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广东队如此缺内线,为何不从野球场上找球员试试,铁牛行不行
- 前女篮国手许诺认为坎贝奇对位朱荣振和万圣伟会完胜,你同意吗
- 比赛结束之后,杜锋为何一直摸着万圣伟的肚腩不放手
- 25分钟0分!北控500万先生被万圣伟打爆,马布里真看走眼了
广东队如此缺内线,为何不从野球场上找球员试试,铁牛行不行
休赛期,CBA各队都在补强自己的阵容短板,作为广东男篮来说,球队要保持竞争力,阵容优化和提升非常重要。上赛季季后赛易建联意外受伤,让广东男篮的内线显得捉襟见肘,加之球队选择双小外,一下让球队内线处于真空状态,对于广东男篮来说补充内线即战力可不容缓。
当然这一点广东男篮的管理层并不是不知道,休赛期他们也曾试图交易或签约得到优质内线,从范子铭到朱荣振,广东都曾做过尝试,不过遗憾的是最终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球队只能与老将苏伟签下顶薪合同,期望新赛季他能扛起球队的内线。
很多球迷会问,既然广东如此缺内线,为何不从野球场找球员试试?像野牛张鸿林这样看似都很厉害。能提出这样疑问的,我只能说这些球迷可能真的不看球。是,张鸿林在野球场有很高知名度,但他的确打不了职业。举个例子,万圣伟在大超厉害吧,可到了CBA呢?万圣伟好歹是大超顶级球员也算半职业球员,更何况张鸿林如今只混迹于野球场。
就在广东如此缺人的情况下球队还是毫无顾忌的放弃了万圣伟,可见张鸿林根本就不入广东男篮的法眼(别说广东队,联盟大多数球队都不会看上张鸿林)。当然张鸿林有自己的特点,身体强壮,有对抗,但他的进攻、脚步、速率、防守、体能都是大问题。广东内线是缺人,但缺的是即战力,球队青年人才还是非常充沛的,如果要找张鸿林,何不培养队内年轻内线。曾繁日、张昊(2002年出生,身高2米05)哪个不比张鸿林强?
还是那句话,别拿爱好和别人的饭碗比,广东男篮还不到内线缺的没人可用,需要凑数的地步。
广东男篮缺内线也不是,个高会打下篮球都可以,野球场上的球员不乏也有大个子,看到野球场上打的也挺激烈的,野球场上不乏也有一定水平的高手,也是很拼命的,原因是比赛单位凭用业余篮球队员是要付工钱的,另外若蠃了,还有额外的奖金,为了多拿钱他们也是拼命争胜,没有人跟钱过不去,另外也是尽量表现自已,打的好无形对外宣传了自已,以后再有单位比赛缺人,还有人请他,所以他活多,钱也自然拿的多,
张鸿林虽然能称霸野球场,因那都是业余选手,真跟职业选手比,一到赛场上他的各种不足都会露陷,
中国中锋弹跳比起黑人还有差别,中锋一般要达到2.10米以上最好,易建联的身高也2,13米,苏伟也2.10米,张鸿林才2.03米速度又慢,充其量就是个小前锋,根本都不俱备中锋身高条件,技术更差的远,连广东老将周鹏身高也2.06米,所以张鸿林只有在野球场上打球,也不少挣钱,广东缺内线是不挣的实实,也不可能有病乱投医,目前也只有从预备队抽调新人,经过一段磨合段练后,逐步都能胜任中锋。
这可就是病急乱投医了,广东队就是再缺内线也不能从野球场上找。铁牛虽然在野球场上颇有名气, 但是不客气的说,他是完全达不到CBA职业联赛的要求的。
随着球员注册截止日的到来,CBA各支球队的内援补强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不少球队得到了自己心仪的球员、进行了大面积的补强。也有的球队进行了小范围的提升。作为上赛季的冠军球队广东队,在休赛期的补强并不是特别理想。他们在下赛季可能全程都要损失阿联这个内线大闸之后并没有引进任何内线球员。目前队内只有苏伟和曾繁日这两名蓝领球员。
由于CBA球员大多都是队内培养,且受体制方面的束缚,转会本身就没那么容易。广东队在自由市场上铩羽而归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有的球迷就开始有了这样的设想: 既然CBA联赛范围内不好找,那何不从野球场找一找呢?铁牛张鸿林号称野球场上的力量达人,也曾是CUBA内线巨无霸级别的存在,他有没有帮助广东稍解燃眉之急的可能?
明确的给出答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谓的高手在民间,那只是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无论到什么时候,职业和非职业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张鸿林的静态数据,张鸿林虽然有铁牛之称,是野球场出了名的内线悍将,他依靠着出色的力量优势可以横行球场,在参加完几次篮球综艺节目之后更是名声大噪。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张鸿林其实只有2米03的身高,让他得吃得喝的“法宝”其实是他120公斤的体重。在职业赛场上2米03的身高也只是锋线的高度,而且是小前锋。这个高度连个大前锋都够不上。
其次,张鸿林的技术特点不适合职业赛场的节奏,张鸿林的打法是站桩要球无情碾压式。这种技术特点可能在野球场上十分高效。毕竟民间能够达到他这种力量和对抗能力的球员十分少见。但是到了职业赛场上,张鸿林的力量优势将会荡然无存,打不出任何优势。假如他想在篮下抗开韩德君、陶汉林甚至哈达迪这种级别的球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便是周琦这种瘦高型的内线恐怕也能利用臂展送上麻辣火锅。
另外,张鸿林的移动速度很慢,就算是进攻能够有所斩获,防守端也将会是大漏勺。如果让张鸿林防守同样身高的锋线运动员,那就是噩梦一场。如果让张鸿林防守身高2米10以上的内线球员那么大概率会是以犯规终结。单防都可能吃不消就更别指望他补防和协防了。所以说,无论进攻还是防守他都跟不上职业球员的节奏。
其实通过很多综艺节目就不难发现,职业和业余还是存在赤裸裸差距的。前职业球员王晶在退役多年以后依然能够在野球场、路人王等赛事中力压群雄,这就能说明一定问题了。
从收入上说,张鸿林也完全没必要尝试职业,张鸿林的收入恐怕比CBA一半以上的球员都要高。打野球不少挣,还洒脱随性。所以说这样的设想不会发生,双方可能都有点看不上对方。
你能想到的,像广东男篮这样的职业俱乐部应该更能想到,他们之所以不去野球场找球员,主要可能还是因为不合适。 一、野球场很难发现好苗子,还不够费事的。
在野球场上找球员,就相当于是大海捞针,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如果一旦决定去做,那俱乐部就得配备专门的球探和团队,四处跑着去寻找。
可是,由于与美国这种篮球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们国家民间真正的篮球好苗子实在太少了,经过“学校——体校——训练营——俱乐部”的层层筛选之后,能在野球赛场留下的有天赋的球员就少之又少,“捡个漏”很不容易。
所以,这对于俱乐部来说, 既费时、又费力、还费钱,很不划算,什么都做了,还不一定能找到,很不靠谱;如果有这个精力和资源,就不如去考察更靠谱的职业球员了。
二、再进行“二次培养”成本很高,与其这样,就不如直接抓现成的了。业余球员与职业球员差别是很大的,各方面都不在一个量级,并且,野球队员没经过专业训练,从“篮球技能”到“打球动作”都不规范,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难改了,即使招进来,也得需要从头开始对其进行“二次培养”之后才能用。
可是,对于广东男篮俱乐部来说: 俱乐部是打球的地方,要上来就能用,而不是训练的地方,如果训练的话,你就干脆去体校吧~他们不可能再从头去培养一个不可预知的新苗子,那样太浪费时间、太浪费资源了,非常不划算。
与其这样,就不如多花点钱去买一个现成的职业球员, 那样,既对他知根知底,并且上来就能派上用场,省时又省力,这样多好?
所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讲究~没有局外人想的那么简单!不用尝试,就是不行。通过上综艺铁牛增添了大量的人气,在野球场上也是颇有名气。但是名气不代表实力,铁牛可能连在下游球队充当饮水机都未必有资格,更不用说是在广东这样的冠军球队了。
广东是缺内线,但缺的并不是凑数的内线,而是起码达到轮换级的即战力内线。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实力起码要达到曾繁日的水平吧。
铁牛张鸿林身高只有203CM,体重120公斤,在野球场上凭着这身高和力量可谓无往不利,但是在CBA,没有206CM你都不大好意思打内线。铁牛引以为豪的优势,瞬间就会变成劣势,技术粗糙的他在CBA打内线只有被身高吊打和一步过的份。万圣伟同样在CUBA呼风唤雨,但在CBA,他的身高和移动速度太吃亏,要减掉20公斤才能跟上广东的节奏,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广东做吉祥物的他,在广东缺内线的情况下也放走了。广东既然连万圣伟都没留下,铁牛连万圣伟都未必打得过,广东怎么会考虑他呢?以他的速率和体力,打三对三半场还没问题,打全场可以参考万圣伟,在地狱式减肥了两个月后,他在比赛中三圈全速奔跑已经头晕了。
而且,就算广东一时想不开要铁牛,那也得他报名参加选秀才有资格。而选秀早结束,队员也都到队训练了。
所以,铁牛还是应该继续在野球场上称王,就不要拿自己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了。
前女篮国手许诺认为坎贝奇对位朱荣振和万圣伟会完胜,你同意吗
“坎贝奇打吐朱荣振,万圣伟打不了坎贝奇”,女篮国手许诺语出惊人,男女选手本身身体素质存在差异,但坎贝奇作为女子世界第一中锋,是否有碾压国内三线中锋朱荣振和万圣伟的实力呢?
第一,静态天赋对比。
坎贝奇身高203cm,臂展212cm,站立摸高268cm,体重98kg;
朱荣振身高218cm,臂展215cm,站立摸高279cm,体重达到108kg;
万圣伟身高201cm,体重125kg,臂展和站立摸高不详;
从静态天赋来看,坎贝奇在女子领域是奥尼尔般的存在,但与朱荣振相比高度、体重和臂展均没有优势,与万圣伟相比体重差距过大,对抗非常吃亏!
第二,动态天赋对比!
坎贝奇是首个在奥运会完成扣篮的女子队员,灵活性、协调性和弹跳在女子中锋领域都是独一档的,但这些数据放在男子领域就相当于慢放;
朱荣振身体单薄,但灵活性和协调性在CBA属于顶尖,弹跳较差但在CBA也偶尔上演隔扣,坎贝奇就算仅仅比较朱荣振较差的弹跳数据也处于下风;
万圣伟几乎没有弹跳,但灵活性、协调性和力量都是CBA的佼佼者,这也是万圣伟在身高只有201cm情况下,依然能在CBA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从数据来看,坎贝奇对阵二者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再举一个例子,当年某国内明星赛,国家女篮退役中锋许诺面对完全不会打球的游泳冠军孙杨,被欺负的完全没有脾气,孙杨还拿下那场比赛的MVP,专业与不专业差距都如此之大,何况都是专业的呢!
万圣伟会胜,朱荣振今年必败,明年胜。
她二虎你也二虎?
那是不可能的。身高体重都差不多,女运动员的力量,爆发力没法和男运动员比。
比赛结束之后,杜锋为何一直摸着万圣伟的肚腩不放手
凛冬将至,封闭的浙江赛区里,即将迎来了一场焦点赛的对决,广东宏远VS同曦男篮。卫冕冠军与鱼腩球队之间的比赛,也让看点少了许多,唯一让人期待的,便是万圣伟与老队员之间的重聚。三年前,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万圣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CBA选秀,他自己也清楚身高、臂展、速度、弹跳的劣势,很难在职业赛场上拥有一席之地。报名的话,大概率落选,可是不报名的话,会后悔一辈子,而这个选择也确实影响了万圣伟的人生。
奇迹般被广东队的朱芳雨选中,万圣伟便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初,没有人看好这个小胖子。至少苏伟能够顶替阿联的休息时间,可是万圣伟却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努力训练。杜锋叫他做什么,他说一不二,积极的职业态度,也慢慢得到了教练的信任。于是万圣伟就被当成场上的X因素使用,来一招出其不意,扮演奇兵角色,反手上篮击退来势汹汹的新疆队。
在随队的两年时间里,万圣伟收获了职业生涯两座总冠军,尽管上场的时间并不多,但对于广东,他却是万分感激。当阿联受伤时,依然清晰记得,那个给人印象跑不快的小胖子却冲在了最前面。时光荏苒,换了身份之后的万圣伟在遇到广东时,如同见了家人一般,双方亲切的问候、打闹、嘻戏。在比赛结束之后,万圣伟走到了杜锋面前,后者摸了摸他的肚子,突然发现长胖了许多。
原来,为了在禁区做好保护篮筐的重任,万圣伟特意增重,这个赛季他场均能够拿到10.2分5篮板2.5助攻的数据,不说达到了一线内线的水平,但至少是一名合格首发中锋,与三年前的自己相比,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也希望在同曦男篮,万圣伟能够打得更加出色。
25分钟0分!北控500万先生被万圣伟打爆,马布里真看走眼了
北京时间12月19日,CBA常规赛继续开打,北控男篮以92-112输给同曦男篮,此役是本轮场比赛目前最大的冷门之一,双方的人员配置和综合实力,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即时战斗力方面,北控男篮尽管缺少孙悦,但是这一套纸面阵容,同样是达到过亿的投入,对比霍楠的精打细算和一群网红球员,北控男篮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他们存在肉眼可见的优势。 同曦男篮的主教练贝帅的排兵布阵非常清晰,那就是利用西热力江和杨皓喆两人,轮番与约瑟夫杨缠斗,后者摆脱已经消耗大量体能,仅仅交出20中5,14分4篮板4助攻的数据,与平时存在很大的差距,全场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最值得依赖只有内线轮换。 但是俞长栋,王少杰,孙桐林三人,名气远超万圣伟,却是遭到这名广东宏远旧将轮番轰炸,尤其是孙桐林的对位,发挥极为尴尬无比,后者出战25分钟,交出0分6篮板6犯规3失误的数据,成为北控男篮内线失守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孙桐林是上个赛季,北控男篮以500万合同签约的老将,从能力和合同的角度,球队放弃大外援,肯定是需要他去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俞长栋手感不佳,玩命防守摩尔特里,交出9分12篮板,已经很大程度贡献自己的价值。 孙桐林作为一个球队老兵,5中0,在场时候最高是输17分,而且对位的主要球员是万圣伟,身高和臂展方面,完全是占据优势,却是遭到老万的完爆,肯定是北控男篮教练组和管理层不能接受的范围,万圣伟上个赛季得到的机会寥寥无几,而且是被广东宏远放走的大学生球员。 所以北控男篮内线失守,很多球迷和媒体联想到王少杰的犯规问题,但是从合同和老将的角度,输球的第一罪人是孙桐林的持续性低迷,打福建交出2分5篮板已经是不合格的表现,此役再次交出0分6篮板,对比自己大合同,马布里是真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