁的错

李娜,亚洲第一大满贯得主,一直与国内媒体格格不入。在她打球期间,国内媒体给她贴上了“不爱国”、“脾气暴躁”、“心理素质差”的标签。退役后各大媒体对李娜还是充满敌意。她参加综艺节目,拍广告的时候,头条总是恶语相向。媒体的直接引导也让李娜的人气一直不好。但是为什么即使退休了?李娜为什么不受国内媒体欢迎?多种因素导致他们的关系破裂2011年,李娜迎来了巨大的突破。她在年初的澳网公开赛上首次进入决赛,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世界前十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后来,她获得了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冠军。李娜的名声立刻在中国传开了。媒体直接把她和姚明、刘翔归为巨星。这说明当年李娜的关注度有多高。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媒体”,赢得法网冠军后,李娜的世界排名攀升至第三位。

但由于“大满贯冠军综合症”,李娜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怪圈,在随后的比赛中,她被国人寄予厚望而落败。因此,媒体写了“李娜意外夺冠”、“李娜不行”等引人注目的文章,甚至一度批评李娜在国内打球被动。李娜喜欢的单打从来没有针对性的训练,李娜和国家队的矛盾开始凸显。到2002年,李娜获得了13次ITF女单冠军,但国家队的重点是亚运会和女双,李娜被禁止参加WTA比赛。于是,亚运会前,李娜在没有提前通知国家队领导,也没有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留下字条,选择退役,回到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李娜:中国网球第一人,逃不出体制,免不了给网协交钱2004年,孙晋芳被提升为国家网球协会主任。

因为湖北网球天赋被禁赛,没有参加全运会,孙晋芳亲自去武汉找李娜谈话,在李娜丈夫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选择回来参加省队和国家队。复出那年,李娜横扫三个itf夺冠。然而,在北京站的ITF比赛决赛中,李娜遇到了当时中国网球的姐姐郑洁,最终落败。赛后李娜拒绝接受被裁判和分割线黑,与网球协会的矛盾也没有缓解。李娜在国家队期间,觉得国家队教练不专业,把老公姜山带进来当个人教练。她说自己受伤没有参加联合会杯(国家队比赛,没有个人排名,没有奖金),去参加单打比赛。

李娜被包括孙晋芳在内的许多球迷称为不爱国,他们也批评李娜:“李娜没有看到国家为培养他们付出的代价,只是简单地将自己与外国球员相提并论。这是思想水平低、道德素质低、责任感和使命感差的表现。我们的球员和奥运金牌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职业素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