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德里戈吉他大师

罗德里戈吉他大师(杨雪霏哪里人)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4 09:49:15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杨雪霏哪里人

杨雪霏杨雪霏,著名的古典吉他演奏家,是中国古典音乐家在国际舞台的代表之一。在其学生时代,杨雪霏就以高超的天赋备受瞩目。18岁时获澳大利亚著名吉他手约翰·克里斯托夫·威廉斯赠送他的珍藏吉他斯莫尔曼吉他。2005年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选为院士,并与百代唱片签约。多年来活跃在国际主流音乐舞台,杨雪霏被古典音乐电台ClassicFM评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一百位古典音乐家之一”。中文名:杨雪霏国籍:中国出生地:中国北京出生日期:1977年03月15日职业:古典吉他演奏家代表作品:四季主要成就:北京牡杯青年吉他比赛第二名东京国际吉他比赛特别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奖”唱片公司:百代唱片音乐类型:古典音乐演奏乐器:吉他个人经历杨雪霏,作为罕有的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吉他演奏家,被誉为当代其中一位最令人瞩目的音乐家新星。10岁那年,西班牙大使观看了她的吉他首演。12岁,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拒绝了北京最好的中学的邀请,进入了音乐学院。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她甚至找不到一把好吉他,直到1995年威廉姆斯来中国巡演结束后把自己的吉他留给了杨雪霏。14岁那年,她来到马德里,为高龄眼盲的作曲家罗德里格演奏了他创作的那首不朽名作《阿兰胡埃斯协奏曲》。2000年6月杨雪霏成为中国第一个取得学士学位的吉他本科毕业生,同年9月她作为第一个中国学生,也是全球第一个吉他学生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委员会全额奖学金,赴英随米高卢因(MichaelLewin)及约翰米尔斯(JohnMills)修读研究生课程。2002年以罕有的高分取得由英国皇室成员颁授学院的演奏家文凭、研究生文凭及院长特别奖,并获邀与皇家音乐专科学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阿兰胡埃斯协奏曲。2012年以杰出成就,被授予皇家音乐学院院士荣誉。结缘吉他说起自己学吉他的初衷,杨雪霏第一句话就是,“不是我选择了吉他,而是吉他选择了我”。7岁那年,杨雪霏的父母想让女儿学点乐器,磨磨她的淘气和调皮。那是1984年,手风琴是最热门的乐器,父母毫不犹豫就选定了手风琴。不巧的是,手风琴班报满了,而且老师觉得她年龄小个子也小,拿手风琴太累。巧的是,有个父母都认识的音乐老师办了个吉他兴趣小组,问杨雪霏要不要学吉他,父母倒也没意见。第一次听到吉他,杨雪霏不仅连吉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甚至还把名称都给忘记了,她跟妈妈说,我要去练那个“叫什么”的乐器。爸爸带着杨雪霏去当时的北京百货大楼买了她人生当中的第一把吉他,是专门给小孩用的,杨雪霏记得很清楚花了20元,在当时也算是一大笔钱了。杨雪霏出名后的吉他是2003年吉他制作大师斯摩曼本人专门为她特别制作的纯手工吉他,少说也得十几万元人民币,正常情况下,买一把要排十年队。可那把20元的吉他,她还一直留着。买下那把吉他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杨雪霏会一辈子跟吉他在一起。杨雪霏在吉他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她说练琴没有那么辛苦,“从小练吉他开始,我从来没有恨过吉他,现在很多琴童都会说我恨死钢琴了,这样的想法我从来没有过,不过不想练倒是常有的。”10岁那年,杨雪霏参加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给西班牙大使表演。那次,她收获了来自各方的夸奖。杨雪霏说,那时她知道了弹吉他也可以成为演奏家,但是对于怎样才能成为吉他演奏家,她并没有概念,也就是在那时候,她知道已经和吉他分不开了。成长经历出生于北京,七岁时在学校内于陈长玲老师主持的课余吉他小组中开始接触吉他,十岁随陈志正式学习古典吉他,不久后便在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中初次展露她的才华,获得参与的各国专家及听众的一致赞赏,以至西班牙领使赠予她一把西班牙音乐会吉他。十一岁作为唯一的儿童选手参加北京牡丹杯青年吉他大赛获得第二名,十二岁在东京演出,获得日本吉他联盟授予的特别奖,日本著名吉他制作家河野贤赠予她一把他本人制作的吉他。十三岁获得由北京市长颁发的银帆奖,同年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为中国第一个主修古典吉他演奏专业的学生。在中学期间杨雪霏已到西班牙、葡萄牙、日本、香港、澳门、台湾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及城市演出,亦多次出现在各地电视台及电台节目中。少年时期的她,已经具备惊人的技术及鲜明的音乐个性与感染力,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著名作曲家罗德里哥(JoaquinRodrigo)出席她的马德理演奏会后说“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年轻人的演奏”。2000年她的首张独奏专辑面世,获得世界各地的高度好评,同年6月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个取得学士学位的吉他本科毕业生,9月作为第一个中国学生,也是第一个吉他学生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校联盟的全费奖学金,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随米高卢因(MichaelLewin)及约翰米尔斯(JohnMills)修读研究生课程。2002年以罕有的高分成绩毕业,获得由英国皇室成员颁授学院最高的DipRAM演奏家文凭,每年只提名一人的院长奖,以及多个其它奖项。音乐成就杨雪霏的演奏不仅具有东方人特有的细腻与诗情,并且具备女性演奏家所罕有的魄力与激情,加以对乐曲深刻的理解和超群的技巧,使她在英国以惊人的速度建立了她的国际演奏事业,演出和访谈经常出现在不同国家的各种媒体上,在许多国家和重要音乐节演出独奏、协奏曲及室内乐音乐会,其中包括英国、美国、新加坡、中国、日本、德国、芬兰、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爱尔兰等;重要场地有英国的威阁莫音乐厅,国家人像画廊、菲尔菲德音乐厅、皮卡迪利教堂、柏林爱乐音乐厅、汗堡音乐厅、阿拇斯特丹音乐厅、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台湾国家音乐厅与旧金山赫伯斯特剧院等;在依莉莎白女皇音乐厅她与BBC交响乐团演出罗德里戈的贵绅协奏曲,在公爵音乐厅与RAM交响乐团演出阿兰胡艾斯协奏曲,纪念罗德里戈诞生百周年,在普赛尔音乐厅,世界首演著名的PLG集团(ParkPlaneGroup)委约添姆士索特(TimothySalter)为她创作的《平衡》(Equipoise),在英国BBCProms(世界最大规模的音乐节)上,BBC电台3现场直播了她的成功演奏,2003年底作为唯一的独奏演员参与逍遥之夜音乐会(NightoftheProms),于欧洲多国巡演54场,观众合共约80万人,实况演出在欧洲电视播出,而录音由BMG作世界发行。她极具个性和出类拔萃的演奏,曾启发很多作曲家为她而创作乐曲。2013年11月她在伦敦著名的威格摩尔音乐厅(WigmoreHall)举办独奏音乐会,首次演绎了华裔作曲家陈怡为其创作的古典吉他作品《说唱》,这首曲子中包含了中国元素,发挥中国民间打鼓说唱的节奏,展现出吉他演奏多变的风格。2005年底杨雪霏加盟EMI唱片,成为第一位与世界4大唱片公司签属国际合约的亚洲吉他演奏家,也是世界上仅有几位拥有主流唱片公司国际合约的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2005年录制发行「四季」,2006年的「爱的浪漫史」在香港取得金唱片成绩,2008年「北纬40度」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推荐唱片,2010年「罗得里哥:阿兰胡艾斯协奏曲」获得国际乐评高度评价,并登上多个古典音乐排行榜。2012年「情迷巴洛克」由杨雪霏亲自操刀将脍炙人口的巴赫小提琴和鲁特琴协奏曲改变为古典吉他作品,具有开拓性意义。2012年还推出与英国著名男高音IanBostridge合奏专辑「布里顿:中国歌集」获得英国留声机年度经典唱片。2013年首张精选专辑「Sojourn」收录了杨雪霏横跨中西音乐旅程中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音乐作品唱片及范例专辑介绍杨雪霏在十四岁被邀请前往马德里演奏时,就与阿兰胡艾斯吉他协奏曲的作曲家罗德里格见过面。对于所有吉他家而言,这是非常不凡的经验,也是一种对他们演奏的肯定,也是非常大的幸运。不久后罗德里格辞世了,杨雪霏更有了弹奏罗德里格吉他作品和阿兰胡艾斯吉他协奏曲的动力。除此之外,杨雪霏还希望这张新专辑不仅仅只是这样,她希望能够介绍更多新的吉他作品给大家,因此在这张专辑中,她带来了另两首全新的吉他作品,第一首是英国作曲家高斯的阿尔贝尼斯吉他协奏曲,这首作品由EMI特别出面,向高斯委托创作,指名由杨雪霏和本片的嘉泰隆尼亚与巴塞隆纳市立交响乐团首演的作品,这首作品如其名,就是改编了阿尔贝尼斯的钢琴作品成为吉他协奏曲的,改编的乐曲有阿尔贝尼斯的伊比利亚组曲和西班牙组曲,这两套作品以往已经有过管弦乐改编曲和吉他改编曲的存在,但是从中选取特定几曲再组成吉他协奏曲的改编方式却是以往未见。片中另一套新的吉他作品是由杨雪霏亲自改编自阿尔贝尼斯的西班牙组曲,她将这套作品改编成吉他独奏,其中包含了阿尔贝尼斯最知名的「探戈」。片末她则弹了罗德里格的「祈愿与舞曲」,这是她十四岁时在罗德里格面前弹过的曲子。曲目列表:JoaquínRodrigo罗德里格1-3.ConciertodeAranjuez阿兰胡艾斯协奏曲-Allegroconspirito旺盛的快板-Adagio柔板-Allegrogentile雅致的快板StephenGoss史提分高斯4-8.TheAlbénizConcerto阿尔贝尼斯协奏曲-ElAlbaicín阿尔巴新-Catalua卡塔路那-Evocación遥想-Cadenza独奏华彩-Aragón阿拉贡IsaacAlbéniz阿尔贝尼斯9-14.Espaa,Op.165(arr.XuefeiYang)西班牙组曲,作品165号(杨雪霏改编)-Preludio前奏曲-Tango探戈-Malaguea马拉硅那-Serenata小夜曲-CaprichoCatalán加太隆尼亚奇想曲-Zortzico索提科舞曲JoaquínRodrigo罗德里格15.Invocaciónydanza祈祷与舞蹈人物评价“杨雪霏在美国首演著名华裔作曲家陈怡为其谱写的《说唱》,将中国民间的击鼓说唱之风融入古典吉他之中,别有一番韵味。”《纽约时报》,2013年12月“杨雪霏对音乐的热忱,不单洋溢在她的音乐,还在她对音乐的看法之上。”—《HiFi音响》,2013年8月“古典音乐一向给人『顺服』优雅的形象,而在古典吉他界发光发热的杨雪霏,却是源于一股自身的『叛逆』,在古典音乐界开垦初一片自己的独特新天地。”今日新闻网,2013年11月“我期待聆听杨雪霏用古典吉他阐释中国民乐中琵琶、三弦的旋律,展现吉他演奏多变的风貌!”AlanChapman,美国KUSC古典音乐台,北美新闻网,2013年“古典吉他在中国要走的路,可能还需要很长,又或许,它永远也无法达到钢琴那样的辉煌。但作为演奏家,杨雪霏弹吉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音乐。”《中国经营报》,2012年11月“杨雪霏不仅有娴熟的弹奏技巧,更将古典吉他这项乐器多姿多彩的一面淋漓尽致的展现给听众,时而温柔版的浪漫精致,时而动感版的击鼓有力。”《留声机》杂志,2010年11月“她独奏的部分处理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富表现力,把典型西班牙音乐的精髓与感情完美的表达...”2007年9月10日苏格兰日报“一场伟大的演出,中国吉他演奏家杨雪霏以干净、充满细节而果断的演奏方式,带出冷静而又充满热情的罗德里戈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2007年6月29日先驱报,米高.杜梅利“杨是第一批从中国音乐学院出身的成功例子中的一员,从他与查斯勒的合演,可以感受到她那强烈而突出的音乐个性,会不断的被认同”2007年6月20日爱尔兰时报,安德鲁.约翰史东“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令大厅的人群情绪高涨...”皇家节日音乐厅重开,2007年6月11日每日电信报“她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吉他演奏家,声音清新而有个性,在她多姿多彩的演奏中,是自然的,没有让人发现有计算和过度的感觉。雪霏的特点是清楚、轻柔和细致的音色,而她也可以演奏快速而精确,或者极其浪漫而流动。”2007年5月前奏杂志“杨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精湛技艺,从艾班尼斯以至西方流行音乐和亚洲歌曲的改编,展示了无瑕的技巧与敏锐的乐感”2007年4月22日纽约时报,慧云.史华迪莎“在才情洋溢的演奏中表现出超群技巧”2007年2月25日美国电信邮报,罗拔.柏士达“我被这极其出色的年轻女士的音乐和个性所感动,大家应亲自体会”2007年2月20日纽约大阳报,积.诺定加“演奏家非常与别不同,她同时拥有光芒四射的技巧、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和个人魅力。”2007年1月30日美国圣刘易斯邮报古典音乐评论版“她的技巧是无暇的,但除了无懈可击的技巧外,她同时展示出绝高的乐感,一张超群的专辑。”2006年11月英国古典调频杂志对“爱的浪曼史”的五星碟评“这中国艺术家表现出无尽的音乐性,细腻深情,而最让人敬佩的是,完美的理解和演绎出不同作曲家的不同风格。”原文阿里珍度.费尔兰得斯,墨西哥蒙迪维日报,2006年8月10日“杨雪霏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技巧超群,而且在选曲上有着不拘一格的良好音乐品味,这唱片是一张最好的古典吉他独奏专辑的出众范例。”2006年音乐全球网对“爱的浪漫史”碟评“以任何标准来看,都可放入大师之列!”2006年5月音响技术杂志碟评“杨雪霏弹奏出来那种浓郁的音乐性和极速把你带进音乐意境的能力,完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大草(音响技术)“才气,灵气,艺术气质逼人而来!”刘志刚(HiFi音响)“她的演奏不仅富有自信,也几乎完美,无可置疑的有世界一流水准!”鲁进(音响天地)“青春,充满活力,这样的一位现代都市女孩,竟然弹奏出如此成熟而富阳光气息的吉他音乐,实在叫人感到惊讶!CharlieMa(发光音响)“杨雪霏绝对是这乐器的大师和一位非凡的音乐家”伊莲娜.史密特,2006年4月12日美国前哨日报“一个让人兴奋的大师演奏家,这唱片需要收藏,并且希望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家出版更多的专辑....声音与表现均是典范。爱尔拔.均志,2006年美国吉他基金会官方季刊对“四季”的碟评杨雪霏,以吉他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音乐桥梁,中国音乐的细致、诗意和富表达力,均由杨出色的音乐才能反映出来。”李察科斯特对"四季"的碟评,2006年2月9日约克晚报“杨雪霏已证明是当代伟大吉他演奏家之一,不容错过。”(全文)奥利华麦基治OliverMcGhie,古典吉他杂志(2005年7月)“这位确实无疑是具有不寻常天赋的演奏家,”-侯活.汤马士,英国公告报(2003年7月18日)“今晚的明星无疑是中国吉他演奏家杨雪霏,”-英国泰晤士日报(2003年1月14日)“吉他演奏家杨雪霏的独奏音乐会是最让人惊喜的,”-英国卫报(2003年1月13日)2002年7月德国OberbadischesVolksblah(中文)-报纸的音乐会评论。“杨雪霏明显已挤身于世界最佳吉他演奏家之列”-德国巴登日报2002年7月9日的音乐会评论。"明显地,杨雪霏具备成为世界顶尖演奏家的能力"-古典吉他杂志(2002年10月)“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已被公认为正冒起的明星"-帕尔汀TimPanting,古典吉他杂志(2002年5月)“所有曾听过她演奏的人都赞美她,难以相信她会没有成就”-哥连高巴ColinCooper,古典吉他杂志(20014月)“你的演奏非常美好,我肯定你的音乐可以使你有一个伟大的前途。”-戴维罗素DavidRussell(1997)“非常兴奋能听到你的演奏!我期望你将来每次演出均成功,亦希望你能得到在世界各地的演出机会,你非常应该得到这机会。”-约翰威廉斯JohnWilliams(1995)人物访谈2013年6月,英国古典音乐格莱美大奖GramophoneAward视频专访2013年7月,香港HiFiReview专访2012年5月,《中国经营报》专访,“杨雪霏:指尖上的幸福”。2008年10月,BBC纪录片《吉他的故事》2007年1月,英国古典调频杂志访谈。2006年5月7日,香港东方日报访谈(繁体原文)。2006年5月2日,香港东方日报报导。2006年4月号音响世界访谈(原文1,2,3)。2006年4月号高保真音响音乐版(原文1,2)及音乐舞台(原文1,2)专文介绍。2006年4月号HiFiReview访谈及介绍。(原文为香港繁体文章)2006年3月23日,香港虎报报导。美国《尼龙吉他评论》(NYlonReview)访谈。2005年6月号日本现代吉他"GendaiGuitar"杂志访谈。英国古典吉他杂志2005年5月的访谈全文,麦斯荷尔(MacerHall)。2005年5月号美国"Frets"吉他杂志访谈。2005年3月份美国AcousticGuitar杂志的访谈。2005年1月20日,被邀作客BBC第四台“妇女天下”节目为嘉宾。

好听的吉他曲有哪些

好听的吉他曲有《卡伐蒂娜》、《人们的梦》、《加州旅馆》。

1、《卡伐蒂娜》可说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古典吉他名曲之—,因其纯朴真挚的情调、清新流畅的旋律与优雅精致的编曲,令人无不闻之而动容。

虽说《Cavatina》是与《爱的罗曼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不过在实际演奏上,《cavatina》的难度却要大得多。

就技巧上而言,主要的难度是在左手上,由于此曲的和声变化复杂,所以个全曲使用封闭和弦(Barre)的指法非常频繁,这对许多吉他演奏者(特别是初学者)确实是一大考验。

2、《人们的梦》是由法国音乐家尼古拉·德·安捷罗斯 (Nicolas de Angelis)创作的一首吉他曲,被收录在同名专辑中,人们的梦,只有当夜深人静时,才能逐渐调整好自己的心境。

前提是你不再继续将自己投入那充分显示现代文明高科技的文化气氛中去,诸如高分贝的烦躁音或竭力通过放大器扩大自己歌喉音量的噪杂音中。只有在此刻,你才能舒缓正常的脉搏,平静地持琴练曲。

3、《加州旅馆》(Hotel California)是美国著名乡村摇滚乐队老鹰乐队(Eagles)的歌曲,由乐队鼓手Don Henley担任主唱,单曲发行于1977年2月22日,收录在乐队第五张录音室同名专辑《加州旅馆》中。

乐手们已经将这种沉迷的生活看成了是音乐界的常态,摇滚乐手们周围总充满了漂亮的姑娘和糜烂的生活。于是,乐队创作了这首《加州旅馆》。

大圣堂的作者生平

奥古斯汀.巴里奥斯.曼戈雷(Agustin Barrios Mangore):1885年5月5日生于巴拉圭的密西昂纳斯省,1944年8月7日逝世于萨尔瓦多。直到他逝世50年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巴里奥斯这位巴拉圭吉他天才的艺术成就。巴里奥斯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很小便开始学习吉他,并在学校中学习了和声学,他的启蒙老师是古斯塔博,是他向这位年轻的吉他手介绍了很多吉他经典作品。在巴里奥斯13岁的时候,他被认为是神童,并获得亚松森国立大学的奖学金。他在那里也学习绘画(他还是个不错的画家),并在数学、哲学及文学方面颇有造诣!从1932年起,巴里奥斯称自己为“Nitsuga Mangore一位吉他界的帕格尼尼”。Nitsuga是奥古斯丁(Agustin)字母倒序拼写,而Magnore则是传说中瓜拉尼族酋长的名字。1944年8月7日,奥古斯汀·巴利奥斯·曼哥雷逝世于萨尔瓦多的圣·萨尔瓦多。但是一直到50年后,他在吉他艺术上的成就才被世人所承认。现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巴拉圭吉他艺术家的传奇一生。1885巴拉圭吉他演奏家阿古斯丁·巴里奥斯(Agustin Pio Barrios,1885-1944)出生于圣胡安斯塔教区。巴里奥斯是天才的吉他演奏家,被称为“吉他的魔神”。 巴利奥斯的父亲,多洛特奥,是当时阿根廷驻巴拉圭的副领事,很喜欢弹吉他。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喜欢音乐以及其它很多艺术形式。所以,小奥古斯汀成长在一个音乐气氛很浓郁的家庭里。据说,当一把吉他第一次放到小奥古斯汀的手里的时候,他就立刻拨弄出了非凡的声音。与此同时,巴利奥斯也会演奏巴拉圭竖琴,另外,他还有一项成就不容被忽视,那就是他高超的口哨技艺。巴利奥斯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在音乐方面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他的启蒙老师古斯塔沃·索萨·埃斯卡尔达(Gustavo Sosa Escalada)是一个对巴利奥斯一生影响很大的人物,他不仅教巴利奥斯演奏吉他,并且说服了他的父母把他送到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去正式学习音乐和吉他。1900年,巴利奥斯进入了亚松森的国立大学接受了三年的高等教育,并获得了该校的奖学金。除了音乐,巴利奥斯还非常令人敬畏的在如书法、绘画、诗歌、数学、哲学等等很多领域造诣甚深。在1906年左右,他举行了首场公演。到了1910年,他已经确立了其艺术大师的地位,并开始巡回表演了。曼哥雷的名字是后来才有的,它源自一个传说中的瓜拉尼部落酋长的名字,这也暗示着巴利奥斯对自己的某种艺术定位。到1910年时,巴里奥斯已经确立了吉他演奏家的地位,他离开了巴拉圭前往阿根廷。并开始在拉丁美洲频繁演出。此后三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南美洲大陆,先后在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的主要城市举办了演奏会。他还曾出访智利、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拿马、哥伦比亚、古巴及海地。在1934年至1936年间,他还到欧洲的西班牙、德国和比利时巡回演出,”1939年巴里奥斯在圣萨尔瓦多国立音乐学院担任教授。30年代中期,巴里奥斯因心脏病,无法继续这种辛苦的长途巡回演出,他在萨尔瓦多教书作曲,偶尔举办吉他演奏会,度过余生,巴里奥斯于1944年8月7日在贫困中逝世。巴里奥斯生命中的最后四年,是在萨尔瓦多度过,他一边热心的教学,一边举行演奏会,同时还作曲。他生前并没有把他的作品系统出版,当问到他为了吉他专门作过几首曲子时,巴里奥斯说:约300首。现流传下来的手稿大约有100首,已经出版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1885年5月5日 出生于圣胡安斯塔教区1885年—1910年 进入同立专科学校学习1906年 首次举行吉他演奏会1910年—1915年 到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拉丁美洲国家演出1916年—1931年 在巴西举行演奏会并结识了维拉·罗勃斯1931年—1933年 到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拿马、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墨西哥等国演出1934年—1935年 在墨西哥、古巴、土耳其、德国柏林、西班牙等地演出1936年—1939年在中南美洲各国演出1939年—1944年 在圣萨尔瓦多国立音乐学院任教1944年8月7日 因心脏病逝世,享年59岁。巴里奥斯的作品可以概括为以下5种风格,即:1、表达巴赫式气氛的巴洛克风格;2、具有莫扎特的古典风格;3、受到门德尔松、舒曼影响的浪漫派风格;4、温.欧贝尔塔式的轻快、甜美,有时带点伤感的风格;5、具有强烈民族感的国民乐派风格。在巴里奥斯的各种各样的作品风格中,把民族的情感通过旋律、节奏与和声等糅合了进去,这就是巴里奥斯音乐的典型特征。有人认为,他对贝多芬音乐的改编受到了勃拉姆斯的影响,也有人说,钢琴曲的韵律受到了拉威尔的影响,总之,对他改编曲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得结论,他的表现方法始终是在民族歌曲的框架上再添加上各种不同的样式,让人感到这就是他的风格。这些风格的作品,不能单纯模仿,应该怀着巴里奥斯的感情演唱民族歌曲那样地去演奏!巴里奥斯是20世纪前半叶伟大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可以毫不过分地说,他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天才。在作曲上采用了多种和声风格的作曲手法,例如:巴洛克风格(《大教堂》前奏曲部分)、古典派风格(《加伏特》)、浪漫派风格(《华尔兹》)、描写式风格(《蜜蜂》)等。从1916年巴里奥斯就开始巡回演出,还是第一个在巴西开创吉他事业的人,并培养了很多学生。在此期间,开始构思创作他的第三部组曲。从1912年到1930年巴里奥斯录制了33张唱片。据说巴里奥斯是第一个为西班牙吉他录音的人。巴里奥斯给南美洲的吉他演奏家们带来深刻的影响。他们由此而建立了“吉他的委内瑞拉流派”,其中包括:迪亚斯、拉罗、罗德里戈、拉萨尔德和其它吉他演奏家。他们受到巴里奥斯艺术的感染,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4年6月,萨罗莫尼、巴里奥斯夫妇从墨西哥乘船到古巴的哈瓦那。在这里,作为艺术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两个月之后,他们开始了欧洲之旅。在欧洲演出受到的评价是:“巴拉圭的名手展示才能的特征是,他用令人惊奇的技巧演绎出美妙、完整的音乐意境和情绪。他是塞戈维亚甚至是上个世纪以前建成的美妙绝伦顶峰艺术的复活,他向我们重现了塞戈维亚式的美妙动听的音乐。巴里奥斯在皇家音乐学院的演出,再现了华丽的艺术乐章。”巴里奥斯生命中的最后四年,是在萨尔瓦多度过,他一边热心的教学,一边举行演奏会,同时还作曲。他生前并没有把他的作品系统出版,当问到他为了吉他专门作过几首曲子时,巴里奥斯说:约300首。现流传下来的手稿大约有100首,已经出版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巴里奥斯于1944年8月7日在贫困中逝世。

帮我看看这个吉他的牌子··

  琴头上的字母写的是什么,看不清呢?  是不是“Andres”这在中国译为“安德烈斯”。  有一位著名的吉他大师叫“安德烈斯 塞戈维亚”  Andres Segovia (安德烈斯 塞戈维亚)  1893年2月21日生于西班牙利纳雷斯镇  1987年6月2日卒于西班牙马德里  十九世纪末,塔雷加的出现为吉他的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也因此被称作“现代吉他之父”。但是,在传媒不发达的时代,他为吉他所作的一切还需要一个充满魅力的伟大传播者。虽然塔雷加的学生普霍尔、利奥贝特等等也都是非常优秀的吉他演奏家,但他们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代宗师塞戈维亚出现了,他用神奇的双手将吉他音乐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安德烈斯 塞戈维亚 托雷斯(Anders Segovia Torres),1893年2月21日生于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的利纳雷斯镇。他第一次接触吉他的情形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两岁的时候,父母准备把塞戈维亚寄养在叔父家,而哭个不停的塞戈维亚只有在叔父的吉他声中才能笑逐颜开。也许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在我出生之前,我已与吉他同在。”  六岁时,叔父母为了开发塞戈维亚的音乐才能,为他请了一位小提琴教师。但这次教学活动并不顺利,塞戈维亚很讨厌他的小提琴课程,而这位教师也认为塞戈维亚没有音乐细胞。  十岁时,塞戈维亚在格拉纳达入学,此间,被一位弗拉门哥流浪演奏者的表演深深吸引,从而开始学习吉他,但是困难随之而来。一方面,他仅用不到两个月就掌握了那位弗拉门哥演奏者的所有技巧,另一方面,他的学习也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因为当时吉他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不高,印象也不好,为此耽误了学习显然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但塞戈维亚是坚定的,尤其是在听到了一些塔雷加的音乐之后。从那时起,他开始艰难地四处寻找资料,努力地回忆六岁时学到的一些音乐知识,独自一人钻研。他曾热切盼望塔雷加的到来,但很不幸,塔雷加直到去世也没有来到格拉纳达表演,他的梦想没能实现。  但是,塞戈维亚通过刻苦的自学和从其他乐器演奏家身上汲取营养,已经具备了超人的演奏才华。17岁时,他在格拉纳达艺术中心举办了他的第一场音乐会。媒体和观众的积极反应令塞戈维亚很受鼓舞,1912年,塞戈维亚决定到西班牙的艺术中心马德里闯荡一番。塞戈维亚到了马德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吉他制作大师拉米列斯(右图)。但是一开始,经济窘迫的塞戈维亚租琴开演奏会的想法却几乎遭到了拉米列斯的嘲笑。但是听完了塞戈维亚的演奏后,拉米列斯深受感动:“年轻人,这把吉他是属于你的。它在你手中唱出了非凡的音乐,它将以你为荣!”有了称心的乐器,塞戈维亚的音乐会更加光彩照人。他的演出活动的频繁程度可以说是超越了西班牙历史上所有的演奏家。其中1916年在巴塞罗那所举办的音乐会甚至多达15场。此时的塞戈维亚虽已声名显赫,但他身上仍有强烈的使命感:“我还有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让吉他在音乐世界里和小提琴、大提琴、钢琴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我将毕生为此而奋斗!”  1919年,塞戈维亚开始了他辉煌的国际演奏生涯,正如他自己所说:“时速700公里的飞机座椅就是我的家。”1919年,他在海外的第一站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1923年到访墨西哥、古巴等国访问演出;1924年,他来到了当时的世界音乐中心——巴黎。同年4月7日,他在巴黎国际音乐学院的音乐厅举行了在巴黎的第一次独奏音乐会,出席的人包括法国作曲家杜卡、西班牙作曲家法雅以及德彪西的夫人等贵宾。演出结束之后,这些音乐家不禁对塞戈维亚以及他手中的吉他肃然起敬。塞戈维亚也借此机会,开始大量委托作曲家为吉他作曲,这些作曲家包括维拉?罗伯斯、图利纳、鲁塞尔、唐兹曼、庞塞、托罗巴、罗德里戈等等。在这些作曲家以及塞戈维亚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吉他的演奏曲目被大大扩充了,吉他在整个音乐界的地位也有了质的提升。  1925年,塞戈维亚到访德国,并拜访了著名制作家赫尔曼 豪瑟(Herman Hauser),从1937年到60年代初,豪瑟吉他一直是塞戈维亚在演出时最喜爱的吉他。  到了1927年,仅在欧洲,他的足迹就已经涉及了德国、法国、瑞士、丹麦、挪威、瑞典、意大利、英国、荷兰、比利时、苏联等十二个国家,举行了近百场演奏会。这对于当时尚不普及的古典吉他音乐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和令人鼓舞的。  1928年,塞戈维亚首次出访美国,次年,他第一次来到亚洲。在到达日本之前,曾途径我国上海和大连,但由于战乱,未能成功开展活动。10月,他抵达日本公演,对此后日本的古典吉他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世界上著名的吉他和吉他手有哪些

1. 弗朗西斯科·塔雷加(Francisco Tárrega)- 西班牙吉他手,被誉为现代吉他乐的奠基人之一2. 安德烈斯·塞戈维亚(Andrés Segovia)- 西班牙吉他手,被誉为20世纪最了不起的吉他大师之一3. 迪阿布洛·埃斯特拉(Django Reinhardt)- 比利时吉他手,被誉为爵士吉他的传奇之一4. 艾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 英国吉他手和歌手,被誉为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5. 杰姆斯·马歇尔·汉德里克斯(Jimi Hendrix)- 美国吉他手、歌手和作曲家,被称为电吉他音乐的巨头之一6. 比尔·弗里曼(Bill Frisell)- 美国吉他手、作曲家和编曲家,被誉为当代爵士吉他音乐的重要先驱7. 卢克·麦克唐纳(Luke McInnerny)- 澳大利亚的吉他手和音乐家,被誉为现代吉他的奇才之一8. 西斯罗·阿威里(Sizzla Kalonji)- 牙买加的音乐家,同时也是牙买加的著名吉他手9. 汤姆·莫雷洛(Tom Morello)- 美国吉他手、作曲家和唱片制作人,被誉为现代摇滚和硬核音乐的创新者之一10. 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英国吉他手和作曲家,擅长现代和古典音乐,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吉他手之一。

求好听的吉他曲

http://melos.cau.ac.kr/zboard/data/Paganini_Caprice_no_24.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