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卡尔多补偿标准与帕累托改进有何区别
卡尔多改进全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指只要总体福利增加,但是并不包括补偿损失者的状态,也是一种改进。而帕雷托改进,是指没有人变坏的前提下,至少有一人变好,即它是实现了的卡-希改进。卡-希改进通常被认为建立在基数效用论上,而帕雷托改进则既可以建立在基数效用论上,也可以建立在序数效用论上。
卡尔多希克斯有哪些准则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如果一种变革使受益者所得足以补偿受损者的所失,这种变革就叫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如果一种状态下,已经没有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余地,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与帕累托标准相比,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条件更宽。按照前者的标准,只要有任何一个人受损,整个社会变革就无法进行;但是按照后者的标准,如果能使整个社会的收益增大,变革也可以进行,无非是如何确定补偿方案的问题。所以,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实际上是总财富最大化标准。如前提到的A和B两种状态,可以看做是两个投资项目,如果按照帕累托标准,我们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项目。选择B项目第一个人同意第二个人不同意;选择A项目,第二个人同意第一个人不同意。但按照卡尔多-希克斯的标准,哪个项目可以带来的总价值或者总利润最大,就投资哪个项目,显然B项目下社会的总收益是1099,大于A项目下的200,所以,应该选择B项目。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在一项变革中,主要考虑的是社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财富最大化,当然这里可能包含着很大的收入分配不公。应该强调的是,如我们在后面将看到的,如果谈判成本不是很高,卡尔多-希克斯改进都可以转化成帕累托改进。这是我们愿意接受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主要理由。
帕累托改进是什么意思19世纪诞生的经济学概念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效率”的定义:如果一种变化至少增加了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但没有减少任何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那么这种变化就是有效率的:有效率的经济是上述变化都不存在的经济,或者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变化都已经发生的经济,即帕累托最优。要理解经济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有效状态,我们需要区分这样一组概念: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在给定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如果资源重新配置的结果不能使任何一方的处境变得更好而不使其他人的处境变得更糟,那么此时社会资源的配置就处于最佳效率状态。所谓“帕累托改进”,是指如果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的再分配,使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处境变得更好,同时又不会导致其他任何人的处境变得更糟,那么这个时候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运行的结果会自动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市场运行是有效的。现代经济学中还使用了其他效率概念,如卡尔多效率。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会出现一些人得到一些东西而另一些人失去一些东西的情况,于是经济学家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补偿标准”和“卡尔多效率”的概念。“卡尔多效率”与“卡尔多改进”密切相关。所谓“卡尔多改进”,就是如果一个人的情况因为改变而变得更好,那么他可以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并且有盈余,那么整体效率就会提高。Caldo多效只是一种无法进行Caldo改进的状态。
帕累托式改革是什么
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视角是效率,对效率的定义是帕累托改进。如果一项政策在没有使任何人的福利变得更差的情况下,能够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变得更好,那么这样的政策就是帕累托改进的。帕累托效率原则不仅是一个科学的标准,而且是一个道德的标准,这也许是经济学里唯一没有引起其它学科争议的原则。在经济学者看来,任何改革都应该是帕累托改进的,即改革不应该产生输家(loser)。 当中国在1980年代掀起改革的大幕时,选择的改革战略是“先改增量,再改存量”。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建立经济特区,这些重大改革举措无一不是贯彻了帕累托效率原则。然而,但改革开始涉及存量时,似乎必然对既得利益者造成损失,于是人们认为帕累托式的改革不复存在了。仍以腐败为例。如果一个贪官一年可以贪污100万元,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他的利益不受损失呢?实行“高薪养廉”,将他的年薪提高到100万元以上?还是给他一笔固定的退休金,例如1千万元,让他体面地退休?似乎都行不通。 但这里存在一个误区。没错,改革的确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场博弈。在这场博弈中,没有人会自愿接受使自己福利变坏的改革方案。但请注意关键的一个假设:是否变坏的参照点,不是当前的静态福利水平,而是终生福利贴现到当期的水平。在这个腐败的案例中,贪官要比较的两个方案是:如果不接受改革,继续贪污,那么他未来的全部收益贴现到当前的收益;他接受改革,反对腐败所得到的未来收益贴现到当前的收益。 更具体地假设一下。如果贪官继续贪污,会导致社会严重的社会冲突和政权动荡,那么他在未来某一天可能会被群众推翻,甚至绞死,最终一无所有。考虑了未来的风险之后,将贪官未来的收益贴现到当前,可能相当于每年收益20万元。因此,只要实行反腐败改革后保证他的合法收入超过每年20万元,理性的贪官就会接受改革方案。相比于继续贪污带来的福利,反腐败制度改善了他的福利状况,这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介绍
卡尔多改进(Kaldor efficiency),也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Kaldor-Hicks efficiency),为1939年,约翰·希克斯提出的、以比较不同的公共政策和经济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为福利经济学的一个著名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