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作者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作者是扬·凡·艾克
作者简介:
扬·凡·爱克(JanVan Eyck,1385年-1441年),尼德兰画家,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十五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始人,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油画之父”。
画像介绍: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一幅作于板上的油画,有82×60厘米大,用色十分细腻,画中的主人翁是阿尔诺芬尼和他的新婚妻子。阿尔诺芬尼举着右手,似在宣誓。他的妻子则虔诚地微低着头,伸出右手表示永作丈夫的忠实伴侣。画家对环境一一进行刻画。现藏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国家美术馆)。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不但是新型油画深入表现的最早尝试,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风俗画和室内画最早的先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作者,为何被称为“显微镜画家”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作者是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他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十五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始人,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他也被赞誉为“油画之父”。
之所以将他称为“显微镜画家”,是因为他对物体空间、光线,乃至细微的细节、质感的高超把握,精准的拿捏,他也因此被称为“望远镜画家”。
就以《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幅画为例,这是一幅木板油画,展现的是一对富裕的尼德兰家庭夫妻二人,单就两个人物来说,丈夫神态端庄,微微举起的右手似在宣誓,而新婚的妻子问问低着头,神态虔诚,似乎是在表达自己对丈夫的忠诚。夫妻二人眼角眉梢都流露出对婚姻的信奉。阿尔诺芬尼是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人,他是显赫家庭的人物,这一点在画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比如画中夫妻二人华贵精美的衣服,比如一看就价值不菲的吊灯和大红的床铺,细节处理的十分恰当。
而“显微镜画家”的独到之处,就是细节之处更见细节,《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背景中央墙壁上有一块用于装饰的镜子,它是全画最大的亮点细节。如果你细细看,你就能从这面小圆镜里见这对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到这对夫妻对面还站了另外一个人。是啊,镜子当然有反射的作用,看到这你是不是会佩服画家的细致入微呢?那你再看,这块镜子反射的影像里,左边那扇窗户,因为镜子是圆弧,反射出来的窗子自然也是圆弧状的呀。不得不感叹,作者用这块镜子来丰富画面,真的是独具匠心。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扬·凡·埃克的代表作,也是世界艺术史颇负盛名的一幅作品。在整幅作品中,在详细的写实主义背后,隐藏着某种抽象性的魅力,整个画面因光线的微妙作用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这光线不仅仅清澈透明,而且协调柔和,赋予这幅画一种近乎神奇的性质。
扬·凡·埃克在画中描绘了尼德兰典型的富裕市民的新婚家庭,画中人阿尔诺芬尼是扬·凡·埃克的好友,他正牵着新婚妻子的手迎接客人的到来。扬·凡·埃克极为精细地描绘了室内的一切:蜡烛、刷子、扫帚、念珠、苹果及阳光等。这些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它们提示着对婚姻幸福的联想。哈巴狗代表忠诚;空中燃点的蜡烛象征着通向天堂之路;苹果寓意爱恋——它是伊甸园的幸福果;串珠意味着原罪的救赎;画的下角置一双拖鞋表示结婚,女子的白头巾表示贞洁、处女;绿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红颜色象征性和谐;扫帚意味着纯洁;画面中间带角边的圆镜代表天堂之意。所有这些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这正体现了以凡·埃克兄弟为代表的尼德兰绘画的特色。画面上洋溢着虔诚与和平的气氛,以表达对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赞颂。
在背景中央的墙壁上,有一面富于装饰性的凸镜,它是全画中尤其值得观者注意的细节,同时也是这幅画最为经典的一部分。从这面小圆镜里,不仅看得见这对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见站在他们对面的另一个人,即画家本人。这种物理学上的游戏,显示了画家在运用所谓光线反射方面的知识,请注意在凸镜面左侧的那扇窗户的弧形表现。小镜框的四周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图像细小得几乎看不清了,还有两人头顶那只金光闪烁的吊灯,其刻画之精微,为现代摄影者所叹服,这是尼德兰特有的细密画传统画法,而用镜子来丰富画面空间,正是这幅杰作的一大特色,这种增加真实感的方法在后来写实主义的画作中被广泛运用,北欧传统的细密画风格——事无巨细由此可见一斑。《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以其独特的情节处理和对细节环境的深入刻画而成为欧洲肖像画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