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好像从来没听说过俄系车!俄罗斯有什么好的汽车品牌吗
- 以前连夏利都能坐进1.8米的人,为什么现在这些车大家都说小
- 什么车的车标是一个鹿头
- 有一款车叫拉达是什么车啊
- 俄罗斯车有哪些品牌
- 俄罗斯豪车品牌
- 俄罗斯汽车品牌有哪些性价比高么
好像从来没听说过俄系车!俄罗斯有什么好的汽车品牌吗
这其实是关于一个国家人才集中在什么领域的问题,当今的市场几乎可以说是德系、日系两巨头争霸,意大利在超跑领域地位举足轻重。
这里面我们看出一个什么问题?那就是这三个全是法西斯的战败国,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战败国在战后都受到了严格的武器开发方面的限制,于是人才都流向了制造业,而没有在武器研发领域。再加上战败国物质匮乏又急需复苏经济,于是早期小巧、耐用、省油的汽车设计理念为现代汽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次我们抛开美国不讲,先说苏俄这个能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为什么造不出好汽车。
第一、战后的苏联情况并不比战败国强到哪去。我们都知道苏联虽然广袤但主要的城市还是在欧洲,而他的基础几乎都被德国打没了,而且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俄国也天然就不是一个有很好制造业基础的国家。所以苏俄战后的汽车工业也没什么好基础的。
第二、苏俄的人才都不在汽车制造领域。战后的苏联因为忙于美苏争霸和冷战,虽然他们造出了如苏27这类令人惊叹的战争载具,但是民用制造业的水平既没有人才,也没有技术,可以说处在石器时代。
第三、他们的汽车制造厂动力不足。因为他们的汽车制造厂可以说也是属于国企,而且拉达常年就赚不到什么钱,所以车场根本没有什么动力搞研发。
国家体质的问题, 僵化的体质让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企业管理水平也很落后, 且整个工业体系还都偏重于军事工业,二战结束后苏联工业水平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前苏联的民用汽车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有些市场, 但是对于西方产品技术和品质都是落后的,产品故障多零部件寿命短售后服务也很差, 80年代时同规格一辆苏联轿车的价格只有西方轿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70年代后前苏联能出口换美元的产品除了军火就是石油了。
以前连夏利都能坐进1.8米的人,为什么现在这些车大家都说小
老夏利有两厢和三厢版本。两厢版本长宽高为3755mm/1615mm/1385mm,轴距为2340mm。三厢版本长宽高为4090mm/1615mm/1385mm,轴距为2340mm。两厢版本空间小就不多说了,我们说说三厢版本。
现在看看夏利的车身设计,会觉得有非常浓烈的时代感,挺拔的C柱、方正的后备箱为代表的标准三厢车设计,与现代设计讲究流线型,大尺寸座舱相比还是区别挺大的。
要说夏利的空间优势,那就是因为头部曲线方正,头部空间比较好。不过要说空间足够,真的很难让人信服。后排鼓包不小、膝部空间也不够大,让1.8米的人坐进去,在保证前排同样身材坐姿情况下,舒适性肯定是不高的。
为了提升空间,后排坐垫做得较短,且上翘(翘的目的是增加承托、腿部避免蠕动),不过依然会觉得有点局促。记得当时市面上有很多夏利的出租车,司机为了让后排舒服点,普遍会把前排座椅尽量往前挪些。
那为什么现在大家会觉得这些车空间小呢?
要我说这是很正常的呀,经济能力提高了,自然希望物质生活水平也提高。
现在A级车的尺寸直逼B级车,轴距也跟着大了不少。我们拿吉利远景(指导价4.79~7.39万元)来说,长宽高为4599mm/1747mm/1482mm,轴距为2515mm。可是要比夏利大了不少。
其实回头看,当一汽将夏利收入囊中之后,对其定位是:生产经济型车,走低端路线。这是夏利大败局的起始,时代告诉我们,不做精品,不走向高端,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有人觉得夏利这类车空间小,还真不奇怪。以前只是没能力说,现在开始有能力说罢了。
这个问题勾起了满满的回忆,虽然那是简陋的时代,但是却充满了幸福感。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科技 的进步。题主说的以前,估计要在15年以前,中国市场还没有普及 汽车 ,不要说夏利不高端,能够拥有一辆小轿车绝对是非常富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车的需求,不是空间、不是性能、不是油耗、不是外观,而是拥有一辆车即可,在那个年代,空间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车主而言最重要的乃是能够买得起车辆。一个小QQ,185cm的车主都能塞得下,更何况其他车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小夏利放到现在绝对是无人问津。我们大街上开的这些车,空间小只是相对的,如果说车主身高达到185cm,也是可以正常驾驶的,只是稍微有一些不舒服罢了,这还要归结到时代的问题,既然有更好的车,空间更大的车,开起来更舒服的车,为何不购买呢?
现在的时代, 汽车 早已遍地都是,并且车辆型号五花八门,车主对车辆的需求也逐日提升,各种空间车辆也是一应俱全。尤其是随着SUV的推出,车主对车辆的空间感开始有所要求,并且现在的 汽车 价格已经非常低,可谓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买得起。
欢迎关注“ 汽车 概况”,我们一起讨论 汽车 哪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车没变,人变了!以前60平的楼房觉得足够用了,现在100平也不觉得宽敞。二十年前世面上最多的车型就是微车,出租车几乎都是夏利、奥拓、福莱尔之类的车型。这类小型车自然谈不上空间,只能说是遮风避雨而已。
那个年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摩托车、自行车。冬季-30℃也能骑摩托,大环境使然。有一天从摩托车换到了小 汽车 (夏利),真好!起码冬天暖和,开着舒服,刮风下雨都不怕,四个轮子更安全,也比摩托车好多了!两轮换四轮,是质的改变,质的跨越。刚开上/坐上小 汽车 ,哪里都新奇。相对摩托车来讲,动力强、操控好、减震好、开着舒服、座椅舒适,空调暖风音响全具备,这时候根本无暇顾及空间问题,180cm的大个子也能塞进去,这时候是人适应车。上车时很自然的先探头,整个过程用“钻”字来形容比较贴切。
而为了适应大多数人的坐姿,防止高个子碰头,座椅高度自然就刻意的调低(厂家做的)很多,因此身高180cm的朋友做进去也不会顶头,而后排乘客也是如此,刚坐上小 汽车 ,很少有人考虑空间问题,能坐进去就很好了!后排腿部空间就是一个笑话,后排座椅角度调节那是不可能得,坐垫长短从来没有人关心,总之最初的微型 汽车 就是解决了风里来雨里去的问题,能遮风避雨,铁包肉强过肉包铁。那时候 汽车 空间是非常小的,但是当时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能开上/坐上小 汽车 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所以真的没人去在乎空间,或者很少有人重视空间问题。毕竟世面上 汽车 都是这个样子,高端车很少有人能坐上/开上。最初的 汽车 也是以“小”字著称的,普遍认为 汽车 应该要小一点。
就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流行的西服配分头一样,大家都在穿。也就没有人觉得不好看,反而会觉得很“ 潮”,今天的眼光去看90年代的西服,简直是土的掉渣。
汽车 也是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 汽车 要求也不断提高。最典型的就是舒适性,温饱解决后就想要活的更舒服一些。 汽车 也是如此,不断的提升舒适性。其中空间也是大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国人特别喜欢后排的大空间。毕竟大空间家人乘坐更舒服一些,于是世面上的 汽车 不断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轴距不断拉长,紧凑型空间直逼中级车。不仅空间要大,甚至开门角度都要大一些,方便上下车。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空间车型难以生存,例如专门生产小车的铃木 汽车 ,全球市场唯独中国市场萎缩 ,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大家都在变的时候,不变的就会被淘汰。开惯了做惯了现在的 汽车 ,再回首看微车会觉得车内空间令人窒息,这就是对比带来的伤害。如同我们回首八九十年代的西服一样,西服还是西服,但是人变了!
也许只有中国人这么想吧?2006年我去德国采访世界杯,对于人高马大的德国人非常看不懂。那就是他们为何喜欢开着那么小的两厢车——高尔夫。从高尔夫二到高尔夫四全都有,他们的高尔夫四和中国生产的车型完全一样。他们怎么就不喜欢大车呢?德国人的回答是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交通工具,够我自己用就可以了。他们还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车是不好停车的。 他们将车已经完全当做了一个工具,而我们中国人对于车给予了另外一个定义——面子。车只有大才能有面子。所以有钱人看上了路虎。最逗的是可能身高不到1.60米的女司机也喜欢那么大的车,感觉那才是车,那样才气派。可是她忘了停车会多难。在中国很多合资车都加长加宽了,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喜欢大车,夏利他们自然觉得小了。也许再过二十年后,中国人能想明白这个问题了。车就是交通工具,你不是一个富豪,不是一个生意人开那么大的车不方便也不节能减排。
时过境迁,中国 汽车 工业的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非常的迅速,一跃成为世界主要的 汽车 消费大市场,国人对于 汽车 的态度也在不断的变化。针对这个问题, 我认为主要是国人对于 汽车 的需求变了。
夏利刚上市的时候,中国的 汽车 工业才刚刚起步,当时还是以桑塔纳为代表的德系合资车的天下,动辄十几万的价格在当时可谓天价,而且没有关系你还不一定能够买的到。夏利上市打破了大众的垄断,低价策略也让普通家庭看到了买车的希望。
在当时,能买到一台车不仅代表你有钱,更是有人脉的象征,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因此,能买得起夏利的人,谁还会在意空间呢。
而现在则不同了, 汽车 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各种各样的 汽车 竞相推出,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消费者再也不用为买不到车而发愁。而且因货币贬值, 汽车 价格越来越低,人们也不在意那几万块钱。花同样的钱,买到更便宜空间更大的车,何乐而不为呢。
时代在变,以前的时候经济落后, 汽车 保有量少的可怜,只有当官的和很有钱的商人才有车坐,那时候普通人做一次车是很荣耀的事,能回味好久,巨大的幸福和喜悦感纵然是挤一点也不觉得,改革开放一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由步行到自行车,摩托,电动到现在大部分家庭有了私家车,人们有了钱慢慢对物质的要求逐渐增高,不在满足于能跑就行,开始青睐高档车型,追求舒适高 科技 的感受,所以车不在于挤不挤,关键是自身条件发生了变化,环境改变人的感受,这也侧面反映了时代在变, 科技 在进步。
说一下我自身吧,我本人净身高183㎝,我的车是吉利博瑞,车长4米96 差4厘米不到5米,够大吧?但是我坐进去只能把座子放到最低,不然就有点碰头,我哥的车是雷凌,具体数据我不清楚,反正肯定没有我车大,但是我坐进去能把座椅升高一半头部还有跟我车差不多的空间
这玩意儿真心不能只看数据,得你自己亲身试驾体验才行
汽车 文化和消费者需求是密切相关的,与时代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夏利火热的年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自行车,摩托车和公共 汽车 ,当时 汽车 比较昂贵,并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当时的夏利堪比今日的大众迈腾 现在 汽车 早已经普及,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了很多, 汽车 不在遥不可及,消费者对 汽车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小车早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大车时代已经来临,很多合资车型到国内都需要加长,消费者目前对大车情有独钟
时代在变迁,生活环境和需求都在变, 汽车 就像当年的自行车一样普遍,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汽车 品牌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很大, 汽车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选择才有市场,夏利这样的发展产物已经一点点被淘汰
现在SUV车型比较火热,所以很多品牌更加专注SUV车型,这也是为了适应市场,如果消费者对MPV车型需求多,同样MPV也会火热,所以 汽车 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是成正比的,和时代发展也是成正比的
现在新能源车型在发展,纯电动 汽车 是未来的趋势,很快燃油车也会退出舞台,所以无论是 汽车 还是生活都在随着时代在变化
总结: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 汽车 的发展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见证了消费观的改变
我一米八五,06年的时候买了第一辆车派力奥,反正我一人开完全不觉得驾驶位小,后但是调到我舒服了后面确实没法做人了。于是后来换车第一个指标就是我把驾驶位调合适了后面还得有个两三拳的空间,一路换过来,从索纳塔8,到现在的5系,后排空间越来越大,我的驾驶位却一直没变
几十年前,谁家有个十几寸的黑白电视、那叫一个享受,现在不到50寸、那叫电视么(不买更大的、是因为空间不够);过去大过年包一顿饺子、现在一周能吃上好几次,吃的都不爱吃了;过去五六口人,可以一起住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并不觉得有多挤,现在小两口住在百平大房子里,却觉得太小、甚至觉得只有别墅够用;同理,几十年前买夏利的叫大款、夏利算豪车(对比自行车),那个时代买车的极为少数,车企不用做广告、做了广告也没有什么用,买不起的不会因为看了广告、就可以买得起!
过去1.80米身高的人坐夏利、不觉得挤,其实并不算什么,因为那个时代、结合收入,他们要求的很少,一些前卫人士弄一辆车(比如一些企业淘汰下来的车子),并没有把它当作代步工具、而是一种时髦(说炫耀也可以),所以无论车子好与坏、是否拥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汽车 比自行车强百倍 !那个时代消费者没有好车、赖车的概念,只有 汽车 、自行车的概念,简单点说即便一人开夏利、一人开奔驰也会被归入到一类、人家有车!所以那个时候买夏利的朋友不会考虑它的空间,在拥挤也比骑自行车舒服! 看过1.90米的男人骑24小自行车么?那大长腿根本就伸不开、下半身很拥挤,可不也得正常骑么?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加质朴,简单点说收入水平低、决定了购买力低,购买力低决定了欲望很少、而无欲则无求;从生存角度去看 要先吃饱、再考虑吃好 对吧? 汽车 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先考虑有车、买得起车,之后才会考虑是否拥挤、空间是否够用等问题,这是循循渐进的过程!车辆的普及、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车辆普及的第一步就是完成 从无到有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什么 性能、空间、品牌效应、保值率 等等维度都不重要,差异就是 有或者没有 !等完成了 从无到有 的过程,就进入到 从有转优 的过程,此进程建立在都能拥有 汽车 的大背景下,大家买车都不再困难、也会开始了各个维度的对比、考量,既然都能买起、那么为什么不买更好的? 所以在我国改开后,经济不断发展、不断的富强过程中,消费者的心态也在不断改变,鄙人从小喜欢车,小时候都不敢想未来能有车、那时候最喜欢金杯的大面包车,因为座位非常的多(喜欢座多的)、后来喜欢神龙,上了大学后明白 汽车 必将普及,所以把当时的中华骏捷当成了奋斗的目标;所以随着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强,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过去手里头钱少、不硬气,什么都可以忍;现在富裕了、底气足了,要求也就变高了! 过去的伏尔加轿车是豪车,而后来我们发现这货是东欧四大破车之首,这上哪说理去?
什么车的车标是一个鹿头
一头鹿的标志车标是苏联的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伏尔加”轿车。
伏尔加(Volga)是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的一款著名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66239汽车品牌,曾被广泛地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用车,在东欧、中国、朝鲜等国家也极为常见。配备一辆伏尔加汽车,在当时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标志。
前苏联与当今俄国的领导人都对它寄与厚爱,伏尔加汽车被认为是前苏联工业的象征和骄傲,不过,后来随着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历史因素的原因,国力相对衰落的俄罗斯没有再带给“伏尔加”更好的发展,如今的“伏尔加”在世界上的影响已大不如前了,它的发展陷入窘境。
扩展资料
伏尔加作为全球第一大内陆河,是俄罗斯人民的母亲河。但对于更多的中国人来讲,“伏尔加”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最著名的中高档车型。正如目前的奥迪A6L一样,当年的伏尔加正是国家部门的公务用车。
1956年10月,第一辆“伏尔加”牌汽车在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组装成功从此,“伏尔加”汽车作为前苏联和俄罗斯汽车工业的象征扬名世界。时至今日,伏尔加汽车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承载了前苏联和俄罗斯几代人的情感。
有一款车叫拉达是什么车啊
非常老款的一种车了,9几年的车,好像是老早以前捷克什么国家出的。市场上都没有配件了,收藏还可以,要想开就免了吧。价格就是废铁的价格,超过2600元千万不要要,伺候不起。
俄罗斯车有哪些品牌
问题一:俄罗斯有哪些汽车品牌 可能是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俄罗斯在早些年最出名的、经常可以在电影里听到的汽车品牌是 伏尔加汽车 ,但是由于俄罗斯对其重工业的极度重视导致了其轻工业发展远落后于欧洲及亚洲的其他国家,拖累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节奏,因此现有的俄罗斯汽车厂商基本都处于半停产阶段,其产能仅限于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不用于出口,远东地区市场早已被亚洲品牌尤其是日产品牌的二手车代替,所以国人很少听说俄罗斯的汽车。目前来说只有一款重型卡车闻名于世界,好像是叫卡玛斯Кама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问题二:俄罗斯有哪些著名的汽车品牌? 伏尔加、嘎斯、莫斯科人、海鸥、尼瓦、拉达、阿莫、乃滋,乌拉尔、依兹、卡玛斯、吉尔、日古丽…… 问题三:俄罗斯都有什么著名的汽车品牌? 兰伯基尼:公司创建于1962年,以创建人兰伯基尼命名,因生产V12发动机而成名。意大利蓝博基尼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辆机车实际上是拖拉机,该公司创始人Ferrucio Lamborghini用这些拖拉机满足了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农民生产对拖拉机的迫切需要。而第一辆蓝博基尼跑车350GT,于1963年诞生。 兰博基尼(LAMBORGHINI)的标志是一头公牛,浑身充满力量,正准备冲击。据说这个标志体现了创始人兰博基尼不甘示弱的牛脾气特性,同时又符合了该公司大马力高速运动车的特性。 问题四:俄罗斯有哪些品牌汽车 现在俄罗斯的小汽车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其远东地区市场早已被日本二手车占领。在世界上唯一有竞争力的是其重型汽车卡玛斯-Камаз。 ――――――――――――――――原创回答团成员专用标识――――――――――――――― 原创回答团成员: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问题五:俄罗斯的汽车有什么品牌 GAZ Izh(依兹) Kamaz(卡玛斯) Lada(拉达) UAZ AvtoVaz Avtotor Moskvich TaGaz SOK 问题六:俄罗斯有哪些汽车品牌 出口的轿车叫拉达,在俄罗斯境内叫日古立前些年,80,90年代在东北很多的. 还有伏尔加在中国60,70年代还有一些,在俄罗斯是比较高级的国产轿车. 90年代 问题七:俄系车都有哪些品牌 ,,NIVA ,газель ,газ,乃滋, , Izh(依兹) Kamaz-- камаз( ) Lada( )(最常见) + UAZ AvtoVaz Avtotor Moskvich 莫斯科人 TaGaz SOK 问题八:俄罗斯国家开什么品牌小汽车 拉达!莫斯科人! 问题九:俄系车都有哪些品牌 Izh(依兹) Kamaz(卡玛斯) Lada(拉达) UAZ AvtoVaz Avtotor Moskvich TaGaz SOK 俄罗斯GAZ集团成立于1930年,是当时斯大林发展前苏联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产物,GAZ东家是俄罗斯的金属大亨奥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GAZ集团是俄罗斯第二大、世界第七大商用车制造商,年产汽车20万辆。GAZ国际的使命是为母公司引进新技术、与国外汽车制造商战略合作、招募高素质人员和向海外拓展。 GAZ位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Nizhni Novgorod)地区,生产有颇受小生意人青睐的轻卡Gazelle,和曾经作为俄罗斯官员御驾的Volga轿车等车型,但Volga车的地位正在逐渐被奔驰车取代。Gaz还在英国建立了国际总部,寻求进行其它收购和成立合资企业的机会,帮助其汽车、卡车和拖拉机集团在俄罗斯以外实现扩张。目前它已在洽谈收购 LDV柴油机引擎供应商VM Motori的部分或全部股份,后者由美国汽车经销商罗杰?潘斯克(Roger Penske)和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共同拥有。 LDV(Leyland Daf Vans)是英国Leyland和英国汽车公司剩下的最后一点资产,现在GAZ集团收购了英国LDV,但是却希望继续在英国生产LDV有蓬货车。同时,GAZ全球的业务将以英国为基础,并专注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国外汽车商家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征用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员工,开拓更多新的国外市场。 问题十:俄罗斯轿车在中国销售的有些什么品牌? 俄罗斯汽车工业(轿车)的那些品牌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在技术上已经远远滴落后于时代了。目前,他们的轿车由于排放上不达标,已经不能出口到中国来了。甚至独联体的某些国顶也不能出口了。莫斯科人这个品牌已经没了,在那个工厂现在生产的是雷诺的LAGON。伏尔加也停产啦。拉达还在苟延残喘,在去年的车展上新的轿车和SUV倒还挺漂亮的,只是没人知道合适可以投放市场,出口中国我看更是遥遥无期。
俄罗斯豪车品牌
GAZ、伏尔加、拉达、莫斯科、卡马斯、奥鲁斯,其中嘎斯成立于1930年,伏尔加诞生于1956年,拉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莫斯科成立于1930年,卡马斯诞生于1969年,奥鲁斯是普京总统座驾的品牌。
Aurus
百万购车补贴
俄罗斯汽车品牌有哪些性价比高么
俄罗斯的汽车有拉达、UAZ、阿维托托尔、GAZ、卡玛斯等。性价比都不高。
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各个品牌车型非常之多,像是德系车、日系车、法系车、韩系车等等,这些车型都是非常受消费者喜欢的品牌。但是国内很少见到俄罗斯的汽车品牌。
1、拉达
这个汽车品牌是俄罗斯汽车制造厂家伏尔加旗下的最经典也是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拉达旗下的汽车造型在当时还是非常先进流行的,他们生产的都是小型的汽车,汽车造型比较简单,并且体型非常的苗条,这样一款车其实和俄罗斯给人的一贯形象有些不同。
俄罗斯人普遍身高体宽,拉达的车型则走的是小型车路线,但是即便是看起来不合适依然销量非常的夸张,其旗下的车型一直占据着俄罗斯汽车销量榜单的头名,不得不说非常的出色。
2、UAZ
这个汽车品牌是前苏联乌里扬诺夫思科汽车制造厂的缩写,或许是因为名字过于拗口才改成了UAZ这个简单好记的名字吧。这个品牌的汽车制造主要都是救护车和指挥车,并且很多的车型都运用到了军事里面,可以说是军工汽车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品牌。
3、阿维托托尔
阿维托托尔(Avtotor),俄罗斯汽车品牌,创建于 1996 年,公司位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地区,是历史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品牌包括宝马、雪佛兰、悍马、克钦独立军等。
4、GAZ
俄罗斯GAZ集团成立于1930年,是当时斯大林发展前苏联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产物GAZ集团是俄罗斯第二大、世界第七大商用车制造商,年产汽车20万辆。
5、卡玛斯
KAMAZ 也是俄罗斯的汽车公司 , 是重型柴油车泵、阀产品的专业制造商,主要产品有 KAMAZ 泵阀系列、克拉斯 KRAZ 泵阀系列、贝拉斯 PLAZ 泵阀系列。
产品销往俄罗斯联邦、东欧等国。虽然俄罗斯的卡玛斯KAMAZ在过去20年里不停的更换驾驶室,芬兰的SISU、荷兰的DAF95、德国的MANTGA、中国陕汽的德龙F2000,俨然一个小型的汽车博览会,但在性能方面KAMAZ可是有“世界上最强悍的军用越野车”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