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冼东妹是四会哪里人
- 广州亚运会中国共获得了几枚金牌他们是谁获得什么项目请帮忙,急用,非常感谢!~
- 2010年亚运会中国冠军有谁
- 奥运会历史上保持30年不败记录的摔跤名将
- 亚运会感人事迹
-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哪年的武术冠军是谁
冼东妹是四会哪里人
姓名:冼冬梅
性别:女
出生地:广东四会
生日:1975年9月15日。
身高:1.58米
重量:52公斤
项目:柔道
身份:教练和队员
教育背景:大学。
个人爱好:听音乐,看书,看电视。
注册公司:广东
奥运参赛项目:52公斤级
最好成绩:2004年法网第一/雅典奥运会冠军。
北京时间8月10日,传奇老将冼东妹夺得北京奥运会金牌,再次复制雅典奇迹。
运动体验
引人注目
冼冬梅年轻时进入广东四会业余体校,当时的教练是陈少伟。第二年,冼东妹进入广东体校练习摔跤,她的教练是龙倩。一年后转到广东体校练柔道,教练是罗佩。三年后,冼东妹入选国家队,她的教练是刘羽琦。
冼东妹还在摔跤的时候是全国女子摔跤冠军赛的亚军。然后,在练习柔道两年后,他获得了全国青年冠军。1995年获得亚锦赛冠军,1997年获得第八届全运会金牌。
2001年至2002年获得大运会金牌、九运会金牌、釜山亚运会银牌。两年后,她以1分07秒的成绩夺得法网冠军、亚锦赛亚军、德国世界杯冠军和雅典奥运会女子柔道金牌,这是中国在雅典的第五枚金牌。
回来参加奥运会
雅典奥运会上,冼东妹获得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退役后,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2007年初,32岁的冼东妹做出了复出的决定,目标是北京奥运会。
成名后的冼东妹选择回来参加北京奥运会。在争夺入场券的道路上,32岁的他不需要急于求成。在赢得第三届奥运会积分赛后,她说,“现在,我只能说,我离奥运会又近了一步,下一阶段就是继续好好训练。”
冼冬梅的教练傅对她徒弟的复出状态十分满意。他说,从绝对实力来说,冼东妹已经恢复到雅典时的八九成,但对她的水平来说更重要的是心态和技术的创新。至于身体素质,虽然她已经32岁了,但是只要有节奏的做就不是问题。
冼东妹在北京奥运会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辽宁的李英。目前,他们在奥运会选拔赛中不相上下。国家柔道队教练刘永富对两人的评价是,两人都有鲜明的技术特点,但从打法上判断谁能去北京奥运会还为时过早,冼英。
复出的原因
回来只是为了挑战自己。
回到2007年12月25日,这一天,冼东妹再次站上了沈阳女子柔道奥运选拔赛冠军的领奖台。虽然这种时刻对于32岁的冼东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这个冠军意味着她离北京奥运会又近了一步。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冼东妹,这两个队友竞争进入女子52公斤级奥运会,李颖在2003年和2005年赢得了世界冠军,石去年刚刚赢得了世界冠军。
在中国体育史上,运动员生完孩子回来参加奥运会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且还是在柔道这样激烈的比赛中。冼东妹说,当她决定回来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得好。“已婚有子女的外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是很常见的,但在中国,许多人选择在孩子出生后退役。可能在中国柔道里,我是唯一的‘妈妈级’选手。”
当然,冼东妹承认,她的复出有很多因素。“首先,奥运会在家里举行,意义不同;其次是领导和教练的鼓励,家人的支持。另外,我也想挑战自己。”
渴望一块金牌来弥补赤字
20年的柔道生涯给冼东妹带来了无数的赛场经验,但也给她留下了伤病。她的膝盖里还有两根钢钉。况且每个人心里都藏着惯性。但这一切对冼东妹来说似乎都不是问题。“现在我回到了榻榻米上,这证明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要说问题,可能是我现在需要更多的时间恢复。毕竟我是一个32岁的老兵。”
冼东妹回到国家柔道队后,不仅恢复得很快,还解决了曾经困扰她的体重问题。目前,冼冬梅的体重保持在54公斤左右。你能减肥成功,得益于每天的大运动量训练。除了周日,全国女软每天至少练两次,晚上有时候会回训练馆练技术。
谈及国际赛场上的主要对手,冼东妹表示,“可能还是日本老将横泽由美。”4年前的雅典,冼东妹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击败了小泽一郎,一举夺得奥运冠军,并且有了“既然没人看好我,我就看好自己”的豪言壮语。四年后,很多人开始看重冼东妹。冼东妹对此会怎么看?
“我不会过多考虑结果。如果我每天都想着夺金卫冕,我就不会回来了。对我来说,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就算到时候我拿不到冠军,我也不后悔。”
但说到女儿,冼东妹在安慰中明显夹杂着愧疚。在女儿刚满四个月的时候,冼冬梅被强制断奶,去了北京。每天除了打电话,剩下的就是在电脑前用视频看着女儿长大。而且因为担心电脑辐射,冼东妹每次只能和女儿见面10分钟。冼冬梅说,“虽然女儿在广州很乖,但我还是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对家庭和女儿亏欠太多。我希望我能在北京奥运会上给我的女儿带去一份好礼物。”
广州亚运会中国共获得了几枚金牌他们是谁获得什么项目请帮忙,急用,非常感谢!~
项目 全部 男子 女子 混合 金 银 铜 总 金 银 铜 金 银 铜 金 银 铜 游泳 24 16 14 54 7 7 9 17 9 5 0 0 0 射击 21 13 11 45 9 8 7 12 5 4 0 0 0 田径 13 15 8 36 7 5 3 6 10 5 0 0 0 体操 13 7 1 21 7 4 1 6 3 0 0 0 0 跳水 10 6 0 16 5 3 0 5 3 0 0 0 0 击剑 4 4 8 16 2 2 4 2 2 4 0 0 0 举重 8 2 1 11 4 0 0 4 2 1 0 0 0 乒乓球 7 4 0 11 3 2 0 3 2 0 1 0 0 皮划艇静水 5 4 2 11 2 3 2 3 1 0 0 0 0 场地自行车 5 2 4 11 2 0 3 3 2 1 0 0 0 赛艇 10 0 0 10 4 0 0 6 0 0 0 0 0 体育舞蹈 10 0 0 10 0 0 0 0 0 0 10 0 0 武术 9 0 1 10 6 0 1 3 0 0 0 0 0 羽毛球 5 3 2 10 2 0 1 3 2 0 0 1 1 拳击 5 3 2 10 2 3 2 3 0 0 0 0 0 帆船 4 2 4 10 2 1 2 2 1 2 0 0 0 跆拳道 4 2 4 10 0 1 4 4 1 0 0 0 0 皮划艇激流回旋 4 2 2 8 3 1 2 1 1 0 0 0 0 台球 4 2 2 8 1 1 0 3 1 2 0 0 0 轮滑 1 3 4 8 0 0 1 0 3 3 1 0 0 柔道 2 1 4 7 0 0 1 2 1 3 0 0 0 摔跤 0 3 4 7 0 1 3 0 2 1 0 0 0 现代五项 3 2 0 5 1 1 0 2 1 0 0 0 0 国际象棋 3 1 1 5 1 0 1 2 1 0 0 0 0 龙舟 3 0 2 5 0 0 2 3 0 0 0 0 0 沙滩排球 2 2 0 4 1 1 0 1 1 0 0 0 0 蹦床 2 2 0 4 1 1 0 1 1 0 0 0 0 网球 2 1 1 4 0 1 0 2 0 1 0 0 0 象棋 2 1 1 4 1 0 1 1 1 0 0 0 0 软式网球 1 0 3 4 0 0 1 1 0 2 0 0 0 藤球 0 2 2 4 0 0 1 0 2 1 0 0 0 保龄球 0 0 4 4 0 0 1 0 0 3 0 0 0 花样游泳 3 0 0 3 0 0 0 3 0 0 0 0 0 空手道 2 0 1 3 0 0 0 2 0 1 0 0 0 山地自行车 1 1 1 3 0 0 1 1 1 0 0 0 0 射箭 0 3 0 3 0 1 0 0 2 0 0 0 0 围棋 0 3 0 3 0 1 0 0 1 0 0 1 0 公路自行车 0 1 2 3 0 0 1 0 1 1 0 0 0 篮球 2 0 0 2 1 0 0 1 0 0 0 0 0 水球 1 1 0 2 0 1 0 1 0 0 0 0 0 小轮车 1 0 1 2 0 0 0 1 0 1 0 0 0 高尔夫球 0 2 0 2 0 0 0 0 2 0 0 0 0 马术 0 1 1 2 0 0 0 0 0 0 0 1 1 手球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曲棍球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排球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垒球 0 1 0 1 0 0 0 0 1 0 0 0 0 橄榄球 0 1 0 1 0 0 0 0 1 0 0 0 0 总计 199 119 98 416 74 49 55 113 67 41 12 3 2
2010年亚运会中国冠军有谁
2010年亚运会中国总计获得199枚金牌,如下:
第1金袁晓超:武术男子长拳
第2金中国: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
第3金易思玲:女子10米气步枪
第4金中国:男子10米气步枪团体
第5金蒲琪峰:男子50米手枪
第6金朱启南:男子10米气步枪
第7金林凡:女子南刀南拳
第8金沈宏/梁瑜洁:体育舞蹈-华尔兹
第9金沈宏/梁瑜洁:体育舞蹈标准舞-探戈
第10金吴景彪:男子56公斤级举重
第11金朱倩蔚:女子200米自由泳
第12金雷莹/吴稚安:体育舞蹈标准舞-狐步
第13金焦刘洋:女子100米蝶泳
第14金杨超/谭轶凌:体育舞蹈标准舞-快步
第15金王然迪:女子50米蛙泳
扩展资料:
2010年亚运会首金诞生
广州亚运会首枚金牌于2010年11月13日上午诞生,中国武术运动员袁晓超在武术男子长拳比赛中以9.78分成功卫冕。这也是中国军团在本届亚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也是本次亚运会的首枚金牌。
亚运第1000金
2010年11月13日,在体育舞蹈探戈单项决赛中,冠军由中国选手沈宏/梁瑜洁获得,两人此前也获得华尔兹舞单项冠军。同时,这也是中国军团亚运会上的第1000枚金牌。在此前的9届亚运会上,中国选手已经获得了991枚金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
奥运会历史上保持30年不败记录的摔跤名将
吉田沙保里。1998年世锦赛52公斤级冠军。1999年世锦赛56公斤级冠军;2000年世锦赛58公斤级冠军;2001年世锦赛58公斤级冠军;2002年世界摔跤锦标赛 希腊查尔基达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2年釜山亚运会 韩国釜山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2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59公斤级冠军;2003年世界摔跤锦标赛 美国纽约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3年摔跤世界杯 日本东京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 希腊雅典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4年亚洲摔跤锦标赛 日本东京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4年摔跤世界杯 日本东京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5年世界摔跤锦标赛 匈牙利布达佩斯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5年亚洲摔跤锦标赛 中国武汉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5年摔跤世界杯 法国克莱蒙费朗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6年世界摔跤锦标赛 中国广州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6年摔跤世界杯 日本名古屋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7年世界摔跤锦标赛 阿塞拜疆巴库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7年亚洲摔跤锦标赛 哈萨克斯坦比什凯克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8年亚洲摔跤锦标赛 韩国济州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北京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09年世界摔跤锦标赛 丹麦海宁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10年世界摔跤锦标赛 俄罗斯莫斯科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2010年广州亚运会 中国广州 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 金牌
亚运会感人事迹
1、 中国名将抱受伤对手下场
广州亚运会的摔跤赛场上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中国名将高峰抱起受伤对手、伊朗运动员赛义德·艾哈迈迪·扎林科拉伊下场的一幕让全场掌声雷动,人们不约而同地起立,向这名身材伟岸的中国运动员致以最高的敬意。
这是一场男子自由式60公斤级的铜牌争夺战,由蓝方中国运动员高峰对阵红方伊朗运动赛义德·艾哈迈迪·扎林科拉伊。比赛在第一局就出现了意外,红方伊朗运动员右腿膝盖下方被撞伤,经医生紧急处理之后扎上了厚厚的绷带。
在这种背景下,胜利自然最终属于了中国运动员高峰。比赛结束,伊朗运动员歪倒在了地上,表情十分痛苦。勉强站立的扎林科拉伊额头开始冒汗,只见他蜷缩着受伤的右腿,神情有点不那么自然。就在人们不经意时,高峰走到扎林科拉伊的身边,作出了一个大胆举动:将对手抱起、送回到他教练的身边。
2、韩国金闰美
11月14日,韩国女子射击选手金闰美在打完最后一枪后掩面而泣,被教练迅速扶到一旁坐下。28岁的金闰美怀有8个月身孕,她不仅帮助团队夺冠,还在10米气手枪个人项目上摘金。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妈妈。夺冠后金闰美说:“获得金牌很开心,不过我也很担心我的孩子。”
因为在射击中长时间固定一种身姿容易疲劳,对宝宝会有不良影响,金闰美赛前一个月集训,每天只能训练1小时15分钟。“起初还很担心,好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金闰美说,现在她只想回家。
金闰美此前也参加了25米手枪比赛,因为手枪的噪音较大,所以她放弃了这个项目的训练,转而专心准备女子10米气手枪的比赛,因为气手枪的爆发声音小。团体和个人两枚亚运金牌属于韩国,属于金闰美,也属于她腹中的宝宝,金闰美无疑是今天射击场上最幸福的人。
3、羽毛球男子单打
24岁的亚拉从小就喜欢上了羽毛球。“在伊拉克,想要打羽毛球的话,是非常困难的事情。”14岁那年,他在一次比赛中碰到了伊拉克奥委会的朋友,“他们问我愿不愿意代表伊拉克打球”,那是他运动生涯的转折点。
亚拉一个人站在赛场上,没有教练,没有队友,只有零星的几个观众。“伊拉克国家羽毛球队只有我一个人。”世界排名第228位的亚拉,一度把中国香港头号种子胡赟逼到17∶18。
到广州之后,大多数时间,他都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参加比赛,“是不是一个人不重要。我喜欢羽毛球,这是我追逐梦想的道路,这点孤独不算什么。”亚拉说。
亚拉的坚持感动了无数广州市民,在微博上引来了超过4万条转发,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动,敬礼”,更有街坊在微博上发出邀请:“我是广州人,我诚意请他饮早茶,食烧卖。”
4、黄蕴瑶带伤出战
16日进行的女子自行车记分赛决赛中发生连环碰撞事故, 24岁的香港选手黄蕴瑶因坠车导致肋骨骨裂。但她爬起后忍痛骑完余程,得到一枚宝贵银牌。
黄蕴瑶的拼搏姿态被舆论誉为“香港精神的代表。”其赛后满面泪水、勉力举起奖牌的一刻也被拍下定格,成为“香港健儿拼搏史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20日的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计时赛上,黄蕴瑶带伤出战,获得第八,为拼搏精神再做注脚。
5、伊拉克赛艇
北京奥运会上,伊拉克赛艇选手海德尔连比赛训练的必备装备也没有。现在,海德尔再次来到中国,来到广州,身上仍是穿着中国赞助商提供的运动服。
与北京奥运上预赛垫底不可同日而语,这次他为伊拉克实现了本届亚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在19日的比赛中夺得铜牌。
现在,海德尔基本保持早晚各一次的练习。“现在的巴格达比以前安全很多,人们可以随便逛街,购物,吃饭。在我们训练的那条河,也已经没有了枪声,我已经很满足,相信会越来越好。” 这个27岁的伊拉克小伙子不愿再多提灰暗的过往,希望人们关注他的是运动员的身份,而不是关注伊拉克人民的苦难。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哪年的武术冠军是谁
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为期16天)在中国北京举行。
1、全能冠军:
男:原文庆;女:王萍;
2、太极拳冠军:
男:陈思坦;女:苏自芳;
3、南拳冠军:
男:何强;女:陈丽红。
扩展资料
参赛国37个国家及地区(除伊拉克和约旦外,所有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CA)成员国全部参加)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箭、羽毛球、篮球、拳击、皮划艇、卡巴迪、自行车、击剑、足球、高尔夫、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帆船帆板、藤球、射击、软式网球、乒乓球、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赛艇
特别项目: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来自37个国家的6,122名选手团在27个正式比赛,两个表演项目中展开角逐。皮划艇、卡巴迪、藤球、软式网球、武术等对我国生疏的比赛项目,受中国和东南亚全部国家的影响,开始出现在亚运会的赛场上,跆拳道、马术、拳击等比赛项目被排除在外
最大的代表团:东道主中国派出了?各参赛代表团之首。这支最庞大的队伍也是获奖牌最多的代表团,将183枚金牌、107枚银牌和51枚铜牌收入囊中。
身高之最:本届亚运会身材最高的运动员是朝鲜体育代表团的男篮运动员李明勋,23岁的他身高达到了2.32米。
儿童运动员:也门队不满10岁的赫尔-巴什-穆罕默德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这位正常状态下读小学5年级的学生要在男子乒乓球团体和单打两项比赛中与年长他很多岁的选手过招。
金牌之最:本届亚运会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中国25岁的游泳选手沈坚强,他在男子100米蝶泳、男子100米自由泳、男子50米自由泳、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等5个项目上折桂。
破纪录之最:韩国19岁的射箭女选手金水宁是本届亚运会破纪录最多的选手,她在比赛中共2次破世界纪录、1次平世界纪录、10次破亚洲纪录、7次破亚运会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破纪录专业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