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女排比赛观后感1000字

中国女排比赛观后感1000字(写观看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观后感怎么写)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1 13:31:11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写观看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观后感怎么写

过去几天,中国军团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不如开赛初期受到的关注大。人们舆论的中心变成了娱乐圈内的是是非非,一些毫不相干的人讨论着他人的家庭矛盾,“老实人没好报,人心不古”这些负能量充斥社会。但中国女排的比赛后,舆论的关键词变为了“坚韧”、“胜利”、“努力”。女排的精神之所以能够得到延续,是因为社会太需要了。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过与她们相同的经历:备受期待地踏出步子,但没走两步就被困难绊倒,跌跌撞撞地来到强敌面前,别人说:你没戏。但你拼了,你赢了。你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虽然伤痕累累,可眼睛里满是坚定。看到张常宁抱着队友大哭,我们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那段日子?当你为一件事拼到脱力,当你消耗了所有能量征服眼前的挫折,当你克服质疑,赢回支持,终于敢站在众人面前自豪地抬起头,你是否也曾想大哭一场?是的,我们热爱女排,是因为我们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样子。女排能够坐上头条,刷爆你的朋友圈,也并不仅仅是因为赢了巴西,也不仅仅是因为进入四强,而是因为那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从懂事的年纪就开始影响我们的女排精神。这场1/4决赛我看了,说实话,裁判还是很客观公正的,不像某些人为因素会对比赛造成影响的项目,所以,我们在感动女排精神的同时不能一棍子打死其他的事情,不要因为个别项目的偏见带到整个奥运会上。我想,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激励全世界,不正是因为像女排精神这种正能量的感动无处不在。

女排比赛观后感

女排比赛观后感

女排比赛观后感,写作是一种创作,只要掌握作文技巧就不难,写作更看作者的内心感悟,没有真材实料的文章是索然无味的,下面是我分享的女排比赛观后感,仅让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女排比赛观后感1

第5个世界杯冠军!第10个世界冠军!北京时间9月28日下午15点57分,中国女排3:0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提前一轮获得2019女排世界杯冠军,成为女排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个五冠王。中国女排让球迷折服,让中国沸腾。

3:0横扫日本女排,干净利落; 3:2逆转巴西女排,惊心动魄; 3:0完胜美国女排,势如破竹。中国女排打出了勇气和自信,燃爆了中国,惊艳了世界。

无论是对阵俄罗斯队之前“在开局就要努力压制住对手”,还是赢了日本队后“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又或是对阵巴西队陷入困境时的“从零开始,去冲”……“女排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敢于胜利,更是面对艰难险阻时敢于“亮剑”。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女排精神”津津乐道,很大程度上已经无关成绩,它是逆境下不言败的那股子精气神。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物质匮乏,女排五连冠,激发了我们身处艰难却不甘落后的勇气和信心。即将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生动展现了这个桥段。历经90年代成绩下滑,再到“两起两落”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用顽强的意志证明了什么叫永不言弃,什么叫团结一心。“女排精神”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争光、为人民建功。

今天,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转变,步入了更为自信从容的发展阶段。“女排精神”依然在国人心中激荡,它是国家直面挑战、赢得更大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优异表现,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为这种自信不断输入新动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

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发展之路注定不会轻轻松松。继续发扬包括“女排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坚定自信、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一切困难,才能以大国心态更加从容走向未来。

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仅是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样的精神激荡,让我们不能不热泪盈眶。

女排比赛观后感2

本场比赛的开局塞尔维亚队的年轻球员充分体现了她们的身体优势,中国女排一度落后。第一局比赛来到8:8,我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朱婷暴力劈扣,张常宁飞起砸斜线,袁心玥跑动杀。一路打吊结合,25:14女排姑娘拿下第一局。

进入第二局,中国女排继续强势,上来就打了对方一个5:1,塞尔维亚队不得不叫暂停来稳住球员的情绪。此后双方陷入僵持。尽管中局阶段,中国队的发球连续出现了2次失误,但还是凭借强大而全面的技术,以25:21拿下了第二局。

第三局中国队依然是顺风顺水,全程保持着5—6分的领先优势。以25:16拿下了第三局,也拿下最终的桂冠。赛后,郎平指导清醒地指出,剑指东京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一刻都不能松懈。

郎平:恭喜团队,恭喜我们的队员在比赛中能够坚持到底。很多细节技术方面是每一天训练的积累,以这个为鼓励,为起点,我们要继续备战东京奥运会。

女排比赛观后感3

9月28日,2019年女排世界杯第10轮角逐在日本大阪展开。面对二线阵容出战的塞尔维亚,尽遣主力的中国女排攻拦优势明显,直落三局横扫对手,三局比分为25—14、25—21和25—16。豪取10连胜斩获29分后,中国队提前1轮成功卫冕,夺下本队的世界杯第5冠,三大赛冠军头衔也增至10个。

夺冠后,举国欢腾,很多在现场观战的中国球迷们都非常开心,这其中就包括很多追了女排四十多年的“阿姨粉”。

“太棒了,简直就是完美,没有再能赞美她的语言了!”一位中年女粉丝激动地说道。

“专门来(日本)看的,从81年大四的时候就开始看,看了四十多年了。”这位女粉丝一追女排就是四十多年,这一次还是特地前往日本为中国女排加油。

“逆转的时候非常非常的激动!”、“郎指导的指挥特别镇定,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在现场的粉丝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祝中国女排越来越好,2020拿冠军,拿奥运会的冠军,再次卫冕!”一位女粉丝献上对中国女排未来的祝福。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排比赛观后感日记大全

1.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排比赛观后感日记

  中国女排一直是一支比较强大的队伍,在之前也没少拿世界大赛的冠军,上xx届奥运会排球冠军也正是中国女排,中国女排在世界上有着霸主般的地位,在中国人心中地位极高。

  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被分到了B组,但刚开始没有发挥好在前三场比赛中女排都遭遇了失败,目前积分只有一分,这次奥运会确实不是女排的状态,朱婷受伤受伤,其他有些队员也受伤了,但她们仍要带伤上阵。有时手上疼得受不了,朱婷就会把手放在衣服下吼叫,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中国现在B组排名第五,在她们之后的只有阿根廷女排,阿根廷的积分是零分,意大利排球队依靠三连胜的战绩得九分排在第一名,排在第四名的是土耳其队,他们是四分。中国出线现在以变得十分困难,与第四名有着很大差距,现在这三分的差距需要中国女排一场大胜才能弥补,而之后还有两场比赛,但谁又能保证土耳其队会不会再赢呢。下一场比赛又是对小组第一的意大利。

  这次奥运会虽然刚开始就十分不理,但在我们心中女排是会不断创造奇迹是永远不会退缩的。女排队里的人哪一个不是技术水平极高,心态极好的,再加上郎平的指挥,说不定中国下场比赛就赢了,意大利之后再获得冠军。

2.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排比赛观后感日记

  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提前无缘八强。有人不禁问道,那可是中国女排啊,怎么这么快就输了呢?四十年来,中国女排从未赢得容易。不要只为胜利欢呼,却忽略了每一局紧咬的分数;不要只记得领奖台上的飒爽英姿,却看不到姑娘们疼痛难忍时皱紧的眉头。不要赢了就谈女排精神,输了就肆意诋毁。中国女排,赢得起,也输得起。中国女排有过低谷,也有过迷茫,但最后都能拨开云雾,坚定前行。

  1976年,新xx届中国女排国家队成立,彼时国内发展条件落后,人们太渴望有一场胜利了。中国女排的对手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他们击败苏联叱咤排坛,是第一支成为世界冠军的亚洲球队。憋着一股劲儿的教练和姑娘们开始了长期的魔鬼训练,一人练不好,全队陪着练,直逼极限的训练强度,队员有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训练场馆十分简陋,搭建的竹棚,一木地板上很多小刺,姑娘们整天摸爬滚打,常常练的鲜血淋漓。

  1981年大阪体育馆人声鼎沸,那是第xx届女排世界杯决赛现场中国女排对战日本女排,姑娘们是士气旺、放的开、打的狠,连赢两局。国内数亿观众围坐在收音机旁,时间仿佛静止,宋世雄高亢而明亮的声音传来“我队赢了!”姑娘们七战全胜,人们沸腾了,冲出户外振臂欢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将崛起的姑娘们成为全民追捧的偶像,中国女排犹如一面旗帜,给国人大举信心与力量,那种精神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

  2013年,郎平再次临危授命调整训练方式,改组团队破格选用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队员组成老中青结合的大国家队。姑娘们准备好了,可是小组赛出师不利,垫底晋级,与东道主巴西队狭路相逢,对方是前两届奥运会冠军。那一天,场馆里尽是黄绿色国旗。巴西球迷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可是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绝不信命,郎平告诉她们“咬一口是一口,决不能让巴西轻松过了,中国这关,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从不孤单;更重要的是,女排的精神核心不是赢,而是一起尽力拼搏!”2019年,生猛的姑娘们第五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的第十个世界冠军;他们赶往建国七十周年庆典,登上群众游 行的最后一辆花车。中国女排用实际行动证明,当信仰足够坚定,有朝一日普通人也会所向披靡。

  不过,只有他们最清楚所谓的势如破竹,实力碾压究竟有多难,赛场上他们挥拳怒吼,赛场下他们苦练基本功。他们笑容灿烂,他们也伤痕累累;可是他们始终步履不停,目光坚定。

3.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排比赛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一)与中国女排相关的句子

  1、不以成败论英雄。

  2、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3、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

  4、期待中国女排在未来逆风而起,乘风破浪!

  5、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

  6、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

  7、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请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期待再次怒放!

  (二)与中国女排相关的典例

  1、女排精神始终没有丢

  从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首夺世界冠军,开启5连冠辉煌,到2003年时隔17年重夺世界冠军,再到2019年,郎平带着新一代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成功卫冕。在国际赛场为国征战的数十年间,中国女排经历过辉煌、低谷和重生。尽管逆境重重,尽管女排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却始终没有丢。

  2、致敬女排的拼搏精神

  中国女排的比赛中,朱婷的手腕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缠着绷带、裹着固定板,朱婷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放弃了手术,采取了保守治疗。赛场上的朱婷还是能拼则拼,扣球、拦网、传球……每一个动作都让担心她的人感到揪心,这种带伤拼搏精神让人敬佩。

  3、爱国细节让人赞叹

  作为“国际朱”,朱婷在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粉丝,有一次,一个日本粉丝与她合影,粉丝头上的日本国旗本朱婷巧妙的用手遮挡住了,正如朱婷在采访中所说“出国打球,代表的是中国和中国女排的形象,我不能给国旗丢人,国旗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4、中国女排姑娘哭成泪人送别郎平

  8月2日下午,中国女排3比0完胜阿根廷队,结束本届奥运会之旅。而这也是郎平在中国女排帅位上的最后一战。赛后队员们手牵着手向郎平指导鞠了一躬,哭着和郎指导紧紧拥抱在一起。从2013年到2021年,整整八年,郎平率队率队征战,拿下多个冠军,是功勋主帅。

  5、阳光总在风雨后

  2021年8月2日下午,中国女排以两连胜的姿态,结束了本次奥运会的征程。比赛结束的那一刻,赛场响起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旋律。虽然因为前几场的失败,中国女排小组赛出局,无缘八强。但相信经历过冰火考验后,她们能够走出低谷,浴火重生。

  (三)与中国女排相关的观点

  1、女排精神是一棵挺立的树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尽管在征战东京奥运会的道路上,中国女排遭遇了始料不及的“风霜”。但她们输而不倒、挫而不折、坚持到底,为荣誉而战,为祖国而战,用事实告诉大家:中国女排精神还在!女排精神依然是一棵傲然挺立的树!

  2、中国女排精神最宝贵之处

  中国女排精神最宝贵之处,不在于夺得冠军,而在于为了咬定冠军的目标,哪怕明明知道不会赢,也不轻言放弃、义无反顾。这既是精神之所以为精神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生哲学的逻辑密码。竭尽全力、努力去赢,在不可能中去争取可能,在不确定中书写确定。女排精神从来不是的胸有成竹,但必定是的拼搏使劲,与信念信仰保持同频、与亿万群众保持共情,将无畏无惧、一往无前、敢于冲锋、砥砺进取写进女排精神的底色之中。

  3、中国女排,我们2024年巴黎见!

  回到7月31日的比赛,中国女排3:0战胜此前三连胜的意大利女排后,《人民日报》评论道:“中国女排以一场久违的胜利,捍卫了荣誉之战。未能实现小组出线,但不能丢掉士气、丧失志气。皇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总结得失、卧薪尝胆,期待中国女排从头再来!”这种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或许是女排精神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女排精神,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中国女排,我们2024年巴黎见。

2021年夺冠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我觉得我们上场比赛没有输,那是因为比赛只有五局,再来两局,准赢。”这是中国女排在失败面前的顽强精神与强大自信。《夺冠》这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女排经过的磨炼和艰辛,也记录了她们打赢比赛,国歌响起时的光荣时刻。电影中,面对实力强大的巴西队,赛前动员的时候,每一个女排队员都热泪盈眶,朱婷也是如此,她哭得最凶,因为郎平告诉她:“朱婷,我的徒弟遍布世界各地,你我能够成为师徒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如今大战当前,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站在球场上你就是最好的,最棒的。”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正是郎平的鼓励,才让朱婷在这场比赛中有了精彩的发挥。而朱婷之所以能有如此精彩的表现,与郎平的悉心教导分不开,我印象最深的是当郎平质问朱婷为什么打球时,朱婷的几次回答都不能让郎平满意,直到最后,郎平告诉朱婷要为自己打球,朱婷才如梦方醒。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时,郎平拨通了陪打教练的电话,这一刻是来之不易的,这一刻是中国女排艰辛苦练、挥洒汗水换来的,郎平要和陪打教练共同分享那令人激动的时刻,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也很激动。在这荣耀的背后是女排姑娘们无数的汗水,无数的伤痛,我们不能只看到她们的荣耀,更要看到她们的付出。我们在学校里也是如此,不能只羡慕别人取得的好成绩,更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和努力。《夺冠》展现的是女排精神,更是我们中国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女排精神是什么?女排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不管多么艰辛她们从来没有放弃,有时候尽管实力不如别人,也要咬牙坚持。

中国女排的观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中国女排的读后感怎么写

世锦赛中国女排对意大利比赛观后感:没有了原来的朱婷,焉能不败?朱婷的能力不及原来的一半,不败才怪,一个是能力问题,一个是能带动士气问题。2016年奥运会赛前几个月就有过一次提速,类似现在,后来又改过来了,现在又出现,不知道是哪个高参的主意。  仔细看朱婷明显变瘦,以朱婷原来的体态能打出超高的能力已是奇迹,现在朱婷的体态明显变瘦,打不出好的能力是正常的,关键是训练比赛理念的问题,问题就在于提速,朱婷快后很多优势没了,实际上原来朱婷也不慢,但现在扣球动作都简化了,多数是快速劈、勒,缺少高度和变化。  让朱婷提速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要清楚,得到的是与全队的快节奏一致,失去的是朱婷的体能、弹跳高度、超手进攻、落点的精确控制和变化、出色的调整攻能力,几乎就是废了世界第一主攻的能力和特点,这是自废武功,能怪别人吗,只能是自己的问题。  中国队有个认识误区,总是把体脂率当成神明标准,不顾达到体脂率过程中,队员的体态变瘦,体能明显下降,导致技战术能力的明显下降。所以当前中国队要做到是帮助朱婷迅速增加体重,增强体能,增强弹跳、扣球力量、控制线路落点能力,改变训练理念,防止类似问题出现在其他队员身上。  锦上添花这个成语别的意思先不说,只说字面意思,就是锦缎上再绣上花朵,好上加好了现在女排这支队伍,朱婷就是锦,朱婷的一传防守拦网进攻,可以说几乎没有瑕疵中国队有着全世界最精美的“锦”了,有朱婷,技战术的底子是相当雄厚的但是添花是必须的!各个强队实力差距不大,我们如果不能锦上添花还真没有获胜的绝对把握很多时候朱婷自己又是“锦”又是“花”,这可不行每局比赛。  不管是副攻还是接应或是对角主攻,总要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添花,获胜把握就大了比如对保加利亚,袁心玥就站出来,成了花;在第二局,丁霞的几个关键表现,也发挥了“花”的作用看着队伍这么辛苦,希望技战术体系再磨合得成熟,关键时刻有朵花能和朱婷交相辉映切切期盼啊!

中国女排奥运夺冠观后感,在线等

郎平和中国女排的成功,简单地说,就是以职业的态度,按照竞技体育规律和发展潮流办事,取得了一次业务上的突破。不过,这个突破的过程绝不简单,诸多要素缺一不可。  首先,身为主教练的郎平除了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更拥有实实在在的“真东西”。丰富的海外执教经历,使郎平洞悉当今世界排球先进理念和潮流,同时也做到了兼收并蓄。在出任国家队主帅之前,郎平率领恒大女排征战过国内联赛,这种“基层实践”,也使她对中国排球现状了如指掌。当初,郎平将一个叫朱婷的女孩子选拔进国家队,很多排球圈内的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而朱婷正是郎平率队打联赛时发现的苗子。同样的例子还包括袁心玥,当初郎平选拔袁心玥进入国家队,也曾有不少圈内人士说,这孩子不行,肯定用不上。  慧眼识珠是郎平的本事,但将这些苗子雕琢成器,更体现了郎平的能力。拥有国际化视野的郎平在训练中并没有放弃中国体育“三从一大”的优良传统。被“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锻造出来的“铁榔头”,更是深知经验的宝贵。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经常是午饭1点才吃上,晚饭7点多才能吃,每次她们都是最后一拨进食堂的,原因都是训练结束晚了。不过,女排训练虽然艰苦,但除了赛场上受伤外,很少听说女排在训练中出现非战斗性减员,说明郎平在坚持“三从一大”核心思想的同时,也进行了提炼和改变,一些可能损伤身体的训练内容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艰苦但更加科学的训练方式。  一个好汉三个帮。郎平结合自己在国外执教多年的经验,扩大了教练组规模,尤其是保障团队的建设,更是凸显专业化。在郎平执教的这几年中,中国女排的医疗团队除了原来的队医卫雍绩、王凯,还请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著名外科医生以及来自美国的专业康复师。这种东西合璧的全方位医疗保障,为中国女排东山再起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比如,为了让朱婷迅速增强力量以及避免在训练中受伤,医疗团队从国外专门引进奶粉和营养粉,同时,为朱婷量身定制了食谱,每顿饭吃什么、吃多少都有专门安排。  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给予了郎平非常大的自主权,这是郎平在执教中各种想法得以实现的基础。比如郎平教练团队中男陪打教练阵容空前强大,而且分工明确,其中,袁灵犀出任男陪打的同时,还兼任队内技术分析的职责,负责收集对手的资料,同时在本队比赛时每局局末向郎平提供本队和对手的技术数据,让郎平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布置。同时,训练期间,郎平还可以根据需要征调各种辅助人员,比如在出征里约之前,郎平就调来国家男排助教袁志和北京汽车男排的王琛模拟假想敌的各种打法。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国女排的这块里约奥运金牌,归根结底是尊重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运行规律的胜利。其非凡的意义在于,它有可能成为中国体育进一步改革的模板之一。虽然,中国女排的此次崛起,集威望、能力、个人魅力于一身的郎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对于其他一些项目而言,即便没有郎平这样的人物,若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打破条条框框,按照体育规律办事,成功依然可期

谁能帮我写一篇中国女排对战俄罗斯观后感!!

昨天我观看了中国女排大战俄罗斯女排,我们中国选手顶住俄罗斯强大的压力控制好心态,以3:0大获全胜! 刚开始我国选手发起猛烈的进攻,先取得分数然后乘胜追击丝毫不给敌人留一点喘息的机会,最终我国以21:19赢了俄罗斯的第一局。第二局开始中国选手打的更努力了,然而俄罗斯选手好像找到了感觉也发起猛烈的进攻,刚开始就以4:1暂时领先!可是我国选手没有被这几分的差距所打到!而是越打越猛逐渐的把分数给追了回去!俄罗斯也不落后,他紧追猛打!两队都超过规定的21分以后,我国仍旧领先一分因此没有决出胜负!这时的俄罗斯队好像慌了手脚,给了我国一分。啊啊!我国以25:23赢了第二局!当然第三局我国士气大增!俄罗斯却没有了志气!第三局我国越打越带劲!额头上的汗不停的往下流!可是他们脸上露出的是开心的笑容!这次女排赢了俄罗斯队!晋级前四强!后面还要和其他国家比赛!我祝你们越战越勇!加油!赢得宝冠! 中国女排加油!我祝你们越战越勇!在后面的比赛发挥出更好的实力!一举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