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在哪)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04 17:53:29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科迪勒拉山系在哪

  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万千米。该山系的北美部分称为落基山脉,南美部分称为安第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万公里。属中新生代褶皱带。构造极为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要组成部分。山脉一般为南北或西北-东南走向。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这一高大山系的崛起和屏障作用,对南美洲大陆气候、水文网分布、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人文景观和交通线布局等带来巨大影响。有铜、铅、锌、锡、金、银、石油、煤、硫磺、硝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堪称"矿产宝库"。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相信大家对山并不陌生,小的山都是一些小山包,大的山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世界上最长的山系也颇令人好奇。那么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1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贯穿了南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地质十分奇特,这里是由大小不一的褶皱组成的,而且到现在为止,这里的地壳运动一直十分活跃,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山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样子。科迪勒拉山系中非常不太平,这里有很多的危险源,所以来到这里的人一定要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

   一、科迪勒拉山系的地形

  科迪勒拉山系起点是阿拉斯加,终点是火地岛,整个科迪勒拉山系贯穿了南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在遥远的时候,而且经过数亿年的地壳变化,现在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多变,特殊的地理形状让这里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地震的灾害。现在科迪勒拉山系的地壳运动还在活跃,不确定之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科迪勒拉山系形成原因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它不是由单一的原因形成的,而是在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中生代和新生代。在中生代时期,科迪勒拉山系还只出现简单的沉积现象。到了新生代,这里就经常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地质活动,使得这里的地形不断变换,山系也就越来越接近现在的科迪勒拉山的形状。

   三、科迪勒拉山系的自然风景

  科迪勒拉山系很长,所以气候非常多变。这里的气候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各地的风景也各不相同,但是各有各的特点。河流通常是从高山里起源的,这里山脉众多,所以在这里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河流沿岸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物产丰富。在山下,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美洲人们的福址。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2

   世界上最大的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山脉就是安第斯山脉,它的长度从南到北可达8900公里,几乎横跨了整个南美大陆的西部地区,贯穿了7个国家,而它的整个长度可是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的3倍还多。并且这里的平均海拔高度也不算矮,全部都超过了3660米,算是整个西南半球的脊梁。

  安第斯山脉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山脉,首先从山脉的长度来看,它的总长可达8900公里,从南美洲西侧的最南部一直延绵到南美洲最北部的加勒比海岸,几乎完全将西海岸整个和南美大陆大部分地区分割开来,就像脊梁一样撑起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并且途中横跨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等7个国家和地区,算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首。

  其次也可以从海拔来看,安第斯山脉虽然不如世界第一高峰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但安第斯山脉平均3600多米的海拔高度已经可以秒杀所有除了亚洲之外的地区,并且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火山也属于安第斯山脉,并且它还是除了亚洲之外的世界最高峰,海拔可以达到6900多米,甚至比世界最高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还要高上80米左右。

   安第斯山脉资源

  安第斯山脉的矿产资源非常的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比如智利和秘鲁就生产铜,而玻利维亚的锡、银等金属矿也都非常丰富,而金子则多产自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其次哥伦比亚还盛产铂和祖母绿宝石等。

   安第斯山脉为什么狭长

  安第斯山脉之所以狭长其实主要就是因为板块运动的结果,在这里正好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之处,当两个板块相互挤压的时候正好就形成了狭长的山脉,而安第斯山脉的位置由正好和南美洲的西部走向相似,因此就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而安第斯山脉的西侧正好就形成了一个国土狭长的国家智利。

科迪勒拉山脉名字由来

科迪勒拉山脉名字源于The Cordillera mountains。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万千米,属中新生代褶皱带。构造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 。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下半期和第三纪,褶皱断层构造复杂,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要组成部分。山脉一般为南北或西北-东南走向。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宽度较大,海拔较低,约800~1600千米,海拔1500~3000米。

科迪勒拉山系由哪些山脉组成 科迪勒拉山系主体是什么山脉

科迪勒拉山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的长度为15000千米,纵贯南美洲和北美洲大陆西部,最北为阿拉斯加,最南到火地岛。下文是关于“科迪勒拉山系由哪些山脉组成”的内容介绍,对科迪勒拉山系的组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阅读了解。

科迪勒拉山系概况

1、科迪勒拉山系是由山间高原、一系列平行山脉、盆地组成的,构造复杂。

2、科迪勒拉山系是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的,多火山、地震,高山冰川普遍。

3、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其形成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4、科迪勒拉山系的北部有落基山脉、太平洋边缘山地、山间高原盆地,南部是安第斯山脉、沿海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主体是什么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主体是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峰为阿空加瓜山。

总而言之,上文是关于“科迪勒拉山系由哪些山脉组成”的内容,科迪勒拉山系的自然环境复杂,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带谱,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

科迪勒拉山系你去过吗

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由一系列平行的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山系北宽南窄,其北美段主要由落基山脉组成,一般高约2000~3000米,宽约800~1000千米。它贯穿加拿大和美国,被誉为北美的“脊椎”;南段以安第斯山脉为主,平均高度300斜视,但宽度不到北美落基山脉的一半,一般只有300千米,往南更窄。

山系平面科迪勒拉褶皱地貌主要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大西洋的张开和南部冈瓦纳大陆的分离,特别是南美洲与非洲的分离密切相关。

落基山脉构造复杂,多以褶皱和冲断为基础,表现为条带状山脉和间隔断谷。以温泉和喷泉闻名的黄石国家公园就坐落在它的中间。中部为山间高原盆地。盆地内有短而窄的断块山地和干燥盆地,因气候干旱,沙漠和盐湖较多。

从北到南依次为育空高原、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科罗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育空高原海拔约2000~3000米,是北美北部唯一未被冰川覆盖的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和哥伦比亚高原都是熔岩高原,广泛分布着冰蚀地貌;南部墨西哥高原具有断块山与盆地错动的特点,南部部分较高,南缘有东西向火山带。

科罗拉多高原一般高约2100-3300米,由前寒武纪花岗岩、片麻岩到各个地质时代的水平岩层组成;新生代以来,它不断上涨,导致科罗拉多河不断下沉,形成了著名的1740米深的科罗拉多河大峡谷。峡谷两侧岩层自古水平依次排列,成为地质学最完整的“天然标本室”。

西部为太平洋边缘山,由东西两侧的山脉和中部的下沉河谷组成。这里有许多断块山和断谷,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就在这里。东部山脉阿拉斯加山脉的麦金利山高6193米,是美国最高峰。其中一些中央山谷变成了海湾,如库克湾、旧金山湾、加利福尼亚谷、加利福尼亚湾等。

由于科迪勒拉南段由安第斯山脉主导,安第斯山脉一直延伸到南美大陆的西海岸和北岸9000千米,平均高度30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峰较多,有的可接近7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之一,新生代以来安第斯山脉地区火山地震时有发生,说明它还处于不稳定状态。

由于科迪勒拉是一个年轻的褶皱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非常强烈,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碰撞加速,导致该地区火山地震频发,这无疑使其成为全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安第斯山脉的三大火山带中,有18个火山锥高于5700米,阿空加瓜火山海拔696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死火山;图蓬加托火山海拔68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活火山。20世纪以来,仅北美加利福尼亚州就发生了9次7级以上强震,其中1992年就发生了两次7级强震。

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濒临太平洋,南北走向,成为太平洋气流向东行进的巨大屏障。降雨自西向东持续减少,直接导致土壤和植被自西向东逐渐演变: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针叶林逐渐转变为东移山地高原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和草地。山体本身的垂直分布非常明显。科迪勒拉的南北纵队使美国西海岸河流短促且多直接入海,水能资源丰富但缺乏航运价值;在山系的东面,分布着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河流,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等。

在科迪勒拉山脉形成过程中,北美西北部和亚洲东北部之间存在着联系,使得两地的动物你来我往,形成了水貂、猞猁、狼、獾等许多同属、相似的动物种类。它也为北美和南美之间的动物交流提供了条件。与南美洲同种的动物,如犰狳,出现在北美东南部,而南美洲的猫科动物、犬科动物、浣熊等则来自北美洲。

因此,科迪勒拉山脉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南北美洲的动物种类。科迪勒拉形成过程中,数次构造变化、断层、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和反复侵蚀,使岩石变质和古岩层浮现,从而形成了美洲其他地区所缺乏的多种金属矿床和沉积矿床。其中,铜、铅、锌、铝土矿、钼、锑、石油、磷酸盐等的储量或产量对整个大陆或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为美洲大陆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科迪勒拉山系由哪些山脉组成

科迪勒拉山系由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组成。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构造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要组成部分。

山脉一般为南北或西北-东南走向。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宽度较大,海拔较低,约800~1600千米,海拔1500~3000米。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主要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南段山脉的名称

北段为落基山脉,大致可分为东、中、西三个纵列带,东部以落基山脉为主体,其北有布鲁克斯山,其南为墨西哥高原东侧的东马德雷山。落基山脉南北延5000千米,一般高2000米,南部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落基山构造复杂,大多以褶皱和冲断层为基础,呈现为条状山脉和间隔断层谷地为主。著名的黄石公园就位于它的中段,以温泉和喷泉著称。

南段安第斯山脉,以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为主体,其西为沿海山脉,其东为科迪勒拉前山。安第斯山延伸于南美大陆的西岸和北岸,从特立尼达岛向西转南直达火地岛,直线距离近9000千米,平均高3000米,有许多高峰在5000米以上,个别的可超过6000米,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扩展资料:

构造活动

由于科迪勒拉山系为一年青褶皱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它成为世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山地震十分频繁。如安第斯山区的三大火山带,高于5700米的火山锥就有18座,阿空加瓜火山海拔6964米,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图彭加托火山海拔6800米,是世界史上最高的活火山。

本世纪以来,仅北美加州地区发生7级或大于7级的强震9次,1992年就发生二次7.9级的强震。火山地震强烈的原因,是因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加快速率相互碰撞的结果。

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包括哪些山脉

1、北美科迪勒拉山系以落基山脉为主体,其北有布鲁克斯山,其南为墨西哥高原东侧的东马德雷山。落基山脉南北延5000千米,一般高2000米,南部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2、落基山脉又译作洛矶山脉,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许多小山脉组成,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主要的山脉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直到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纵贯4800多千米,广袤而缺乏植被。更多关于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包括哪些山脉,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1bcf5161609382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