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两伊战争到底谁胜了呢
两伊战争是伊朗、伊拉克两败俱伤的战争。
双方从1980年开打,到1988年停产,前后持续8年之久。
这还不是那种低强度的战争,零星冲突,而是两国倾全国之力的大会战。
两国动用的总兵力高达数百万,对于总人口不到5000万的两国来说,几乎是全民皆兵了。
实际战斗惨烈无比,甚至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包括儿童老人)在狂热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就武器上,两国使用了包括苏式米格-25战机、飞毛腿导弹、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等在内的先进武器。
血战了8年,结果如何?
伊拉克承认伤亡人数为35万人,另有6万人被伊朗俘虏。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伊朗宣称死亡30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
就双方公布的数字来说,伊朗损失更为惨重。
但国际社会认为两国都隐瞒了伤亡数字,实际伤亡总数应该超过100万。
而两国总人口才4000多万,伤亡100万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比伤亡更惨重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开战之前,伊朗和伊拉克都算是中东比较不错的国家。
尤其是伊拉克,人口不过1000多万,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GDP是人口3600万伊朗的一倍以上。
战前伊拉克很多老百姓已经拥有私人汽车,算是阿拉伯国家中相当不错的。
伊朗虽然较差,但由于巴列维王朝时代的巨大积累,人民生活也至少保证了温饱水平,接近小康。
然而,8年血战中,两国直接军费开销就有2000亿美元。为此伊朗和伊拉克早就花光了所有的外汇储备,还欠下来巨大的外债。
其中伊拉克因为欠了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等国800亿美元,不愿意偿还,随后还发动了入侵科威特的战争。
国际社会估计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破坏高达5000亿美元,导致两国经济倒退10到15年。
以伊拉克为例,战前每日石油出口高达350万桶,战争末期只有100多万桶,锐减了三分之二。
伊朗的损失也差不多!
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两伊战争是因为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才发生的。1971年9月22日出兵伊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伊拉克得势,占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3月底,双方形成僵局。1982年4月,伊朗发动反攻,基本上收复全部失地。7月,伊朗军队越过边界,占领伊拉克境内的一些城镇和据点。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1984年4月起,战争向海峡水域和城市区扩展。
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通过结束两伊战争的598号决议。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则坚持应惩办战争祸首,要求萨达姆下台,拒绝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连续发动进攻,收复失地后于7月又进入伊朗境内。
1987年7月18日,伊朗改变以往强硬态度,宣布接受安理会的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双方开始直接谈判。至此,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关于两伊战争的后果。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了化学武器。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导弹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
但同发达国家主导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一战中的堑壕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在狂热的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1980年9月22日 两伊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