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国有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真正的中国人
中国及港澳台地区获得者共有5人,分别是崔琦、杨振宁、莫言、屠呦呦、丁肇中。
1、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着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
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2、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3、莫言
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市。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崔琦
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2000年6月,崔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5、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1936年出生于美国,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财经-先后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都有哪些?
具体数学的作者简介
ronald l. graham(葛立恒):著名数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教席(jacobs endowed chair),at&t实验室研究中心荣誉首席科学家,美国数学学会前任主席。 donald e. knuth(高德纳):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算法与程序设计技术的先驱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荣休教授、计算机排版系统tex和metafont字体系统的发明人,因诸多成就以及大量富于创造力和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19部书,160篇论文)而誉满全球。 oren patashnik:著名计算机科学家,bibtex的创始人之一,是位于拉荷亚的通信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1976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来在斯坦福大学师从knuth,1980年就职于贝尔实验室。1985年与leslie lamport合作创建了bibtex(latex的一种工具,用于管理文献、产生文献目录)。
印度文化:印度除了咖喱还有什么文化魅力
提起印度,在吃货的眼里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咖喱饭菜了,而咖喱饭菜等一系列印度元素对印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除了咖喱饭菜,印度还有什么魅力呢?
1、宗教文化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国家,其中印度教信众约占人口的80.4%, *** 教信众约占13%,其余为锡克教、耆那教、佛教、基督教、拜火教等等,不一而足。从信众人数最多的印度教教义来看,虽然其内部有不同的派别和学说,但是仍有一些基本的信仰是广大信众所公认的。例如,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等等。
2、印度瑜伽
印度的瑜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崇拜,正在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据说,中国外交部都曾经组织部内女官员学练瑜伽功,作为既能健身又能缓解精神压力的最佳手段。
3、宝莱坞电影
它不仅在印度本国深得人心,而且在次大陆大行其道,即使是在以印度为敌手的巴基斯坦,宝莱坞电影也颇受欢迎。推而广之,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它都拥有庞大的市场。
4、印度舞蹈
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5、印度理工学院(IIT)
这所学校,以优秀毕业生和“修道士一般的制度”著称,每年从几十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印度理工学院(IIT)的毕业生们,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IIT的历届校友中,包含了沃达丰的首席执行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天体物理学中褐矮星的发现者,当然还有不计其数在硅谷创业的人们。
6、恒河
印度圣河——恒河是印度的灵魂。宗教传统成为印度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恒河至于印度教徒,是最为神圣的象征。身为印度教徒,一生至少必须到恒河净身一次。所以千百年来,朝圣者的足迹遍布了恒河两岸,诗人、歌手常常行吟于河畔。至今恒河沿岸仍是印度的精粹所在。
7、泰戈尔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8、泰姬陵
泰姬陵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泰戈尔所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阿姬曼·芭奴,这个来自波斯的女子,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入宫19年,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沙·贾汗的荣辱征战。沙杰汗封她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惜的是,不论中外,自古红颜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香消玉殒。死讯传来,沙·贾汗竟然一夜白头。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王室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的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评价,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