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京新高速,又一条最美自驾线路
京新高速(G7)梧桐大泉至木垒段
515公里建成顺利通车
打通了京新高速的最后未通路段
至此,全长2822公里的京新高速全线通车
与G30连霍高速相比
走京新高速
北京至乌鲁木齐全线里程将缩短1300多公里
最重要的是
途经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
甘肃、新疆六省份的这条高速公路
又是一条大美景色
与多彩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景线
1 张家口
又称“张垣”“武城”
地处河北省西北部
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处
鸡鸣驿
位于张家口怀来县
是一处建于明代的驿站遗存
鸡鸣驿城墙为正方形
每边约300米长
城墙为青砖砌垒,内夯黄土
墙高达十五米,上面垛口
四周城墙基本保持原样
鸡鸣驿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
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暖泉古镇
位于河北省蔚县西部暖泉古镇
因有一年四季水温如一的泉水而得名
打树花表演是这里最特别的社火活动
已有300多年 历史
将铁烧制到1500摄氏度成为铁水
打到城墙之上泛起的“火树银花”景观非常壮观
张北草原
位于张家口西北70公里的张北县
由中都和安固里两大草原组成
每年6月至9月是这里最美的季节
那时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
形成花田草海、五花草甸相间的美景
2 乌兰察布
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这里是大窑文化、仰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被考古学家苏秉琦赞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
此外,这里还有中国草原避暑之都
空中三峡风电之都、中国马铃薯之都之称
察哈尔火山群
主要由典型火山形态的乌兰哈达火山群
和罕见的夏威夷式黄花沟火山群组成
火山形态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不长
外型保持较好
火山群周边形成的岩熔地貌有
石河、石湖、石海、石浪、石禽、石兽等
岱海
乌兰察布分布着一片高原湖泊群
这里最大的湖是距离北京300公里的岱海
湖中水质微咸
其水源由周围20多条河流和中层地下水汇聚而成
3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这里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
有着悠久的 历史 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清水河县老牛湾
内蒙古清水河老牛湾地质公园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呼和浩特市最南端
公园的核心包括两部分
一处是老牛湾,另一处是黄河大峡谷
注:老牛湾地处内蒙古与山西交界
因此山西境内也有老牛湾景区
哈素海湿地
湿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西南部
地处大青山南麓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
和大黑河冲积平原的交汇处
辽阔的哈素海湖泊、草甸湿地
能将过多的降雨和山洪存储、缓冲
还可在旱季逐步放出
发挥蓄水抗旱的作用
4
包头
包头位于蒙古高原南端、内蒙古中部
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
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
这里自古便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
固阳县秦长城
位于固阳县北部的大庙、银号、西斗铺一带
这里的秦长城是保护最完好的地段之一
秦长城为什么保存得如此完好?
据考古专家介绍
为防御外敌入侵
垭口两边以山为墙
人马就很难攀上
由于此段长城所处位置相当隐秘
所以保存最为完好
5 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北部为乌拉特草原
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
境内矿产资源、风能资源、日照资源丰富
还是中国国内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乌兰布和沙漠
地处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
茫茫沙海,延绵起伏,海市蜃楼时隐时现
绿洲湖泊星罗棋布
沙漠中生有麻黄、锁阳等多种名贵植物
并有大小湖泊200多处
乌梁素海
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
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
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
素有“塞外都江堰”之美誉
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
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现在是内蒙古重要的芦苇产地
6 阿拉善
阿拉善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
这里 历史 源远流长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巴丹吉林沙漠
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
其中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
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
但沙漠中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
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
静谧的湖泊、湿地
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
额济纳胡杨林
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
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
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
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已经成为这里的标志
每到秋季,这里就成了金色的海洋
腾格里沙漠
位于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
及平原等交错分布
其中沙丘面积占71%,以流动沙丘为主
大多为格状沙丘链及新月形沙丘链
7
酒泉
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
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如今,这里是现代航天的摇篮
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
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敦煌市
被酒泉市代管
这里有着众多自然与文化古迹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
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
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
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
泥质彩塑2415尊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鸣沙山月牙泉
位于敦煌城南五公里
沙泉共处,妙造天成
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
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
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沙岭晴鸣、月泉晓澈均为敦煌八景之一
8
哈密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
这里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
天山山脉横亘于哈密
把全市分为山南山北
山北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浑然一体
山南的哈密盆地是冲积平原上的一块绿洲
被气势磅礴的戈壁大漠环抱萦绕
五堡魔鬼城
位于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以南
长约400公里,宽约5-10公里
它是经过漫长的风蚀自然而形成的
不熟悉地形的人若在这里遇到风暴
有迷失方向的危险
巴里坤湖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海拔1585米,为高原湖泊
四周山峦起伏,水草丰美
独具“迷离蜃市罩山峦”的奇观
9 吐鲁番
吐鲁番是天山东部
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
交河故城
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村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
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
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
其独特的城市建设风格
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艾丁湖
关于艾丁湖的海拔
曾经有很多说法
2008年9月
中国陆地最低点数据新高程新闻发布会上
正式向 社会 公布了最新结果:
艾丁湖海拔-154.31米
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陆地最低点
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
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
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
这里是中国的“热极”
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摄氏度
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
沙窝里能烤熟鸡蛋
10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
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
有“亚心之都”的称呼
看得见雪山的城市
乌鲁木齐是国内极少数
能够不出城就能看到雪山的城市
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上
就可以看见博格达峰的雪峰和山岩
其顶端的冰峰,犹如一顶高贵的头冠
1号冰川
冰川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约120公里处
它距城市近、交通方便
且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
有“冰川活化石”之誉
虽然这些景色大多不在高速两侧、近在咫尺之处
但走下高速,深入一地
寻觅那里壮美的景观
探访当地迷人的风情
这不就是自驾行的乐趣吗?
话题
京新高速哪座城市、什么样的景色最吸引你?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术科研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科研机构91个,其中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1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个):内蒙古自治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心理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产品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民族工业产品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高校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中国北疆史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心理教育研究中心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雕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内蒙古师范大学绿色催化院士专家工作站 2006-2014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200余项,省部级课题500余项,厅局级课题340余项,纵向课题1391项,横向课题18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2.1亿元。出版学术专著6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8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3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0余项,申请专利30余项,获准授权18项。2012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单位 经费(万元) 类别1 内蒙古草原牧区旱灾监测与风险评价、预警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阿拉腾图娅 地理科学学院 48 地区科学基金 2 牧区城镇化的驱动力、模式及其生态效应模拟—以锡林郭勒典型牧区为例 佟宝全 地理科学学院 48 地区科学基金 3 季风边缘区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春喜 地理科学学院 65 地区科学基金 4 中国北方草原区风力发电场对下垫面土壤性质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周瑞平 地理科学学院 50 地区科学基金 5 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工业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的耦合机理及调控模式研究 甄江红 地理科学学院 48 地区科学基金 6 蒙古高原典型湖泊藻华光学特性与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以乌梁素海为重点研究区 青松 地理科学学院 48 地区科学基金 7 相和尺寸控制合成稀土离子掺杂的复合氟化物纳米材料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 德格吉呼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50 地区科学基金 8 介孔二氧化钛/煤系高岭土-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长山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52 地区科学基金 9 锡林郭勒煤炭开发对草原景观格局和沙尘活动影响的监测与模拟研究 张宝林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50 地区科学基金 10 黄河内蒙古段沉积物-水界面间氮磷迁移转化与响应机制研究 王晓丽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8 地区科学基金 11 西方三角学在清代的流传与影响 董杰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45 地区科学基金 12 中国传统力学知识体系的重构 仪德刚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56 地区科学基金 13 现行蒙古文和标准音单词级对接标准码语料库建设 嘎日迪 蒙古学学院 20 面上项目 14 源于生活污水的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机理与堵塞风险评价 王勇 内蒙古节水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48 地区科学基金 15 蒙古高原冰云遥感反演及冰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胡斯勒图 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43 地区科学基金 16 内蒙古蒙古族饲用和兽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调查评价 哈斯巴根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 地区科学基金 17 双生子儿童少年体格和心理发育的追踪研究 李玉玲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0 地区科学基金 18 我国蒙新区蜘蛛分类及区系研究 唐贵明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9 地区科学基金 19 非线性波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符号计算研究 扎其劳 数学科学学院 45 地区科学基金 20 准晶非线性弹性与断裂力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刘官厅 数学科学学院 52 地区科学基金 21 纤锌矿ZnO基量子阱中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和内建电场对电子态能级和结合能的影响 赵凤岐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51 地区科学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单位 经费 类别 1 内蒙古民族电影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建构整合研究 张芸 传媒学院 9万元 规划项目 2 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和谐稳定研究 张大权 法政学院 1万元 专项项目 3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制度安排、农技员推广行为与推广绩效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张蕾 经济学院 7万元 青年项目 4 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视阈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葛宏 经济学院 9万元 规划项目 5 19—20世纪初期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 袁丽丽 历史文化学院 7万元 青年项目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杨永利 马克思主义学院 10万元 专项项目 7 蒙古文历史小说与蒙古人的文化意识 哈申高娃 蒙古学学院 9万元 规划项目 8 双语文化背景下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语言生活研究 额勒森其其格 蒙古学学院 9万元 规划项目 9 关于蒙古历史经典文献的民俗学研究 双金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7万元 青年项目 10 近代化学译著中化学词语的演变研究 李丽 文学院 7万元 青年项目 11 高等师范院校对外汉语专业英语类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胡素莲 文学院 7万元 青年项目 12 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对促进民族地区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张伟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9万元 规划项目 学术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成立于2001年, 其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部。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有以下6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语文学刊》。199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部被命名为全区首批“内蒙古新闻出版行业精神文明示范单位”。 2001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8年,自然科学(蒙、汉文)版部被教育部科技司评选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图书馆截至2014年5月,图书馆藏图书204万余册,电子图书47万册,配备磁盘存储100TB。藏书中以蒙文图书和蒙古学图书资料丰富而独具特色,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000种。
谁知道有关黄河的资料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 关于黄河的神话:1、、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啥是豆腐腰?即是说从花园口向下到台前县孙口,这一段黄河经常决堤泛滥,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经不起风浪。 黄河咋会有个豆腐腰哩?说来话长,传说是共工造成的。 共工是个水神,性情凶狠,处事蛮横。一天,他心血来潮,要用洪水治一治天下的百姓,叫人们尝点苦头,知道他的厉害。他施展神力,呼风唤雨,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原弄得一片汪洋。百姓们哭天叫地,逃难要饭,苦熬日月。 大禹领着百姓治水,把黄河治理到邙山东头,再向东的河道就不好治了。咋哩?有共工在作怪捣乱。 大禹找到共工,说好话求他,劝他不要再呼风唤雨,发洪水坑害百姓,给老百姓留条生路,积些德行。共工不听大禹的好言劝告,说我发我的水,和你有啥关系?大禹不愿和这号人多说,只好水里来,水里去,顶风冒雨,察看地形,寻找黄河向东的出路。 共工看大禹一心要治住洪水,疏导黄河,火气一冒三丈。他借着怒火,大展本领,中原一带的洪水四处漫溢,到处横流,洪水更大了。 大禹东堵堵,西挡挡,这里排水,那里导流费尽了力气,地面上的水却越聚越多,黄河水也是四处八方乱窜。有共工捣乱,黄河没法疏导,洪水没法治,净是白磨鞋,空跑腿。大禹决心打跑共工再治理黄河。 大禹又去找共工,不客气地说:“共工,你赶快离开中原,不准再作恶发水,如果不听劝告,把你碎尸万段。”共工哈哈大笑,他才不把大禹放在眼里呢!只见共工一挥手,又要兴风作浪。大禹举起逼水宝剑向共工刺去。两个人在水中打起来。 大禹和共工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大禹停了手,告诉共工,日后再斗。大禹把随他治水的应龙、黄龙、白龙、苍龙都叫来,要和共工拼个你死我活。平时共工四处作恶,名声不好。老百姓听说大禹要赶走共工,都来助战帮忙了。大禹带着大家在水中拦住共工,双方撕杀起来。 整整斗了一个月,大禹人多势众,轮流上阵;共工渐渐体力不支,败下阵逃跑了。大禹穷追不舍。共工看着自己难逃,回头跪在大禹面前,发誓永远离开中原,再不发水作恶了。大禹心一软,放走了共工。 大禹赶走共工后,一鼓作气,把洪水排完,又马不停蹄地把黄河疏导到东海。大禹怕黄河水不服约束,就用太行山的石头,筑起黄河两边的堤岸。石头筑的黄河大堤,又高又厚,十分坚固,任黄河水再凶也不会把堤岸冲开。 共工跑到很远的地方,老实了没多长时间,恶习重发,一心要报仇。他听说大禹疏导了黄河,中原不再发洪水了,恨得咬牙切齿。他养精蓄锐,苦练神力,收罗一些心术不正专干坏事的小神,伺机再返中原。 过了好些年,大禹治水累得浑身是病,早已年老体弱,白发苍苍。共工趁机杀回中原, 共工下令,叫他的兵卒们跳进黄河,掀起三尺大浪。他沿着黄河堤岸从西向东,大嘴一张,连连吸气,把黄河堤一段一段地吸溜到肚里,过会儿再吐出来。这些年,共工炼成吞石化土神术,黄河大堤的石头吸进了他肚里,再吐出来时,变成了泥土。黄河水浪一翻,泥土经不起冲涮,四处开口,黄河水灌满了中原。 大禹得知共工回来报仇,吞毁了黄河石头大堤,十分气愤,立刻带人马赶来。黄河两岸的老百姓都拿起刀枪、鱼叉,跟着大禹和共工打起来。前前后后,你来我往,大战了半年,共工被打得只剩下独自一个,狼狈逃窜。 打败共工,已是数九寒天。大禹在寒天冻地中,筑堤治理黄河。可惜大禹已没当年的力气,再说石头已无,只有请来许多乌龟,把冲走的泥土驮回来。两岸的百姓一齐动手,用泥土紧紧张张修了两边的堤岸。那时只顾赶快挡住黄河水,修堤时没夯实,又是冻土,就留下了后患。大堤软松的像豆腐,经不起浪击水涌,时常决口,危害百姓。 2006-3-11 20:01 回复 60.163.51.* 2楼 2、、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黄河断流的现状与态势 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1972~1998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90年代,年年断流,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公里。 2006-3-11 20:01 回复 60.163.51.* 3楼 (2)黄河断流的影响 黄河断流使沿黄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隐患。 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黄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年均损失逾11亿元。90年代,由于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农田受旱面积累计470万公顷,减产粮食98.6亿公斤。胜利油田因减少注水,减产原油数十万吨。黄河水每年给山东带来的经济效益达100亿元,由于断流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展,1997年那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山东省造成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滨州地区,仅1992~1998年的7年间,由断流和污染造成工农业损失15.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亿元,全区还投入抗旱资金3.5亿元。黄河断流使三角洲面临严重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断流,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东东营、滨州、德州等城市经常由于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 对沿河特别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岸侵蚀后退。由于入海泥沙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为以净蚀退为主,造成海岸后退。二是地下水环境恶化。由于地表淡水补给减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水入侵,水质恶化。三是地表水环境容量减少,污染加重。由于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地表水减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浓度不但超过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已达到或超过鱼类致死浓度,许多河段鱼类基本绝迹。四是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沙化,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黄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极易演替。植被以草地为主,现有各类草地21.8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18.5万平方公里,由于断流,不仅土壤盐碱化,使草地向盐生植被退化,而且还影响人工草地生长。五是河口地区及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断流使三角洲湿地水环境失衡,严重威胁湿地保护区数千种水生生物、上百种野生植物、180多种鸟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结构趋向简单。断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种鱼类不能洄游等。 河道萎缩,改变了河道冲刷模式泥沙淤积使河道萎缩,河床抬高,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决口和改道的风险,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 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雨、径流偏少,人均和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干旱是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黄河水有90%用于农业灌溉,引黄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0万公顷增加到1994年的731万公顷。全流域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为74亿立方米,50年代为124亿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亿立方米。现在黄河流域实际用水量已超过370亿立方米,所以冲刷河道的生态用水(210亿立方米)根本没有保证。目前黄河径流的开发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50%,超过国内其他江河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利用水平。可见,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 源头和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青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区,境内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9.6%,径流量却占黄河总径流量的近1/2。植被破坏导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养功能下降。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上游径流开始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进入90年代后,减少更为明显。1997年1~3月的径流量减少23%,降到历史最低点,源头首次出现断流,下游出现历史上最严重的断流。黄河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俱下,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16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的泥沙年均达4亿吨,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已高出两岸土地3~10米,形成近千里的地上“悬河”,下游河堤形成“越加越险、越险越加”的态势。
2022年春节内蒙古去哪里玩不要错过这个冬季春节旅游路线和景点推荐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2022内蒙古冬季春运。很多人不知道去哪里参观。其实太简单了。官方为大家整理了11条路线,相关活动也很多。下面给大家简单盘点一下。让我们看一看。假期结束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