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小学生

2021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小学生(2021小学生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日记大全)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1 15:36:55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2021小学生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日记大全

【 #日记# 导语】举重项目中公斤级的划分是针对参赛选手的体重而言的,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要将参赛选手根据体重划分在同一级别范围内。下面是 无 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2021小学生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日记

  7月24日,12点50分,我和妈妈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48公斤级比赛。

  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是抓举。只见一个个其他国家的运动员逐个上场,有的稳稳举起,有的违规被判无效,还有的拼尽全力也无法举起时,我忐忑不安地问妈妈,为什么侯志慧还没出场呢?妈妈说,因为她第一把的重量比是所有选手里最重的,所以由其他开把重量比较低的选手展开角逐。

  终于到侯志慧出场了!只见她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显得神采奕奕。她不紧不慢地走到杠铃前,两手紧紧抓住杠杆,深吸一口,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杠铃高高举起,“耶!太棒了!”我和妈妈拍手叫好。接着第二、第三把,她都轻松地完成了,还了第二名7公斤。

  第二轮挺举开始了,侯志慧第一、第二把都一气呵成。到了决定金牌的第三把,也是最重的一把。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嘴里念着,“举起来,举起来。”侯志慧来到台前,大叫两声,便径直走向杠铃。握紧杠铃,深吸一口,奋力将杠铃举到了胸前,缓缓地站了起来。调整呼吸,只听一声大吼,右腿向前一蹬,侯志慧咬着牙把杠铃稳稳地举起,“嘀”时间到,侯志慧扔下杠铃,三站白灯亮起,“哇,金牌,侯志慧是金牌!”我和妈妈欢呼。

  在这次比赛中,侯志慧举起了超自己体重4倍多的杠铃,这种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2021小学生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日记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获得了二十一枚金牌,金牌数量占据世界第一。其中,举重比赛的场面更显得惊心动魄,比赛队伍雄壮的肌肉也是全场的焦点。当然,冠军是少不了中国的。

  第六枚金牌,就是有谌利军在男子举重67公斤决赛上取得了桂冠,人们都在欢呼雀跃者,但成功背后的付出往往是血泪。

  谌利军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力气很大,能拉动500斤的货物。或许是谌利军天赋凛人,在他十岁时,从未练习过的他赤脚跳出了两米三六的成绩。他可以去练习举重了。

  举重运动员是要吃很大苦的,不仅需要拼命训练,就连身高方面也不能长高。这让谌利军的母亲左右为难。

  这时,谌利军坚决地说:“我愿意参加训练,为国争光。”就这样,他开始了夜以继日的训练,肌肉拉伤,抽筋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谌利军却很少抱怨过,站在奥运领奖台上是他的目标。

  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谌利军的父亲因脑癌而无法行动,他不忍心让母亲一个人受苦受累,便偷偷跑出去打工。教练的话点醒了他,唯有成功,才是对母亲的排忧解难。

  谌利军开始在各项比赛中连获大奖,甚至在一次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追加12公斤并试举成功。这次,他又成功地登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他再度成功。

  这就是中国力量,一个个为了国家奋不顾身,拼命训练的身影才最为感人。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3.2021小学生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日记

  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开幕了,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每个人都非常期待这场体育盛会。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举重队谌利军的比赛。   刚开始谌利军抓举发挥失误与对手差了6公斤,我的心情瞬间变得失望起来。不料雪上加霜的是,挺举的时候那位第一名发挥超高水平又把180公斤举了起来,谌利军只有把重量调到187公斤才有赢的机会,我真是为他捏了把汗。“中国队,加油!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服输!”我心中默念着。这时候谌利军上场了,我的心提到嗓子眼期待他的绝地反击。只见他双手紧握杠铃,把牙咬得紧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脸也憋得通红,像发怒的狮子一样大吼一声稳稳地将杠铃举过头顶。赛场上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我的心也沸腾了,“他赢了,他赢了!”我激动地尖叫着,欢呼着。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谌利军泰山压顶而不乱,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比赛结束后,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谌利军站在领奖台上可神气了,这场比赛也让我感受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希望中国健儿能满载而归。

4.2021小学生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日记

  东京运动场上空人声鼎沸,时不时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与欢呼声。中国的体育健儿们恪守初心,在赛道上勇敢地向前冲刺,无数的汗水与脚印更是他们迈向成功的见证。最终勇夺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极大激发了伟大的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生机勃勃与敢拼敢赢!

  更令人激情澎湃的是李发彬与黄东萍两位体育“明星”,他们来自我的家乡——南安!我坐在电视前,望着两位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挺直腰板,满脸红光,一股冲天豪气凝聚胸口。看着看着,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他们叫好为家乡鼓掌。我暗暗发誓要学习他们那种自信自强敢于拼搏的精神。

  最让我敬佩不已的是大力士李发彬,他年仅28岁便参加了东京奥运会举重61公斤级比赛。我惊呆了,61公斤,可将近是两个我的体重啊!可他在赛场上毫不慌张,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来到杠铃前。伸出粗壮有力的胳膊,露出健美的肌肉,牢牢地抓住杠铃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缓缓向上举起。我心里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但见他怒目圆睁,将沉重的杠铃举过头顶,汗水淋漓而下。他的背被似乎被压弯了些许,但他的手像把虎钳,死死抓着杠铃中间不松解半点儿。顿时我被李发彬刚强坚毅、为国争光的表现深深感动着。据说李发彬为了这场比赛,在家不断练习跳柜子,那柜子起码也有1米多高啊,他还将一捆书放背上做俯卧撑……我们无法想象与体会他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有着这光荣与神圣的一刻。望着他领奖时自豪的笑容,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5.2021小学生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最后一举,27岁的中国举重队选手石智勇选择了198公斤,一旦成功,他就将打破自己保持的总成绩世界纪录!一声大吼,杠铃稳稳举过头顶——世界纪录,破了!

  7月28日,在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保持者石智勇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气质,6次试举5次成功,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总成绩364公斤摘得金牌。

  石智勇这枚金牌似乎拿得轻而易举。但赛后采访时他才透露,赛前一个月自己曾两次腿部拉伤。6月23日,训练中左大腿拉伤,一周后再次拉伤。距离奥运会不足一个月,石智勇的情绪发生巨大波动。17天没有训练,每天按摩、针灸,与时间赛跑。来到东京,石智勇抓举只有150公斤,挺举也只有170公斤。“这是我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比赛。”石智勇坦言。

  正式比赛开始了,石智勇开把就选择了158公斤并成功举起,第二把举起163公斤,第三把举起166公斤——刷新抓举奥运会纪录,更第二名10公斤。

  “抓举结束,我的手臂就有点抽筋,已经好久没有举过这个重量,肌肉都不太适应。”经过队医紧急处理,石智勇在挺举第一把就要试举188公斤。“当时没有翻好,是硬撑起来的。”第二把试举192公斤,被裁判判定屈肘失败,比赛的气氛又紧张起来。

  但石智勇的目标只有一个——破世界纪录!项目总成绩世界纪录,正是石智勇在2019年创造的:“我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破,但想把最珍贵的时刻留到奥运会。”

  顽强意志和强大自信,让他在最灿烂的舞台释放最完美的自己。当石智勇将198公斤的杠铃高高举过头顶,3盏白灯同时亮起。他坐上杠铃、双手比出“1”字,做出这一打破世界纪录的标志性动作。

  因为与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石智勇同名,这个名字曾在少年时代带给他巨大压力。但他将压力变成动力,在里约和东京奥运会连续夺金,也实现了对雅典奥运冠军石智勇的诺言:“要对得起这个名字,要传承冠军的名字,更要传承冠军的力量和信念。”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名字,石智勇的比赛显得智勇双全:面对挑战,要有智慧;站上赛场,更要展现勇气。挑战极限,勇攀高峰,永不满足,从不止步,第二个奥运冠军对石智勇来说,依然只是一个起点,他的目标还在前方:“我会尽我的努力,再坚持3年!”

2021东京奥运会百米短跑比赛观后感日记大全

1.2021东京奥运会百米短跑比赛观后感日记

  2021年8月8日19:00,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举行,苏炳添担任闭幕式中国旗手。在7天前的百米短跑半决赛中,跑出了9秒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跻身男子百米决赛的选手,更是从事实上否定了百米竞赛人种偏见论。

  苏炳添从小就热爱运动,是一个普通又有点爱调皮的男孩。他的运动能力相当强,“那时我也没有专门练习过,更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天赋,只是知道如果跑步,我可以跑得很快。”为了追逐自己的短跑梦,他在18岁时加入了广东省队。田径是很单调的运动,但是一种激发可能性、爆发性的运动。苏炳添很自觉、积极、上进,赢得了教练和队员们的敬佩。天赋禀异的他再加上刻苦的努力,于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崭露头角,随后他便开始大放异彩。先后取得各大竞标赛冠军,男子60米、100米、4x100米决赛中夺冠无数,不断创新中国纪录,亚洲纪录。直至屹立于亚洲跑坛的顶端。

  每一回热身,每一次起跑,每一下摆臂,每一段奔驰,每一个自信的动作,他都竭尽全力,不留遗憾。以前的亚洲人先面临着的是10秒大关,又面临9秒95大关,再要面临9秒85大关,什么人种劣质偏见,皆由苏炳添来击破!即使身负荣誉,他也没有丝毫懈怠。

  2013年,短跑选手张培萌打破了苏炳添之前创造的纪录10.04秒,“他让我知道有一个对手存在,让我感觉到了威胁。”感受到了危机感的他潜力爆发作出突破冲入了10秒,让世界瞠目结舌。他也经历过很多坎坷,09年突如其来的伤病、更换起跑脚、比赛失利等,他不断地给自己设限,奋斗至目标达成,完成华丽的蜕变。这次的东京奥运会,年已31岁的他再次一鸣惊人刷新纪录,达到9秒83的成绩令人们惊讶,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的速度,在短跑历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

2.2021东京奥运会百米短跑比赛观后感日记

  随着一批批奥运健儿回到祖国,万众瞩目的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了帷幕。在这段不短的赛程中,中国运动员们奋勇拼搏、迎难而上,为争取国家荣誉而竭尽全力,留下佳话无数。夺得首金的清华大学生杨倩,年少有为的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所向披靡的马龙、樊振东⋯⋯每一个光辉灿烂的名字,都值得我们充分肯定。在他们之中,有这样一位运动员,他未能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但他的所做所为却仍值得我们感叹万千。他,就是中国田径短跑运动员——苏炳添。

  说到苏炳添的田径生涯,可谓是“开挂”一般:2007年进入广东省队,两年后进入国家队;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他以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中国短跑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2015年5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他以9秒99获得男子百米第三名,成为首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选手⋯⋯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更是以9秒83的成绩晋级决赛,尽管最终由于体力消耗过大与抢跑选手的影响未能夺得奖牌,但这已然足够。在当时100米赛道长期由欧美国家垄断的背景下,能够进入决赛已然难得可贵,更别说苏炳添还跑入了10秒大关,这打破了亚洲纪录,创造了历史性的时刻,为我国未来短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苏炳添的卓越成就,与他数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他与博尔特的多次竞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苏炳添首次与博尔特交手。在巨大的实力悬殊下,苏炳添最终以0.41秒的差距败给了博尔特,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努力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积极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就这样,经过了三年的准备,苏炳添终于完成蜕变。在2015年北京世锦赛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又一次遇到了博尔特。在国人期盼的目光中,他以极快的速度起跑,并在前80米一度带乱博尔特,只可惜敌不过博尓特的中后程加速。最终博尔特险胜,拿下冠军,但苏炳添也同样以第四名的成绩晋级,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成绩与博尔特的差距缩小到了0.3秒,这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苏炳添身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优点:他很自律,据教练与亲人回忆,他对于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家庭聚餐时,他也从不喝酒,吃猪肉,严格遵守国家的饮食要求;他也很谦虚,即使拿到了全国冠军,苏炳添也不曾有丝毫的骄傲自满,一有机会,还是一如既往地回家看望亲人及启蒙教练,汇报一些日常的训练情况。同时,作为一名体育生,他的文化科目成绩却十分优异,虽然因训练会落下一些课程,却总是及时补上;他也能同他人和睦相处,他与张培萌协手共进,互相帮助,拿下了亚运会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用一句话总结苏炳添的真实写照:不论在路上走得多远,始终不忘记当初为何上路。

3.2021东京奥运会百米短跑比赛观后感日记

  一切可能之事皆不可得,你只有执着地坚持世上看似不可能的事——莫贪念、莫浮躁、莫松懈。

  ——题记

  17岁,苏炳添跑出了百米10秒59的成绩。接下来,他用4年时间从10秒45努力到了10秒16,然后迎来了他的瓶颈期。

  22岁的苏炳添发现最后的0.1几秒一直破不了。尽管他一直坚持不断地练习,但是一直没有办法突破,甚至有时候还越跑越慢。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23岁的他起跑飞快,一度超过了博尔特,可却在中途被拉开了距离,最终成绩10秒28,无缘决赛;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他因为抢跑而被取消了比赛的资格,从那天开始,他开始害怕枪声,因为有了“心魔”,无论怎么逼,都进不了10秒零几的关口。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的年龄在慢慢增大,基因也慢慢封顶,想“赢”更难了。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开始求“变”,别人用腿在跑步,他要用脑子跑步!

  很长一段时间,苏炳添走到哪都吹着气球,因为短跑运动员如果用胸式呼吸就会跑得慢,而用腹式呼吸则可以大大提升身体供氧量,从而提高速度。可是又不能是“主动”腹式呼吸,在短跑瞬间对决,必须得让它成为下意识的过程,所以他就走到哪都吹着气球,不断练习身体的本能;当他发现,他跑步的节奏不对时,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改右脚起跑为左脚起跑,这种改变对他来说是很困难的。可是右脚起跑,结果就是前面拼命冲,后面能顶就顶,这样的节奏永远无法进10秒大关。要进10秒大关,他就必须改变节奏,让自己不着急冲。开始,他跑得比以前还慢,一度连外国的女运动员都跑不过,可是他认真观察分析了其他对手的跑步录影,他知道这种改变是对的也是必要的。于是,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就这样,他不浮躁、不松懈,默默坚持着。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岁月不负追梦人。一年后,他成功破10。2015年5月31日,这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26岁的苏炳添跑出了9秒99的好成绩,成为了第一个踏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成功破10,给了他极大的动力。但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要做的还是“莫贪念、莫浮躁、莫松懈”“执着于第一个0.01秒”。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决赛,32岁的他以9秒83的成绩获得了小组第一顺利晋级,打破了亚洲纪录,成为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这样的“苏神”很难让人不爱。17岁、23岁、26岁、32岁……我不知道作为一个运动员,十几年没有拿过金牌是什么样的心情,和一群先天条件比自己好的运动员比赛是什么样的心情;我只知道,如果是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吧。可能我实际上已经放弃很多次了,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为自己开脱,妈妈每次让我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每次都很不耐烦:我想要有什么用,我又做不到。

  看到这样的“苏神”,我想,可能我真的是没有好好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要做的不是抱怨自己做不到,不是给自己找一堆的借口,而是像他一样,用”脑“去努力,像他一样坚持着看似不可能的事——不贪念、不浮躁、不松懈,用不动声色的努力改变不可能。

小学三年级2021东京奥运会观后感300字

1.小学三年级2021东京奥运会观后感300字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总是那么的令人鼓舞、兴奋、震撼。在奥运会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那自始至终贯穿于奥运会的伟大的奥运精神。

  对于今年只有14岁的全红婵可以说是近年来中国跳水界最 大的“黑马”。2020年10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选拔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的全红婵一鸣惊人,击败了里约奥运会冠军任茜和世界冠军张家齐、陈芋汐、司雅杰、卢为等众多名将,获得冠军并入选国家队。今年5月,在2021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全运会跳水资格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再次获得冠军,从而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的参赛资格。对于国际比赛经验为零的全红婵来说,东京奥运会将是证明自身实力的最 好舞台。

  东京奥运会,16岁的陈芋汐在参加女子单人10米跳台之外,还将和17岁的张家齐搭档参加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2019年底,同是世锦赛冠军的两人开始配对双人项目。在三站奥运选拔赛上,张家齐/陈芋汐都获得了冠军。参加东京奥运会,夺得金牌成为两人的目标。

  20岁的王宗源是中国男子3米跳板的“后起之秀”。在三站奥运选拔赛上,王宗源两夺单人3米跳板冠军,其中在今年5月进行的第三站选拔赛上,他更是以609.55的高分刷新历史。此外,在双人项目中,王宗源搭档谢思埸表现稳定,二人也将在东京奥运会上向金牌发起冲击。

  奥运精神,永远在我心中燃烧;奥运精神,永远在我心中闪耀;奥运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2.小学三年级2021东京奥运会观后感300字

  今天早上,我和家人一块儿看了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询问过爸爸我知道这是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21年东京奥运会。

  看开幕式的过程中几何图形和音乐是最多的表现形式,让我知道音乐在里约这个城市的重要性,而几何图形我也是通过解说员的解说知道了这和他们国家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共有416名运动员参赛,我国32岁的中国击剑队男子花剑运动员雷声是代表团的旗手!看着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我的心里也是觉得很高兴,也觉得很自豪呢!还有各国代表团入场时看着都很兴奋和快乐!连我们观众都被感染了!虽然开幕式的时间很长,我还是坚持看完了,直到圣火被点燃!

  看完开幕式,妈妈还让我查了一下有关这次奥运会的很多小知识,所以我也收获满满的!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呢?开学后我们一块儿探讨一下吧?

3.小学三年级2021东京奥运会观后感300字

  根据国际乒联公布的奥运排名,在男女团体、男女单打以及混合双打等全部5个单项中,中国选手均占据头号种子的位置。其中樊振东、马龙分列男单前两号种子,陈梦、孙颖莎为女单前两号种子。

  当日率先进行的是混合双打抽签。与单打不同,各代表队只能派出一对选手参加混双比赛。由于中国乒乓球队在团体比赛中优势较为明显,男女单打又各有两名选手参赛,因此仅有一对组合坐镇的混合双打成为此次国乒各条战线中相对不稳的一环。作为一号种子,许昕/刘诗雯此番签运不错,两人首轮对手是加拿大队的王瑧/张默。整个上半区,最有可能对“昕雯”组合构成威胁的是来自中国香港的黄镇廷/杜凯琹。不过,在6月奥运模拟赛的对阵中,许昕/刘诗雯曾以4:1取胜。如果“昕雯”组合顺利从上半区出线,决赛很可能对阵东道主选手水谷隼/伊藤美诚,前提是后者从拥有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郑怡静、韩国组合李尚洙/田志希等好手的下半区中突围。由于混双是乒乓球项目中最先决出冠军的单项,许昕/刘诗雯能否取得开门红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女子团体的抽签中,头号种子中国队落在1号位,首轮对手是奥地利,之后对阵法国与新加坡的胜者。中国队半决赛的潜在对手是韩国队,决赛或迎战东道主日本队。

  男子团体方面,中国队作为头号种子进入上半区,首轮对阵埃及。之后中国队很可能将与中国香港队交手,竞争一个半决赛名额。日本队位于下半区,同样处在下半区的还有实力强劲的德国队,他们极有可能与东道主竞争决赛名额。单打方面,国乒四员大将樊振东、马龙、陈梦、孙颖莎各自镇守一个半区,形成两对“双保险”。国乒内战在决赛前不会上演,不过一旦有人“失守”,势必会给队友带来额外压力。女单中,被视为国乒最 大对手的日本名将伊藤美诚与孙颖莎同区,另一位日本选手石川佳纯进入陈梦所在的上半区。男单方面,东道主选手张本智和落在8号位,与樊振东同处上半区,而卡尔德拉诺、奥恰洛夫等好手进入“大满贯”得主马龙镇守的下半区。

  综合来看,中国乒乓球队签运不错,在5个单项中也均具备夺冠实力。此前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表示,5年备战,国乒已经准备好了。

2021年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观后感日记大全

1.2021年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观后感日记

  这几天,我一直关注着2021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队是世界上最牛的一支队伍。

  杨倩得了十米气步枪的冠军,得了,第一枚金牌。杨倩射落的不仅是中国队的首金,还是东京奥运会的首金。全国各地的国家在日本听到的第一首国歌是中国国歌!我坐在电视机前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我的心是多么激动,感到无比荣耀,觉得自己做一为中国的一份子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自豪!此时此刻,我想全国人民的心情,肯定是和我一样的吧!

  杨倩从小射击就有天赋。有一次打气球送娃娃,杨倩一打一个准,一口气打完了摊主的气球,让摊主“目瞪口呆”,后来杨倩还把赚来的娃娃送给了小朋友,大家开心了一场。这或许就是杨倩和家人发现她有射击“天赋”的开始,冠军选手竟然从庙会摊上出现的。我网上随便看看简历,就会发现杨倩一直很优秀,然而这些优秀除了天赋外,更多地源于努力。她十岁就被选上波宁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她学习好,体育也好,写字画画也不错,还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他还是清华大学生。他还说暑假里面得了一块金牌。杨倩真是我学习的榜样。所有的奥运会运动员全都是我的榜样。我会以他们做榜样,往他们那个方向前进。为祖国争光。

  在明天的奥运会里,我希望你们,全力以赴,你们要相信自己。

2.2021年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观后感日记

  今天,东京奥运会开始了正式的赛程。在运动场上,我国的运动员使出全力,为国争光,这些奥运健儿们令我感动。

  今天上午的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我国的00后小将杨倩摘得了中国在东京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这也是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在资格赛时,这位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发挥的并不太好,以第6名的成绩进入了决赛。在决赛中,杨倩发挥得很好,但依然落后来自俄罗斯的一位运动员。这场决赛共有24枪,在前23枪中,杨倩一直落后,在教练与杨倩均认为夺冠无望时,俄罗斯选手在最后一枪中发挥失误,只打出了8.9环,这位杨倩的夺冠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轮到杨倩上场时,她十分冷静,一下便得到了9.8分的射击成绩虽然相对于之前的发挥并不算好,但是依然超越了俄罗斯选手,成为了这项比赛的冠军,为中国夺得了奥运会首金。

3.2021年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观后感日记

  北京时间7月24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为中国夺得首金,这也是本届奥运会诞生的首枚金牌。

  这场比赛的最后一局与杨倩对战的是一个俄罗斯选手,这时的比分是242.2环和242.0环杨倩与对手仅差0.2分,带杨倩心里也毫不慌张,这次对手在打枪时不小心有了15,最终的成绩是251.1环,这下可给了杨倩反超的机会和信心,只见她双手拿着枪,眼睛盯着前方,从她的眼睛里好像能看见胜利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于是她抱着良好的心态打下了最后一枪,只听“砰”的一声,子弹打在了靶上,“9.8环”中国讲解员激动地喊了起来,“杨倩赢了!中国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首金!比赛结束了,中国选手杨倩获得了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恭喜杨倩!恭喜中国代表团!她的教练开心地挥了一下手,她的家人也在后台开心的抱在了一起,但杨倩并没有欢呼雀跃,也没有过于激动,她只是非常淡定地向大家挥了挥手,再带上金牌时,她还俏皮可爱的向观众席中心比了一个大大的爱心。

  对于今天的胜利,她在台下也付出了很多,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在台上那决胜而又犀利的一枪,可能要在台下练几十次,几百次,甚至成千上万次,那些运动员们在台上有多耀眼,辉煌,台下就有多痛苦和辛劳,但这就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在赛后,杨倩还表示自己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成绩,只是想为国夺冠,让我们再次恭喜杨倩,也希望她以后能够再创辉煌!

4.2021年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观后感日记

  “啪——”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在奥运会的射击馆内落幕,国人沸腾了!人们纷纷把鲜花和掌声送给那个21岁的来自清华大学的中国女孩杨倩。她以其优异的成绩在女子气步枪决赛中险胜,为祖国赢得了第一枚金牌!

  当她手捧鲜花,身戴奖牌,满面春风地站在领奖台上之时,脸上露出可爱的微笑,整个人看上去光鲜夺目。然而,表面的光鲜亮丽,在背后殊不知要付出多大努力。

  如果说成功很容易,那还有“坚持”二字吗?天上不会掉馅饼,人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杨倩这一个正值风华正茂的女孩,从十一岁开始训练,二十一岁便代表国家射击队参加奥运会。没有人知道,这个活泼可爱的零零后女孩究竟为此默默付出了多少。

  整整十年,十年如一日。杨倩每天反复练习一个动作,坚持训练使她的技艺炉火纯青,最终收获满身荣光。正如,滴水穿石,不是因为其力量有多大,而是贵在持之以恒,日夜不停。“坚持”,一个普通的词语,却不知要为此付出多少汗水和时间及高于常人的辛劳。只有流过血的双手,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历经千锤百炼的锻造才能铸就坚钢。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祖逖又怎能在北伐中原中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起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世人敬称“书圣”?同样,若无每日反复坚持的练习,杨倩又怎能在赛场上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背后,是无尽的汗水,流过的眼泪,放弃的念头,无声的抱怨。但杨倩却坚持过来了,因为坚持不懈,所以才能不屈不挠,因为不屈不挠,所以能够稳扎稳打。长时间的坚持会有辛苦,会有抱怨,会想放弃,甚至会流泪会叫苦。但挺过来,便是明日胜利的曙光!遇事不弃,脚踏实地,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走到终点就会发现,原来流过的血汗和泪水都是值得的。而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稳扎稳打,不仅是杨倩自身品格所折射的光辉,但是中国不朽的大国风貌!

5.2021年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观后感日记

  这个假期,有一场精彩的东京奥运会,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东京奥运会从7月23日到8月8日,一共持续17天。这一次的东京奥运会一共会产生339枚金牌,到今天为止,中国已经得到了23块来之不易、用努力和汗水换来的金牌,是金牌最多的国家。每当奥运会开始直播,我和爸爸总会坐在沙发上仅仅地盯着屏幕,为中国健将纳喊、加油、打气、欢呼。每当他们赢得了比赛,我们会十分激动,为他们感到骄傲;每当他们输了,我们也立刻失落起来,默默地为他们加油打气……

  在这一次东京奥运会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获得中国首枚金牌和首位获得两枚金牌的女子射击运动员——杨倩姐姐。

  2000年出生的杨倩苦练了11年的射击,在今年参加了东京奥运会。在赛场上,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对这一场比赛她肯定充满了希望与信心。前五枪,杨倩的总成绩是51.9分,暂时排名第五,可杨倩在打第六枪的时候鼓足了勇气,全神贯注地瞄准靶心,格外认真地射击,此时此刻,她已经进入了状态。十枪过后,杨倩已104.7分位居第一,十分厉害,距离第二名只有0.3环。美国运动员塔克出局后,杨倩打出了10环,就在这时,一位来自俄罗斯的运动员追平了比分,我十分紧张,心里一直为杨倩姐姐祈祷。随后,杨倩打出了10.7环,对手比杨倩高了0.2环。最后,揭晓答案的时刻到了,杨倩打出了9.8环,对手一不小心失误打出了8.9环,相差的十分多,最后,杨倩取得了中国的首枚金牌!听到这儿,我和爸爸激动地一下子从沙发上跳了起来,为杨倩姐姐感到自豪!中国的运动健将真是厉害!

  杨倩姐姐还是个学霸!2018年,杨倩姐姐已体育特长考入了清华大学,真是智慧与才华并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