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哪一场足球赛让你相信足球世界有奇迹的存在
德罗巴,切赫这这一场比赛。
欧冠决赛在自家球场举行这样的便利都让拜仁赶上了,坐拥天时地利,全场射门35:1,德罗巴唯一一脚头球攻门就进球,强迫症的极致体现。切尔西因为和巴萨死磕阵容不齐,阵容寒酸程度在近十年的欧冠决赛除了05年利物浦无人能出其左右,博特兰第一次上场就奉献给了欧冠决赛,打的还是自己并不熟悉的左边锋。
在90分钟内大难不死的切尔西依旧没有完成9*9八十一难,加时赛被判点球,几乎是极刑,切赫立功了。拖入点球,还没完,点球大战也是上来就落后…直到第四轮才扳平比分…最最重要的是,切尔西最后一个轮切赫扑点,德罗巴罚进制胜点球圆梦欧冠,这简直是电影嘛。两大男主人公最后封神。
托马斯穆勒是一名福将,2010年半决赛穆勒缺席,德国负西班牙,2012年欧冠决赛,穆勒完成进球后被海因克斯换下,随即球队被扳平并最终失利,2012年欧洲杯半决赛穆勒竟未首发,德国负于意大利(当然这个“德意志”魔咒一直都在),有的时候,不信邪不行。这个冠军对于切尔西的意义,实在是不用再多讲了,特里,兰帕德,德罗巴,切赫,也可以算上穆里尼奥,从2004年开始,老男孩们,终于如愿,穆里尼奥百感交集,自那场比赛以后,4老再无集体联手(那场比赛其实也缺少了特里)欧冠决赛,完美的告别。
这场比赛可能没有我利村的伊斯坦布尔之夜荡气回肠,没有表妹跟巡游者的读秒精心,没有法国跟意大利的力拔山兮,这可能都不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但却是很多人包括我对欧冠最开始的记忆,有多少人从那时开始了解足球的魅力和狂美,逆转的疯狂和失落的泪水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足球不再只是一个肉丸。
伊斯坦布尔奇迹
作为一个球迷很难忘记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比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难以思议的逆转,足球史上永久的奇迹,无法解答的迷案,上帝降临的夜晚........ 也许经典有很多,也许奇迹亦不少,也许一生只能见到一次,也许这段记忆本就不存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伊斯坦布尔的夜晚,只有一个。这就是,2005年5月25日的伊斯坦布尔之夜。历史伊斯坦布尔,又名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两洲,曾是东罗马帝国(其实东罗马的称呼也不准确,应当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简称罗马共和国,即便在中后期罗马皇帝成了东方式的帝王,元老院也一直保留着,国号依然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东罗马与西罗马可以理解为“两个帝王统治下属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土”,所以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的国号两个罗马帝国都是通用的,帝国东部的部分,比较可靠的称呼应当是东部帝国或是东方帝国,孟德斯鸠用古代原址希腊城邦的名字拜占庭指代东方的罗马帝国,并流传至今成了习惯,真是荒天下之大缪)与奥托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也是现代凯末尔建立的土耳其共和国的重要城市(土耳其现在的首都是安卡拉),历史上一直有着显著的地位。 利物浦5次决赛闯进决赛拿了4次,成功率80%;AC米兰9次杀入决赛拿了6次冠军,成功率66.7%。 利物浦 4次夺冠都是身穿红色战衣,决赛的手下败将都是穿白色球衣;米兰前9次参加冠军杯决赛中,有6次身着白色球衣其中5次夺冠,并且最近4次夺冠都是穿白色战衣。今夜,红白对决再次上演。 2年前,意大利的AC 米兰在半决赛淘汰同国的尤文图斯后夺得冠军;2年后,昔日英格兰霸主利物浦踩着当今英超王者切尔西的肩膀来到这里。 1984年,教皇去世,查尔斯王子迎娶戴安娜,英格兰的利物浦战胜意大利的罗马,最后一次夺冠;2005年,又是教皇去世,查尔斯王子迎娶老情人,利物浦再次遇到意大利的对手......如果命运果真是冥冥之中注定,那么上帝会站在哪边呢?序幕 52秒。这是年近不惑的米兰老队长马尔蒂尼打进的欧洲联赛冠军杯50场决赛中最快进球纪录所耗的时间。赛前普遍认为,已经连续4场淘汰赛未失一球利物浦的和拥有世界最佳防线的米兰之间的决赛进球将不超过一个……意外 20分钟。这是刚刚伤愈复出的科维尔在场上坚持的时间。从他下场时悲痛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他那正在滴血的心。落后一球的利物浦,被迫匆匆作出调动,换上了老将斯米切尔。失球后利物浦短暂的攻势随着这次换人而终止。上帝在微笑……崩溃 杰拉德 +阿隆索 。这是利物浦引以为豪的世界级双后腰,就在他们的防守位置上米兰的英俊少年卡卡如入无人之境,无数次放出致命的直传,一次又一次地刺着利物浦的心脏……终于,在数次越位和错失机会后,利物浦的门户被机会主义者克雷斯波在39和44分钟两次洞穿。米兰人在尽情庆祝,利物浦球迷鸦雀无声,解说员断言两队不在同一档次,我脑海一片空白…… 半场结束,电视画面把特写镜头锁定在现场的大屏幕,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刺眼的0:3,解说员还在不停地重复着他们的希望,他们很衷心地祝愿利物浦不要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不要超越当年巴塞罗那惨吞米兰4蛋的噩梦。时钟已经指向凌晨3点30分,我把灯关上,周围一片漆黑和寂静,只有电视机发出亮光和喋喋不休的评论。看了看手机,赛前还和我同样激动的暗夜之泪已经陷于沉默,而我同样没有心思去鼓励她,因为我自己也崩溃了。“本来就不抱很大期望,利物浦一次又一次以弱胜强,走到今天这步已经使我很欣慰了。算了吧,有些事情是不能勉强的”,我这样对自己说……躺在床上,电视还是没关,我一点睡意都没有,继续着思考:“不知多久以后才能见到利物浦出现在决赛赛场上,好歹都看完下半场吧”。于是我又翻身而起,继续盯着电视机。上帝在奸笑……换人 下半场还没开场,已经看见了哈曼的身影,决定做最后一搏,用哈曼冻结卡卡,同时改打3后卫。开场后场面仍然没有改善,上半场形同梦游的特劳雷继续睡眠,海皮亚缓慢的步伐仍然被卡卡轻易甩开。米兰人欲乘胜追穷寇,突破,罚球远射,角球,一时间让我觉得以巴塞罗那为目标其实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六分钟,人的命运可以在一个决定里改变,伊斯坦布尔之夜的结果也可以在六分钟内改变。毫无征兆地,队长杰拉德用他少见的头球拉响了反击的号角。至今,我仍然可以清楚地记得队长杰拉德进球后在中圈不停地挥着双手,用他的精神,鼓励着队友振作。这个画面从此定格为伊斯坦布尔之夜里无数永恒的画面中的一个。利物浦的球迷又开始唱起“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你永远不会独行)。紧接着,替换科维尔上场,合约将在赛后结束的老将斯米切尔用无可挑剔的远射再次让迪达无可奈何。此时,已经获知俱乐部不会再与其续约的他拉起了胸前队衣的队徽,深情地亲吻了两下,然后放下……现场开始沸腾,沉寂已久的红军球迷一旦复苏,整个足球场马上被红色的海洋所淹没。转眼间,我气还没喘过来,队长已经在Milan禁区被拉倒,点球!利物浦一直没有出色的点球射手,这次这个对于很多球员来说一生只有一次的点球由谁来踢呢?是阿隆索,刚加入球队不到一个赛季的西班牙人。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阿隆索起动,助跑,一步,两步,三步……球如出弦之箭,真飞球门右下角,眼看就要进门之际,迪达的长臂一展,指尖把球一碰,竟然救了出来。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阿隆索已经一个箭步扑上前,卧地铲射,球挂上角…… 3:3!!伊斯坦布尔的奥林匹克球场已经完全失控了,镜头对准了米兰主教练安切罗蒂严峻的脸,而他后面,是正在狂欢的红色球迷以及显示着3∶3的巨大屏幕……我拿起手机,发了一条短信给我老爷,短信内容只有一个字:“天”意志。 当人的体力已经透支时,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意志。当比赛进入加时赛后,利物浦相继有加西亚, 斯米切尔出现抽筋现象,连队长的活动范围也大幅度缩小,球员们脸上的表情都由兴奋和紧张变成麻木甚至痛苦。双方的节奏都减慢,技术占优的制造出很多机会,利物浦的大门又在风雨中飘摇。最多出现在镜头里的是中卫兼副队长卡拉格,他一次又一次抢断,封挡,争顶,一次又一次倒地,然后又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在又一次倒地后,他趴在地上挣扎,却无法动弹。队医进来了,他被抬出场外,从他表情的痛苦程度来看,恐怕已经无法继续比赛,此时,利物浦已经用完了三个换人名额……解说员开始议论失去主力中卫且少打一人的利物浦的前景,他们普遍持悲观态度,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就在解说员摇头惋惜之际,镜头再一次对准了卡拉格,他在众人注视下,重新站起来了,拖着一条伤腿,一瘸一拐地挪进场内。解说员讨论他能坚持多久,这时球又飞进利物浦的心脏地带,只见卡拉格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拼命地伸出那条伤腿,抢在米兰前锋之前把球铲出了界外。当他缓慢地爬起来时,他摸了摸另外一条腿,显然由于刚才那个极限动作,他的另一条腿也受伤了。双腿腹股沟拉伤的卡拉格,最终打完了120分钟,而米兰也没有再进球。神佑。 不失球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神的眷顾。杜德克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是如何挡住舍甫琴科离门不到1米的劲射的,与其说是他做出的扑救,不如说是舍甫琴科故意用尽全力把球踢到他脸上。此时,离完场只有4分钟……上帝笑着离开……判决 进入最后点球决战之前,除了球场上的二十二个队员外,似乎所有人都领悟到今晚发生的一切,点球仿佛变成例行公事。从两队球员眼神的对比,结果已经显而易见,迷离游荡的米兰球员完全无法相信前120分钟的事情,而利物浦的战士眼中则只有坚定和杀气。杜德克是利物浦球员的例外,他那搞笑的钢管舞是令人窒息的点球大战中唯一的生气。舍普琴科最终没有敌过钢管舞,不,应该说他最终没有敌过上帝,两年前他的最后一个点球使米兰夺冠,两年后他的最后一个点球,让利物浦时隔二十年后再次登上了欧洲之巅!(注:杜德克在扑舍普琴科和皮尔洛的点球时提前弃门而出,违反了规则,但当时的主裁判并没有吹。)球员全部冲进了球场,疯狂地拥抱,跳跃,奔跑……命运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我怀疑上半场是否是我的梦境,或者上半场结束后我已经睡着了,眼前的夺冠场景是我的美梦??打开电脑,所有利物浦论坛都人声鼎沸,各种各样的图片和评论蜂拥而至,我看到了其中一个人的签名:“Unbeliverpool, adj/n, 于2005年5月25日的伊斯坦布尔被收入牛津词典”。 我终于证实了眼前的一切是真实的。 窗外,天空已经泛白,时钟正指向六点。
伊斯坦布尔奇迹谁的表现最好拜托各位大神
杰拉德 以利物浦上赛季的状态,打进冠军杯决赛已是一种奇迹,而在决赛中他们又上演了更大的奇迹,最终捧起俱乐部历史上第5座冠军杯奖杯。 “伊斯坦布尔发生的一切将不会在冠军杯决赛中重演。”《卫报》说。这样的断言在理论上不通,却最好地反映了那荡气回肠的一夜给人的震撼之大。 大多数记忆都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变淡,可那个夜晚却有一种你每多一次回味就多一种体味的魔力。 那是半个世纪以来最经典的冠军杯决赛,所以会有人叫它做“2005的足球故事”。 2005年5月28日 伊斯坦布尔 阿塔图尔克体育场 欧洲冠军杯决赛 利物浦3比3AC米兰 利物浦点球3比2捧杯 刺激2005没有不可能 这场比赛满足了一场可以称之为“绝世佳作”比赛必须具备的所有要素,甚至更多。因为它不仅有深厚的内涵,更有丰富的外延。第1分钟的进球、下半场6分钟的风暴、3球大逆转、点球大战中杜德克有如神助的神奇扑救这些情景全部被一场比赛浓缩,并且是发生在昔日两大欧洲霸主AC米兰和利物浦之间,已足以戴上“经典”的标签,而它的背后还有海瑟尔惨案20周年纪念和利物浦红色王朝兴衰起落的背景衬托,怎可能还有出其右者? 1985年后,利物浦被禁止踏足欧洲赛场5年。5年弹指一挥间,却足够虎视眈眈的意大利人抢班夺权。5年后当利物浦的欧战资格被恢复时,天下已属别人! 那个伟大的红色王朝只能让拥趸们到梦里去追忆了,而接手利物浦霸主地位的正是拥有荷兰三剑客的米兰。漫漫20年,利物浦始终难以从低谷中真正走出。利物浦的衰落不仅是利物浦人的噩梦,更是整个英格兰足坛的噩梦。他们从此与欧洲荣耀绝缘, 曼联在1999年的辉煌不过是一种偶然,因而短促又平淡。 所以,当时间即将挥别记录着重大时代转折的2005时,路透社记者麦克·科莱特在一篇名为《2005,难忘6分钟疯狂》一文中写道:“尽管利物浦的主教练是西班牙人贝尼特斯,当时场上也只有两名英格兰球员,但利物浦的胜利依然代表了英格兰足球的巨大成功。” “难忘6分钟疯狂” 2005年5月28日晚8时45分,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体育场,利物浦与AC米兰的冠军杯决赛准时开始。AC米兰的首发没有意外,但贝尼特斯的首发阵容中有一处令人惊讶的安排:一个赛季都没有什么表现的科威尔出任箭头巴罗什身后的影子前锋,哈曼和西塞坐上替补席。不到1分钟,米兰进球了,进球的是他们的队长马尔蒂尼。20分钟后,科威尔旧伤复发被斯米切尔换下。利物浦开始被米兰控制,防线在卡卡和克雷斯波的牵扯下失去了原有的镇定。上半场结束前的几分钟内,利物浦防线两度失守,被克雷斯波连下两城。0比3,利物浦球员两眼漆黑地回到了更衣室。 中场休息后,利物浦的阵容发生了变化:哈曼终于出场。这次换人并不出奇,却收到了奇效,可以说它是战争发生转折的决定因素。前45分钟的3比0已够叫人震惊,后45分钟的故事则更叫人难以置信。 6分钟,可能只是一些观众打个电话的时间,利物浦改写了整场比赛。杰拉德起头,斯米切尔和阿隆索跟上,第55分钟到第60分钟的3个进球,滋润了看台上红军球迷枯竭的心,也点亮了全世界红军球迷的眼睛。 风暴过去,双方都逐渐归于平淡,一直到30分钟的加时结束。双方只好进入点球决战。两年前的冠军杯决赛米兰就是靠点球大战赢了尤文,但幸运女神这次抛弃了他们。米兰的前两人塞尔吉尼奥与皮尔洛均未踢进,最后一个出场、决定比赛是继续还是立刻结束的舍甫琴科最终不堪压力踢飞了皮球,利物浦不用再派第5名点球队员,他们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赢得了海瑟尔惨案后的第一座欧洲冠军杯。 休息室里贝帅做了什么? “拉法没有提高嗓门,他只是告诉我们还有45分钟,他说的全是战术的问题。没人受到指责,也没人被臭骂。” ——哈维·阿隆索 “现在看上去你的主教练只能争取少输点了……”看台上的普拉蒂尼半场时略带遗憾地对身旁的利物浦主席莫尔斯说。不仅普拉蒂尼,当时的情况任谁都得绝望,更别说利物浦球员。“我当时在想,我们让利物浦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蒙羞了,我对不起我的家人、队友和所有花钱来伊斯坦布尔的球迷。我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再出现5比0或6比0。”如果不是最终赢下了比赛,卡拉格也许没有胆量把他当时的想法公之于众。 这不奇怪,当时连那个视荣誉为生命的杰拉德都没有信心再踢下去了:“坐在更衣室里我的脑袋一片空白,我的头埋在手中,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在我脑海里过了一遍,我感觉我们是被诅咒了。”其他人也大抵如此,利物浦更衣室里死气沉沉,15分钟有如利物浦解禁后的15年一样漫长。 可是有一个人没有放弃,他就是10个月前刚成为红军主帅的西班牙人贝尼特斯。“他一直叫我们冷静,叫我们打起精神,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比赛上来。”杜德克无论何时回忆当时的情况,对主教练都是一脸的感激和崇拜,虽然在夺冠后贝尼特斯坚决地将他逐出安菲尔德。 其实贝尼特斯也不是圣人,克雷斯波的两个进球对他的打击同样猛烈。“2比0落后时我立即拿出笔记本开始策划我们下面该怎么办。”贝尼特斯后来回忆说,“我当时想我们还没死,因为只是2比0,1个球就能让我们找回动力。然而当我奋笔疾书时,米兰进了第3球……” 贝尼特斯的确是个很特别的教练,他的思维方式及态度之冷静都让人惊讶。“回更衣室的路上我不断预演着我该对球员们说的话,这本来就很难,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就更难。我用了5分钟来思考战术变化,从离场开始我就在努力组织正确的英语表达。不过后来我说的还是母语,因为此时用英语表达实在太难太难了。”即使是鸡同鸭讲,贝尼特斯仍然完美地完成了工作,他把内心情绪真实完整地传达给了他的队员,并鼓舞了他们、点燃了他们的激情,按阿隆索的话讲:“拉法没有提高嗓门,他只是告诉我们还有45分钟,他说的全是战术的问题。没人受到指责,也没人被臭骂”。这,也该算作“伊斯坦布尔奇迹”的一部分吧。 传闻:米兰在中场时庆祝 当利物浦人感觉世界末日来临时,另一个更衣里正沉浸在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中,仿佛梦回1994。 虽然安切洛蒂否认他的球队半场时失去了米兰该有的冷静,但加图索的一句话泄露了米兰人的秘密:“我们制造的足球,让我的脑海里闪现了‘雅典’两个字,我感觉我们会重演4比0大破巴萨的情景。”也正是受到制造冠军杯决赛史上最大比分纪录这一不切实际梦想的驱使,加上极其错误地认识了利物浦,米兰在下半场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冠军杯决赛后,AC米兰消沉了很久。除了失败,他们还要承受外界的不断猜测、追问和谣传,一个最大的负面消息便是说AC米兰球员中场休息时便开始了庆祝,他们以为胜券在握,他们觉得利物浦不堪一击。对丢失了冠军杯的米兰而言,比技不如人更糟糕的失败原因是妄自尊大,这显得米兰很愚蠢很业余。以马尔蒂尼为首的米兰球员愤怒地驳斥了这个传言,可对于为什么会在6分钟内丢3球,还是没有人解释得清楚。 ■说法 利物浦 特劳雷:“在英格兰,球员被反复告知的就是要战斗到结束为止。但那个夜晚,意大利人在半场时高兴得过了。我看到了击掌、拥抱,好像他们已经赢了似的。我没说他们在庆祝,但我的确看到了这种迹象。” 哈维·阿隆索:“庆祝?我没看见也没听见。” 利物浦首席执行官帕里:“这不像米兰的作风。有些球队可能会做,但米兰是独特而职业的,有着令人敬佩的历史和风格。当时我不在现场,对传闻我很惊讶。” 米兰 马尔蒂尼:“我们都是有经验的球员,不会在中场休息时就庆祝胜利。我们可以接受最终的结果,但不能接受特劳雷的说法,太刺耳了。” 安切洛蒂:“这个故事比失败本身更伤我们。我们的队长已经否认了,他的话值得相信,因为他是忠诚的象征。” 加图索:“这是一种侮辱。事实上安切洛蒂在更衣里说的是他很担心,要求我们保持同上半场相同的强度。因为一旦让英格兰球队进球,他们在支持者们的激励下就会使比赛再度开放。” ■世青赛小组赛 中国2比1土耳其中国3比2乌克兰中国4比1巴拿马 中国足球也有铁军 2005对中国足球而言,是个歉收之年,刚刚经历了世界杯外围赛的惨淡出局,人们只能将目光聚焦在那支参加世青赛的U21队伍上。中国足球永远都是这样,在所有人都对它失去希望、甚至绝望的时候,它会突然像《魔戒·王者归来》中那支被诅咒的死亡部队一样还魂,六月的荷兰,中青队有如郁金花般灿烂开放。 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支直到开赛前还风波不断的中青队,能在土耳其、乌克兰两支欧洲劲旅的包夹之中脱颖而出,而之前人们对于克劳琛的执教能力普遍持怀疑态度。 小组赛首战,中青队面对的是本组实力最强的土耳其队,谭望嵩第22分钟率先打破僵局,土耳其人直到第85分钟才将比分扳平。而进入到补时阶段,正当人们认为比赛将以平局收场时,中青队获得角球机会,蒿俊闵开出角球,守门员将球击出后,赵旭日禁区外迎球凌空怒射,皮球像炮弹般飞入土耳其队球门,2比1!以往屡屡在最后时刻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中国足球,让欧洲亚军品尝了一番黑色三分钟的滋味。 如果说战胜土耳其存在着一丝运气成分,那么小组次战,中青队则彻底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在人高马大的乌克兰人面前,中青队虽两度领先,但却被对手顽强地两度将比分扳平。而且,乌克兰队所进的第二个点球,还直接造成了朱挺被红牌驱逐出场。10打11,比赛还有近20分钟才结束,此时无论在士气还是在力量对比上,乌克兰人均处于绝对上风。不过,中青队并没有让这种格局持续多久,距乌克兰队二度将比分扳平后不足5分钟,崔鹏便利用一次角球机会头球破门,将比分锁定为3比2。两战全胜后,中青队提前获得小组第一,率先晋级十六强,把土耳其、乌克兰两强逼到为争夺另一个直接出线名额而死磕的境地。 小组最后一战,提前出线的中青队并没有保留实力,向世人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4比1痛宰鱼腩巴拿马,以三战全胜的成绩为小组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场胜利,九粒进球,乌德勒支上演了一幕匪夷所思的中国童话。在克劳琛这位固执的德国老头率领下,中青队不仅创造了征战世青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而且也让世界记住了这支中国少年铁军。 本报记者魏必凡 ■西甲第12轮 2005年11月19日伯纳乌皇马0比3巴塞罗那 小罗的成人礼 许多年以后,当已是暮年的小罗躺在扶椅上回顾昔日的时光,一定会想起2005年11月19日在伯纳乌度过的那个夜晚。那晚,他在世纪大战的舞台上带领巴塞罗那在死敌皇马的主场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征服——3比0摧毁所谓的“银河战舰”,他甚至为此赢得了伯纳乌近10万观众的掌声!这样的礼遇在世纪大战76年的历史上只有一人享受过,他便是22年前的迭戈·马拉多纳。 那是2005/06赛季的首场西班牙德比,是2005年巴萨客场2比3负切尔西后小罗的又一场大战。蓝黑军团的10号赛前非常低调,他已获欧洲金球奖的消息也被媒体关于罗纳尔多和埃托奥谁更强的炒作所掩盖。不过这正是他需要的氛围,踏上伯纳乌草皮前他进行了不变的祈祷,随后微笑浮上他的脸庞,再往后,伯纳乌便看到了一个如风的小罗,极度的优雅中又满含着腾腾杀气,整条皇马防线在他的玩弄下几近崩溃。 上半场埃托奥先下一城助巴萨1比0领先。下半场开始后,小罗不断向队友要球,他看到了追平心切的皇马在后防上给他留下的空当。第59分钟,趁着皇马压上,巴萨策动反击。小罗在中场左侧得球,他想也不想立刻带球前冲,潇洒地过掉拉莫斯和埃尔格拉后在禁区里面对出击的卡西利亚斯出脚,2比0。这次长途奔袭后的精彩破门,集小罗的速度、灵活和技术于一体,伯纳乌人一脸惊愕。 第77分钟,小罗又来了。他如法炮制,依然是突破拉莫斯后,在卡洛斯上来救援前完成了一次成功大反击。此时,所有的惊愕都变成了由衷的掌声,逐渐在整个伯纳乌蔓延开来,筑成了一个巴萨球员在马德里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2年的西甲磨砺,让小罗散发出巨星的魅力,只是弗洛伦蒂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初他以丑陋为由拒绝买进的巴西人,如今把伯纳乌变成了他加冕成人礼的地方。英国《卫报》次日出台了很富黑色幽默的标题,叫:“小罗让皇马显得丑陋。”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因为对手的球迷为你鼓掌可不是经常发生的,更何况这是在马德里。”小罗自己也非常满意当晚的演出。他还谦虚地表示自己之前并不知道只有迭戈获得过同样的掌声,他为此感到荣幸。 其实,伯纳乌的掌声不仅是为小罗而响,它也代表着马德里人对这支巴萨的心悦诚服。小罗的精彩发挥,其实就是巴萨华丽足球的完美缩影。90分钟内,巴萨与皇马的射门次数比为22比6。巴萨表现出的令人窒息的强势,以及皇马众将在这种强势下的脆弱,早在埃托奥第15分钟先声夺人时就已表露无遗。“巴萨教皇马踢球”因此成为那场比赛后西班牙媒体一致认可的主题。 除了小罗,这场比赛还有两位值得记录的人物。一是荷兰人里杰卡尔德,他成为巴萨106年历史上仅有的一位两度攻陷皇马主场的主教练。3赴马德里2次凯旋,这样的成绩让加泰罗尼亚人开始以“活的传奇”来形容他。另一个人是皇马队长劳尔,在小罗的第一次反击前,他在一次射门中踢空并拉伤膝盖,赛后检查他的十字韧带部分断裂,如愈合不佳将需要手术,而一旦手术就将休养4-6个月。劳尔没能在世纪大战中为皇马做些什么,却遭受了职业生涯10年来最严重的伤病。“得不偿失”都不能用于皇马,因为11月19日这天,皇马只有失,没有得。
你知道哪些在体坛发生的奇迹
2006年的“伊斯坦布尔奇迹”。开场仅52秒,利物浦就被马尔蒂尼破门,士气受挫。第23分钟,大将科威尔因伤下场,雪上加霜。随后,利物浦更是频频失利,被克雷斯波连破两门,上半场结束,AC米兰3-0利物浦,此时的赛场上,大家仿佛看见了米兰胜利的曙光,有些球迷甚至开始呼喊米兰夺冠。就当大家认为比赛已经没什么悬念,利物浦却在下半场开展绝地大反击。第53分钟,杰拉德在禁区内头球入网,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随后,他们乘胜追击,斯米切尔和阿隆索先后破门,利物浦在七分钟内追平了比分,3-3米兰!最后时刻,门将杜德克挡住了舍甫琴科的两次进攻,将比赛拖至点球大战。点球大战中,杜德克再立奇功,多次作出滑稽的动作干扰米兰球员,导致米兰五次点球罚丢三次,助利物浦登顶欧冠冠军宝座。
都有些什么关于ac米兰的哏
是个老故事:马尔蒂尼的情商。甲A初期中国足坛迷之热爱商业比赛,满世界邀请强队赴华。于是1995年米兰到成都和四川全兴作赛。当时队内最受四川球迷关注的是伦蒂尼,因为这位帅哥刚刚以2500万美元的天价加盟米兰。比赛大部分时间没什么好说的,米兰轻松6:0领先。临终场时,姚夏终于突入禁区,马队卡位,球过人不过。本以为就这样完了,但马队却踉跄摔倒,然后趴在地上用手拔了下皮球。点球(当时没有红点套餐),魏群主罚球进。当是我懵懵懂懂,就觉得马队情商超高,值得一生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