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其顿国王是谁

马其顿国王是谁(亚历山大是什么人物)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1 05:40:51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亚历山大是什么人物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国王,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巴卡,恺撒大帝,拿破仑)。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吞并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征服全境约500万平方公里。公元前323年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中国战国七雄领土总和。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他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经济,融合东西文化,并且鼓励民族间通婚,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远征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亚历山大是历史上富有戏剧性的人物之一,他的经历和个性一直是力量的源泉。有关他生涯的确凿事实十分富有戏剧性,有关他的名字就有许多种传说。他的志向显然是做一名不受时空间限制的最伟大的勇士,似乎也应该给予他这种称号。作为战士,他智勇双全;作为将军,他无与伦比。在11年的奋战中,他从未打过一次败仗。他还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弟子。他珍爱荷马诗歌。他认识到了非希腊人不一定是野蛮人,这确实表现了他远比当时的大多数希腊思想家更具有远见卓识。但是,在其它方面,他却目光短浅。虽然他多次在战斗中冒过生命危险,但是却没有安排接班人,这是他死后马其顿帝国迅速瓦解的主要原因。

详细叙述古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Macedon) (前382年–前336年;希腊文 Φιλιππο?, 翻译 Philippos) 马其顿国王(前359年-前336年)。阿敏塔斯三世(Amyntas III)之子。亚历山大大帝和腓力三世Arrhidaeus的父亲。 马其顿虽不属于传统的希腊城邦,但与希腊城邦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腓力早年就曾在希腊的底比斯城邦为质。腓力回国之后,于公元前359年夺取了年幼的侄子的王位。他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打造了一个强大的马其顿王国。他在内政方面,加强王权,改革币制,促进贸易,建立新城市,打开出海口,但更重要的是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作为。 他建立了一支常备军,训练了一种战斗力很强的“马其顿方阵”,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他利用希腊城邦之间的矛盾,在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一役中大胜希腊联军,第二年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成立了以马其顿为主导的科林斯同盟,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诸城邦的控制。公元前336年,他在准备进军波斯的前夕死于刺杀。 腓力二世在位的20多年间,马其顿由一个内乱不止的小国崛起为希腊城邦的首领,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累计了巨大的潜力,已经为其子亚历山大的大征服准备好了充分条件。

马其顿帝国是谁建立的怎么建立的此国强盛时期的疆域有多大

马其顿帝国(古希腊语: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腊西北部的一个王国。其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是由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大帝)开创。亚历山大帝国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阿富汗及印度的西北部,西抵意大利,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亚历山大有名的大帝,有哪些铸币改革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亦称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最著名的征服者。

他结束了以希腊城邦为代表的古典希腊时代,凭借勇气、才智和意志率领马其顿希腊联军征服了波斯并入侵击败了印度。最终于前324年初,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新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马其顿帝国,也称之为亚历山大帝国。

这是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在极盛时期其疆域包含今天的希腊、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埃及、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全部或部分领土。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及帝国版图

亚历山大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在东征中更是不断地对其心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和狄奥尼索斯进行模仿;随着其东征的推进,亚历山大逐步使自己获得尊崇,并在有生之年被视为神。在此过程中,他的形象在钱币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亚历山大模仿赫拉克勒斯欺负狮子

在他统治期间发行了数量庞大的钱币,这些钱币表面上雕刻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头像,但部分钱币其实是按照亚历山大本人做的。因此,我们通过钱币可一睹亚历山大大帝的尊容。

披着狮子皮一直是赫拉克勒斯的经典造型

可惜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23年劳师远征印度之后不久患病逝世,这使得我们无法知晓亚历山大是否会像他的诸位将领后来那样正式发行自己头像的钱币。

亚历山大死后,在众将领推举之下亚历山大的儿子亚历山大四世和同父异母兄弟腓力三世共同执政。但由于诸位骁将专权跋扈,年幼的亚历山大四世和无能的腓力三世无力掌控局势。帝国被部将们迅速瓜分。

腓力三世斯塔德金币

帝国开始还保持形式上的统一,不久统治各块领地的将领们就陷入公开的争斗。

鉴于亚历山大仍有巨大的政治价值,继承者们为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都对亚历山大的形象进行了利用,以达到最终神化自己的目的,由此产生了大量神格化亚历山大头像的钱币。这些亚历山大系列钱币不仅在当时作为官方钱币被发行,更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里被古代地中海世界的许多城市仿造,影响深远直至近代。

说完了历史背景,再来看看亚历山大时期发行的钱币。

因马其顿的版图在亚历山大时期达到巅峰,生产亚历山大钱币的造币厂也遍布欧亚非三大洲。这些造币厂分布广、产量高,加之生产出来的钱币有稳定的固定重量和成色,这使得亚历山大钱币迅速成为古代地中海世界的通用货币

亚历山大钱币时期发行的钱币多,执笔写起来内容也多,所以笔者将分上下两篇进行细致解说。

在这个系列文章的上篇,笔者先以时间为维度来介绍亚历山大执政时期的钱币发行的整体概况;至于其主要面值、造币厂,以及它们的风格、铭文和标记等问题,笔者将在这个系列文章的下篇进行列举和讲解。

以时间维度来划分

从时间上看,亚历山大执政时期发行的钱币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从亚历山大即位到战胜波斯时期

(公元前336年至约前328年前后)

在此期间,亚历山大依靠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丰富的金银矿资源,继续生产父亲腓力二世时期的钱币。亚历山大父亲腓力二世所发行的“冠军骑手”四德拉克马银币,正面为众神之王宙斯头戴桂冠面右肖像。(古希腊的习惯是:只有神和英雄才能被打制在钱币正面。)背面是马其顿的一位古希腊奥运会冠军骑手:

腓力二世的“大力神”二德拉克马银币,正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背面腓力策马图:

腓力二世的“阿波罗”斯塔德金币,正面为年轻的光之神阿波罗,背面骑手驾驭战车:

腓力二世的“大力神”1/2斯塔德金币:

第二阶段

公元前约333年至后亚历山大时代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两个阶段在时间上是有重叠的,并非先后交替。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战役(Issos)重创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

亚历山大接见大流士家眷

两年后的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再次击败大流士三世,旋即进军占领整个巴比伦地区,控制了波斯帝国的核心区域。

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所作的伊苏斯战役

Martin J Price在他的《亚历山大钱币史》一书中认为:

新式钱币最早制作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33年,铸造地位于西里西亚地区塔尔索斯(Tarsos)。生产新式钱币所需的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征服波斯所收获的丰硕的战利品。

根据Martin Price的统计,公元前333到330年亚历山大获得的总战利品估计约为180000到400000塔兰特(塔兰特为古代大额的计重单位,据估1塔兰特约为现在30.3公斤)。此外,新帝国还接管了波斯的税收。这些巨额的财富(通常是金银)被重新分配输送到各地方,各地方再进一步加工将它们送到造币厂铸造钱币。

阿契美尼德装饰狮像金碗

从前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是不足的。各地城市部落通常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拥有独立的铸币权。这些货币往往形状、图案、成色、币制各异,造成了贸易流通时的诸多不便。

结合这一铸币相关的历史背景,也许人们会就此得出结论:亚历山大是为了促进贸易流通而推行新式货币。然而,从历史大背景来看实则不然,亚历山大发行新式钱币其实另有原因。

第一个捉襟见肘的问题是军饷。亚历山大东征所率领的军队主要由马其顿人和希腊联军组成,前者是国王的私人武装,后者的本质则是雇佣军。不同于古典时代公民兵,他们不仅享受战利品还要领取薪水。

第二个动机源于亚历山大个人的欲望和野心——他希望自我封神。自古以来,钱币代表着发行方的官方观点。新发行的所有亚历山大钱币上都刻有亚历山大的名字;有的甚至直接镌刻亚历山大的真容。

在亚历山大统治时期,古希腊宗教已经有个人崇拜的倾向,认为具有卓越才能的人可以成为人中之神。

事实证明,亚历山大确实具有超人的才能和德性。因此,受希腊宗教英雄崇拜的影响,驾信希腊宗教的亚历山大想在有生之年被尊奉为神,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期望。况且,在当时的形势下,相比希腊旧有政治体制东方神圣君主制是更加行之有效的统治方式。

于是,东方的国王崇拜与古希腊的英雄崇拜在亚历山大身上便颇为协调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亚历山大的形象在钱币上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亚历山大在位时期发行了数量大、质量优的亚历山大钱币,但这不意味着亚历山大所辖的庞大帝国所使用的货币完全统一。大部分希腊本土的城市以及归附的附属国仍然在继续发行自己的货币,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自治权。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亚历山大钱币并不是帝国境内的唯一法定货币,换言之,亚历山大没有统一货币。

这一阶段亚历山大钱币包括金币、银币和铜币(为了和第一阶段的钱币进行区分,在后面文章中统一记作新式亚历山大钱币),其中当时的金银比为1:10。

  • 金币主要面值为双斯塔德(distater)和一斯塔德(stater)。双斯塔德直径约为22毫米,重量约为17.2克。一斯塔德金币直径约为18毫米,重量约为8.6克。
  • 银币主要面值是一德拉克马(drachm)和四德拉克马(tetradrachm,tetra = 4)。一德拉克马直径约18毫米,重约4.3克(五角硬币大小)。四德拉克马银币的尺寸从25毫米到40毫米不等,重量为约17.2克。

下面笔者就以其中最典型的新式亚历山大四德拉克马银币为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一阶段亚历山大钱币的明显特征与不同之处——

这一设计始铸于小亚细亚南部腹地西里西亚地区的塔尔索斯城(Tarsos),显著标记是背面王座下有希腊字母A或B,钱币正面是大力神,背面是众神之王宙斯。

新式“亚历山大”四德拉克马银币

  • 特征一

为什么选择大力神作为钱币的正面头像呢?

选择大力神的形象作为钱币正面肖像,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马其顿王族声称他们是大力神的后裔,并且在亚历山大之前就有打制过大力神头像钱币(例如其父腓力二世就发行了大力神头像的二德拉克马)。仔细比较早期的亚历山大钱币,大力神的形象沿袭了腓力二世的钱币风格,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亚历山大继承了父亲的传统

第二点:正如前文所示,在希腊社会普遍将伟大历史人物尊奉为英雄或神的背景下,自幼受到母亲奥林匹亚丝(Ὀλυμπιάς)思想灌输的亚历山大身上有着浓重的英雄主义情结。他真切地相信自己是宙斯之子(而非腓力二世之子),是和大力神一样半人半神的英雄人物。因此选用大力神作为钱币头像,既可以遵循古希腊崇拜英雄的传统又为自己日后的封神之路做好铺垫

  • 特征二

背面为何选择宙斯?

至于钱币的背面设计,则是宇宙之神宙斯。然而这里的宙斯很有可能化身为国王,通常形象是长发,有时头发会卷在脑后;其头上戴着桂冠,但在有些钱币上看起来更像一个头巾或头饰;其下身覆盖着宽松长衫(亚麻或羊毛斗篷);左手持有一个权杖——象征着权力与权威,右手托鹰——象征宙斯所掌管的天空。

至于为何钱币的背面设计选择了宙斯的形象,为了更好的讲解这一缘由,此处有必要简要提及塔尔索斯城的钱币史。

塔尔索斯(Tarsos)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地处西里西亚地区(Cilicia),有学者认为其建立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此地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素来十分富有,它的铸币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下图为在波斯总督治下的塔尔索斯城分别在公元前约380年和公元前约334年发行的钱币。正面形象为当地天空之神巴尔(Baal)。

新式亚历山大钱币的宙斯形象无疑参考了先前巴尔神的形象,新式钱币的宙斯可以说是旧版巴尔神的变体。显而易见,亚历山大在确定钱币图案的时候是希望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相互结合交融的。

此处说句题外话,文化包容性也许是亚历山大具有的有别于当时其他人的优秀品质之一。诚然,这种文化包容可能只是出于政治安抚的考量,但鉴于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仍然是难能可贵的。

新式亚历山大钱币的设计面世后,先后被上百个城市拿用和模仿。

在亚历山大在世期间,共有约26个造币场生产四德拉克马银币,6个造币厂生产一德拉克马银币。

在他去世时,同一时期的发行此设计的造币厂数量曾高达52个。直到他去世之后的250多年里,还有91个不同的造币厂陆续发行或仿造过亚历山大钱币。

出于贸易的实际需求以及对亚历山大的国王崇拜等原因,有些城市(例如艾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在脱离帝国控制之后,仍然继续发行亚历山大钱币;也有许多帝国之外的城市部落自发地去仿造亚历山大钱币。

最后的亚历山大钱币目前据考是由梅塞姆布里亚(Mesembria)在约公元前65年制作的。

公元前175-125年,梅塞姆布里亚发行的亚历山大钱币

这些造币厂分布范围之广(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时间跨度之长(前后250多年)使得亚历山大钱币成为西方古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钱币。

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王国属于古希腊吗

属于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马其顿人不是纯粹的希腊人,但与希腊人有渊源关系。马其顿人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比南部的希腊人大大迟了一步。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侵略希腊,马其顿一度受波斯统治。但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一世(约公元前495—450年)暗通反抗波斯侵略的希腊城邦,告以波斯的军事情报。进入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一跃而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马其顿国王们把希腊的先进文化引入他们的宫廷,与希腊城邦进行贸易。经济的发展使马其顿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村庄变成村镇,佩拉成为马其顿最大的城市和王国的首都。

梅花k原型是哪个国王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梅花K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红桃K则是建立查理曼帝国的查尔斯一世国王。梅花k原型是亚历山大国王。亚历山大国王先是确立了自己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然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之后更是建立起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这位原本只是马其顿一国的国王,却凭借他的军事才能建立了横跨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他的老师是亚里士多德。在位仅仅十三年,不仅占领希腊全境、横扫中东、占领埃及、吞并波斯帝国,甚至饮马印度河边,创造了古代军事扩张的奇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有力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后世诸如拿破仑等伟大的君主,也对亚历山大大帝推崇至极。

亚历山大是哪个时代的帝王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前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亚历山大东征虽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一定危害,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