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里德伯常数
里德伯常数里德伯常数在光谱学和原子物理学中有重要地位,它是计算原子能级的基础,是联系原子光谱和原子能级的桥梁。1890年瑞典的里德伯在整理多种元素的光谱系时,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里德伯公式得到了一个与元素无关的常数R,人称里德伯常数。由於从一开始光谱的波长就测得相当精确,所以里德伯得到的这一常数达7位有效数字。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也可从其他基本物理常数,例如电子电荷e,电子荷质比e/m,普朗克常数h等推出里德伯常数。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吻合,成了玻尔理论的极好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光谱有精细结构,后来又得到兰姆位移的修正,在实验中还运用到低温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同时光谱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从30年代到50年代,里德伯常数的测定不断有所改进。然而最大的进步是雷射技术的运用。稳频雷射器和连续可调染料雷射器的发明为更精确测定里德伯常数创造了条件。截至1990年,测定里德伯常数的不确定度已降至10-4ppm以下。下面是历年来测定的结果:年 代 工作者 方 法 结果(cm-1) 相对不确定度 1890 Rydberg 光谱 109721.61921 Birge 光谱精细结构 109736.91929 Birge 光谱精细结构 109737.421952 Cohen 平差 109737.309(12)1969 Taylor 液氮、氘谱 109737.312(5)1972 Kessler 氦谱 109737.3177(83)1973 平差 109737.3177(83)1974 Hansch 饱和吸收光谱 109737.3143(10)1976 Goldsmith 偏振光谱法 109737.31476(32)1981 Amin 交叉光谱法 109737.31521(11)1986 平差 109737.31534(13)1986 Zhao等 交叉光谱法 109737.31569(7)1989 Biraben等 重新校对频率标准 109737.315709(18) 1.6×10-4ppm
里德伯公式的n是什么
n和m均代表原子中电子的能级. n=1表明电子处于基态,n=∞代表电子被电离. 之所以能有氢原子谱线是因为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会放出能量. 当取n=1时 m取不同的值,指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回基态发出的谱线,位于紫外波段,成为莱曼系 n=2时 指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回能级为2发出的谱线,位于可见光波段,称为巴尔末系 以此类推.
里德伯公式的拓展的里德伯公式
-其中RA是该种元素的里德伯常量,Z是该种元素的核电荷数。里德伯公式只是一个经验公式,里德伯未能深入探究这一公式所蕴涵的物理意义。直到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创立了玻尔模型,里德伯公式的物理含义才得到合理的解释。
高二物理, 怎么理解巴尔末公式中不能连续取值
因为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所以由氢原子光谱规律推出的巴尔末公式中不能连续取值...就像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73°C一样...你也不能说存在-450°C...懂了么...这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不是由公式决定的...当然...你以后读了大学就会知道为什么了...是量子物理方面的东西...我也是个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读了很多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里德伯公式的里德伯公式
里德伯公式(又称里德伯-里兹公式)(Rydberg Equation)是1889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提出的表示氢原子谱线的经验公式。其中R=4/B,称为里德伯常量,λ是谱线的波长。里德伯公式是比巴耳末公式更加普遍地表示氢原子谱线的公式。巴耳末公式是里德伯公式在n=2的条件下的特例。里德伯公式中,对于每一个n都有n’=n+1,n+2,n+3…每种n和n’的组合都代表一条谱线。例如n=2、n’=3是波长为6563Å的Hα线,n=2、n’=4是波长为4861Å的Hβ线。对于每一组n相同,n’不同的无穷条谱线,都构成一个线系。每个线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最长,是n’=n+1向n的状态跃迁产生的谱线。随着n’不断增大,谱线的波长越来越短,谱线之间波长的间隔越来越小,当n’=∞时,线系终止于
莱曼系的解释和推导
在1913年,尼尔斯·玻尔提出他的玻尔模型理论,说明为何里德伯公式能够解释氢原子的谱线。玻尔发现电子氢原子的能阶必需以下面的公式所描述的量子化:依据玻尔的第三个假设,当电子由最初的能阶Ei跃迁至最后的能阶Ef,原子必需辐射如下波长的辐射:当以电子伏特表示能量,以埃作为波长的单位时,能够更方便的表示:在上面的公式中用于表示氢原子时,习惯以n对应于开始时的能阶,m对应于结束时的能阶:此处的R同样是里德伯长久以来就知道的里德伯常数。要将玻尔、里德伯和来曼联结在一起,只需要将m以1来取代:这就是里德伯公式的莱曼系。因此,每一条辐射的波长都对应于一种电子从主量子数大于1的能阶上跃迁至第一阶的能量。
里德伯的成就
里德伯的工作在巴耳末之后,但他当时并不知道巴耳末公式,到1890年当获知巴耳末公式以后,用波数表示巴耳末公式,才发现得出的结果正好是自己所得公式的一个特例,这就更增加了他对自己工作的信心。显然这也说明里德伯公式具有更深刻的物理意义,是更普遍的光谱学公式。里德伯公式和巴耳末公式一样纯属经验公式,他未能探究这一公式的原因,但是这个公式在玻尔建立原子结构理论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即该公式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里德伯能量里德伯能量单位:Ry 全称 Rydberg里德伯能量数值:1Ry = 13.6056923(12) eV = 2.17963190646e-18 J(焦耳)里德伯能量与其他物理量关联:1Ry = 1/2 Hatree里德伯计算氢气能级公式波数 1/λvac = R (1/m^2 - 1/n^2 )(JJ.Balmer提出的巴尔末公式转换为波数形式)其中λvac是溢出真空中的电磁波波长R是里德伯常数 1.0967758e7/m m和 n是整数,其中m《n
里德伯公式的背景
在历史上,解释氢光谱的本质曾是物理学上的一个难题。在1855年巴耳末提出巴耳末公式的经验式,给了氢的可见光谱波长之前,没有人能预测氢谱线的波长。 里德伯花了不到5年的时间将经验公式扩充为里德伯公式,原始的公式在1888年提出在1890年完成。里德伯设法发展了另一个不仅可以和已知的巴耳末系吻合的经验式,并且能预测其他未知的谱线,将不同的整数置入里德伯的经验式可以发现和得到不同的氢光谱系列谱线。巴尔末公式如下:
里德伯常量是什么
里德伯常量是原子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常量之一,为一经验常数,一般取R=1.097373157×10^7m-1。
里德伯常量起初是在为表示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中引入的, 1/λ=R。其中的R,即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的数值为:R=1.0967758×10^7m-1。
历史发展:
1890年为了描述原子光谱线系中各谱线波长λ的分布规律,J.R.里德伯提出了下述公式:式中R称为里德伯常数,是一个经验常数。
当时测出的数值精度不高,仅为10−13左右。1913年N.玻尔得到了氢原子里德伯常数RH的理论表示式:RH=μe4/8ε02h3c式中e是电子电荷,c是真空中光速,h是普朗克常数,ε0是真空介电常数;μ是电子的折合质量,1/μ=1/M+1/me,其中M是原子核质量,me是电子质量。
令M趋于∞,就得到通用的里德伯常数的表示式:R∞常简记为R。里德伯常数的实验测量已经达到很高的精度。2006年国际推荐值是:R∞=10 973 731.527 549(73)米−1基本物理常数中这是精度最高的一个。里德伯常数值是从最简单的原子,如氢、氘等的谱线频率测量中得到的。
为了获得高精度,不但需要实验方法的改进,还需要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如量子电动力学的修正等,作深入的研究。里德伯常数还是少数几个可由其他普适常数表示的基本物理常数之一。研究里德伯常数对基础物理学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