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海鹏怎么去当副军长了

景海鹏怎么去当副军长了(航天英雄景海鹏:从一贫如洗到三次登上太空,如今的他过得如何)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4 08:12:04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航天英雄景海鹏:从一贫如洗到三次登上太空,如今的他过得如何

中国自古以来提倡奉献精神,在李商隐口中,奉献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诗人龚自珍口中,奉献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罗隐口中,奉献则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景海鹏就很好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上面各个诗人的诗作,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了极致,为国家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他是中国唯一一个三次登上太空的人,很多人都称赞他是中国航天领域的“改革先锋”。不过景海鹏能够为国家做这么多,背后也有很多因素的推动。

家境贫穷,热爱体育

景海鹏是在1966年十月出生的,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不过,他生长在农村,当时农村有文化识字的人很少,他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也有些发愁不知道给他取什么名字,于是就请来舅舅为他起名。于是,家里新添的这一位新成员就叫海鹏了。

舅舅为他取的这个名字有着非常好的寓意,家里人希望男孩儿可以为自己打拼出一番事业,也可以出一个男子汉的样子,于是以“鲲鹏”这一种鸟为喻。

这个名字也寄托着家人对景海鹏的期望,就是想让他能够不畏挫折、勇往直前,把天空当作自己的舞台,施展自己的一番才能。

当时农村人家的日子过得非常贫穷,景海鹏家里也是一贫如洗,他的父母在白天需要出去挣工分,晚上回来还要熬夜捆扫帚,这样才能够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家里又有三个孩子,虽然当时的孩子比较好养活,但人数毕竟有这么多,那肯定还是会增加家里的开支。为此,景海鹏的父母还考虑过让他辍学,早点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好在父母最终没有这么做,因此景海鹏可以一直上学,实现他的人生理想了。上学的时候,景海鹏非常喜欢体育,他喜欢打篮球、打羽毛球等等,他的球技非常好,经常被学校挑去打篮球比赛。

不过热爱篮球的他也遇到过很多的挫折,老师说他个子太矮不适合当主力,就派他在球场上担任一些不轻不重的角色。

但是景海鹏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区别对待而气馁,他喜欢篮球,那他就会找到机会上场,对他来说,当主力并不是最重要的。

怀揣飞行梦想

有一次景海鹏被挑选去运城中学打篮球比赛,在运城中学的宣传栏里面,贴着一张飞行员的照片,他看到那张照片的一瞬间就被吸引了。

照片上的飞行员戴着护目镜和头盔,穿着正式的飞行衣,飞行员的身后就是湛蓝的天空,看起来非常酷,非常自由。就在这时,景海鹏心中燃起了成为飞行员的梦想。

但是他成为飞行员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刚是跟父亲说的时候就被泼了冷水,父亲说,村子里面没有出过一个飞行员,对大家来说看见飞机都是一个稀罕事儿,更不要说成为开飞机的人了。

但景海鹏并没有放弃,他决定参加1984年的飞行员招生考试,他怀揣着梦想去参加,但是并没有等来期待中的结果,他没有被选上。

灰心了一段时间,景海鹏决定报考河北保定航校,对他来说,这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另一条路,虽然有些曲折,而且还要学习很长时间,但他并不害怕。

终于,他收到了梦寐以求的通知书,学校要求新考上的学生前四年不能回家,要在学校接受严格的训练,他的母亲听说之后还大哭了一场。

就这样,景海鹏带着自己火热的梦想踏上了求学之路,在航天学校上学期间,他一直非常努力学习专业课,空闲时间他也会用来训练,不想浪费一分一秒。后来,他被分配到南京航空工作,从那时起,他的正式空飞生活开始了。

娶妻生子

景海鹏在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每一次的飞行都非常稳,很多同事都很佩服他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有一位领导很欣赏景海鹏,甚至还提出为他找一个对象。

在当时,景海鹏能够接触到女孩儿的机会非常少,不过他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领导也为他担心。在这个领导的撮合之下,他在1993年和张苹在无锡登记结婚了。

结婚之后,景海鹏还是做着自己的工作,妻子则是负责照顾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两个人搭配得非常好,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张苹知道景海鹏的工作性质,就是经常需要在高空中飞行,能回家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她并没有抱怨,反而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努力成为一个好妻子。

三年之后,景海鹏参加了航天员选拔,也就是在同一年,他的妻子怀孕了。在孩子出生之后四个月,景海鹏被选为了航天员,他给孩子取名叫景宇飞。

航天员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很多时候也需要集中训练,如果赶上出任务,那景海鹏的时间都应该花在工作上面,这样他就没有办法好好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了。

但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并没有怨言,她们知道,景海鹏不仅仅是她们的丈夫和父亲,他还属于这个国家,理应善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所以,就算景海鹏经常回不了家,妻子和孩子也依旧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他,不会给他施加一丁点的压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妻子和孩子的牺牲,景海鹏可能不能安心完成国家交托的任务。

现在景海鹏选择退隐,和妻子孩子生活得非常好,景海鹏的付出让她们可以拥有很好的物质条件,除此之外,她们非常知足,也很珍惜景海鹏回家的时间。

妻子和孩子都会善用这个时间好好跟他聊天,加深感情。景海鹏需要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们则会为他加油助威。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景海鹏的背后不仅仅有一个这样的女人,还有一个义无反顾支持自己的孩子。

幸好有她们的支持,才能让景海鹏为国家做出那么多的贡献,她们虽然不是航天员,却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什么崇拜景海鹏

景海鹏的名字,注定要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景海鹏是中国唯一一位三次上太空的航天员,也是唯一一位以将军身份上天的航天员,无愧于“航天英雄”不仅如此,景海鹏还出任了陆军第82集团军副军长。值得一提的是,82集团军为原北京军区38集团军,素有“万岁军”美誉。由此可见,景海鹏的身份发生了多次变化。从空军飞行员到“三问苍穹”的航天员,再到集团军副军长,他确实是一个传奇一是国家功勋。景海鹏同志是国家功勋,首批“八一勋章”获得者。迄今为止,仅有10位同志荣获,一般5年才评一次,是我军排名第一的荣誉。荣誉之高,人数之少,评选跨度时间之长,评选难度之大,是其它荣誉无法相比的。二是航天员杰出代表。景海鹏同志是现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也是第四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是航天员的领军人物,杰出代表。载人航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航天英雄景海鹏:中国唯一一位3次上太空的人,现状如何

从远古时候开始,人类便对神秘的太空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遐想:天上究竟是什么样子?天上是否有仙人的存在?也因为这些好奇和遐想,诞生出了一个个与太空有关的浪漫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树……古人对于太空的幻想是浪漫而朴素的,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亲身去太空一探究竟,由此也诞生了宇航员这一职业,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一位特殊的宇航员——景海鹏。

梦想终成,他3次上太空

为什么说景海鹏是一位特殊的宇航员呢?这是因为他曾有过3次飞上太空的经历。而景海鹏的宇航员之路也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如果没有他对于宇航事业的热爱和坚持,恐怕我们现在就不会有如此优秀的宇航员了。景海鹏在1984年的时候首次报名参加飞行员,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他遗憾的落选了。

飞行员落选以后,景海鹏的家人打算让他辍学打工,幸运的是,在亲戚和邻居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再加上景海鹏对自己一定能考上飞行员做了保证,父母这次同意景海鹏的逐梦之旅,没有让他辍学打工。争气的景海鹏也并没有辜负父母的苦心和期望,他顺利的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天大学的前身,也就是河北保定航校。

在部队里,景海鹏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张萍,后来,他们在1993年完成了婚礼。1996年,景海鹏开始参加航天员的选拔活动,而妻子张萍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她怀孕了。在景海鹏被成功选拔为航天员的时候,他的儿子刚刚四个月大,还没有取名。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时刻,景海鹏特意给儿子取名为景宇飞。

宇航员的正式训练要比常人想象中的更为辛苦,不仅训练的项目极为严格,甚至还要长期与家人分开,逢节日才有见到家人的机会。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来到了2008年,经过数十年严格训练的景海鹏练就了十分过硬的专业技能,被选为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当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的时候,景海鹏多年来的愿望终于真正的实现了。

神舟七号的航行非常成功,景海鹏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也赢得了全国上下人民的欢呼,而景海鹏的太空之旅也并没有止步在这里。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景海鹏又先后搭乘神舟九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飞入 太空,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而这些,也正是景海鹏不同于其他宇航员的地方,他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曾经3次飞入太空的宇航员。

篮球小子,他却与飞行结缘

尽管景海鹏在航天事业中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事实上,最起码在高中以前,景海鹏的人生字典中并没有“飞行员”或是“宇航员”这两个特殊的词汇,他就如同其他普普通通的同年男孩子一样,对于未来并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规划,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呢?

景海鹏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在上世纪60年代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过上富裕的日子,大部分的家庭就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过得很是贫苦。景海鹏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家中总共有三兄妹,为了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父母不分白天黑夜的辛苦劳作,白天跟着队里挣工分,晚上就做手工副业来维持家用。

景海鹏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因此也是格外的早熟懂事,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会尽自己所能的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工作。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早熟的景海鹏渐渐失去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孩童纯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丝毫不像是一个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人,而只有在打篮球的时候,活跃在球场上的景海鹏看上去才有一丝属于青年人的气质和活力。

那时候的景海鹏,对于篮球是非常痴迷的,而他最初的梦想设定,也是与篮球有极大的关系。在安邑中学读高中的时候,景海鹏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有一次,景海鹏所在的安邑中学与周边的运城中学展开了篮球比赛,作为校篮球队主力的景海鹏自然而然的参加了这次的比赛,但任谁都想不到的是,正是这场比赛改变了景海鹏人生的轨迹,也让我们的国家诞生了如此优秀的宇航员。

在篮球赛比赛期间,景海鹏来到了运城中学的校园。当时,运城中学的宣传栏中贴了飞行员的照片,景海鹏看到照片中的飞行员身上穿着特制的衣服,英姿飒爽,格外的帅气,一下子就击中了景海鹏的内心。比赛结束回到家后,景海鹏就迫不及待地向父母描述照片中飞行员的英姿,并向父母表达了自己也渴望成为飞行员的心愿。正是这一次的经历,成为飞行员这件事就像种子一样埋入了景海鹏的内心,并在日后生根发芽,成为参天大树。

功成身退,他回归家庭

宇航员这个职业对于人的身体素质和年龄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虽然景海鹏现在身体依然健康强壮,但由于年龄的原因,他的身体不能承受升入太空的压力,他也无法继续从事飞行方面的工作,不过鉴于他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的一系列非凡成就,如今的他就算是退出航天职业生涯,也可以说是功成身退了。

对于景海鹏来说,他在人生的前几十年中把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他对家人有太多太多的亏欠,不过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在功成身退以后,景海鹏终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不过,景海鹏也并不是眼中只有家庭而不关心其他的事情,他会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航天新生代,让他们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太空日记》出版了,这本书是景海鹏、陈冬和王业平共同编写的,书中从专业宇航员的角度出发,为当代的青少年科普了地球以外的航天生活。2019年,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白昼流星》这一章节中,景海鹏还本色出演了宇航员。

结语

古人对于太空的一切幻想在今日都在一点一点被实现,实现的过程既是得益于科技的力量,同样也离不开诸如景海鹏这样的航天勇士的努力。他们克服本能的恐惧,用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让人类在太空中走得越来越远,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的成长故事

从小海鹏就很有主见,根本不认输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在本村上的小学、初中,高中时,先是在安邑中学,后来为考上飞行员,又转到离家较远的解州。在解州中学,他被招收为飞行员。   景海鹏的母亲王珍玲至今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情景。那年儿子初中升高中,因为中考成绩不错,海鹏被解州中学录取。解州中学离家三十多公里,当时是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   “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了。海鹏要到解州中学上学,就必须住校,肯定就要上灶。而上灶,家里肯定花不起钱!”   “做父母的,肯定都不想耽误孩子的前途。我和他爸商量后,想让海鹏去离家比较近的安邑中学。安邑离家近,可以不时地回家来吃饭,还可带上干粮在学校吃。”   “海鹏很听话,在安邑上了学。没过多长时间,他又来说服我们,坚持要去解州。后来看说服不了我们,就自己拿上行李,头也不回走着去了解州。当时还下着雨。”   “在解州,懂事的海鹏知道家里紧张,从不乱花一分钱。就连回家,他不是选择走路,就是蹭有自行车的同学顺路车。现在想来,不是去解州,海鹏就不会选上飞行员。而不是飞行员,也就根本没有当航天员的机遇。”   话很少、特懂事、很要强、有主见。这是表兄杨海泉对景海鹏的评价。杨海泉比景海鹏大一岁,两人不仅是姑舅关系的表兄弟,还是小学和初中时的同班同学,玩伴。杨海泉如今是东杨家卓村的人物,在村里的南面建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酿造厂,有好几部汽车。但提起表弟,杨海泉却满脸都是佩服,念叨海鹏从小就是他俩的主心骨。   最爱运动,尤其擅长打蓝球   和一般的同龄男子相比,景海鹏不算是高个子,现在也就一米六八的样子。但走访他的亲友同学时,大家却都称他是难得的打蓝球好手。   海鹏的小学老师王天乐回忆,海鹏打小就特别喜欢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起,就是学校的篮球队队员,打蓝球的技术和水平是同龄中最棒的。”   景海鹏弟弟景海龙说,性格腼腆的哥哥最痴迷于打篮球。小时候,哥哥就在他们家老屋的墙壁上,划了一个表示蓝筐的圆圈。后来,又安上一个铁丝圈代替,一有空,哥哥就在家里练习投篮。   景海鹏小时候的伙伴王金星也说,自小景海鹏就好胜,打篮球从不愿意服输。“打得好,投篮很准。”   表哥杨海泉一直和多有接触,平时一说起表弟景海鹏,他肯定要说海鹏最擅长打蓝球。“海鹏到初中后,因为个子不高,海鹏没有入选篮球队,但一有机会,海鹏就想法展现自己的篮球特长,后来硬是靠着韧劲当上了队员。后来不管上高中,还是在部队,海鹏都一直是篮球队的一号主力。”   “海鹏好运动!”景靠喜说起儿子,也是离不开蓝球:“海鹏当上航天员后,也是航天城里打蓝球技术的,老是头号选手。海鹏能成为航天员,肯定和他平时爱打蓝球有关。从小到大,海鹏一直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从没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身体一直很棒。”   “海鹏好运动,影响了二儿子海龙和女儿艳芳也都好运动。现在回忆起来,儿女三个从小身体都很好,都只是偶尔有头痛感冒,从来没有生过大病。”   童年的上天梦和成为飞行员   如今的东杨家卓村,早已是运城民航机场所在的空港开发区的一部分。因为离机场不远,海鹏从小就有当飞行员的梦想。   海鹏的父母都还记得,在海鹏的小时候,不远的邻村有一个青年人被验收通过当上了飞行员。在大家都议论此事时,海鹏就非常羡慕。平时一有空,他就想法打听,想知道一些有关这个邻村青年的成长故事。   海鹏是在解州中学上的高中。当时的解州中学,不仅是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还是山西省中学里最有名的飞行员培养基地。在高二的时候,海鹏就摸上了招飞行员的程序道道,曾告家里人他想要报考飞行员。 到海鹏上高三的时候,保定的十二航校来运城招飞行员。景海鹏就找班主任,要求请假参加第二天的体检。   在班主任的眼里,景海鹏的学习成绩很好,完全能够考上统招的普通高校。一听景海鹏要请假体检,根本就不同意;“说啥都行,验飞行员体检就是不准假!”   一直做着上天梦的景海鹏这次没有听老师的话。他后来偷偷溜出校门,和学校的其他同学一起相跟着来到运城,参加了体检。最终,他是3名合格的人员之一。   体检完之后,知道自己完全合格的景海鹏非常高兴,不顾自己刚做完散瞳检查一时还难以恢复,戴着为保护视力而发的墨镜,一路步行10多工里,从运城回到东杨家卓的家中。   景靠喜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海鹏回到家时,我们还在地里干农活,家门被大锁锁着。他就戴着墨镜跑到地里,告我说他的飞行员体检过了。我和他妈一时没有准备,听了儿子的话还有点发愣。后来明白过来,我和他妈再也无心干活,当下就和扛着锄头和儿子回了家。心里真是高兴啊。”   体检通过后,接下来是政审。景海鹏一路绿灯,成为保定的十二航校1986年在运城所招的飞行员之一。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考上飞行员之后,景海鹏先是在保定的飞行学院学习了三年半,接着,到临汾的初级航校,又学习了半年。在运城机场的中级航校,学习了一年,学会了飞初教机。在永济的高级航校,学会了驾驶喷气式飞机。   在刚开始学飞行时,凭着不服输的倔劲,景海鹏不仅度过了飞行员人生的第一道难关,还让他得到了全中队第一个奖励。在小时候,景海鹏就一直很内向,根本没有其他农村孩子的调皮捣蛋劲,不少儿童都会的游泳,旱鸭子景海鹏却一窍不通。   作为飞行员,如果不学会游泳,下一步的命运肯定是淘汰。景海鹏不甘心自己的飞行员梦早早夭折,就下决心苦练游泳。只是短短的一周时间,景海鹏的游泳就从不会到会,从及格再到优秀。他因此得到全中队第一个嘉奖。当时,他所在的中队,是125名飞行学员。   在永济学完后,景海鹏又来到江苏,正式成为空军的一员。他先是在连云港,后来又到无锡,继续学习更高级的飞机驾驶。也是在无锡,景海鹏遇到了后来成为他爱人的张萍。   张萍的老家在河北省沧州,是县级市河间的一个普通农家。当时她在无锡一家宾馆是管理人员,因为姑父也在无锡机场,经常看亲戚的张萍认识了景海鹏。   景海鹏和张萍结婚时,是在运城老家举行的典礼仪式。一直记着儿子结婚情景的王珍玲说,因为当飞行员有规定,海鹏结婚时,已有29岁,比小他三岁的弟弟海龙都已结婚几年,并且生了女儿。   海鹏的结婚日子是1993年的农历九月二十四,这一天,正好是他29岁的农历生日。而算公历,又是张萍的生日。小夫妻的农历、公历生日正好与结婚的日子重合,日子虽然清贫,他们却开始了浪漫的幸福人生路。   1997年,景海鹏结婚后的第四年,张萍在无锡生下了一个男孩。而就在此一年前,国家开始在飞行员中选拔宇航员。已不甘心只是一名飞行员的景海鹏也报名参加了选拔。   飞行员选拔条件本来就很严,选航天员更是严上加严。要求身体素质特别好不说,还不能有病史。景海鹏从小身体就非常健康,也没有过住院史。航天员选拔时,他自然成了幸运儿。   儿子生下来后,因为心里一直牵挂着航天员选拔,景海鹏一直不给儿子起名。到孩子4个月的时候,他终于接到航天员录取通知。于是,他的儿子,就有了一个承载景海鹏飞天梦的名字——景宇飞。   接下来,景海鹏就从无锡来到北京航天城,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名学员,直到最后,他成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   “神六”的第二梯队到“神七”的正选队员   在中国航天,乘“神五”飞出地球的杨利伟是第一位天空人。作为杨利伟的队伍和好朋友,景海鹏那时还不为人所知。直到“神六”发射时,与刘伯明搭挡的他成为第二梯队成员,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关公故乡出了一个名景海鹏的航天员。   至今仍然记得,“神六”发射的前夜,景海鹏的家人在东杨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电视的场面。当时,屋子里有不少人。除了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海鹏的弟弟海龙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家里,加上海鹏的妹妹艳芳一家和一些为他们高兴赶到的邻居。景海鹏老家是热闹非凡。   后来,看到儿子没有成为“神六”上的航天员,景靠喜仍然感到非常高兴。“没有用上第二梯队,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先进可靠。我相信“神七”发射时,儿子会更神气。”而这一预测果然说中了。这次“神七”发射,景海鹏成了正选的3名航天员中的一个。他是山西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太空人。   从1993年选入国家航天员大队后,景海鹏只会过两次老家。一次是1998年,景海鹏的儿子还很小时,他匆匆忙忙赶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02年底才会到运城老家。   景海鹏的第二次回家,是2005年。那时“神六”已成功发射并返回,他虽是第二梯队人选,却已被大众媒体放大成了几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听说他回到运城,还专门赶去见他。晚上在景海鹏住的弟弟景海龙位于中心血站后的家单元楼客厅,还与一身戎装,话语不多却英气逼人合影,留下了他回运城的影响记录。   因为训练的任务重,景海鹏第二天就和妻子、儿子匆匆返回北京,满打满算,他那次在老家只待了有三四天。   不仅很少回家,连电话都很少打。对此,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却丝毫没有抱怨儿子的意思,一直夸他们的三个儿女都很孝顺和成才。景靠喜还嫌王珍玲有时念叨,嚷人似的说:“咱海鹏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咱可不能嫌娃不给家里打电话。”   景海龙作为弟弟,平时也很难与景海鹏有联系。这几年,他和哥哥的通话次数都十分有限。多数的时候,是哥哥给他发短信,要他照顾好父母,注意两位老人的身体。而从去年后半年到现在,进入训练的哥哥没有和他同过一次话,也没发一次信息。他发的信息也没有回复。他说,他很理解哥哥。   王珍玲老人则说海鹏一直给她寄钱。按海鹏的说法,是海龙在老家照顾两位老人,他不能让弟弟在经济上受屈。每年,海鹏都要给父母寄上四五千元,进入准备上“神七”的封闭训练后,海鹏不能与家人联系,在北京航天城的张萍就安排给公婆寄了一次钱。去年海龙买新房时,尽管告哥哥款已够用,海鹏过意不去,仍然寄回一笔数目不算太小钱。   景海鹏最后一次和家人联系,是在今年8月7日的晚上。他当时将电话打在东杨家卓村老家,在问了父母的身体情况后,提醒父母别忘了在第二天晚上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接电话时,景靠喜心里虽想知道这次儿子是否会上“神七”,又明白儿子不会告诉他。最后,他只是说儿子不要操心他们,好好训练,一旦有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最近一个月,随着“神七”发射日期的越来越近,不断有来自各地的采访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景海龙也是应接不暇。得知儿子是“神七”航天员的热门人选,一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看电视,成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工作”。   一脸慈祥的景靠喜说,“神六”时儿子未能上天,自己当然希望此次他能够一偿夙愿。但是“上不上天我们都高兴,这是国家对他的考验,希望他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航天英雄景海鹏:从一贫如洗到3登太空,现在的他过得怎样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就已经对太空心神向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故事,都透露出了古人对茫茫宇宙强烈的好奇心。

而在现代,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飞机火箭,航天飞船等先进工具的创造和使用,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宇航员为人类带回了太空的面貌,让人们对太空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在这些优秀的宇航员中,景海鹏犹如神一般的存在,他不断突破自己,三登太空,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不屈的少年,用汗水挥洒着青春

1996年在山西运城东杨家卓村一个景姓家庭里,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一个小男孩降临了,看着这个白白胖胖的小脸蛋,在场的人都喜出望外,孩子的舅舅给他取了名字“海鹏”,希望他以后可以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景海鹏的家非常穷,父母都是老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母亲身体不太好,全家人都只能靠父亲一点工分过日子。

后来,父母又陆陆续续为他添了弟弟妹妹,本就捉襟见肘的日子过得更紧巴了!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衣服裤子都是补丁接补丁。

10岁那年,景海鹏交不起学费,父亲和他商量,要不先休学一个学期吧,等有钱了再去读。景海鹏看着一贫如洗的家,看着父母花白的头发,尽管心里难受,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答应了。后来舅舅知道后,连夜从远在几十公里的家里赶了回来,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景海鹏说:“读书才能有出路,这里的钱你先拿去交学费,不够再问我拿。”

景海鹏看着舅舅,斩钉截铁地说:“舅,你放心,我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回到学校的景海鹏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尤其在体育方面,更是出类拔萃。

在所有的体育运动中,景海鹏特别擅长打篮球,但他个子不高,老师一直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每次上场,都把他派到那些不太重要的位置中。但景海鹏并不服输,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猛练球技,操场上经常能看见他在挥洒着汗水!

进步大得更是连那些主力队员都赶不上,从此,不管在学校,还是后来在部队里,只要景海鹏一上场,就立马会成为全场的焦点,而他那不屈的精神,拼搏的个性,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偶像,在航天队伍里,他还有个“钢铁前锋”的称号呢!

“飞行员,我来了!”

景海鹏的航天梦,起始于高中时的一次偶然遇见,那一天,景海鹏代表自己的学校到运城中学打篮球,在运城中学的宣传栏里,他深深被一张飞行员的照片吸引了,这名飞行员带着头盔,大大的护目镜罩在眼睛上,脸上表情坚毅果敢,这张照片,在景海鹏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以至于在后续的篮球比赛中,他还差点失神丢分!回到家后,景海鹏眉飞色舞地和父亲描写着飞行员的样子,末了,他和父亲说:“我一定要成为飞行员!”

1984年,景海鹏的机会来了,空军在运城招考飞行员,得到消息的景海鹏第一时间就跑去报了名,经过一层层选拔,景海鹏都通了关,就在他觉得自己快要成功的时候,最后一项身体检测报告竟然没有及格!

景海鹏被刷了下来,他拿着这张不合格的证明,差点流出泪来,景海鹏受了很大的打击,一连好几天,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再出门。父亲和景海鹏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这个命。”可是景海鹏不信邪,他和父亲说:“如果再考不上,我就不活了!”

1985年,父亲将景海鹏转入了解州中学读书,在那里,景海鹏对于身体越发重视起来,他每天早上都会早早地去跑步,时时刻刻记着锻炼身体,尤其是眼睛,每上完一节课,景海鹏就会去走廊向远处望望。

夫不负有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在解州中学招考时,景海鹏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一下被选上了!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景海鹏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他忍不住激动地说:“飞行员!我来了!”

从飞行员到宇航员,梦的旅程不会停歇

1988年,景海鹏顺利从保定航校毕业,被安排到了连云港的训练基地,在这里,他和许多学员开启了艰苦的训练,不光要学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各种飞行技巧,尽管有汗水,有血泪,但景海鹏从不言败,1991年,景海鹏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南空驻某部,正式成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如果不是那次航天员的选拔,景海鹏的路可能就终止在了飞行员这条道路上。

1996年,中国航天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国家将在空军部队中选出几名飞行员出任航天员,景海鹏也报了名,他已经飞过祖国的东西南北,还从未去过宇宙洪荒!他想在那片浩瀚的银河里,踏上自己的脚步!

凭着过硬的航天技术和不怕吃苦的劲头,景海鹏被成功选上!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景海鹏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等等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航天员专业考核!

2008年5月,景海鹏进入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组,当他踏上神州七号的机舱时,心情说不出的激动,他和队友一起驾驶着神舟七号,在宇宙中飞行了将近5个月,安全着陆时,所有的人都为他们欢呼,庆贺!

2012年6月,已经有了航天飞行经验的景海鹏又被入选为神州九号的飞行乘组并担任指挥长,在飞行时光中,景海鹏不骄不躁,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2016年10月,景海鹏第三次被入选为神州十一号的乘组。

在这8年中,景海鹏竟3次被航天组选上,这在所有的航天队伍里是第一人,要知道,航天员对身体素质要求特别高,但景海鹏根本没有受外界任何影响!这无疑归于他对自己身体素质的严格要求。他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航天英雄名至实归。现如今的他,已经退居到幕后工作,任31677部队副部队长,为中国培养更多宇航员而努力!

从景海鹏的身上,也让我们懂得,一个人的出生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奋斗,上天永远不会亏待每个努力的人!而国家,也正需要我们这些爱追梦的人,只有民族有梦想,国家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景海鹏的生平简介

景海鹏本段1.“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航天员 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飞过歼六等机型,安全飞行120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0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 2005年06月,入选“神舟”六号火箭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 2008年06月,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 事迹 1966年10月24日,景海鹏出生在运城市的东杨家卓村。这个村大约有900多口人,只有他们一家姓景。村民们讲,因为景海鹏是航天员,村子里人都很骄傲。 景海鹏的初中语文老师张老师说:“挺好的一个娃儿,诚实得很。”今年71岁的张老师回忆,那个时候的景海鹏就很能团结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关系搞得都很好。张老师说,他怎么也预料不到,景海鹏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景海鹏在中学参加招飞时曾经因身体原因遇到挫折。“落选后,家人打算让他退学。”老人红着眼睛说,和景海鹏说了此事后,他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哭了两天两夜。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景海鹏身体检验通过,被顺利招为飞行员。 1996年,在儿子出生大约4个月后,景海鹏被选为航天员。景海鹏的父亲说:“因为这个,景海鹏给儿子取名宇飞。” 景海鹏从小喜欢体育,尤其喜欢打篮球。因为个子不高,老师说他不能当主力。景海鹏是个不服输的人,找一切机会上场。结果,这个从开始坐冷板凳的小伙子,无论在中学,还是以后在部队,他都是篮球主力队员。直到现在,他仍然是航天员中的篮球“钢铁前锋”。 神舟七号太空船于2008年9月25号发射升空,3个太空人包括入选过神五及神六计划的翟志刚、以及2名也曾经入选过神六的队友刘伯明与景海鹏。进行中国航天首次太空漫步的是曾经2次入选神舟计划的航天员翟志刚。 个 人 经 历 从招飞落榜到即将飞天 23年前,当19岁的景海鹏挥舞着保定航校的录取通知书跑到田里,对正在种玉米的父亲说“我考上了”的时候,父亲景靠喜还有点不相信。而此后的岁月里,景海鹏越飞越高,不仅飞上了蓝天,如今还将飞向“天外天”。 空中射击全团第一 景海鹏是1991年6月份分配到南空驻无锡机场某部的,而许骥认识他还要更早些。 飞行员中的“灌篮高手” 驾机飞行是一名高手,打起篮球来也是一把好手!“景海鹏的球技很棒,在他们这批飞行员中,水平是数一数二。” 结婚生子都在无锡 对景海鹏来说,无锡给他的还不仅仅是任他翱翔的天空,还有他的妻子、儿子,他的家。1993年景海鹏结婚了,妻子是部队场站的一位领导介绍的。本段2.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教授 男,1953年12月生,教授,博士 学习简历 1973.9 — 1976.9 西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学生 1990.12 — 1991.10 德国Inlingua语言学校学生 1991.10 — 1997.7 德国图宾根大学(Uni. Tuebingen)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7.7 — 2002.9 德国图宾根大学无机化学所博士生学习,获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76.9 — 1990.12 西北大学干部(讲师) (此间, 任该校助教及德国DFG科研项目承担人) 2003. 9 — 至今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教授

英雄航天员景海鹏是中国唯一3次上太空的人,近况如何

仰望浩瀚的星空,人就会有遨游太空的冲动。人类几千年来都在梦想能登上太空。我们有幸生活在实现了太空梦的时代,但在太空时代,能登上太空的人类仍然凤毛麟角。登上太空的幸运儿中,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又特别幸运,他不止一次实现了登上太空的梦想,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

景海鹏出生在1966年,那时人们的水平普遍都比较低,而景海鹏的家庭条件更加贫困,一家人全靠父亲务农维持生计。要养活一大家子人非常艰辛,父亲起早贪黑地劳作,仍然难以满足一家人的温饱。由于长期劳累,加上营养不良,父亲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又病倒了,这让景海鹏家里更是雪上加霜,生活顿时失去了最基本的依靠。

穷人家的孩子一出生就体验到生活的艰辛,比一般的孩子要早懂事。看到家里陷入这样的困境,景海鹏提出要辍学打工,帮助家里度过难关。但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母亲坚决不同意,告诉景海鹏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和一家人的命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弃学的想法。

家里人的殷切希望深深影响着景海鹏幼小的心灵,他在学习上的努力达到了拼命的程度。课堂上他全神贯注,认真做笔记,老师教的知识他力求不错过一个字。放学后,他除了帮家里做些家务,其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别的同学还在玩耍的时候,他已经做完了作业;别的孩子已经酣然入睡,他还在复习、预习功课。他的刻苦、努力让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优秀学生。

以景海鹏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应该没有问题。而景海鹏还有一个深藏于内心的愿望,他想当一名飞行员,飞上祖国的蓝天。专家到学校招飞在那时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由于驾驶飞机的空中环境一般人难以适应,飞行员的招收条件非常严格,特别是对空军飞行员的要求几乎达到了超人的标准。想当上一名空军飞行员,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正是由于飞行梦听起来不切实际,景海鹏几乎没给人提起过自己的这个梦想。招飞的时候,他默默地和其他试着玩的同学站在体检的队伍中,没有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渴望。

幸运的是,景海鹏通过了初次体检,并在之后的层层选拔中一路过关,被招收为预备飞行员。要想飞上蓝天,预备飞行员还面临着重重考验。历次招飞都有选上了又被退回的事例。景海鹏当上预备飞行员后,训练非常刻苦,最终通过考核,飞上蓝天,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空军飞行员。

当上正式飞行员后,景海鹏没有懈怠,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很快熟悉了各种飞行技能,出色完成了很多重要任务,成长为一名非常优秀的空军飞行员。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载人进入天空提上了日程,需要在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宇航员,为载人航天做准备。这个消息让所有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都感到很激动,登上太空的期望在每个飞行员的心中彭拜。

宇航员的选拔对空军飞行员来说等同于终极挑战,通过一系列考核,景海鹏以出色的身体、心理素质和1220飞行小时的丰富经验等综合条件,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宇航员,进入了航天培训阶段。2008年是景海鹏第一个圆梦年。这年他登上神舟七号飞船第一次登上了太空,完成了从蓝天到宇宙的超越。

在接下来的几年,景海鹏又乘神州九号、神舟十一号飞船两度遨游太空,他是中国唯一3次上太空的人,在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梦想。

三上天空之后,景海鹏成了万众景仰的航天英雄。很多地方都请他去做报告,所到之处他都被鲜花、掌声包围。多年过去了,人们仍在关心,这位航天英雄近况如何?景海鹏现在已经退居二线,把自己的太空经验传授给新一代宇航员,继续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是他现在的最大愿望。在他心里,拥抱太空的梦想将伴随终生。

结语:人生都有志向,越是远大的志向,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越大。一个人出生的家庭条件不能选择,能选择的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行动。在逆境之中,有人奋进,有人沉沦,这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要实现远大的抱负,就必须具备面对困难的勇气,也必须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越大。人生的志向要通过奋发努力来实现,没有努力的梦想永远只能是一个梦。人生的梦想如太空般辽阔,等待着人们用辛勤和智慧去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