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求常见的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
- 路易斯酸的定义
- 路易斯酸碱与阿伦尼乌斯酸碱的定义是什么
- 路易斯酸碱的应用
- 路易斯酸催化作用详细资料大全
-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路易斯酸碱是什么,以及在有机中的分类,常见的有机物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
- 路易斯酸
求常见的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
1、常见的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有:
(1)常见的路易斯碱: NH3、H2O、CO2、CH3OH、卤离子、氢氧根离子、烷氧基离子、烯烃、芳香化合物等等。
(2)常见的路易斯酸:有金属原子、金属离子、还有氢离子等。
2、路易斯,美国物理化学家。从他的电子理论出发,他还为酸碱作出了更为广泛的定义:可接受一个电子对的物质是酸,可给出一个电子对的物质是碱,形成路易斯酸碱理论。常见的路易斯酸有氯化铝、氯化铁、三氟化硼、五氯化铌以及镧系元素的三氟甲磺酸盐。
3、路易斯酸(Lewis Acid,LA)是指电子接受体,(即有可以用来接收电子对的空轨道)。也可看作形成配位键的中心体。路易斯酸碱理论是由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提出的,是多种酸碱理论的一种。所以“酸”可以有不同定义,现时酸常被分为路易斯酸和布朗斯特-劳里酸(J.N.Bronsted-Lowry)。
4、路易斯碱即电子给予体,是在酸碱电子理论定义下的碱,指可以提供 电子对的分子或 离子。任何在键结轨道中有 孤对电子的分子均为路易斯碱。此处碱的定义和阿累尼乌斯对碱的定义不同,因此路易斯碱溶在水中不一定会产生 氢氧根离子。氢键X-H…Y中的电子给予体Y是路易斯碱。
路易斯酸的定义
bronsted酸和lewis酸的区别:它与布朗斯特劳里酸不同的是,路易斯酸并不一定需要有质子(H+)的转移,对路易斯酸理论来说,所有亲电试剂都可以叫做路易斯酸(包括H+)。
Lewis碱显然包括所有Bronsted碱,但Lewis酸与Bronsted酸不一致,如HCl是Bronsted酸,但不是Lewis酸,而是酸碱加合物。
该理论认为:凡是能够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酸(Lewis acid),即电子对接受体,简称受体。凡是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碱(Lewis base),即电子对给予体,简称给体。
或者说:路易斯酸(Lewis acid)是指能作为电子对接受体(Electron pair accept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路易斯碱(Lewis base)则指能作为电子对给予体(Electron pair don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酸碱反应是电子对接受体与电子对给予体之间形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
路易斯酸碱与阿伦尼乌斯酸碱的定义是什么
路易斯酸碱路易斯酸碱概念的范围非常广泛。常见的路易斯酸为有空轨道的分子或正离子,如AlCl3,BF3,FeCl3,ZnCl2,Ag+.,R,Br,NO2等。路易斯碱为具有未共用时的分子或负离子,如NH3,ROH,X,OH,RO等。路易斯酸具有接受电子对的能力,具有亲电性,因而它是亲电试剂。路易斯碱具有给出电子对的能力,具有亲核性,是亲核试剂。路易斯酸碱的强弱,即是试剂亲电性或亲核性的强弱。因此,路易斯酸碱概念以及亲电、亲核概念,是学习有机反应机理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有机化学中也常用路易斯所提出的概念来理解酸和碱,即凡是能接受外来电子对的都叫做酸,凡是能给予电子对的都叫做碱。按此定义,路易斯碱就是布朗斯特定义的碱。例如(5)式中的NH3,它可以接受质子,所以是布伦斯特定义的碱;但它在和H结合时,是它的氮原子给予一对电子而和H成键,所以它又是路易斯碱。路易斯酸则和布朗斯特酸略有不同。例如质子H,按布朗斯特定义它不是酸,按路易斯定义它能接受外来电子对所以是酸。又例如,按布朗斯特定义,HCl、H2SO4等都是酸,但按路易斯定义,它们本身不能成为酸,它们所给出的质子才是酸。反之,有些化合物按布朗斯特定义不是酸。但按路易斯定义却是酸。例如,在有机化学中常见的试剂氟化硼和三氯化铝在一般的有机化学资料中,一般泛称的酸碱,都是指按布朗斯特定义的酸碱。当需要涉及路易斯酸碱概念时,则都专门指出它们是路易斯酸碱.1830年,阿伦尼乌斯从他自己的电离理论出发,提出酸和碱的定义,这就是现行初中课本教给我们的酸碱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到了高中,课本又告诉我们,在水溶液中,电离过程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的,所以,酸和碱的定义又变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水合氢离子”(H3O+)的化合物叫酸,能电离出“水合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OO阿伦尼乌斯的酸碱理论,能够解释许多实验事实(各种水溶液的不同导电能力、电镀实践……),但也存在局限,例如,它对氨水为什么是碱的解释就与实验事实不符。阿氏理论认为NH3+H2O→NH4OH→NH4++OH-虽然NH4+从别的途径可以得到(例如从NH4Cl水溶液得到),却从未发现过NH4OH分子的存在!即,NH4OH是个子虚乌有的化合物,是为了保障阿氏酸碱理论自圆其说而平空硬造的,再者,阿氏酸碱理论也只适用于水溶液,二、为了摆脱困境,1923年,布朗斯特和劳莱提出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放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OO根据这个理论,酸放出质子后,余下的那部分就是碱,反过来,碱接受质子后就成为酸,即酸→←碱+H+这称为共轭关系OO酸放出质子,必须有碱来接受,因此有酸1+碱2→←酸2+碱1——(1)这实质上是个质子传递过程。酸1叫碱1的共轭酸,碱2叫酸2的共共轭碱.OO由于质子酸碱理论很抽象,我认为不宜用它讨论中学问题。三、也是在1923年,路易斯提出了“路易斯酸碱理论”,它是用“给予和接受电子对”来定义酸和碱的,把路易斯酸分类,又提出硬酸和软酸的概念。OO由于路易斯酸碱理论比质子酸碱理论更抽象,我认为更其不宜用它讨论中学问题
路易斯酸碱的应用
酸碱电子理论(theelectronictheoryofacidandalkali),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LewisGN)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它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皮尔逊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化合物的性质,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情况。例如,醇(路易斯碱)可以与氯化钙(路易斯酸)形成络合物,因此实验室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醇类化合物。水合物中的路易斯酸与水分子之间有强的化学键连系著,因此很难把路易斯酸水合物干燥,即是路易斯酸水合物通常是可分离出的化合物。例如,如果试图加热干燥金属氯化物(路易斯酸)中的水分,则会生成氯化氢及其金属的氢氧化物。此类应用都是无法一概而论的,正是由于酸碱概念的宽泛,该理论的应用才极其宽泛。
路易斯酸催化作用详细资料大全
路易斯酸催化作用是指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的酸碱电子理论,又称为路易斯酸碱理论。路易斯认为:酸是价层轨道上缺电子对因而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碱是具有孤电子对因而能授予电子对的物质。因此路易斯酸又称为电子对接受体(Aeptor)路易斯碱也叫电子对给予体(Donor)。常见的路易斯酸催化剂有AlCl 3 、BF 3 、 SbCl 5 、FeBr 3 、FeCl 3 、SnCl 4 、TiCl 4 、ZnCl 2 等。路易斯酸能催化不同的药物合成反应,并有很好的收率和选择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路易斯酸催化作用
- 外文名 :Lewis acid catalysis
- 学科 :冶金工程
- 领域 :能源
- 范围 :冶炼
- 别称 :路易斯酸碱理论
简介
1923 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G.N.Lewis)用共价键理论解释酸碱中和反应时发现:酸碱中和过程本质上是酸H 位羟基保护反应。烯丙基化反应
路易斯酸催化下烯丙基三甲基矽烷与羰基化合物之间的烯丙基化反应是形成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加成产物烯丙基醇是合成某些天然产物、药物、香料和农药的重要中间体。Baba等的研究发现,在氯矽烷类化合物存在下,InCl 3 可有效促进烯丙基反应的进行。总结
由于路易斯酸催化各种有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比例,但是由于大多数路易斯酸先于底物与水发生反应,少量的水存在会终止反应的进行。因此,寻求高效、高选择性、对水不敏感的绿色路易斯酸催化剂会成为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路易斯酸碱是什么,以及在有机中的分类,常见的有机物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
路易斯提出的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者是基团,都认为是路易斯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者是基团,都认为是路易斯碱。在有机物中,常见的路易斯酸有:醛、酮、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等;常见的路易斯碱有:烯烃、芳香化合物、胺、醇、醚等。
路易斯酸
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Lewis G N)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它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为碱.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 该理论认为:凡是能够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酸(Lewis acid),即电子对接受体,简称受体;凡是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碱(Lewis base),即电子对给予体,简称给体. 或者说:路易斯酸(Lewis acid)是指能作为电子对接受体(Electron pair accept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路易斯碱(Lewis base)则指能作为电子对给予体(Electron pair don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酸碱反应是电子对接受体与电子对给予体之间形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 路易斯酸的分类 1、 配位化合物中的金属阳离子,例如2+中的Fe3+离子和Cu2+离子. 2、有些分子和离子的中心原子尽管满足了8电子结构,仍可扩大其配位层以接纳更多的电子对.如 SiF4 是个路易斯酸,可结合2个F–的电子对形成 2–. 3、另一些分子和离子的中心原子也满足8电子结构,但可通过价层电子重排接纳更多的电子对.再如CO2能接受OH–离子中O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4、某些闭合壳层分子可通过其反键分子轨道容纳外来电子对.碘的丙酮溶液呈现特有的棕色,是因为I2分子反键轨道接纳丙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CH3)2COI2.再如四氰基乙烯(TCNE)的π*轨道能接受一对孤对电子. 常见的Lewis酸: ⒈正离子、金属离子:钠离子、烷基正离子、硝基正离子 ⒉受电子分子(缺电子化合物):三氟化硼、三氯化铝、三氧化硫、二氯卡宾 ⒊分子中的极性基团:羰基、氰基 在有机化学中Lewis酸是亲电试剂 路易斯碱的分类 1、 阴离子 2、具有孤对电子的中性分子如 NH3,H2O,CO2,CH3OH; 3、含有碳-碳双键的分子如CH2=CH2. Lewis碱显然包括所有Bronsted碱,但Lewis酸与Bronsted酸不一致,如HCl,HNO3是Bronsted酸,但不是Lewis酸,而是酸碱加合物. 常见的Lewis碱: ⒈负离子:卤离子、氢氧根离子、烷氧基离子、烯烃、芳香化合物 ⒉带有孤电子对的化合物:氨、胺、醇、醚、硫醇、二氧化碳 在有机化学中Lewis碱是亲核试剂 注意: ⒈Lewis酸碱电子理论中只有酸、碱和酸碱络合物,没有盐的概念; ⒉在酸碱电子理论中,一种物质究竟属于碱,还是属于酸,还是酸碱配合物,应该在具体反应中确定.在反应中起酸作用的是酸,起碱作用的是碱,而不能脱离具体反应来辨认物质的酸碱性.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环境中,既可以做酸,也可以做碱. ⒊正离子一般起酸的作用,负离子一般起碱的作用;AlCl3,SnCl2,FeCl3,BF3,SnCl4,BCl3,SbCl5等都是常见的Lewis酸; ⒋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酸碱的特征不明显 不知道现在改还能不能看到了 路易斯酸碱,大致的判断思路就是,水解出氢离子或者吸收氢氧根等方式使溶液呈酸性的就是路易斯酸,反之就是路易斯碱.不知道你需要的是多难的东西,简单一些的,这样判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