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超越大连

青岛超越大连(大连和青岛的经济总量、商业规模为什么还比不上南京)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4 07:19:46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大连和青岛的经济总量、商业规模为什么还比不上南京

先说差距有多大,2021年南京GDP是1.63万亿元,青岛是1.4万亿元,大连是7800亿元。青岛如果说还能对南京造成一点威胁的话,大连差距甚远。至于为什么?确实是,南京是省会城市,在江苏省的地位和资源还是比较集中的,虽然它的经济规模也不如苏州,但是在省内坐稳第二还是问题不大的。青岛虽然可以超越济南,但是山东省的经济离江苏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所以差别较大。而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大连虽然是东北的一枝独秀,但是和南方城市的差距还是越拉越大。除非振兴东北有实质性的逆转,否则这种差距还会越来越大。

中国物价最高的十大城市是哪些大家的城市都有上榜吗

根据网上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中国物价最高的十大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天津、武汉、西安、香港、澳门、大连。

我所在的四线小城市根本不可能上榜的,但是我们这里虽然是四线小城市,物价却是二线城市的标准,所以大家生活得还是挺累的。

一直以来,大家对大城市的印象就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然后物价高消费也高,而这些城市肯定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之类的城市了,毕竟大家都扎堆往这些城市跑,这些城市发展想不快都难。

我们来一起简单了解一下各个城市的物价:

上海、深圳、北京、广州

北上广深是许多年轻人追梦的地方,城市大机会多,大家都觉得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位置。

而人口多经济发展自然也更快,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就相应比较高。购买力强了,他们的消费水平自然也就更高了。

北上广深的房价也一直领跑全国,这些城市的一套房子,可能一些小城市能买一个单元的房子。

随着房价上涨的就是物价,各类生活用品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没有什么是特别便宜的。

天津、武汉、西安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不少人开始打起了二线城市的主意。

随着人口的回流,二线城市的发展也日渐加快,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收入提高。

物价随着城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人们收入高了,自然消费水平也就高了。

最近几年二线城市的发展势头很猛,有隐隐超过一线城市的趋势,照这样下去,也许用不了多少年,二线城市的物价就和一线城市持平了。

香港、澳门

过去那些年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特别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很高。

所以,当初香港和澳门的物价真的是非常高的,相比于同时期内地的各个城市来说,香港和澳门的物价简直是天价。

不过,这些年随着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物价不断上涨。香港和澳门的物价慢慢就显得没有那么高了,到了现在,这两个地区的物价基本已经和一些一线城市持平了,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

大连

大连是港口城市,一直以来经济发展都很好。

作为北方地区比较少的港口城市之一,大连的经济一直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大连的物价当然也就比较高了,毕竟大家的经济购买能力在那儿摆着呢。

大概是三十多年前吧,我爸年轻的时候去过大连一段时间。当时他回来后给我们描述的大连让我们叹为观止,而他给我带回的漂亮衣服的价格更是让我妈气得好几天不想跟他说话。

没办法,当时大连的物价就那么高,那件衣服的价格都快赶上我们家一个月的生活支出了。

说完这些发达城市的物价,我再来给大家说说我们这个四线城市二线物价的小地方。

坐标河北张家口,离北京的距离大概3个多小时的车程。

大概也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吧,尤其是确定冬奥会在我们这里一个县要建场馆之后,我们这里的物价像是坐上火箭一样,升得飞快。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大概是七八年前吧,我刚回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每天早晚路边卖烧饼的价格是五毛钱一个,而且分量还很大。

然后大概过了不到两年吧,这个烧饼就变成了一块五两个。

然后一块五两个卖了也就是三个月到半年的样子,直接涨价成了一块钱一个。

一块钱一个卖了有三年的样子,涨到了一块五;然后一块五一个的价格最近一段时间又涨了,涨到了两块钱。

一个烧饼两块钱,我们一致都感觉太贵了,就是因为这个,现在大家早上的早点都基本不吃烧饼,换成四块钱的鸡蛋灌饼了。

虽然多了两块钱,但是鸡蛋灌饼营养多全,一个一顿早餐就解决了。而吃烧饼还得配个豆浆或者豆腐脑,算下来价格可比鸡蛋灌饼贵多了。

其实物价这个事情,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越快,物价相应也就越高。

像我们这种四线城市二线物价的,其实也是和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有关的。也许过不了几年,我们这里的物价就和城市发展一致了呢。

重庆与青岛的比较

经济上对比来说青岛要好一些毕竟海与河的差别我想你自己也能清楚文化方面青岛也略胜一筹重庆的河帮文化不敢恭维素质较为一般青岛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其实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越大连奥运之后青岛的开放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环境嘛这个根本无需多说重庆是中国雾都交通来说都是山城但重庆路比较宽大有地铁青岛地铁正在建设中气候来说青岛好一些毕竟夏天凉爽但冬天风很大产业结构青岛偏重与旅游进出口电子家电轻工业这个从青岛的名牌就可以看出来重庆依靠重工业从这里也可以判断环境收入方面我感觉差不多但是青岛的消费更高一些重庆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餐饮比较经济实惠又好吃青到因为是旅游城市带动了消费走高房价青岛高出不少毕竟适合居住最后补充一点在青岛生存对外地人来说压力很大因为房价太高价格自然上涨今年的最适合居住城市青岛排第一

为什么大连总被拿来跟青岛比较

主要是大连和青岛这两个城市属于同一个省,并且都属于沿海城市,所以拿来比较的会比较多,就像我在小的时候就觉得大连和青岛是一个城市,但现在不这样认为了,现在去玩了之后,知道是两个了,以前真的以为他俩就是一个地方,大连和青岛其实拿来比较,他们还是有差别的,我下面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大连和青岛的差别,一个是旅游方面,一个是生活方面。其实去玩儿的话,大家都比较偏向去青岛那边玩,也感觉青岛当地的氛围要好一点,并且,消费水平比大连低一点,所以一般人选择出去玩儿或者旅游的话,首选的是青岛,而不是大连,大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也是靠海,但是他和青岛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青岛那边,我的感觉就是他们,青岛人比较实在,当然这也不是大连人不实在,他们的实在是包括一些是很多方面,比如青岛的人们的穿着会比大连看起来要朴实很多,他们是注重于吃喝玩这一方面,大连那边的人比较注重,穿着打扮,这些外在的一些东西,会看的比较重一点。

当然,如果考虑到出行的,费用问题的话,是青岛比较适合旅游的,但是,作为易居城市的话,我觉得大连比青岛更适合,因为大连这个城市吧,他的环境,比青岛要好很多,真的是他们的绿化呀这些,因为青岛,也算是工业城市的工业比大连要发达一点,所以他的环境保护没有大连那边做的好,所以作为按照易居城市来选的话,大连比较好,因为我是去这个两个地方玩儿的,所以我的比较也是从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比较。别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你说海鲜嘛,这两个地方的海鲜都挺多的,但是区别不同的就是你在大连能吃到比青岛更高级一点的海鲜而已,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没什么,青岛购物的地方确实没有大连多,但青岛吃的地方,比大连要多得多。

大连和青岛比,哪个城市房价低一些,物价便宜,更宜居

现在来看的话,青岛肯定要比大连发展得更好,因为青岛处于山东靠近华东的区域,经济活力相对东北地区的城市也比较强,大连以前可能和青岛经济发展不相上下,都是港口城市,但是随着东北重工业的渐渐衰落,大连难免也受到了影响,房价自然也是涨的慢了,无论是gdp总量还是发展前景,如今大连都无法和青岛进行比较,当然大连依然还是一座宜居的海滨花园城市,城建非常具有特色。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有几个城市经济发展比省会还要好,因为地理位置强,比方说山东省最强的一座城市是青岛,这是一座海滨港口大城市,实力超过了济南,对岸的辽宁省,虽然省会沈阳也是地位很高的,但是大连也是一座计划单列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不比沈阳差,很多人好奇,这两座类型接近的海滨城市,哪座发展的更好,更宜居呢,其实这两座城市的环境都不错,但是发展潜力还是青岛了,房价更是青岛占优势。

首先青岛和大连的城市级别完全相当,两者都是计划单列市,并且比起省会城市,只强不弱,都靠近海边,就连当地的方言都是差不多的,别看大连是在辽宁省,但是这里的人说话口音可不是东北话,而是胶辽官话,和青岛,威海基本一致,所以说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两个地方进行比较,而目前青岛几乎在经济方面已经把大连慢慢甩开了,GDP大连8000亿都没到,而青岛已经达到了12,000亿左右,总量方面大连基本上只有烟台的档次了。

原因就是东北重工业开始慢慢衰落,可能在改革开放之前东北还是占有优势的,但是随着沿海地区中心渐渐的往东南方向转移,所以说东北的城市经济开始渐渐衰弱,不仅仅是大连,沈阳和哈尔滨这几年的经济都是停滞不前,慢慢被沿海地区的地级市超越,房价自然也是很难上涨,因为这里人口流出较多,失去了原来的吸引力,大家都喜欢往南面跑,但是青岛不一样,青岛还是被政策照顾,成为了山东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城市,如今青岛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不过大连虽然经济一般,但是大连的环境还是不错的,这两座城市都很适合居住。

大连和青岛哪个更好一些

你是要旅游,居住,工作,养老,做买卖?旅游海滩还是青岛的好。大连海边卵石多沙粗糙。养老居住大连不错,城市超级干净房价低。工作青岛第一,大连第二,。做买卖青岛最好,娶媳妇大连的好(这句一定要让大家看到啊)认真你就输了!骆驼的脖子仙鹤的腿,各有所长!大家分析的头头是道,其实人们眼中的好不好和GDP,几线城市,层面的不同!老百姓眼中的城市无非就是宜居!适中的房价,园林城市,民风淳朴,慢生活就是好的城市!当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更好了!

大连继续发展的话,会成为一线城市吗

诸如一对亲兄弟,每当我们提到大连或者青岛之时,一定会想到另一个,并顺便调侃后者几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大连显然已经略逊色于青岛,可是大连曾在上个世纪末辉煌一时,其锋芒一度盖过除北京以外的其它北方城市,城区建设上面更是成为了全国标杆级别,综合实力也是傲视群雄。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东北经济整体下滑,大连也惨遭牵连,再加上国家对青岛的大力支持,使得在这短短20年间其经济便被青岛超越,最后便造成了这样的结局。

不得不说两个城市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大连与青岛这两座城市,都是环渤海经济带的两个重要城市,都是一个开放而又美丽的旅游城市,都是副省级城市,其经济总量也都是本省当中的一匹黑马,可以说两个城市几乎是从同一个模子当中雕刻出来的一样,简直就是一对双胞胎。而当我们对二者进行讨论之时,便会有一种相爱相杀之感。

两者虽然同是海滨城市,但是在地形上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良好的地形实在是太重要了,任何企业都不会选择落户于沙漠当中,就像人们都喜欢居住于依山傍水之中是一样的道理。这一点青岛似乎占尽了便宜,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青岛的山地与丘陵地带占比仅仅只有17.6%,而同样的大连却几乎全部都是山地,零星的平原地区也只不过分布于海边与山间,这也是制约大连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方面。

如今是一个看脸的年代,对于一个城市来说GDP就是它们的脸面,GDP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其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它的认知程度。小编查阅相关文献之后可以得知,2019年青岛GDP高达11741.31亿元,而大连GDP只有可怜的7001.7亿元,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两个城市之间的GDP相差的并非一星半点啊!看来大连在经济发展之上还是要狠下功夫啊!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大家比较关心的GDP之上,青岛明显更具有优势,当然并不是完全的超越,大连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只不过在最近的几年当中,大连在其经济发展上面相比于其它沿海城市明显落后了,目前主要还是在文化底蕴方面多有建树,已经很少看到那种年轻城市的活力了。

对于青岛来说,这几年也算得上是锋芒毕露,随着帆船世锦赛、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旅游峰会等大型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也让世界看到了这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同样也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所以青岛这几年的变化也是非常之大。如今,青岛正大步向前,向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地前行着。

因此在小编眼中,大连和青岛两座城市在未来发展上面,还是青岛比大连更有优势,如果我们从居住环境上来看的话,小编还是比较喜欢大连这座城市,毕竟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

为什么近些年大连会被青岛赶超

我们对比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GDP与大连的差值,然后发现大连在2000年以前几乎与青岛是你追我赶,就好比现在武汉与成都的关系,而到了2000年以后,大连开始节节溃败,尤其是到了2015年之后,大连GDP开始大幅落后青岛GDP,这其中,我们抓住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2000年,一个是2015年,对着两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分析:

2000年,大连GDP开始被青岛超越

这是为什么,我们调查了一个数据,大连小学生数量在2000年,开始减少,也就是说,从这一年开始,大连的人口在慢慢流失,去了哪里?

主要三个城市:上海、深圳、广州

2000年,改革开放最鼎盛的时代,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群开始崛起,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也在崛起,大量东北人开始走出家乡,大连也不例外,根据目前深圳户籍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12万大连人在深圳落户,如果只考虑常住人口,深圳目前有接近30万大连人,广州有25万,上海有30万,也就是说,光这三个城市,大连就流失了85万人。

同样,青岛人口总量节节攀升,如今总人口已经达到929万,足足比大连多了231万人。

从2015年开始,到2016年,大连GDP出现负增长

2015年,是东北经济的寒冬,东北三省,两个省出现经济负增长,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东北的F4集体沦陷,城市竞争力和经济环境下滑厉害。

民间开始流传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是东北同胞心中的痛。

前几天企业家潘石屹说过一句话:“东北无企业家”,其实不是说东北没有企业家,更是东北没有出现特别大的企业家,有巨大贡献和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家。

总结

以上可以反应出,东北不是区域位置不行,也不是工业基础差,而是营商环境继续改善,那什么拯救你东北?又拿什么拯救你大连?我想,只有自身刮骨疗毒,改善营商和投资环境,生态环境,控制房价,吸引人才,这样,在未来还有希望崛起!

其实两个城市差不多,从 历史 地位、 历史 遭遇、城市定位等等方面来看,大连和青岛的差异并不大。

而且,两座城市在发展之中也一直处于齐头并进,期间虽然互有赶超,但对于究竟谁强,谁若,显然还达不到盖棺定论的程度。

最相像的两座城市

大连和青岛非常的像,在近代史上有着同样的遭遇,在近年发展中,也有着同样的境遇,作为14个沿海开发城市中的一员,作为5个计划单列市中的一员,两座城市一直无可避免的被比较。

当然,很多人也喜欢互相比较。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连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过青岛的,但实质上超过的并不多。随后青岛也有不俗的发展,尤其是青岛港屡屡创造奇迹,让这座城市享负盛名。

后来进入到招商引资的阶段,起初大连仍旧占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后来终究被拉平。在加上民族产业的崛起,现在的青岛经济,无疑是强过大连的。

大连究竟输在哪儿?

如果去看2010年之前的各类数据,其实大连和青岛之间根本就不能算是有差距,有时候青岛高,有时候大连高,相差的数据也不大。

可是在2010年后,两者开始真正拉开的差距。

从状态上来看,青岛似乎找到了最适合发力的位置,然后就是蒸蒸日上。

反观大连,缺少了发力点,浑身是劲生生用不出来。

至于大连为何如此,其实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既有宏观上的差异,亦有微观上的影响,始于人,败于人。

近些年来大连人才流失之严重,可以说得上是一记重锤,在加上产业转型问题重重,想要重振想必不仅是时间问题,人才是关键。

也就说,大连如今在经济上出现颓势,主要原因便是在于人,既包括对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人,也包括对于对于发展具有支持性的人。

大连能否挽回颓势

说实话,包括很多大连人在内,对于城市现在发展的状况和方向,都只能表示有这样的希望,却没有这样的信心。

这座城市开始变得令人失望,当然,近些年令人失望的城市也不只是大连。

而青岛的高速发展虽然令人惊喜,却也伴生了一个高房价的问题。

笔者有一些青岛的朋友,而他们正巧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他们来说,对于他们这样家里有房子,甚至有几套房子的人来说,房价高当然是好事儿。

可是当青岛的房价高到打工者买不起,只能望而兴叹的时候,要不就降低房价,要不就承受一些人才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其他城市。

当然,如果要是选择定居的话,大连是更好的选择

无论是青岛,还是大连,两者都会说自己的环境有多好。

然而,仅从定居属性来说,请问各位,你们是希望让孩子参加山东的高考,还是辽宁的高考呢?

大连的繁华是一个假象,漂亮的街道、高楼大厦、美丽景观,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都是水中花、镜中月。没有良好的实体经济,人们就没有较好的收入,只好远走它乡寻求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大连真实的情况。青岛不一样,海洋工业欣欣向荣,青岛脾洒、海尔电器、海星电视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掠地侵城,而且走向国际,它是一座繁华的、 健康 的、欣欣向荣的城市。

作者:子非鱼

中国有许多怀有瑜亮情结的双子城,大连与青岛就是其中一对。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港口城市,都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都是计划单列市。

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地区一直都是中国的经济领头羊,大连的经济地位位居全国前列。1993年之前大连的经济实力都优于青岛。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青岛、大连统计年鉴;单位:亿元

之后,青岛反超大连,并将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为什么大连会被青岛超越呢?主要是受东北整体经济不景气所累。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发展开始受困,在官本位思维的影响下,以及一些僵化体制、惰性思维综合作用下,东北经济开始衰弱。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中国港口集装箱网

大连是东北地区四个主要城市之一,是受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大连的经济衰弱主要表现在GDP增速和港口吞吐量上。

上图是1990年以来青岛、大连俩港口的吞吐量数据。从上图可以看到,2000之前大连的港口吞吐量都是高于青岛的,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港口城市迎来发展最大机遇,港口吞吐量飞跃式发展,但期间受东北整体经济影响,大连后劲不足,终于被青岛超越。

大连的衰弱主要是因为其体制僵化、产业单一。而青岛,依靠科研创新企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有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等知名企业。

因此,大连要重新超越青岛,产业单一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先看看两家近年GDP总量。

人口情况

通过房地产看看,常住人口需求

对拥有外贸港口城市,主要看腹地辐射情况,实际上两家都不好 山东的大平衡模式,经济上没有高地,无法吸引高端人才,人才流失严重;交通上同样没有对外大交通,省内网状交通没有枢纽,物流集散分拨同样没高地,青岛最终不能形成物流集散港口。

这是大区经济环境和城市宏观规划差异所造成。

大连发展的走弱跟东北地区经济环境整体发展迟滞有关,毕竟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是分不开的,有些省会城市所在区域经济一般,但由于省会的地位却可以倾全省之力打造一座城,可大连不是省会,省内所有资源不可能都优先给大连,而大连本身又没有强邻可以相辅相成,所以单兵作战的发展境遇是有点尴尬的。此外就是城市整体的宏观规划,大连这些年来对于自身的城市定位本身比较低调, 旅游 业和软件产业从过去的全国瞩目到现在似乎变得默默无闻,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似乎都在下滑。虽然很多方面从数据来看还是在稳增长,但多元化发展速度以及经济增速还是明显弱于其他同级别城市,甚至于在最近的城市等级划分当中被无锡挤出了新一线城市。

青岛的崛起似乎就是从经济反超大连开始的。青岛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山东均衡的城市发展方式和清晰的经济发展思路。青岛周围有烟台、威海、潍坊这样的经济强市当邻居,每天有20几班次的城际铁路对开,目前已经形成青烟威一小时都市圈,几城之间经济协同发展、 旅游 业协同发展,并且有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等方式促生城市群发展模式。青岛是中国最早的品牌之都,但早期对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青啤这些企业倚重程度很高,现在虽不是品牌之都了,反而对这些企业的依赖性减轻了很多。转而对于有实力的外企和国内新兴行业龙头的引进更加重视,对金融业的塑造也更加专注,当然收效也是比较明显的,目前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外企在青落户,有17家外资银行入驻青岛,青岛的品牌和金融影响力逐年递增。此外 旅游 业的开发也更有针对性,投资方向更明确,在 游客接待量和 旅游 收入双双反超大连之后, 旅游 收入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十。有了良好的发展模式和用人需求,青岛这几年一直着手于名牌高校引进以及人才引进,不仅先后引入了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85校区,现在也全面放开本科学历落户。这些都是让人能够看到长远宏观规划的脚印,个人认为青岛在一两年后会再一次进入发展提速阶段,进入新的快车道。

可以说大连起步比较早,发展也比较顺畅,具体原因在这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既然说到两个城市相比,当然两个城市有很多相同点。第一,都是港口城市,都是本省经济圈的重要出海口,掌管了本经济区的领头羊。第二,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 旅游 城市。第三,两个城市都是市区内多山,而且多 历史 遗迹, 历史 建筑。说完相同点该说出现差距的原因了。第一,作为本地区的经济龙头和港口,青岛依托的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动力十足,经济增长全国领先。而大连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显现出明显的增长乏力,要知道东三省在全国GDP排名里连年降低,最近几年甚至跌幅前几名。从发展动力上来说差距会逐步加大。第二,看看我国大型港口城市,珠海,甚至,厦门,上海,青岛,天津,大连。每个大型港口城市,背后都是大型的经济圈,如果没有经济圈的依托以及活力的支持,港口吞吐的作用就会弱化,大连和青岛的差距在这。同时大连和青岛,天津太近也是受限制的一个原因。第三,两个城市都有大量的 历史 建筑,然而大连起步比较早,那时候文物保护的概念完全没人在乎,于是大连几乎完全铲平了 历史 建筑,虽然整个城市都年轻了,但是也失去了 历史 的味道,在人文 历史 情怀方面输了一分。青岛刚开始发展起步比较晚,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文物保护观念被重视的时候,及时的挽救了一大批 历史 建筑,目前青岛很有特色,即有老城区的大量 历史 建筑,又有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气息,加一分。第四,青岛和大连都是市内多山,交通不便。大连的旅顺区至今未完全整合,青岛老城区交通很不顺畅,大量的单行道及弯道,这一点上貌似与大连打平,而且青岛还被胶州湾限制,甚至还比不上大连。然而随着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贯通,一下子盘活了青岛西海岸,西海岸新区又被评为国家级新区,跟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属于一个级别。目前青岛很多城市功能都搬迁到了西海岸新区,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等于一下子把经济总量飞跃一大步,又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建成了东方影都,向亚洲最大影视基地进发……而大连随着经济发展动力下降,及东北地区人才外流严重,这里外里差距就不是一星半点了。第五,青岛和大连都想吸引大学进驻,然而青岛的能力貌似更大一些,毕竟西海岸新区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人才有人才。长此以往,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生活大连18年了,这个差距会约来越大,一个自身原因,二是国家定位不同,国务院批复大连人口控制在500万内,青岛到2022年人口要达到1200万人,这足以看出将来发展方向和城市定位,一个是一般城市,一个是大都市

大连为什么变成这样,相信每个大连人都知道

大连位于东北,和青岛一样都是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均为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东北亚最大港口。从建国到改革之初,两城都是明星城市。大连在1993年之前,GDP是高于青岛的,大连受东北整体经济不景气影响很大,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即是缘于此。东北国企多,资源性企业多。一旦资源挖净,经济下滑就势不可挡。大连在东北倚仗的资源输出优势也荡然无存,大连港口货物吞吐量也就低于青岛了。 东北的问题是老问题了,经过第一轮的破产整合和后来的关停并转,东北的空气质量大大地改善了,但GDP增速却处于全国倒数。经过二轮"振兴东北计划",东北却依旧焕发不出青春。东北国企的僵化和不思进取,使得大批东北人逃离,尤其可惜的是大量大学毕业生异地就业,大连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青岛背靠山东这个中国第三经济大省,这十年来发展突飞猛进,去年已经迈入"万亿俱乐部"的行列。东北的大连在暗自神伤,东北何时才能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