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二战各国实力对比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 218万余人,损失2 210万余人,其中死亡515万余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 285万人,损失1 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38万余人。 二次世界大战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 3,800,000 (包括伤亡)(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陈列)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和“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13,700,000 (一说8,668,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意大利(从1943年起) 17,500 受袭击国家军队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20,000 比利时: 12,000 保加利亚(从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麦: 1,800 芬兰: 8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希腊: 88,300 印度: 24,300 卢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兰: 7,900 挪威:3,000 菲律宾: 27,000 波兰:123,000 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至): 9,000 德国: 3,500,000 (包括德国军队中的奥地利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罗马尼亚(到1944年至): 290,000 维希法国(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100,000 奥地利: 125,0000 比利时: 76,000 保加利亚: 10,000 中国: 30,000,000 (原有关于中国二战伤亡数字从何而来,7,750,000数据何以存在,据中国抗日战争统计资料为平民伤亡在30,000,000人)-百科的精神在于客观与真实。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麦: 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芬兰: 2,000 法国: 350,000 德国: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驱除出东欧国家的德国人: 2,000,000 希腊: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意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兰: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宾: 91,000 波兰: 5,680,000 罗马尼亚: 200,000 苏联: 13,000,000 英国: 92,700 美国: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犹太人 :6,000,000(虽说犹太人没有国家,但是作为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数巨大,应该得到反应。) 总计平民死亡:约2730万人 总计死亡:约500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发动的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战争从1939年9月开始,一直到1945年9月结束。全世界共有61个国家、80%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其特点是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参战人口达17亿。二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欧洲,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达2600亿美元(按当时的价值),共有5000余万人丧生。战争共分5个阶段,以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显地反映了战争对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依赖以及经济潜力、政治潜力、科学潜力和军事潜力在夺取胜利中的密切联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二战时期的世界各国海军实力排名
第一名:英国海军虽然舰载航空兵的力量有所欠缺,仍旧使用老式的双翼飞机,但不可否认其他水面舰艇的庞大数量及其质量,特别是雷达技术上的领先更让英国海军占据了不小的先天优势,再加上三百年来英国海军固有的强势作风和作战经验,更是拥有庞德、蒙巴顿、坎宁安这样优秀的领导者和军事理论实践者存在,理论上的排名第一毋须质疑。美国海军“怀俄明”号战列舰第二名:美国海军在二战爆发前美国就拥有多达八艘航空母舰、十七艘战列舰的庞大打击力量,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就算日本更为成功的偷袭了珍珠港”也不会改变整个太平洋的结局,虽然比起老资历的英国海军略显至嫩,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美国海军在投入二战后大红大紫的出色表现,家喻户晓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更是为它培养了尼米兹、斯普鲁斯恩、约瑟夫•金、哈尔西这些杰出的海军领导者。第三名:日本海军日本人在将美国卷入战争的那一刻曾有望打破这一排名,但是在二战爆发前日本海军无论如何都不及美国海军,虽然它的舰载航空力量十分的雄厚,但海面其他作战舰艇数量同美国海军相比却相差甚远(“美:日”战列舰17:10、巡洋舰1:1、驱逐舰3:1、潜艇5:3),何况日本的主力舰艇存在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所以战前排名只能第三,本已先天不足的日本海军,固然拥有一批诸如山口多闻、山本五十六这样的海军将领,可日后面对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其胜算早以大打折扣。第四名:法国海军作为老牌的海军强国,它的海军力量在战前自然十分的雄厚,作为少数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外加五艘战列舰、两艘战巡、十九艘巡洋舰的有力配合,无论是大西洋还是地中海它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对手,尤其土伦这样的天然良港存在,最大程度的弥补了地中海同意大利海军的攻守平衡,很遗憾二战并没有给予法国海军太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否则达尔朗、拉波德这些将领们很难说其个人能力就会比以上所罗列的人员差。第五名:意大利海军始终将地中海视为自身内海的意大利人,它的海军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排名第四的法国海军,也正是因为两国都具有这种潜意识存在,海上军备竞赛导致了战前都拥有了极为庞大的海军力量,比起法国因兼顾两大海域(大西洋、地中海)和无数的海外殖民地的海军分兵,意大利海军似乎在地中海占据了更多的优势,拥有撒丁岛和西西里岛这样不沉的航空母舰,意大利人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战列舰之上,算上即将建造完毕的,意大利战列舰数量可以达到八艘,并拥有近二十艘的巡洋舰,值得一提在地中海这样狭小的海域,意大利竟然拥有多达百艘的潜艇(日本也不过70),不同于陆军低劣懦弱的表现,卡塔尼奥将军的舍生忘死、海军蛙人的特攻作战,海军为意大利军人赢得了仅存的荣耀。第六名:德国海军在战争爆发时强大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并未服役,当时的德国海军仅有两艘战巡和三艘袖珍战舰,外加规模有限的巡洋舰(7)和驱逐舰(30),虽然海面舰艇规模十分有限,但对于潜艇部队的栽培却显得额外突出,战争爆发前就有近五十余艘U艇,先进的作战理念,再拥有包括经验丰富的舰队指挥员马沙尔将军、王牌艇长克雷齐默尔上校、狼群战术的作俑者邓尼茨元帅在内的诸多杰出人物,如果以终战时的数据来看,作为德国三军规模最小的海军却创造了与其规模不成正比的骄傲战绩(比之法意海军要强),排列第六实至名归。第七名:苏联海军战始与战终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苏联仅有老旧的四艘战列舰和十二艘巡洋舰作为其海军骨干力量,尤其日后参战是苏联并没有继承沙俄时代的海军荣耀,在多数时候扮演着战争的配角,有超过五十万的海军官兵直接参与了地面作战,不得不说这是苏联海军的悲哀!第八名:西班牙海军本来很具备实力的西班牙海军,却在内战中消耗了自己大量资本,等到二战爆发前西班牙海军已无战列舰存在,为数不多的六艘巡洋舰也仅够维持其殖民地的统治,不过介于西班牙也是一老资历传统海军强国,拥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在弥补其数量及质量上的不足方面,应当会起到一定的辅助性帮助。第九名:荷兰海军“海上马车夫”今非昔比,如果海上炮台可以划入战舰行列,那么荷兰海军拥有三艘,以二战名舰爪哇号为代表的五艘巡洋舰够成了荷兰海军最为骨干的海上力量,十三艘驱逐舰、二十六艘潜艇也足以应负亚洲及南美的殖民统治,但生不逢时般的遭受了德日两个强大帝国的入侵,英勇的荷兰海军几乎在一夜之间损失殆尽。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1af980102vsrv.html
二战荷兰和比利时谁打仗厉害
不得不说,荷兰军舰实力确实超出比利时海军力量的一倍,但在地面部队上比利时对枪械的研究比荷兰更先进,不过比利时坦克部队仍然用较老的豹二作为首发,我认为荷兰军事实力能好些
求二战时,荷兰、比利时、丹麦分别的军力情况
荷兰拥有10个步兵师,比利时拥有20个步兵师,丹麦估计只有3个步兵师,为什么会这么少,就是因为他们是中立国,没有常备军,都是战时招兵,招不到太多的人
请问一下二战时期各国陆军实力排名
第一:美军 美军二战中两线作战,总计歼灭轴心国军队(日本、德国)超过五百万,自身损失40万,全部为军人,无平民伤亡。美军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精髓,把伤亡率控制到最小限度,美军对日军的伤亡比例为1:20,对德军为1:7,而且美军支援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借助二战使自己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综合国力上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并延续至今,二战的美军不但以最小的伤亡打赢了战争,而且打出了一个超级强国。当然,美军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打赢了战争,而且在作战素质、装备、各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军官的战术指挥能力、后勤保证等等方面全面超过敌人和其他盟军,美军是二战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大军队。 第二,英军 很多人会笑,说英军居然也上榜,而且排第二?我说,你且慢来,听我仔细说。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绝不仅仅是陆军的较量,而是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一门科学。战争不但是要消灭敌人,而且要保存自己。英军在整个二战中,在西方国家中坚持时间最长,独立面对德国的时间最长,面临的威胁最大,英吉利海峡不过几十英里,可以说,英国长期面对几十英里外的百万德军,从直线距离来说,比德军迫进莫斯科还是要近,在美苏参战前,英已经单独和德打了一年多,并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不但保卫了自己,而且大量消耗了德军的空军力量,而皇家海军则牢固地封锁住了全部出海口。敦克尔克是一场败仗,但英军能全身而退则是战术的胜利,二战中英军多次上演了类似的成功撤退,最大限度保存了自己,整个二战英国死亡38万人,几乎全是军人,平民伤亡极少。战后英国虽因种种原因而衰落,但始终保持了一个强国的姿态。 第三、德军 德军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其指导思想为用一次战役达到整个战略目的。德军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士兵和参谋机关,军官的战术素养能力一流,纪律严明,德军在战争初期的胜利除了先进的战术指导思想、优秀的士兵及军官、杰出的机动突击能力外,不能否认,德军在二战初期为了达到其战略目的,不惜背信弃义,对多个中立国进行闪击,比如其突破西线的“施利芬计划”,完全是以破坏比利时、荷兰等国的中立为前提。德军虽然战斗力强,但德军的后勤保障能力较弱,德军在进功苏联时,后勤保障居然靠的是60万匹马,这极大地限制了德军的战斗力,德军被包围后往往因后勤补给不力陷于绝境(这一点和苏军非常相似),与此相反,美、英军即便被包围,也能倚靠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坚持乃至突围。而且德军最大的问题在于海、陆、空发展不平衡,陆军畸形强大,海、空军则与对手差距明显。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军飞机在法国的基地距离英的直线距离不过几十里,而英国空军离德本土上千里,但英国空军依旧能够对德国本土进行远程空袭,到了四二年,皇家空军能一次出动上千架飞机对德国进行空袭,此时的德军飞机几乎已经不能对英国进行任何袭击。可以说,德军是一支畸形发展的军队,在战争中,德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五百万军人死亡,三百万平民死亡,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个战争德国始终保持着高伤亡率,说明德军在后勤保障上能力非常有限。 第四,苏军 苏军在战争一开始其实是一支装备极差、训练无序、指挥无能的军队,人数虽多,但战术素养极差,其战略指导思想又不符实际,军官素质不高,在参战前与芬兰的局部站争就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在德军进攻初期,苏军联系崩溃,头六个星期就被消灭三百万人,被俘两百万人,飞机被消灭近两万架,坦克被击毁上万辆,若不是德军在进攻方向上发生争执而延误进攻时间,至少莫斯科是保不住的。整个战争期间,苏军保持了罕见的高伤亡率,死亡军人达1000万(一说还要更高),平民死亡1700万。苏军最后的胜利,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比如德国独自与美、英、苏三大国对抗,必然出现经济、军事上的力量分散;苏联幅员广阔,周旋余地大;美、英对苏联的大量援助;气候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物产因素等等,还有,苏联和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以承认满洲国为条件之一),得以把大量苏军西调,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苏联的胜利,但苏军的胜利是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获得的,苏军一个战役的死亡人数就超过美、英早整个二战的死亡人数,根据统计,二战中美英死一个人,日本就死7个,德国死亡20人,苏联死85人。所以,苏联的胜利伴随着极高的伤亡,而且苏军的胜利并未使苏联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反而是这种畸形的胜利使苏联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最终埋葬了自己,所以说,对苏军的战斗力不宜高估。 第五:日军 事实上,在美国参战前,日军面对的全部是近代化国家,日军自己就不是一支完全现代化的军队,他面对的对手更弱,中国是一个刚刚统一(名义上)不久的近代国家,陆军空有人数,海空军近乎无,军阀割锯,人民愚昧,工业近乎无,这样的对手,并不是检验一支军队的真正标尺。日军在二战中,面对的大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其有限的胜利,靠的是偷袭这样的手段,在美国参战后,日军迅速失败,面对美军的进攻,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就算在日军最强盛的时代,在诺门坎和苏军一遭遇就崩溃,相比苏军面对德军的狼狈不堪,说明日军是多么的虚弱,当然,日本的海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实力的,但其实力非常有限,有限到一场局部海战的失利就一蹶不振,而且日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也极差,在战争中经常使自己的军人处于饥饿状态,相比美英两国的后勤补给工作,日军还不是一支现代的军队。 第六:法军 法军在二战的表现极差,短短六周就迅速败亡,一方面法国国内厌战情绪高涨,一方面对德国闪击比利时、荷兰估计不足,加上法国国土小,周旋余地不大,加之军事指导思想落后,装备不足,失败也就难免,但法军在敦克尔克为掩护英军撤退还是打得比较英勇,撤退到英国的自由法国空军也打得不错,二战法国虽然亡国,但人员伤亡不大,工业基础未遭严重破坏,社会精英未遭迫害,这些都为法国以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第七:意大利 意军的表现只能用糟糕来形容,但在局部战场上,意军还是有一定表现的,比如在北非的阿拉曼战役中,在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意军表现都比较英勇,尤其在东线,意军第八军团与苏军英勇作战,伤亡达十万人,并非如某些人说的一触即溃。 第八:中国军队 中国军队面对的,其实本来就不是一支现代化军队,但中国军队依旧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丧师失地,一溃千里,虽然在局部地区局部战斗中有所表现,但作为一支军队,表现实在差劲,在战斗中伤亡惊人,后勤补给近乎无,各军队协调极差,各自为战,战争中大量主动投敌充当伪军,军队贪污成风,吃空饷成风,内耗不断,只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面对的又不是一支真正的现代化军队,才得以保存半壁江山,直到美军参战,中国的抗日危局才真正得到扭转,但中国军队的表现,则无从谈起。
二战的荷兰兵力有多少
苏联 7 000 000 3 450 000 5 750 000 —— 16 200 000 60 2∶1 美国 292 000 671 000 119 000 29 000 1 111 000 6.8 1∶2.3 英国 398 000 480 000 331 000 98 000 1 307 000 22.2 1∶1.2 法国 211 000 400 000 140000包括失踪 —— 751 000 17.9 1∶1.8 德国 2 850 000 7 250 000 1600000包括失踪 —— 11 700 000 68.8 1∶2.5 日本 1 553 000 305 000 303 000包括失踪 —— 2 161 000 22.3 5.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参战兵力及减员率 美国:参战兵力1 400万人,减员(指阵亡、伤员、失踪,以下同)人数1 070 364人,减员率7.6%。其中阵亡占25%,伤员占61%,失踪占14%。) 英国:参战兵力1 200万人,减员人数1 233 796人,减员率10.3%。其中阵亡占28%,伤员占38%,失踪占34%。 前苏联:参战兵力2 200万人,减员人数12 000 000人,减员率52.2%。 德国:参战兵力1 700万人,减员人数9 900 000人,减员率58.2%。其中阵亡占21%,伤员占50%,失踪占29%。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5 700多万人死亡。其中: 前苏联:死亡2 060万人,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被纳粹军队俘虏的前苏联士兵575万人中有330万人死于战俘营。 波兰:死亡600万人,是受纳粹摧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奥斯威辛等三个集中营被杀害的就有290万犹太人。 德国:死亡730万人,其中有士兵370万人。 法国:死亡81万人;南斯拉夫:死亡170万人;美国:死亡38万人;匈牙利:死亡42万人;意大利:死亡33万人,罗马尼亚:死亡37万人;荷兰:死亡21万人;希腊:死亡16万人;芬兰:死亡8.4万人;保加利亚:死亡2万人;挪威:死亡1万人。此外,欧洲各国被希特勒分子杀害的犹太人和其他人种有500万~600万人;吉卜赛人被杀害50万人。 在亚洲战场,中国:死亡1 200万人;日本:死亡180万人。 两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数目:61 持续时间:2 194天(6年) 中立国数目:6 参战国总人数:17亿人(占世界人口80%) 战争中被打死的人数:3 200万人 受伤人数:3 500万人领土上进行过军事行动的国家:40个 军事行动区域的面积:2 200万平方公里动员入伍人数:11 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