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克斯轻型

第一辆坦克是叫什么名字?T-26轻型坦克的发展沿革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2 10:58:52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第一辆坦克是叫什么名字

轻型坦克虽然按体重在“兄弟”们中排行最后,但它的“军龄”并不短。按照俄国人的说法,世界上第一辆坦克是他们研制的,名字叫做“越野车”。

1915年2月1日,“越野车”按照俄国发明家A.A.波罗霍夫希科夫的设计,在西北方面军所属的修造厂中开始制造,当年5月份即正式试车。“越野车”的个头很小,战斗全重约3.5至4吨、长3.6米、宽2米、高(不带炮塔)1.5米。装有防枪弹装甲和机枪,是典型的轻型坦克。

按照这一说法,排行“老么”的轻型坦克应该是坦克家族中的“头生子”。可惜,对于俄国人的说法,法国根本不承认,因为“越野车”始终只停留在试验样车阶段,而第一种轻型坦克应该算是出现于1917年的法国“雷诺”坦克。

“雷诺”坦克采用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具有现代坦克的雏形,对坦克以后的发展影响最大。从这一意义上说,轻型坦克还是其他“兄弟”的榜样呢。

轻型坦克在20世纪20至3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

因为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坦克主要用于突破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火力构成的防御阵地,支援步兵作战,对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要求都不高。

这一时期,轻型坦克的主要型号有:英国的“维克斯”Ⅳ型,法国的“雷诺”R-33和R-35,苏联的T-26和NC,日本的95式等。

T-26轻型坦克的发展沿革

在早期的苏联坦克中,T-26(西方称为T-26S)是比较有名的一种。1930年,原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工厂在H巴雷科夫和C金兹鲍格工程师的领导下,参照从英国购买的“维克斯”坦克,经改进设计,制造出20辆类似的坦克,定名为TMM-1和TMM-2坦克。在和其他设计的T-19,T-20坦克一道进行对比试验后,1931年2月13日,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采用以“维克斯”坦克为基础设计的新坦克,并正式命名为T-26轻型坦克,从1932年起,以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为主的一批工厂开始大量生产T-26坦克。T-26轻型坦克一般被用来支援步兵,参加过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和1939年在中蒙边境上苏日哈拉哈河战斗,还参加过1939年的苏芬战争,一直被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它在苏联坦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缺点就是装甲防护较差,在苏日哈拉哈河战斗和苏芬战争中面对反坦克枪炮损失较大,不过这也成为苏联以后研制BT-7快速坦克和T-34坦克的契机。

英国维克斯MK.E轻型战车

英国维克斯MK.E轻型战车

维克斯MK.E战车是英国维克斯公司于20世纪20年代研制的轻型战车,虽然没有被英国陆军大量采用,但却被其他国家大量采用或授权生产。

基本参数

  • 长度:4.88米。

  • 宽度:2.41米。

  • 高度:2.16米。

  • 重量:7.3 吨。

  • 最大速度:35千米/时。

  • 最大行程:160 千米。

结构解析

MK.E战车的车身采用战车技术成熟的铆焊制法,为了保持一定程度的机动性,装甲略显薄弱。动力来源为维克斯公司研制的直立式四缸汽油引擎,可让战车在铺装路面上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该战车的车身悬吊系统上采用了台车式悬吊系统。双轨构造,左右各四对。这种悬吊系统被认为是一种相当好的系统,可以承受长距离行驶。

作战性能

MK.E战车在设计时即提供两种款式的武装供军队选择:A构型为双炮塔,每个炮塔搭载1挺维克斯机枪。B构型为单炮塔,炮塔为双人式,搭载1挺机枪及1门短管47毫米榴弹炮。B构型在战车属于新设计,以往炮塔设计都是单人炮塔,车长除了观测敌情以外,还要兼任武器装填手及射手,对于战况的掌控有诸多限制。

维克斯MkI型战车

维克斯MkI型战车

研发背景

1922年,英国提出了未来新型主力坦克的要求,明确提出放弃养形坦克的设计,改为赛犬坦克的样式1922年年末,维克斯公司的两款设计方安不付军方,军方选择了其中一种讲行量产,该型组克被命名为Mk型。1923年进行样车展示,尽管在展示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仍然进行了批量生产。

性能简介

维克斯Mkl型坦克事实上是一款轻型坦克,但是由于有比它更轻的超轻型坦克,所以维克斯Mkl型被称为中型坦克。维克斯Mk型仅重约12吨,装备了1门47墨米3磅火炮,相比王其看似不错的火力,维克斯Mk的防御性能实在是差强人意,最厚外不过6毫米左右。不过,随后Mkl型中型坦克出现了A型和A*型两种改进型号以及Mkll等发展型号。

技术参数

型号:维克斯MkIA*

主要武器:47毫米OQF3磅型火炮

炮塔正面装甲厚度:8毫米

车体正面装甲厚度:6毫米

发动机:西德尼V8型90马力航空汽油发动机

车重:12吨

车组人数:5人

维克斯轻型坦克的详细数据资料

维克斯六吨坦克乘员 3 长度 4.88 米 宽度 2.41 米 高度 2.16 米 重量 7.3 吨 发动机 阿姆斯壮-希利德美洲狮式空冷式汽油引擎,四汽缸驱动 功率 98匹 马力重量比 13 匹/吨 悬挂系统 台车式悬吊系统 最大速度 35 公里/小时(铺装路面)3公里/小时(越野状态) 最大行程 160 公里(铺装路面)90 公里(越野状态) 装甲 13 毫米 主要武器 47毫米榴弹炮,备弹50发(B构型) 辅助武器

维克斯级驱逐舰

维克斯级驱逐舰

一战时期,美海军罕见地建有一型大型、高速度、长续航力的维克斯级驱逐舰,建此型舰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美海军现有的吨位过小、耗油量过高的驱逐舰。

时任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向国会提出了海军三年舰队造船计划,要求建立一支“首屈一指”的、有能力同时保护美国两大洋海岸的舰队。

最终,该计划获得美国国会的支持,授权建造10艘战列舰、6艘巡洋战舰、10艘轻巡洋舰还有50艘驱逐舰,维克斯级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舰长95.80米,宽9.3米,满载排水量1154吨,舰员100人(一说149人);舰载武器有4座单管100mm主炮、2座单管76mm副炮、1座单管37mm防空炮、4具3联装533mm重型鱼雷发射管、2座深水炸弹投掷槽等。

维克斯级驱逐舰的动力装置为: 4具诺曼或怀特·福斯特重油蒸汽锅炉,在舰桥后部排列了4根硕大的烟囱,是此型驱逐舰有别与其他驱逐舰最大外观特征,输出功率2.7万马力,采用双轴推进,航速35节,20节时的续航力为2500海里。

此型驱逐舰共建有111艘,参与了一战和二战,一战时,是美海军大西洋反潜战和护航的主力水舰艇,一战以后,维克斯级驱逐舰随着美海军的缩编而退役,被纳入了后备舰队,尚在服役者则有部分被改装为轻型布雷舰或高速扫雷舰。

随着法国的陷落,德国海军潜艇从英国海军设防薄弱的比斯开湾进入大西洋,从1940年7月到10月,282艘前往英国的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损失吨位高达148.9795万吨。

德国潜艇所造成的损失吨位已超过了英国的补充能力,如果不加以扭转英国将逐渐被德国潜艇围困输掉消耗战,由于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护卫舰兵力已经有所不足,美国依据“租借法案”,用50艘美国退役驱逐舰换取英国在大西洋上的多个基地,其中就包括22艘4烟囱的维克斯驱逐舰。

四烟囱维克斯级驱逐舰,面对北大西洋恶劣的海况,其适航性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船舱狭小而潮湿,英国海军官兵都不太喜欢在上面待着。

但老旧的四烟囱维克斯级驱逐 舰,毕竟在非常关键的时刻,给了英国皇家海军以喘息的机会,有护航驱逐舰可用,总好过英伦三岛被德国潜艇围困要强,给了德国U型潜艇以致命威胁,特别是在装上了“刺猬”  深弹发射器以后,发挥了这是这些老伙计们的余热,其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

美海军将其余维克斯级驱逐舰启封并投入大西洋的“中立区域”巡逻,作为航母舰队的护航舰艇使用,直到战时开建的175艘弗莱彻级驱逐舰以及其他水面舰艇陆续投入服役以后,老旧的维克斯级驱逐舰才开始逐步退出护航第一线。

命运多舛的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

命运多舛的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

大约在1909年,法国的Andre Berthier研制了一种轻机枪,该枪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受到重视,1918年向参加一战的美军推销,暂时缺少装备的美军一开始是接受的,因为战争期间没法安排生产作罢,一战结束后又向法军推销,试图替换不太靠谱的绍沙轻机枪,这次法军选择了M1924/29轻机枪。

一般情况下一件武器十多年都没有得到重视,基本已经放弃争夺市场了,好在英国维克斯公司在1925年购买了许可权进行生产,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因此这款机枪被称为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

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与后来的布伦轻机枪非常相似,机枪也采用长行程导气式自动原理,活塞位于枪管下方,有手枪式的握把,向后折叠的两脚架,枪身下方有一小段护木。机枪发射.303口径弹药,使用从顶部插入的30发容量弧形弹匣供弹,机械瞄具与布伦机枪一样偏左布置,引入活塞的气体可以调节,射速在450~600发/分钟,枪口初速度745米/秒。

机枪有几个不同版本,所有的版本都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能力,最早的MK.1与捷克式轻机枪一样拥有散热环,有较长的喇叭状枪口消焰器。英国陆军在1930年进行了系列机枪测试,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也参与其中,不过英国陆军选择了布伦轻机枪,倒是几千公里外的英属印度军对它很感兴趣。

应英属印度军的要求,维克斯公司修改了机枪推出了MK.2版本,新的机枪采用没有散热环的光滑枪管,延长了护木,枪支的重心更加靠后,MK.3继续在细节方面优化了MK.2,比较明显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护木,它在1933年推出,随后被英属印度军正式装备,英国陆军少量装备,主要二战北非进行战斗,后来被布伦机枪替换。MK.3的外形和布伦轻机枪很相似,在一些历史照片中容易搞混。

除了英国本土的维克斯公司建立生产线,印度的Ishapore Rifle工厂也生产过,总产量约3万挺,有一些机枪被出售给玻利维亚和拉脱维亚,葡萄牙、西班牙少量购买,巴拉圭从玻利维亚军队中缴获过一些,印度独立后继续使用了很长时间。

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在当时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轻武器,总体与布伦轻机枪比起来差不了太多,维克斯-贝蒂埃MK.1型重量约为11.1千克,布伦机枪比它轻了将近1千克,在长度方面,布伦MK.3比维克斯-贝蒂埃MK.1稍短一点,没有太明显差异。

二战期间维克斯公司以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为基础发展了另一种机枪,那就是维克斯K机枪,它原本是为飞机研发的,提高了机枪的射速,达到950~1200发/分钟,使用100发容量的大型弹鼓供弹,地面人员也很喜欢这款火力强大的机枪,英军的特别空勤团就把它安装在越野车上使用,一些鱼雷艇也用它作为自卫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军轻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军轻武器

1.第二次伊珀尔战役

当加拿大部队的机枪班组抵挡住了如潮般的敌人时,他们就此获得一种民族国家认同的衡量方式,而与此同时,德国人开始在大范围内部署并使用毒气。

1915年春,协约国在西线北段的防御据点包括一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突出部,即比利时的伊珀尔。比利时军队即使处在四面被围的情况下,仍然在战略突出部的北线地带坚守。而法国及其阿尔及利亚殖民地联军则协同英军第2和第5军一起防守该地的北部和东部前线。由于该突出部威胁到了德军侧翼,德军遂决定试图将战线拉平,消灭这个突出部。1915年4月至5月间,一共爆发了4次单独的交战行动。到战斗结束的时候,协约国联军坚守住了战线,但是战略突出部的空间受到了压缩。

在后来被笼统称为“第二次伊珀尔战役”的一系列战斗的开始阶段,德军从数千个钢瓶中朝着法军和法国殖民地军团的阵地放出氯气。短短几分钟之内,阵地上的守军就开始毫无阵型地后撤,毒气一共杀死和致残数千人。德军推进时,加拿大第1师为了稳住局面,发动反冲锋。其白刃冲锋的主攻方向为基钦纳森林。

韦伯利斗牛犬转轮手枪1915年配属于英国远征军第2营东约克郡团。韦伯利斗牛犬转轮比较小。尽管其造价低廉,却非常坚实耐用。它的技术参数为:制造国:英国;年份:1878;口径:8.1毫米;工作方式:转轮式;重量:0.31千克(0.71磅);全长:140毫米(5.5英寸);枪管长:53毫米(2.1英寸);枪口初速:190米/秒(625英尺/秒);供弹方式:6发弹巢;射程:50米。

与此同时,在圣朱利安村附近,加拿大军第13营机枪分遣队暂时代理下士职务的一等兵弗雷德里克·费舍尔则偷偷率领一小队士兵试图阻止德军迂回包抄加拿大军队的战线。一等兵费舍尔通过操作一挺柯尔特机枪证明了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的价值。他阻滞了德军的推进,进而也防止加拿大军队攻击阵地的崩溃。为表彰其英勇,一等兵费舍尔被授予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不过不幸的是,在第二天的一次类似防御行动中,他就阵亡了。

费舍尔操作的那种7.7毫米口径柯尔特机枪是在实战中表现良好的早期型枪口集气式导气式自动武器之一。正式名称为柯尔特-勃朗宁M1895型,绰号“土豆挖掘者”。这一绰号来源于其独特的构造,它于1892年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加拿大部队在1914年把它带到了一战战场上。在只使用了很短一段时间之后,就被维克斯机枪替代了。

不论如何,柯尔特-勃朗宁M1895被证明是一种极为适应战场环境的机枪。其射速达450发/分钟。尽管这一数据低于同时代的不少其他机枪,它的气冷式的优点能够让枪管发射更长一段时间而不过热。其次它的设计比那些水冷机枪要简单,重量也轻得多,因此更为便携。机枪本身重约16千克(35.25磅),而其三脚架和机枪手座位的合计重量为25.4千克(56磅)。

维克斯MkI型机枪:1915年配属于英国远征军第2营锡福斯高地步兵团。作为马克沁机枪的改进作品维克斯MkI型机枪于1912年进入英军现役部队。

由于随后英军引进了轻型刘易斯机枪,维克斯机枪遂被认为是一款重型机枪。维克斯机枪经久耐用,用途广泛,因而其服役期限持续一直至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参数为:制造国:英国;全长:1155毫米(40.5英寸);年份:1912;枪管长:725毫米(28.5英寸);口径:7.7毫米(0.303英寸);枪口初速:600米/秒(1970英尺/秒);工作方式:枪管短后座,水冷式;供弹方式:250发布制弹链枪;身重:18千克(40磅);射程:早期型2000米(6560英尺)以上,后期型3000米(9842英尺);射速:600发/分钟。

2.维克斯机枪量产型

英国在一战中最为著名的机枪要数维克斯MkI型机枪。它基于美国裔发明家海勒姆·马克沁所推广的设计。马克沁长年留居英国。公认是马克沁于19世纪80年代中期发明了史上第一款自驱动的机枪。马克沁机枪于1884年秋首次公开展示,随后便随着英军一同被部署到了中非。增大型的一种改型马克沁机枪则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那几年参与“布尔战争”。英军于1912年秋正式接受了维克斯机枪,其各种改型一直在英国各武装力量中服役至20世纪60年代晚期。维克斯MkI机枪相比马克沁机枪不同之处在于,维克斯机枪要比后者轻许多,这是由于维克斯机枪的肘节式闭锁机构其动作方向由向下改为向上,机匣上方的空间被有效利用起来,这使得它的机匣高度比马克沁机枪大大降低。

另外,维克斯机枪因其耐久性而备受关注。其射速可达450发/分钟。维克斯机枪的水冷式枪管一般每射出10000发子弹后需要更换一次。然而,在1918年8月攻占海伍德(HighWood)的战斗中,英军首次将共十挺的维克斯机枪投入实战,并创造了在12小时内,平均每挺机枪发射约十万多发子弹的记录,每挺机枪都换了10次枪管。此次战斗中一共发射了100万发7.7毫米(0.303英寸)弹药,无任何一挺机枪哑火。

3.英军1915年时的机枪排编制

英军营级部队机枪排如果4挺维克斯重机枪同时开火,每分钟可以发射2400发弹药。最初,机枪排只配有2挺机枪,1915年2月加强至4挺。这种编制于当年十月取消,升格为机枪团,以便加强西线战场上所部署的机枪的使用效率。

随着刘易斯轻机枪的引入,维克斯机枪被划归重机枪的行列。随后几十年间,无数维克斯机枪的改进型号进入军中服役。一战时期,它也被搬上飞机,在飞机上使用。第二次伊珀尔战役中所使用到的其他武器包括韦伯利斗牛犬转轮手枪和福斯伯里转轮手枪。这些随身佩枪都属于1887年至1963年间的背部活动式或自卸式手枪枪族。最广为人知的韦伯利转轮手枪或许是1915年发明并参与一战的韦伯利MarkVI型。

韦伯利和福斯伯里这两种枪中,前者较小。它发射的是8.1毫米(0.32英寸)口径弹药,有效射程50米。而福斯伯里转轮手枪则非常容易辨认,其手枪转轮上有非常明显的Z字形花纹。福斯伯里手枪发射的是11.55毫米(0.455英寸)子弹。

韦伯利-福斯伯里转轮手枪:1915年配属于英国远征军皇家步枪步兵军第3营。韦伯利-福斯伯里转轮手枪利用后坐力能量来完成复位动作,因而其动作机制与普通的转轮手枪不同,称作“自动式转轮”。技术参数为:制造国:英国;年份:1915;口径:11.55毫米(0.455英寸);工作方式:全自动转轮式;重量:1.08千克(2.4磅);全长:292毫米(11.5英寸);枪管长:190毫米;枪口初速:198米/秒(650英尺/秒);供弹方式:6发弹巢;射程:50米。

韦伯利-斯科特MkIV型转轮手枪:1915年配属于英国远征军第5皇家爱尔兰枪骑兵团。韦伯利-斯科特MkIV型转轮手枪发明于1899年,很快就以“布尔战争型手枪”的名号为人所知。正如韦伯利-斯科特公司的其他设计一样,它也是背部折开式左轮手枪。一战爆发时,它已经被配发到了许多英军军官手中。

韦伯利-斯科特MkIV型转轮手枪技术参数为:制造国:英国;年份:1899;口径:11.55毫米(0.455英寸);工作方式:转轮式;重量:1.5千克(3.3磅);全长:279毫米(11英寸);枪管长:152毫米(6英寸);枪口初速:198米/秒;供弹方式:6发弹巢;射程:50米。

1914式恩菲尔德步枪:1915年配属于英国远征军第5达勒姆轻步兵营。尽管该型步枪原本计划使用具备更强威力的弹药,它最终还是只能利用现有的7.7毫米(0.303英寸)口径弹药。该型枪械从未大批量装备前线部队。

技术参数:制造国:英国/美国;年份:1914;口径:7.7毫米(0.303英寸);工作方式:旋转后拉枪机;重量:4.35千克(9.6磅);全长:1175毫米(46.2英寸);枪管长:660毫米(26英寸);枪口初速:762米/秒(2500英尺/秒);供弹方式:5发内置弹仓;射程:500米(1640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