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格兰侵略苏格兰

英格兰侵略苏格兰(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战争是为了什么)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2 03:33:29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战争是为了什么

英格兰—苏格兰战争,英格兰与苏格兰因政治、经济、宗教诸种原因,在中世纪发生过8次战争。①(1079—1080)。双方争夺领土发生战斗。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三世以威廉的长子诺曼底公爵罗贝尔发动叛乱为借口,1079年率军入侵英格兰,企图控制有争议的地区,并扫平诺森伯里亚,向南直抵泰恩河。1080年,威廉率英属诺曼底军队攻入英格兰。为保护英格兰北部边界,威廉在泰恩河畔纽卡斯尔修筑了防御城堡。②(1215—1216)。苏格兰介入英格兰内乱。1215年6月15日,英格兰国王约翰被迫接受了诸侯列入大宪章内的要求提纲,但操纵教皇宣布废除限制国王的大宪章,英格兰掀起反约翰的人民运动,并呼吁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进军英格兰。亚历山大立即挥师南进,赶走英格兰北部约翰的支持者,并击败最后一批觊觎苏格兰王位的盖尔人。1216年约翰死后,两国的战争立即停止。③(1290—1296)。英格兰介入苏格兰王位争夺引起的战争。1290年苏格兰发生罗伯特·布鲁斯和约翰·巴利奥尔之间的争夺王位的斗争。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被邀居中调停。爱德华欣然同意,但提出要苏格兰人承认其宗主地位,并交出苏格兰的一些城堡作为象征。爱德华选定巴利奥尔为王位继承人,并于1292年正式加冕。为对抗英格兰,苏格兰和法国结成联盟。爱德华便于1296年派兵进攻苏格兰,劫掠贝里克,还攻占其他一些城堡,击败并囚禁巴利奥尔,苏格兰成为附属于英格兰的一块“封地”。①(1314—1328)。英格兰为征服苏格兰进行的战争。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即位后,为挽回在国内的挫折,决意征服苏格兰。苏格兰的罗伯特·布鲁斯率军与其对抗。1314年6月24日,在班诺克本河附近激战,英军失败,英王逃脱。1317年双方在因弗基辛又发生战斗,起初英军获胜,后苏格兰军队重新集合起来,迫使英军撤退。1318年,爱德华二世率军包围贝里克。1319年,布鲁斯国王派道格拉斯爵士发动反攻,攻入约克郡,打败由约克大主教率领的一支部队,迫使爱德华解除了对贝里克的包围。以后英王再度侵犯苏格兰,与布鲁斯在拜兰德交战,布鲁斯大获全胜。双方在1323年达成停战协定。但在1328年确认苏格兰享有合法独立地位前,战斗仍时有发生。⑤(1482)。苏格兰王位争夺引起的战争。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三世之弟、奥尔巴尼公爵觊觎苏格兰王位,他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相互勾结,图谋篡权。不久,阿奇博尔德“红”道格拉斯亦加入了奥尔巴尼的行列。1482年带领英格兰军在劳德生擒詹姆斯,将其撵回爱丁堡。其后,道格拉斯同奥尔巴尼一同占领苏格兰,而英格兰军队在收复贝里克后,从苏格兰撤回。⑥(1513)。苏格兰为配合盟友法国,入侵英格兰。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为支援法国盟友, 于1513年入侵英格兰。是年9月9日,在弗洛登菲尔德发生血战,尽管苏格兰军队两倍于敌,但由于英格兰军队装备精良,步兵、骑步协力作战,使苏格兰溃不成军,詹姆士本人死于沙场。⑦(1542—1547)。英格兰为谋求对苏格兰宗主权进行的战争。1542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提出对苏格兰的宗主权,指责苏格兰人是乱民,要求他们取消同法国的联盟,侵入坎伯兰,开始了对苏格兰的战争。苏格兰军队数量较少,又无斗志,屡遭失败。1544年,英格兰军队火烧爱丁堡,把大片土地夷为平地。1545年2月,英格兰军队在安克拉姆沼泽被打败。1547年,英格兰军队在平基克留战役中战胜苏格兰人。这年,英王亨利八世死后,萨默塞特任摄政,再次出动军队攻占爱丁堡。1549年,英法签订条约,在苏格兰的战争结束。⑧(1559—1560)。英格兰武力支持苏格兰新教的战争。1559年,苏格兰新教派和天主教派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的遗孀玛丽求助于法国,而苏格兰的新教派则求助于英国。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派舰队封锁苏格兰港口,防止法国增派援兵,并偷偷把武器和给养运进苏格兰,以支持新教徒。1560年双方签订《利思条约》,从此,苏格兰新教派获得合法地位。

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战争是怎么会事

苏格兰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即使在与英格兰合并之后,也保留着很大的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传统。 在1707年之前苏格兰曾一度是个独立的王国,占有欧洲西北方外海、大不列颠岛北方约1/3的土地面积。虽然在外交、军事等事务上,苏格兰是受到位于伦敦西敏市的英国国会管辖,但是对于内部的立法、行政管理上,拥有非常高度的自治空间,也有发行专有的货币版本,是联合王国底下,规模仅次于英格兰的国家。

英格兰为什么会征服苏格兰

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其实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虽然当时英格兰与苏格兰进行联合的过程有些复杂。但是其实这两个国家进行合并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岛屿经济在市场需求方面的统一性。这两个国家进行统一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英格兰地区的土地是非常广阔的,并且大多数都是平原。但是生活在北方的苏格兰则不一样,苏格兰的百姓大多数都生活在山脉和河谷之间。苏格兰地区虽然风景非常的漂亮,但是气候也要比英格兰更为寒冷,土地也没有英格兰更加肥沃。可以说当时苏格兰百姓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非常的少。

其实在11世纪的时候,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矛盾就已经越发明显了起来,当时苏格兰与英格兰一直处于一个对峙局面。苏格兰当时在班克图本之战之后,已经差不多快要独立。但是即使这样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关系依旧非常复杂,这两个国家当时也会存在着一些联姻的关系。就是这种联姻的现象,让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

当时苏格兰的国王其实是伊丽莎白的表兄,在伊丽莎白正式驾崩之后,苏格兰国王得到了英格兰的合法王位,在英王詹姆斯一世统治国家的时候,这两个国家的矛盾才被解决。由于当时这两个国家的国王只有一个,所以也让苏格兰与英格兰开始合并。其实在一开始这两个国家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由于他们的君主只有一位由于统一的君主,所以才促使了这两个国家进行合并。并且这两个国家合并也是为了能够促进岛屿经济的不断发展,让市场变得更加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让两个国家都获得非常多的利润。

苏格兰历史上有没有被征服过

苏格兰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王国,被英格兰占领并统治时间长达数百年,为反对英格兰的占领,曾发动过2次独立战争,1707年被英格兰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在公元前一世纪,也曾被罗马帝国入侵大不列颠岛,并征服了英格兰。

苏格兰是什么时候遭到的侵略

公元793年,维京(Vikings,来自挪威的掠夺者)第一次袭击了北安波拉(Northumbrian,苏格兰南部重镇)的海岸。这些来自维京的袭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越来越强烈,并且也更加频繁。造成的结果是北安波拉越来越衰弱,并最终被彻底击溃。泱格鲁人(Anglian)很快开始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事物中扮演重要角色! 皮尔特人和苏格兰人根本没有得到机会去从北安波拉的覆灭中获得任何利益。公元794年,由于无法抵挡对隐修院财富的诱惑,挪威人抵达了海博里德(Hebride)并展开了进攻。公元802年,他们在爱奥纳(Iona)解散了神圣的隐修园。与此同时,从795年开始,他们开始进攻爱尔兰并最终在那里站稳了脚跟。第9世纪中叶,维京人建立起了海博诺―挪威(Hiberno-Norse)帝国,帝国疆域从射特兰和奥克尼群岛一直到曼(Man)岛,包括苏格兰西部的所有岛屿和和爱尔兰的大部分地区。Lia fail(the Stone of Destiny) 维京人于806年第二次攻击了爱奥纳,整个爱奥纳地区的居民被屠杀,房屋被劫掠!圣尼南岛和射特兰岛上的僧侣也一起遭殃。在这之后,康斯坦丁把天主教中心移到了邓克(Dunkeld)以避其锋芒。莱雅。费欧(Lia fail),天命之石,向来被认为是一块非凡的石头,是雅格(Jacob)用来梦想天堂时用的,几个世纪以来被苏格兰,爱尔兰和皮克特的国王用来象征皇权,这时也被转移到了司康(Scone,有种司康饼,不知有谁吃过?),保护起来。这些转移,也从另一个方面敦促皮克特和苏格兰尽快结成联盟。 康司坦丁卒于820年,他没有活着看到皮克特和苏格兰的联合。由于史料在接下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中的欠缺,对于苏格兰和皮克特的联合方式我们只能推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确实组成了联盟。

苏格兰曾经被英格兰qin略过吗

是的。1066年,征服者威廉率领的军队入侵英格兰,击败了英格兰原有的势力。原势力的继承人之一逃亡到苏格兰,并将妹妹嫁给了国王马尔康姆。这一行为激怒了征服者威廉,他的军队在1072年入侵苏格兰,势如破竹。马尔康姆被迫投降,宣布苏格兰王国的臣服,并送儿子邓肯到英格兰为人质。1098年,马尔康姆死后,他的弟弟继位,而英格兰王国却支持已经做了几十年人质的邓肯继承王位。邓肯夺权后仅几个月,就被谋杀。此后几个世纪,苏格兰王位争分不断,英格兰王国则往往根据自己利益,借机公开或暗中影响继承问题。而两个王室家族的血缘关系也随着婚姻逐渐建立。嫁入苏格兰王室的英格兰王族逐渐将欧洲贵族文化等传教到了苏格兰。罗伯特·布鲁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尤其在意对于苏格兰的直接和间接控制,通过不同手段削减苏格兰王权和其影响力。1295年,苏格兰国王与法国签订了盟约,史称“老同盟”(Auld Alliance)。爱德华一世于次年起兵进攻苏格兰,推翻了当时的国王,并将苏格兰国王加冕时必须的命运之石夺走,送回西敏寺。但是此后苏格兰著名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聚集民众,在斯特灵桥击败了英格兰大军。1298年,爱德华一世亲征,最终彻底粉碎了苏格兰的抵抗。苏格兰几乎成为英格兰王国领土的一部分。1307年,爱德华一世去世。苏格兰贵族和原王位继承人之一的罗伯特·布鲁斯加大了反抗独立运动的力度,并被地方势力认可为苏格兰的新国王。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大败英格兰军队,取得实际上的独立。1320年,苏格兰的地位获得罗马教皇的认可。1328年,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签订协约,承认苏格兰是独立国家,并许诺妹妹与罗伯特·布鲁斯的四岁的幼子大卫联姻。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第二次独立战争1329年,仅过了一年,罗伯特·布鲁斯去世,其子大卫二世继位,年仅5岁。英格兰又以继承权纠纷为由,支持试图夺取王权的傀儡人物爱德华·巴里奥,于1332年再次进攻苏格兰,开始第二次独立战争。英格兰军队攻占领苏格兰许多城镇,并将其中的八个郡通过新拥立的傀儡国王的名义正式转让给英格兰。1334年,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与12岁的王后(爱德华三世的幼女)到法国避难。苏格兰又一次处在被彻底征服的边缘。然而,苏格兰当地贵族始终没有放弃抵抗。1337年,英格兰与法国长期的纷争终于升级为战争。爱德华三世不得不从苏格兰调回主力军队,对于苏格兰的控制逐渐减弱。1341年,17岁的大卫二世返回苏格兰,正式领导独立战争,国内士气大振,兼之与法国同盟,取得了不小成绩。1346年,大卫二世率大军入侵英格兰北部,在英格兰后方声援法国的行动。不过苏格兰军队此次在内维尔十字之战中遭遇惨败,大卫二世被俘虏后押送到英格兰关押。但是英格兰也无力再大举入侵苏格兰,其拥立的傀儡王巴里奥不久宣布放弃继承王位的要求,回到英格兰隐居。1357年,双方签订和约,大卫二世被释放回到苏格兰,但是苏格兰必须向英格兰支付高额赎金,分期偿还。1371年,大卫二世去世,无子嗣。其父罗伯特·布鲁斯的外孙罗伯特·斯图亚特继位,称罗伯特二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各任君主在位期间试图巩固王权,削弱过去百余年间经常掌握朝政摄政贵族的权利。不过最主要的是这个王朝奠定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王室家族,之后几代君主都是父子直系传承,基本改变了苏格兰之前数百年继位混乱的局面。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初,经历了数百年外国侵略后的苏格兰在各方面都有巨大发展。苏格兰从丹麦王国获得了奥克尼和设德兰群岛的主权,最终确立了迄今为止的疆界。文化教育上,苏格兰建立了四所古大学,在数量上一度超越了英格兰。和英格兰的关系也很微妙,双方虽然心存敌意,但是出于利益又不得不互相约束,更加在王室和贵族间通过婚姻加强联系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联姻是詹姆斯四世迎娶了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第一代国王亨利七世之女,此后斯图亚特王朝的后裔也同时有都铎王朝的血统。1513年,詹姆斯四世为了遵守两百多年前与法国建立的“老同盟”,同意入侵英格兰北方,帮助法国在欧洲大陆与英格兰的战事。苏格兰军队在英格兰境内遭遇惨败,全军覆灭,詹姆斯四世丧生,其子詹姆斯五世继位,年仅1岁。国家的实际控制权又落入摄政大臣之手。詹姆斯五世继承父亲遗志,继续亲和法国与英格兰为敌,虽然他先后两任妻子都是法国王亲贵族,但是有几个私生子。詹姆斯五世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却是在他临终前几天出生的女儿玛丽。詹姆斯五世在病中听到王后生的是个女儿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因女孩而来,由女孩而去。”指斯图亚特氏的王位来自罗伯特·布鲁斯的女儿,却也要由他的独女而送给他人。1542年,出世六天的玛丽一世继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决心让自己的幼子将来迎娶玛丽一世,从而名正言顺的获得苏格兰王位。但是玛丽一世的母亲却在其年幼之时就将她送回自己的故乡法国抚养。1558年,15岁的玛丽一世嫁给了法国当时的王太子。一年后,她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登基,玛丽一世同时成为法国王后。但是次年,弗朗索瓦二世便去世。苏格兰与法国之间两百五十多年的“老同盟”关系也基本到此结束。1561年,18岁寡居的玛丽一世回到苏格兰开始履行女王的权责。由于玛丽一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刚刚即位为英格兰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视她为重大威胁。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的政权信奉新教,而英格兰国内有大量天主教的支持者。同时玛丽一世由于其祖母的关系,也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女,有继承都铎王朝王位的资格。伊丽莎白一世多次想为玛丽一世指定一个合适的丈夫缓解这种危机,但是都被玛丽一世拒绝。1565年,玛丽一世与同属斯图亚特王族的堂弟结婚,并很快生下一子,即将来的詹姆斯六世。玛丽一世在不久后的内乱中被苏格兰贵族推翻,几次试图复辟无果后,她不得以逃亡到英格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因惧怕玛丽一世在天主教徒中的号召力和她对自己王位的继承资格,将其拘禁了18年多。1587年,玛丽一世最终被处决。但是由于“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无后,玛丽一世的长子、已经继位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六世也是英格兰王位的第一继承人选。玛丽一世在被囚禁期间曾穿的衣服上写着:“我的末日正是我的开始”,指她的儿子终将继承英格兰王位。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指定继承人正是苏格兰在位国王詹姆斯六世。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从此形成共主联邦(Union of Crown),虽然仍然是两个独立国家,但是元首和最高权力的掌控却是同一个人。不过当时还没有联合王国的形式或者名称。1625年,詹姆斯六世之子查理一世继位。不过英格兰要求政体改革的愿望已经很强烈,不久之后英国内战爆发,苏格兰各势力也积极参与其中。查理一世成为苏格兰各代君主中唯一一个被处决的国王。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位继承曾经出现再度分化的可能。为了从此确立两个地区的关系,君主立宪制下的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的议会达成协议,两个国家的议会正式合并,两个国家去除独立称号,改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两国公民享有共同国籍,商贸自由流通。这次合并在苏格兰争议极大,所以能最终实现的主要推动力是英格兰当时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持续了八百多年的苏格兰王国从此消失,但已经是大不列颠群岛至今为止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

求英格兰和苏格兰战争历史为什么侵略

  罗马帝国衰落以后,来自北方的部落一次次地南下侵扰不列颠,甚至直抵伦敦城下。407年,一位名叫君士坦丁的将军带着不列颠的兵团前往大陆企图争夺帝位,此后罗马军队再也没有返回英伦三岛。岛上罗马化的不列颠人匆匆组织起自己的管理机构和防务,以抵御那些从未被罗马征服过的北方同胞。450年前后出现了一种新敌人:来自易北河口和丹麦南部沿海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这三个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颠岛登陆并定居下来,一方面掠夺不列颠人为奴,另一方面与这些被征服者一再混血通婚,形成了变化无穷的血统组合,最终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集团:盎格鲁-撒克逊人。  到公元七世纪,在不列颠群岛中部和南部形成了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诺森布里亚、默西亚、东盎格利亚、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和肯特。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和吞并、联姻和继承--中间杂以丹麦人的大规模入侵,位于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973年,在彻底驱逐了丹麦人势力、吞并了不列颠岛中部的"丹麦区"后,威塞克斯王国的埃德加国王在古罗马人留下的温泉疗养胜地巴斯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加冕典礼,后世认为这标志着统一的英格兰王国的诞生。  那些不肯屈服于盎格鲁-撒克逊统治的不列颠人逐渐向不列颠岛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后退,前两者与原住民结合,形成了后来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向北撤退的不列颠人来到"哈德良长城"以北的地区,和北方同属凯尔特族的皮克特人融合,慢慢形成了后世的苏格兰人。大约在公元840年,肯尼思·麦克阿尔宾成为苏格兰南方势力最强大的首领。他于847年在一块方形的大石头(斯康石)上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从而创建了苏格兰的第一个朝代--阿尔巴王朝。但是比起南方的英格兰王国来,这时的苏格兰王国更像是多个部落的聚合体。直到十一世纪时,苏格兰才演变为英格兰那样的封建国家。  1018年,苏格兰王国击败诺森布里亚王国,夺取了其北部的洛锡安地区。此举对后世苏格兰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把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边界固定在现今的位置,而且还使得苏格兰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凯尔特人国家。盎格鲁人已经在洛锡安地区居住几百年,这里被并入苏格兰后,成为整个王国土地最肥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格兰的首都爱丁堡也坐落在这里。由于这些重要的地位,盎格鲁人所使用的语言--一种和英语极其相似的日耳曼语--开始在苏格兰南部地区广泛流行,演变为今日的低地苏格兰语(Scots)。苏格兰吞并洛锡安地区后,开始受到南方封建势力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诸侯集团,他们与英格兰贵族有密切的关系,并在两国都有大量的地产。罗伯特·布鲁斯在约克郡有9万英亩土地,他的政治对手约翰·巴里奥尔在英格兰和诺曼底都拥有土地。  1066年诺曼人入侵英国之后的两百年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基本上是友好的,只是偶尔因苏格兰干涉英格兰内政而有所中断。两国之间有一大条荒僻沼泽地带阻止它们的互相侵犯。比起英格兰来,苏格兰较为贫穷,它离欧洲的商业中心更远,而且它的西部和北部有大片人烟稀少的部落地区。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室经常联姻,嫁到爱丁堡的英国公主将欧洲贵族文化传到了苏格兰。  阿尔巴王朝末代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年轻的女儿死后,十几家苏格兰贵族开始争夺王位。这些诸侯大多在英、苏两国同时拥有土地,因此请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来进行仲裁。爱德华支持约翰·巴里奥尔的要求,同时宣布自己为苏格兰的宗主。但是苏格兰贵族随即组成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议事会,基本架空了约翰的权力,并向外寻求盟友。  1295年,苏格兰贵族代表秘密地与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即"老同盟"(Auld Alliance)。爱德华一世在翌年废黜了巴里奥尔,让苏格兰贵族对他宣誓效忠,并将历代苏格兰国王加冕的"斯康石"运回了伦敦。1297年,一个小贵族威廉·华莱士发动反抗,召集起一支由农民和市民组成的军队,在斯特灵会战中击败了英军。1298年爱德华率军亲征,在福尔柯克会战中彻底粉碎了苏格兰的抵抗。此后十年间,苏格兰几乎完全被英格兰吞并。  1307年爱德华一世死后,罗伯特·布鲁斯重新发起反英战争,并被苏格兰贵族们认可为新的国王。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战役中打败英军,苏格兰重获独立。但是罗伯特·布鲁斯去世后,英王爱德华三世又支持王位觊觎者爱德华·巴里奥尔,重新入侵苏格兰,年仅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和12岁的琼王后(爱德华三世的幼妹)被迫流亡法国。不过,不久之后英法百年战争开始,英王不得不从苏格兰调回主力部队,并将全部财力用于对法战争,对苏格兰的控制也逐渐削弱。1357年英苏两国签订和约,英格兰承认大卫二世为苏格兰国王,条件是对方支付高额的赎金。  苏格兰战争是英国最后一场中古类型的战争,也就是单纯的侵略土地的战争,作战目的在于扩大英王和诸侯的领地。但百年战争则是一种新型的战争:虽然在表面上仍然是中古式的征服战争,但战争的真正目标在于商业:对于英格兰的商业来说,苏格兰没有什么重要性,而对于英格兰商业非常重要的两个区域都在法国,一个是羊毛业中心佛兰德地区,一个是盛产酒、盐和铁的加斯科涅地区。  百年战争反映的是英格兰商业资本的兴起,而苏格兰战争反映的是苏格兰的停滞。此后英格兰虽然不再企图征服苏格兰,但是双方仍然在进行着长期的非正规战争。这种战争把英苏国境两旁的广大地区化成一片荒野,使得苏格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趋于停顿。当英格兰的中古封建制度在百年战争中急剧衰落时,苏格兰仍不能摆脱封建贵族势力的影响。  1371年大卫二世去世后,由其外甥罗伯特·斯图亚特继位,开创了历代苏格兰王朝中享国最久的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这个姓氏来自苏格兰的一个世袭贵族职位--"王室总务官"(High Stewart)。这是一个权势与国王不分轩轾的大贵族,苏格兰还有不少这样的大贵族,比如"黑道格拉斯家族"(今日苏格兰最大的贵族汉密尔顿公爵就是这个家族的后代)。  斯图亚特王朝各位君主都曾经试图削弱贵族的权力,增强王权,但是往往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大多数国王都是幼年登基:詹姆斯一世12岁,詹姆斯二世7岁,詹姆斯三世九岁,詹姆斯四世15岁,詹姆斯五世和詹姆斯六世都是1岁就成为国王。这就势必要由王太后和大贵族组成摄政会议,来代行王权。  除了贵族之外,苏格兰长老会也是一个权力极大的最高宗教裁判会议,地位有些类似于英格兰的议会,但经常与国王发生冲突。在英格兰,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使得教会隶属于国家,而在苏格兰,有时国家似乎完全隶属于教会。  在外交方面,苏格兰王国延续了与法国的"老同盟"关系,但是国王和大贵族经常与英格兰联姻。詹姆斯一世娶了英国大贵族萨默塞特伯爵的女儿琼,詹姆斯四世则娶了英王亨利七世的女儿玛格丽特,两人所生的儿子詹姆斯五世及其后代从而拥有了英格兰的王位继承权。  詹姆斯五世在1542年去世。他虽然有几个私生子,但合法的孩子只有去世前一个星期生下来的玛丽·斯图亚特。弥留之际的詹姆斯五世听说这一消息后,曾喃喃地说:"因女孩来,自女孩去",意思是斯图亚特家族的王位来自罗伯特·布鲁斯的女儿,也将由自己的女儿送给他人。  在英王亨利八世的安排下,英苏两国在1543年签订了《格林尼治条约》,规定玛丽将来嫁给英国王子爱德华——也就是爱德华六世,英格兰和苏格兰将组成联盟。如果两人没有后裔,则该联盟自然解体。但是苏格兰教会拒绝批准这个条约,于是亨利八世对苏格兰开战,萨默塞特公爵率领军队攻打爱丁堡,试图抓到玛丽。5岁的玛丽先被藏到斯特灵城堡的密室中,然后被匆匆带到法国,在那里与3岁的法国王太子弗朗索瓦订婚。  无论是历史上,或在英剧《都铎王朝》中,亨利八世都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但正是他的所作所为让都铎王朝与斯图亚特王朝在日后实现了的“王朝联合”。  此后十几年中,苏格兰王太后玛丽·德·吉斯凭借一支法国军队的援助统治着苏格兰,如同法国的一个行省。苏格兰的天主教徒拥护法国的统治,新教徒则逐渐采取亲英的立场--英格兰的新教如何有利于贵族阶层,许多苏格兰贵族都有机会观察过,于是他们纷纷加入新教。1559年苏格兰爆发内战,翌年信奉新教的苏格兰贵族借助英国陆海军的帮助,把法国军队赶了出去,并把新教定为苏格兰国教。  法王弗朗索瓦在1560年去世,守寡的玛丽女王(就是上文那位5岁被送往法国的玛丽·斯图亚特)随后返回苏格兰,并与表弟亨利·斯图亚特结婚,在1566年生下了继承人詹姆斯六世。然而她第二年就因被怀疑与情夫一道谋杀自己的丈夫而遭废黜,被迫逃亡到英格兰,把自己的独生子留给了一群苏格兰新教贵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玛丽的表姑,她惧怕玛丽在天主教徒中的号召力,以及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资格(按照罗马天主教会的规定,亨利八世离婚后和第二个妻子所生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女),把玛丽囚禁了18年之久,最终以"叛国罪"将其处决。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都铎王朝传下来的直系血胤至此终结。由于亨利八世处决了大量有王族血统的贵族,因此当时只剩下两个合法的男性王位继承人,一个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他的母亲是英王亨利七世长女玛格丽特与詹姆斯四世的孙女;另一个是赫特福德伯爵的儿子爱德华·西摩,他的母亲是亨利七世幼女玛丽与萨福克公爵的外孙女。尽管亨利八世在遗嘱中规定伊丽莎白的继承人是萨福克公爵家族,但是伊丽莎白却坚持长幼有序的原则,指定信奉新教的詹姆斯六世为自己的继承人。詹姆斯统治着一个很穷的国家,他自己也没有多少钱,因此对富庶的英格兰一直垂涎三尺,所以甚至当伊丽莎白处决了他母亲后,也只是稍微抗议了一下而已。  1603年4月,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政治斗争和讨价还价,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被英格兰议会迎立为英王詹姆斯一世,他起身离开爱丁堡的圣十字宫,前往伦敦,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王朝联合"(Union of the Crowns)时代开始了。这个名称意味着两国仍然是各自独立的王国,只是共奉斯图亚特家的君主为国王而已。两国仍然有各自的议会、法律、军队和税收。唯一作出改动的是两国的国旗:1606年詹姆斯国王下令把英格兰的白底红十字圣乔治旗与苏格兰的蓝底白十字圣安德鲁旗合而为一,也就是今天英国米字旗的前身。

苏格兰是怎么被英国消灭的

苏格兰原来是主权独立国家,同样,英格兰也是,那个时候没有“英国”的概念,不列颠是地理而非政治概念。后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终身未婚,死后无子,也没明确传位给谁。英格兰贵族决定选择伊丽莎白一世的侄子,当时任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一世继任英格兰国王,也就是说詹姆斯一世同时兼任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国家的国王,但两国仍然相互独立。在此后的100年中,英国和苏格兰常常发生争端,英国政治家多次试图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但终未成功。威廉三世统治时要求,大臣戈多尔芬和马尔波罗在议会提出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的议案,这个议案1707年获得英格兰议会通过。苏格兰议会经过长期争论,也通过了关于合并的条约。1707年5月1日,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合并后的英格兰和苏格兰成为一个国家,苏格兰人可产生16名上院议员、45名下院议员参加议会,两地自由贸易,统一关税。这样,从16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共有一个君主以来,现在又有了一个共同的议会和统一的经济。不过,苏格兰仍保留自己的法律体系和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