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国内油价成天价,俄罗斯原油却是“白菜价”,为什么我国不进口来调节油价
- 俄罗斯石油价格大幅下降,为什么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 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有哪些说法
- 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 国内汽油到了9元时代,俄罗斯原油却跌到了白菜价,为何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 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有什么说法呢
- 俄罗斯正在降价出口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大量购买呢
- 俄罗斯原油价格便宜,为什么我国不进口来调节油价哪方面困难
国内油价成天价,俄罗斯原油却是“白菜价”,为什么我国不进口来调节油价
俄罗斯原油价格便宜只是错觉,只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给予了印度八折的到港价格,所以觉得便宜,中国一直都在进口俄罗斯石油,双方有长期石油战略协议,价格并不便宜多少。
中国进口石油来源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曼、阿联酋、安哥拉、科威特、巴西、挪威、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其中俄罗斯基本上处于前二进口来源国,仅次于沙特,占比15%左右。在所有进口来源国中,俄罗斯价格处于中上位置,高于沙特,低于美国,阿联酋和挪威。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中国确实加大了俄罗斯石油进口。目前对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已经非常大了,不能让能源安全依赖某一个国家,即使中俄关系目前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所以可以增加俄罗斯石油进口,但也有一个限度。一旦关系恶化,可能处于目前欧盟的境地非常被动。
俄罗斯对中国石油出口价格主要按照长期战略协议来的。2013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
25年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显示在25年内俄罗斯将对中国供应价值2700亿美元的3.6亿吨石油。今年2月4日,中俄又签订了为期10年1亿吨石油供应协议,石油价格大致以协议价格为准,浮动不大,除非在增加大量石油供应,签订新的价格,不然价格跟目前的国际价格是不匹配的。
俄罗斯仅占中国进口石油的15%,与其他国家石油进口也基本上是长期协议,提升空间并不大,再加上价格上并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基本上很难消除石油价格上涨,无法调节石油价格。
俄罗斯石油价格大幅下降,为什么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能源大国,很多国家都会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来发展经济。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大国,这次俄罗斯石油降价,我国没有跟风购买,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政策和发展新能源的目标来决定的。
首先就是国际纷争的影响。俄罗斯被踢出了SWIFT结算系统,很多国家被限制购买俄罗斯石油,俄罗斯石油不得不降低价格来稳定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俄罗斯为了维护自身的竞争力。目前世界上,石油三巨头为:沙特,俄罗斯,美国。俄罗斯能源如果想维持自己在国际上的一席之地,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降价就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维护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其次,我国通常对石油采购都是通过签订长期合约,我国对国际石油采购采取的是多元化的多边政策,才能保证我国能源的稳定与安全。我国除了跟俄罗斯购买石油外,还跟沙特购买,另外还跟美国购买了天然气,这样我国根据外交来调整经济政策。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因为俄罗斯石油降价而大量购买,反而会打破我国原有的石油供应平衡,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放弃了长远的利益。另外,我国每年所需要的石油数额是差不多的,运输石油的管道,港口,码头等相应的配套设施是对等的。如果因为加大进口俄罗斯石油,我国就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升级,就会打破我国原有的经济政策。
最后,因为我国要发展新能源,风力,电力,光伏,核电等等非化石能源,来逐渐摆脱对原有的化石能源的依赖,来提高我国人民生活的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既要金山燕山,又要绿水青山,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孙生活在一个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
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有哪些说法
第一,因为运输限制,所以没有实现大量进口。
我们可以打开俄罗斯的地图,发现俄罗斯将石油出口到欧洲,比如说像这个芬兰、瑞典,乌克兰,波兰,白俄罗斯。这些地方更加便利,如果想要出口到我国,那么就要考虑到运输成本的问题,如果走的是海运,要穿越黑海之后,再从印度洋要过,斯里兰卡海峡在穿过新加坡回到中国,这个运输成本实在太高。因为俄罗斯的原油产地主要集中在泰舍特地区以及莫斯科周边,如果要出口到欧洲地区,那么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所以也导致了我国想要大量进口,就没有较好的运输途径。
2020年已经开通了一条远东管道一期工程,该管道已经正式运营,输送量可以达到1,500万吨每年,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也可以说我国是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的。不过这个输油管道的一个线路也是非常长的,在我国境内有接近1000公里,该石油管道运输路线全长4770公里。如果是跟欧洲其他国家合作,全长也不过2100公里,这个运输的距离大大缩短开支和成本,利润更高一点跟我国合作利润就会偏低。
第二,我国和俄罗斯正在加大第2条原油运输管道,目前只有一条管道容量有限,所以无法进行大量进口。
就好比如,我们想要去广州,如果只有一条高速公路,难免会出现车流量拥堵,不能够及时进入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有多条进广州的高速公路,那么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个道路拥堵能够有更多的车辆进入。对此中国俄罗斯之间还需要开拓另外一条运输管道,只有运输管道增多,那么才能够进行大量的进口。我国在2021年的时候,石油进口量为2.2亿吨,对于1,500万吨确实量少了一点点,不过现在能源合作正在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跟俄罗斯有更多的经贸能源合作。
原油进口不是一蹴而就的,海运成本太高,只能够走这个管道运输。管道运输需要施工,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毕竟在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平原,会遇到山体,也会遇到这个河流,所以想要加大进口,肯定要等到管道施工完了以后经过测试没有问题才能够进行管道式推送。
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并不是我们不想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而是俄罗斯不想把石油都出口给我们。
谁说我们不在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和沙特两个国家一直都在争夺我国第一原油出口国的地位,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内,两个国家的位置就要换上一换,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一,就是为了争相向中国出口石油,而我国为什么不在只是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俄罗斯石油是便宜,那是对欧洲来说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有些不解,都说俄罗斯石油便宜,而且俄罗斯和我国关系友好,怎么可能卖给别人便宜,卖给我们贵呢。这是因为地理原因决定的。
首先,俄罗斯的油田主要分布在第二巴库和第三巴库。第二巴库是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的旧称,是仅次于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有800处油田,500处气田,储油区绵延面积达到了70万平方公里。
目前该油田年产量为1.2到1.5亿吨之间,占俄罗斯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同时该地区原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特别发达,有大型炼油厂10多座,年加工原油的能力达到了1.5亿吨,输油管道在其内部纵横交错。
这么一个石油发达的地区,却主要位于欧洲平原,因为气候温暖且石油位置浅,开采起来自然轻松便宜,所以供给欧洲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价格也不高,但这里到我们中国太远,同时输油管道要穿过寒冷的西伯利亚需要加热,因此成本就上来了。
其次,俄罗斯供应给东亚石油的主要产地为第三巴库,也叫做秋明油田,它位于西西伯利亚中部和北部地区,远景石油储量估计为400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原油产地。
但我们听到西伯利亚就知道,这里气候寒冷,加上原油储量位置深,开采成本高,因此价格并没有那么便宜。而且西伯利亚地处寒冷地区,冻土让我们无法修炼输油管道,而且漫长的官方运送原油还需要加热做保温,用来防止石油凝固,因此成本太高,多数都采用游轮运输的方式。
以2020年为例,我国在俄罗斯共进口原油8357万吨,通过俄罗斯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共输送了3000万吨,剩余的5375万吨的石油,主要通过火车和游轮的方式进行运输。
火车属于陆路运输的方式,一列火车能够运送4200吨原油,分为两个途径,其一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到我国的满洲里,其二是哈萨克斯坦到我国阿拉山口。
轮船运输原油属于海运,需要经过白令海峡,这里常年海面冰封,大型运输船还需要让破冰船疏通航道,因此成本也高。
这么一看,石油不便宜,运送过来成本也不低,我国在俄罗斯购买石油其实并不是十分合适,但依然支持俄国石油,这也体现了两国友好关系。
第二,蛋不能投在一个篮子里
我国自古就有典故,叫做良禽择木,形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俄罗斯虽然同我国关系友好,而且石油相对来说价格还算中肯,但石油属于战略储备,不可能全部交由一个国家进口,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量大,仅从一个国家进口也不现实,加上还有这么两个原因,决定我国不能在一个国家进口。
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的石油质量一般。衡量石油质量的指标是API和硫。API表示的是石油密度,密度越高说明含水量和含盐量就越低,原油的品质就越高,而硫对于金属是有腐蚀的,原油中硫含量高了,还需要经过除硫工艺,多浪费一到环节,自然成本也会高。俄罗斯的原油对于沙特来说,品质差一些,而且价格和沙特差不多,因此并不会只进口俄罗斯的。
原因之二就是我国对于石油需求量太大,每年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如果单独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进口,一旦运送石油的线路发生故障,那么短时间会很快造成石油储备量危机,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从多个途径进口石油是分担危机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在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巴西,安哥拉,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美国,挪威都有进口石油,上面这个排序是根据进口石油量多少而排序的,可见我国“蛋并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2020年,我国全国石油消费总量为7.02亿吨,而我国石油产量只有2亿吨左右,其余5亿吨都需要进口,缺口很大,单从一个方面进口原油也不切实际,所以要“四面撒网”才对。
第三,想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也不同意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人认为俄罗斯不可能不想多卖我们石油?但实际上,俄罗斯也需要分担风险,并不能把能源出口只依赖我们一个国家,作为俄经济命脉,一旦石油出口出现问题,经济肯定受阻。
因此,在我国提出“安大线”的时候,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把石油管线修建到“泰纳线”上。安大线是一条从俄罗斯安热罗苏真斯克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线,但在俄罗斯泰舍特地区就改道去了纳霍德卡,运送到这里以后,石油不仅可以出口到我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总结
综上所述,不管是我们进口石油,还是石油出口国,都在谋求一个多元化的方针,多家进口,多家出口,才能保证竞争力!
国内汽油到了9元时代,俄罗斯原油却跌到了白菜价,为何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在研究我国的中石油为什么不买俄罗斯的廉价石油之前,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石油进出口并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往往需要签订长期的协议。不是说今天我想买就买,明天不想买就不买了。
也正是石油进出口的期限决定了不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动,进出口大多数情况都不会受到影响。随着当前各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石油更是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能够稳定国家的石油进出口,所以我国早早地就已经和许多石油出口国签订了长期协议。
而这个协议上规定的价格就是我们进口石油的价格,这个价格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发生改变,更加具有稳定性。目前我国不仅与俄罗斯签署了这一协议,同时还与沙特、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签订了长期协议。
所以说我国在有了稳定的长期协议的基础上,并不需要因为暂时的石油价格下降就贸然的大批量地买入石油资源。原油进出口协议对于我国的石油进出口有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便是避免被认为站边俄罗斯
如今随着国际冲突越演越烈,西方国家一直在虎视眈眈希望能够将我国拉下水。如果我们采取了措施援助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马就会往我们身上泼脏水。
早在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进行经济限制,限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的时候,就已经污蔑过我国一次,称我国不跟随西方国家的限制就是对俄罗斯的变相援助。
我国在协议的基础上与俄罗斯进行正常的外交都要受到西方的污蔑,更不用说从俄罗斯大量采购石油之后将会面临什么局面。第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并不便宜
当前的俄罗斯石油价格虽然有了下降,但是在国际石油价格当中仍然处于中等位置,并不是一个较低的价格。
就比如伊朗的石油价格仅仅为3330元每吨,要远远地低于俄罗斯的4045元每吨。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稳定的石油进口渠道,价格已经不是我国进口石油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中石油才会表示此次不会购入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总结
我国每年要消耗至少7亿吨的原油,因此如果只单独考虑价格来进口石油很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的长远发展要求。所以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我国的中石油没有选择购入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有什么说法呢
之所以不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有多方原因:1.储存问题,因为关于石油库的坐落位置不同于其它任何资源,它的安全性要求非常之高,必须做到能及时“引流”,所以不是说哪里都可以建设予以用之;2.贸易平衡,一个国家即使再强大也有不足之处,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和避免不必要的问题,所以不能单一只把鸡蛋放在一个篮中;3.俄罗斯的石油虽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一般进口之后都会存放一定时间和进行调配,而非即时即用;我国和邻友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互惠互利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任何一个国家为了长远考虑都不会选择“单飞”
俄罗斯正在降价出口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大量购买呢
中国不大量购买的理由如下。
一、中国多元化进口石油的需要
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我国有十四亿人口,因此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很大。但是我国之所以不大量购买俄罗斯的低价石油,是因为我国实行多元化石油进口的需要,进口石油表面上是进口石油,实际上是维持外交关系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买石油买的是人情世故,我国在国际上需要结交各个友好国家,就需要购买不同国家的石油,比如委内瑞拉以及来自中东沙特以及东非等友好国家的石油,这些国家都是和我们国家非常友好的国家,买他们国家的石油能维持和我国的友好关系。让我们在国际上有更多的支持力量,不至于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孤立。因此我国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的路线是有利于我国自身国际关系发展的,不至于一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二、中俄石油管道输油量有限
我国每天需求的石油量惊人,显然只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满足不了我国每日的石油需求,而且我国和俄罗斯的石油输送是通过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的每日输送量是有限的,所以即使俄罗斯有很多的低价石油,我国和俄罗斯的石油管道也运输不了过多的石油,因此才没有选择大量购买俄罗斯的低价石油,再加上我国和俄罗斯有长达十年的石油合作,因此我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更加优惠。
三、国际形势影响
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加剧,我国本质上是保持中立政策,已经导致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因此我国不可过多进口俄罗斯石油,避免导致西方国家更加强烈的谴责,这不利于我国国际关系的发展。
综上:我国不大量进口俄罗斯低价石油有以上三点原因。
俄罗斯原油价格便宜,为什么我国不进口来调节油价哪方面困难
中国不能像匈牙利那样由于完全依靠俄罗斯的原油,就被俄罗斯捆绑到了一起,这种涉及能源安全的原则性错误,中国是不能触犯的。因此,俄罗斯能源无论多便宜,也不能成为那个单一的原油来源。目前,哪怕是沙特这个最不涉及原油安全的来源,中国也仅仅是让沙特原油占有20%的进口比例,但这已经是进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来源了。因此,就算俄罗斯的原油特别便宜,中国也不会完全从俄罗斯这一个渠道购买,甚至不会让俄罗斯这个来源的原油高过20%的比例。
其次就是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是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追加国内的加工成本、税和利润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成品油价中,大部分是税或费,以及利润,真正的原料成本只占了油价的30%。因此如果仅仅是30%的原料(原油)成本发生剧烈变化,哪怕是成倍的变化,其实成品油的价格波动并不大。
比如100元的成品油,原料价格是30元。假如30元的原料变成60元,其他费用不变,销售的成品油价格不过是变成130元,仅仅是上浮了30%的成品油价。也就是说,哪怕原油价格上涨100%,成品油的价格也不过是上涨30%。
因此,中国并不是太介意于原油的上涨。所以也就不是对原油的价格太敏感了。中国更偏重于能源安全,所以就不会让单一来源的原油占到太高的比例。由于成品油中,原料价格的比例并不高,所以油价高一些也就无所谓了。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是不可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而这就是中国不拼命进口俄罗斯原油的最主要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