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圈到底有多乱

足球圈到底有多乱(各位对这次国奥队及中国足球现状有何高见中国足球罪人,谢亚龙郑智丢人到底!痛心!无语!)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3 08:20:16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各位对这次国奥队及中国足球现状有何高见中国足球罪人,谢亚龙郑智丢人到底!痛心!无语!

在这个把足球用政治方法来领导的国度,我们很难走好的。首先足协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主教练换了又换。而这样实际上是在为足协高层推脱责任找借口。我们的身体构造决定了我们要么学习日本人一样走巴西路线,要么干脆走韩国的路线。但是我们的领导不愿意花大价钱请高水平巴西教练,走韩国路线么又不愿意把权力全部交给教练。 在世界上很少有国家队训练时足协领导站在一边看着给球员增加不必要的压力的。 这些也已经说明谢亚龙一类完全是不专业的“球盲”。 联赛是一个国家增强实力的主要途径,而我们的联赛办的真是一塌糊涂,体制不健全,规则混乱。各种足球圈里的“黑幕”让很有有希望年轻人在联赛中被废掉。比如“超白金一代”包括现在的这支国奥。问题在于别国的联赛基本有了良好健全的体制和环境可以实现良性循环。欧洲俱乐部的高层都是专业的足球经理,而我们的俱乐部高层领导全是一窍不通的商人,除了赚钱什么也不雇。别的国家的球员有着基本的传接球能力,最起码能控制住球,传好球。而我们看见的球员总是传不了三脚就丢了。这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的训练方法有问题,训练质量不高,管理不严,没有在年轻时输入职业球员的素养和基础(这也为未来球员们沉迷于夜生活埋下祸根);第二:人才挖掘与选拔,足球智商培养的问题。据说,现在能踢球的都是有钱人的孩子,有很多有着很强足球天分的人因为没有钱而被刷下来。因为要有钱去塞选拔方的腰包。中国很多体育健儿都是穷孩子出身,而足球例外。可想而知,很多球员因为没有吃过苦天生没有顽强拼搏精神。别的国家足球的普及很广,从小学开始就有专门的足球联赛,一直到大学。而我们的国家到底有多少人踢球呢?据调查说日本东京一个城市里注册的球员要比中国全国注册的人还要多。我们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未来考一所大学,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踢球,于是足球的苗子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了。再加上我们没有国家支持的小学联赛,中学联赛,高中联赛就导致了人才培养的断层。中国足球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多黑幕的,我们能所接触到的信息也只有这些,而我们不知道的黑幕还有很多。要知道,这是一项大工程,要砸大钱,大投入的项目。恐怕作为普通球迷可以真正帮助中国足球走出困境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期盼足协能有真正爱中国足球,懂足球的专业人士来给高层进行指导,来改变现状。目前来看希望是不可能的。

中国足球为什么总是那么不堪一击

中国足球最本质的问题在于体制。 足球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并且中国足球的发展也应有它的特殊性,换言之,就是如何掌握足球普遍规律,走出中国特色的足球发展道路。 中国足协的很多做法在下不敢苟同。像这些年来,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一些做法,明显违背了足球规律。一、比如说01-02年停止升降级,狂赌世界杯,我们不认为出线足球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中国球迷需要在世界杯赛场上看到我们国家队的身影,这是几十年来中国球迷的一个情结。但是,如何处理好国家队与联赛的关系就值得我们去探讨。二、比如说派系,这是完全背离正常足球规律的做法,这种做法最终受害的不仅仅是中国足球,还有足球联赛的市场、环境和球迷的心。三、比如高薪,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疯狂举动,在其他行业里永远不会有这种不计成本的企业行为。四、还有像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更多的是拔苗助长,这种无视足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的行为使中国出不了真正的足球人才,至今为止,能拿得出手的球员竟然还是专业足球时代留下来的。五、中国足球俱乐部引进了外籍教练球员,却无一家引进外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也许是一大失误。

中国足球真是黑幕弄烂的

辽宁省11岁以下注册球员只有22人10年后,中国没人踢足球? 下面是来自于中国足球大省——辽宁省的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在辽宁省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目前仅有800多人,而11岁以下的小球员仅有22人,还不到3%。众所周知,巴西、德国等世界足球强国之所以长盛不衰,与其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足球人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正是依靠这条永不枯竭的球星生产线,才在强手如林的世界足坛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足球人才辈出的辽宁省,11岁以下从事足球运动的注册小球员竟然只有22人,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足球再也不是以前的金字塔了,而是一座即将面临倒塌的“倒金字塔”!中国足球球星生产基地的辽宁如此,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更无法想象。照此发展下去,10年以后,我们还有几个人踢足球呢? 进职业队比考清华都难 自从中国足球于1994年开始走向市场后,足球热在华夏大地持续升温。无数狂热的球迷家长,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一座座刚成立不久的足球学校。每名家长都为他们的孩子设计一幅美好的蓝图:经过几年的足球学校正规化训练,然后进入职业队,成为身价不菲且拥有一定地位的职业球员。老李,是一位曾为了孩子踢球而险些倾家荡产的家长。他以前对足球不仅执著,甚至有些狂热,但当他把儿子送去踢球以后,他就渐渐对足球产生了厌倦。“现在培养一名职业球员的投入比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还高,进职业队比考清华还难上几百倍!”老李的话绝非耸人听闻。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在踢足球?在中国,各级别足球俱乐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这样的:甲级俱乐部(27个),乙级俱乐部(12个),足球学校约4000个。这里面,我们没有考虑业余性质的丙级队,因为从足球学校毕业后再去打业余比赛的比较罕见,也不是我们此刻所要讨论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4000多所足球学校,就算每校每届只毕业22人,那么也有将近10万毕业生要到39个职业俱乐部去找工作!而每个职业俱乐部自己还都有二队、三队,每年需要补充调整的名额不过三五个,加在一起,不过200个位置。10万人争夺200个饭碗,比考大学真是要难多了。 层层盘剥家长血汗钱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直接导致种种“潜规则”大行其道。“每名小球员能不能最终进入主教练的法眼,主要看家长的金钱攻势做得怎样。这一渗透力极强的中国足坛潜规则,使得众多潜质颇佳、却家境贫寒的足球好苗子,在其幼苗阶段便夭折了,永远不会有出人头地的发展机会。可怕的是,这股歪风邪气已愈演愈烈。”老李无奈地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在现在的足球圈内,这句话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不递红包,想得到重点培养甚至入围一线队比登天还难,在某些利欲熏心的基层教练眼中,选谁用谁的标准,不再是“唯才是取”而堕落为“唯金是取”,这便是现今中国足坛的一个不争事实。据老李透露,一些基层教练公开设赌,挑逗孩子乃至孩子家长打麻将、推牌九,谁把教练哄舒服了,谁在球队中就得势受宠,谁将来就有更多“进梯队、进一线队”的机会。不过,尽管惨遭层层盘剥,价码又居高不下,但主动上钩者竟趋之若鹜,现在一些落伍球员经常抱怨说:“我当初就心疼那点钱了,当年哪怕多交一万元,我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儿了,该交的钱省不得啊!”据说,某中超球队的一小球员当面顶撞自己的“工薪族”父母:“你们为什么不送钱?没钱你们不会贷款吗?不送钱我能有前途吗?” 家长不希望孩子踢球 “我孩子就是受这种歪风邪气的影响,而最终一无所成。所以,我和儿子对中国足球不仅是伤心,更是愤恨。除此之外,我还在我的亲属当中,用我的经历告诉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小孩去踢球。”老李说道。据了解,不论中国足球如何的混乱,青少年对足球的热爱依然如故,但家长们百般阻挠和亲属中的“教训”,再加上踢球之路凶险万分,不少孩子渐渐打消了踢球、当球星的念头。另外,随着课余文化生活的丰富,足球再也不是青少年的惟一了。一位专门负责青少年足球的俱乐部官员告诉记者,“造成青少年踢球越来越少的原因有许多,但如果不能迅速加以解决的话,中国足球的前景相当不妙。”看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是不是???????????太黑暗了,如果没有改变中国足球只能是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