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比亚号发射失败

哥伦比亚号发射失败(盘点美国有哪些火箭发射失败的事件)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4 04:47:53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盘点美国有哪些火箭发射失败的事件

2003年2月1日晚10时许,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爆炸坠毁。这也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人类在开发和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遭受的又一重大失败。 美国航天事故有哪些? 1967年1月: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3名美国宇航员在卡纳维尔角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因飞船失火而丧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1986年4月18日:据信携带着军事侦察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34D运载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8.5秒后发生爆炸。 1986年5月3日:携带有价值5700万美元的一颗气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起飞71秒后主发动机突然熄火,90秒时自毁。 1990年9月7日:美国一枚大力神火箭的部分箭体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从吊车上坠地,引发的大火火焰高达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1991年6月18日:携带有美国航宇局及几所大学的10个试验件、高15米的勘探者火箭在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后因偏离正常飞行路线而被自毁。 1993年8月2日:据信携带着造价高昂的军事间谍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4型火箭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约2分钟后爆炸。 1994年12月1日:欧洲一枚阿里安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进行第70次发射时,升空后坠入大西洋,价值1.5亿美元的泛美卫星3被毁。 1995年10月23日:携有14个试验件的一枚美国大篷车运载火箭在从美国航宇局建在弗吉尼亚的设施起飞45秒后发生爆炸。 1997年1月17日:美国一枚德尔它2型火箭在发射一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时,于起飞后13秒发生爆炸。 1998年8月12日:美国一枚大力神4A运载火箭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火箭连同所带的间谍卫星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 1998年8月27日:携带通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3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首次发射时,于起飞后不久化作一团价值2.25亿美元的火球。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返航中为何会突然爆炸解体

对于航天事业的探索和研究,是每个国家应尽的职责所在。每次的探索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因此试验的成功与否都是在所难免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更是其中的经典例子,它的失败是对过去探索的一次转折,也是对航天事业的又一次推动。

哥伦比亚号:返程中从未出事故的飞机

1981年4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执行了代号STS-1的任务,正式开启了太空输送计划。2003年2月它执行了代号STS-107的第28次任务时,于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系,不久后在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发生,机上的7名人员全部葬身火海。

早在18世纪,帆船哥伦比亚号第一次对环绕世界一周航行进行了勘测,为了纪念这只美国籍船只,并为航天飞机命名为哥伦比亚号。它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属的航天飞机之一,是美国的航天飞机机队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飞机。在美国多年的航天事业研究中,还未出现过在返航时出现事故的飞机。

哥伦比亚号能装载36吨重的货物,外形像大型的三角翼飞机。机尾装有三个主发动机和一个巨大的推进剂外贮箱。它能借助气动升力作用让其滑行上万公里的距离。在安装时将原本配套的助推火箭拆卸下来,增加了新的助推火箭,在这一拆一装过程中,有关人员的操作对燃料箱的表面材料形成伤害,造成绝缘材料脱落击中航天飞机左翼。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发生。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时,指挥员试图启动推进器进一步修正自己的位置,但这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在休斯顿地面控制中心和哥伦比亚号失去了最终的联系。只见天空中有无数碎裂的小块,在空中划过一条长长的白烟。这是在美国多次的成功发射后,第一次在返程中出现爆裂的飞机。由于技术障碍和航天飞机调配问题的存在,致使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升空时间延后到2003年。此号飞机是6个国家共同探讨的结晶。

哥伦比亚号失事:绝缘材料是内伤

2003年,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后,在距地面280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收到地面控制中心的绿灯信号后,准备重返地球大气层。到达太平洋上空144公里的位置,这是火箭发动机以每小时27000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转着。经过大气层后,它开始降落,减缓飞行速度。在飞近新墨西哥上空时,休斯顿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与航天飞机左翼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之间的联系。

由于技术障碍和航天飞机调配问题的存在,致使航天飞机的发射时间延后到2003年。此号飞机是6个国家共同探讨的结晶。事后美国宇航局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进行了分析,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这种增强碳-碳隔热板材料,在飞机返航时,经过剧烈摩擦,温度直线上升,导致致使机翼和机体融化,这是造成整起事故的罪魁祸首。

对于航天飞机失事,另一位研究者表明这不是泡沫材料的问题,他认为是用喷枪在燃料箱外敷设泡沫材料的过程所导致的结果。经委员会的调查,主要还是超高温空气从机体表面缝隙入侵隔热瓦下部四处乱窜,最终造成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坠毁,七名宇航员丧生。

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后,最后发生的翻滚显现,和大小碎片的出现,就是左翼前端保护层丢失造成的。使用特殊的材料导致这起飞机的严重失事。告诫了航天研发者,在制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全方位的考虑飞行所出现的问题,所选材料更不能经不起考验。

了解人类航天史上的失败事例及原因.

  1、“联盟1号”坠地事故  时间:1967年4月24日  牺牲航天员: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  原因:在成功进入轨道后,“联盟1号”接连发生故障,先是左太阳能电池板无法打开,使得飞船只能用一半电力来操作仪表,而通讯系统只有备用的可以使用。进入轨道第5圈时,飞船失控,科马洛夫改用手动控制也无效。随后在降落到距地面10公里处,由于飞船失控造成的旋转,使得减速伞绳被缠在一起无法打开。4月24日6时24分,“联盟1号”返回舱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撞向地面,推进器燃料燃起大火,科马洛夫成为第一个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中丧生的宇航员。  2、“阿波罗4A”地面试验起火  时间:1967年1月27日  牺牲航天员:弗吉尔•格里索姆、爱德华•怀特、罗杰•查非  原因:是飞船导线短路,电火花引燃了舱内塑料制品。阿波罗飞船采用的是1/3大气压力的纯氧方案,一些在正常空气中本来是耐火的塑料制品,在纯氧中却成了易燃物品。此外,舱门打开时间设计为90秒,着火时船内形成负压,无论在外面还是在里面,舱门在极短的时间内都无法打开。  启示:改变舱内纯氧环境,采用混合空气防止电花引发火灾。舱门开启重新设计。  3、“挑战者号”升空爆炸  时间:1986年1月28日  牺牲航天员:弗朗西斯•斯科比、迈克尔•史密斯、朱迪恩•雷斯尼克(女)、罗纳德•麦克奈尔、埃利森•鬼冢、格里高利•杰维斯、克里斯塔•麦考利芙(女,教师)  原因:工程师担心寒冷天气严重影响O型密封圈及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运作,要求推迟修整。主管方固执的没有采纳工程师建议。火箭如期发射后由O型密封圈保护的右边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截面冒出一小束火花,在冲刷的空气压力反方向作用下,火花点燃了主燃料箱。几秒后,挑战者号灰飞烟灭。  启示: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压制不同观点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负面影响。  4、“联盟11号”空气泄漏  时间:1971年6月30日  牺牲航天员:乔治•多勃罗沃尔斯基、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维克多•帕查耶夫  原因:在进入大气层前,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密封性能被破坏,返回舱内的空气从该处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致使航天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  启示:这次事故使得上升、返回程序修改规定,宇航员在此阶段不得脱掉航天服。并增加生命保障设备。  5、“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  时间:2003年2月1日  牺牲航天员:里克•哈兹班德、威廉姆•麦库、麦克尔•安德森、卡尔帕纳•楚拉(女)、大卫•布朗、劳瑞尔•克拉克(女)、伊兰•拉蒙(以色列籍)  原因:航天飞机发射升空81.7秒后,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撞击到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形成了裂孔。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从裂孔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解体。  启示:一个细小的部件也可酿成一场严重的灾难。保持对缺点的警觉意识,与轻视标准、规定的行为作斗争;建立安全的规则。

历史上失事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有哪些分别介绍下

历史上有许多失事事件,其中最近的应该是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原定降落时间16分钟前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继而在得克萨斯州中部上空解体,7名宇航员无一生还。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其他一些类似事件。

阿波罗-1号飞船事件:1967年1月27日,三位美国宇航员在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登月任务的训练时,不幸死于事故,成为了人类航天史上最早因飞船事故而遇难的先驱。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模拟发射时失败,宇航员格斯·格里索姆、爱德华·怀特和罗格·查菲丧生。

“联盟号”事件:1967年4月24日,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驾驶着未完全建造好的“联盟号”升上太空。24小时后,因为返回地球着陆时主降落伞没有弹出来,他遇难身亡。科马洛夫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

美国“挑战者”号事件: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丧生,其中包括中学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美籍日本人埃利森·鬼冢,其他5人分别是弗朗西斯·斯科比、迈克尔·史密斯、朱迪斯·雷斯尼克、罗纳德·迈克奈尔和格雷戈里·贾维斯。

虽然不少飞船失事事件发生,但是这些意外的发生也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伟大的线索资料。不得不说这些宇航员是十分伟大的。

有个美国飞船啊还是什么发射失败的..事件说具体点..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航天飞机停飞近3年,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使全世界对征服太空的艰巨性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遇难宇航员为斯科比、史密斯、麦克奈尔、杰维斯、鬼冢(夏威夷出生,日裔)、朱迪恩·雷斯尼克(女)、麦考利芙(女教师)。  美国东部时间当日上午11时39分12秒,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空中心10英里上空,在“轰”的一声巨响之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美国全部航天飞机飞行因而暂停了3年,“星球大战”计划也遭受严重挫折。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7宇航员罹难  美国当地时间2003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  美东时间上午九9点(北京时间22:00),也就是在哥伦比亚号着陆前16分钟,该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电视图像显示,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在德州的上空划出了数条白色的轨迹。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现有的四架航天飞机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此次的意外事件使人们回想起了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的失事,当时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哥伦比亚号发生意外时的飞行高度为203,000英尺,时速为12,500英里。  此次在哥伦比亚号上遇难的七名宇航员分别是:里克-赫兹本德、威廉-麦克库尔、麦克尔-安德森、大卫-布朗、凯尔帕娜-乔拉、劳里尔-克拉克以及以色列人伊兰-拉蒙。  按原计划,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日9时16分(北京时间2月1日22时16分)着陆。但是在9时左右,地面控制中心突然与航天飞机失去联系。同时,德克萨斯北部的居民向警方称,他们听到一声音巨大的爆炸声。当地进行直播的美国当地电视上也出现了一道亮光,紧随其后的是浓浓的黑烟划破碧空万里。  由于事先预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将在上午八时飞过北德州上空,因此有许多人在周末起个大早,就为了目睹航天飞机的飞越,而居住在布兰诺市(Plano)的柯林汉夫妇便是其中之一。据他们指出,他们看到航天飞机从天空的西方飞入视野,后来看到火焰以及航天飞机主体旁有四个物体,原先他们以为航天飞机就是这样,直到看了电视报道才知道出事了。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已进行飞行任务二十八次,原预订美国东岸时间上午九时十六分(德州为八时十六分),降落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在降落前约十五分钟与太空总署最后一次通讯后,即失去联络。机上有七名乘员,其中四人为第一次飞行,包括一名首次参与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的以色列航天员。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去联络时的飞行高度是二十万七千英尺,飞行速度十八倍音速,因此若在高处解体,航天飞机碎片势必分散非常广阔。  ------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是:外挂燃料箱隔热泡沫脱落,尽管这块泡沫仅仅0.77千克,还是在哥伦比亚左翼防热瓦上砸了个小洞,哥伦比亚号带着这个洞在太空飞行了16天后,在降落时与大气层摩擦的巨大热量透过这个洞进入机体,引起爆炸。  哥伦比亚号是承载科研项目最多的航天飞机,其中还包括中国学生设计的一个项目:蚕在太空中吐丝结茧。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是因为一颗螺丝钉么

不是因为一颗螺丝钉,最终的调查报告显示是超高温空气从机体表面缝隙入侵隔热瓦下部四处乱窜,最终造成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坠毁,七名宇航员丧生。

飞机起飞一分钟后,遭遇的风力强度已经接近NASA允许的极限。专家因此认为,原本已开始出现老化的机翼因遭受如此强风吹袭,才在外界异物的撞击下显得弱不禁风”,从而出现破损,为返航途中的超高温空气入侵形成了“方便的后患”。

原本和“哥伦比亚”号主燃料箱正常配套的火箭助推火箭被拆卸下来,并安装到另外一艘即将起飞的航天飞机上使用。NASA重新为“哥伦比亚”号安装了新的助推火箭。

可能就在这“不必要”的一拆一装过程中,有关人员的操作对燃料箱的表面材料形成伤害,结果造成绝缘材料脱落击中航天飞机左翼。

扩展资料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美国第一架正式服役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公里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

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使得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物资这一主要作用也暂时被搁置,太空和军事政策智囊团公司的主任约翰-佩克表示航天飞机本来预计的使命并非仅仅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而这却成了主要任务。

用航天飞机给国际空间站运货成本太高,合计下来每磅货物的运输成本高达2万美元。航天飞机本来的主要任务有三,分别是NASA进行太空科学实验、发射间谍卫星并为军方测试设备以及为私营企业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当初NASA计划每年进行24次航天飞机发射。但是,NASA实际上发射航天飞机的频率并没达到预计的目标,而且发射成本较之预想高得多。在这次事故之后,调查人员得出结论认为,每78次发射就有可能出现一次空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