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愚蠢的军事战争
- 巴拉圭战争
- 南美最血腥的战争三年内10万人死亡
- 巴拉圭战争的战争影响
- 巴拉圭战争中双方兵力分别有多少人最后结果如何
- 1932-1935玻利维亚与巴拉圭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 巴拉圭战争巴拉圭单挑三国同盟军长达6年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愚蠢的军事战争
俗话说得好,“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军人作为几乎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更是怕遇到愚蠢的“队友”。1纯属自己作死的巴拉圭战争巴拉圭前总统Francisco Solano Lopez是拿破仑的脑残粉,还大言不惭地认为自己有高超的战略技巧和指挥能力,这辈子就差来一场宏大的战争展示自己的雄姿。于是就在1864年,他同时向三个邻国(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发动了战争。结果巴拉圭只有被吊打的份儿,据估计,算上疾病、饥荒和战场上的死伤,巴拉圭全国90%的男性因战争丢了性命。这场战争完全属于没事找事,这位巴拉圭总统完全没有任何开展理由或者利益,而且三大邻国每一个国力都要强于巴拉圭。巴拉圭战争导致了阿根廷和巴西对巴拉圭的长期占领,此外还吞并了5.5万平方英里的巴拉圭土地。有资料显示,经过这场毁灭性的打击,巴拉圭的人口由53万减少到22万,其中男子不到3万;同时巴拉圭还向巴西和阿根廷支付了巨额赔款,当然,三国同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战争中死伤士兵10万人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2、在1846年的美墨战争中,统帅吉迪恩匹罗将军在墨西哥一个名叫卡马尔格而对村子里修建战壕,但是这位“愚蠢”的统帅却将战壕的方向修反了,使他的军队暴露在敌人的视野。当然,这位 统帅所做的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远不止这些。1862年,他使格兰特将军丢失了一个由12000战士驻守的要塞;1863年,他在石头河战役中不仅没有带领士兵冲锋而是被发现在树后躲藏。3、在1876年伟大的苏族的战争中,乔治卡斯特上校拒绝使用他所有的唯一的秘密武器机关枪,拒绝了可以扎起一分钟内连发数百枚子弹的格林机关枪。所以在小比格霍恩战役中他和所有的士兵全军覆没。即使使用机关枪他们也不一定会胜利,但至少可以掩护撤退或者恐吓印第安人。“卡斯特罗的最后一击”或许就不会有了。4、在1916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陆军统帅道格拉斯黑格要求大量首次奔赴前线的战士整齐的排队列通过“无人区”危险地带。这样的决定使英国军队机枪扫射战术大获成功,道格损失6000人。5、公元前44年的罗马入侵帕提亚战争中,克拉苏命令军队追赶向他们射箭的骑兵。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克拉苏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沉重盾牌的步兵,敌人人数不过10000名,但都是弓骑兵。可以想象,罗马军队最后全军覆没,而敌军几乎毫发未损。6、在1863年的美国内战中,统帅约瑟夫胡克在他们即将消灭全部南方军的前几秒下令退后,放弃高地。所以当南方军反击的时候,架在高地上的大炮击溃了胡克的军队。北方兵力134000输给了南方兵力区区60000。7、1864年的美国内战中,安布罗斯伯恩赛德将军在南北战争的弹坑之战中命令士兵跳入巨大的坑道占领南方,而这个弹坑早早的被敌方机智程师装满炸药。这个深深的弹坑要了无数士兵的命,当援军赶到时,一切都太迟了。总之就一句话,二货害死人啊!
巴拉圭战争
巴拉圭战争巴拉圭单挑三国同盟军长达6年
1864-1870年,在南美洲,巴拉圭和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三国组成的同盟,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冲突,史称“巴拉圭战争”。巴拉圭战争是南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巴拉圭损失了近60%的人口。同盟国方面也损失了近10万人。
1810年5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白人宣布独立后,要求原属西班牙殖民地拉普拉塔总督区的各省加入,但被巴拉圭拒绝。为了强迫其接受,布宜诺斯艾利斯派贝尔格兰诺将军率军进攻巴拉圭,但被巴拉圭人打败,1811年巴拉圭宣布独立。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却得不到邻国的认可,历史的新仇旧恨让战争的胚胎不断发育,不断强大的阿根廷和巴西开始“谋霸”南美的战争实践,然而巴拉圭却是其中绕不开的战略要地。
巴拉圭战争的爆发,是地缘和经济因素交叉造成的。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内部政治的不稳定使得三国急于通过战争缓解内部政治压力。此外,巴西和阿根廷与巴拉圭的边界之争,河流通行权等问题使得巴拉圭成为该地区的众矢之的。
英国当时力图在南美洲推行自由经济体制,但这种经济体制在巴拉圭遇到了顽强的抵制。
随后英国便支持三国同盟对巴拉圭开战,提到巴拉圭战争,就不得不提及独裁者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干家,独裁者。破败不堪的巴拉圭在统治迅速崛起,成为了南美洲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曾于 1853年造访过欧洲,会见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并从英国购买了战舰,聘请了大量技师,回国后大量扩军,修建兵工厂,制造武器,并修建了南美洲第一条铁路。
洛佩斯将巴拉圭的未来赌在了军事力量的建设上,独特的地缘环境让巴拉圭这个几面包夹的“内陆国”不得不随时做好作战的准备。
1864年巴西侵入乌拉圭之后,洛佩斯带领整个民族便不顾一切的向巴西宣战,卷入了三国联盟的战争泥潭。
人口数据和军队人数实力对比:
巴西人口约1100万,军队约15万。
阿根廷人口约225万,军队约10万。
乌拉圭人口约100万,军队约4万。
三国联盟合计人口约1400万,军队约30万。
然而巴拉圭人口仅53万,军队也才2万人。
面对庞大的战争联盟,敢于反抗的巴拉圭人民追求独立自主的民族勇气不得不让人钦佩,这一场极为悬殊的战争,巴拉圭这个小国竟然能对抗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三国同盟军长达6年之久,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
拉圭战争是南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巴拉圭损失了近 60%的人口(约30万人)。同盟国方面也损失了近 10 万人。
巴拉圭战争因其规模大,伤亡人数多被称作是南美洲史上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
通过这场战争,巴西和阿根廷共瓜分了巴拉圭约1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巴拉圭被摧毁了。战后,巴拉圭作为南美外交的“十字路口”——外交的缓冲地带这种地位已经形成,将这个国家彻底推向了不发达的深渊。
然而巴拉圭人民在经过了战争洗礼之后,民族意识却更为强烈,巴拉圭还是南美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南美最血腥的战争三年内10万人死亡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打架。纠纷扩大,战争就来了,而战争的发起往往涉及掠夺,即战争的草根来自掠夺。现在校易搜想告诉你20世纪早期的南美战争。那么,南美洲的战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世界历史上记载三年内南美战争死了10万人?一个人成长为成年人需要十几年,而死亡只需要一瞬间。现在,请跟随校易搜来看看南美洲最血腥的战争:三年死了10万人,发生了什么?战争的起因源于一块土地。在这场长达三年的战争中,玻利维亚损失8万人,俘虏3万人;巴基斯坦zhz死了2万人,俘虏3000人。10万人丧生的背后,是两国千疮百孔的经济。由于战争中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战后两国物价飞涨,到处饥荒,上演了一系列人间悲剧。这场战争之后,人们把这场战争称为“20世纪南美洲最血腥的战争”。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战争的起因是一块叫做“查科”的土地。查科地区东起巴拉圭河,西至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北接亚马逊盆地,南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接壤,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查科地区分为两部分:南查科位于阿根廷,北查科位于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之间,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由于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权不明确,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自建国以来一直为这一地区的主权问题纠缠不清。然而,尽管两国一直就北查科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休,但在独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两国从未为此动用武力。原因很简单。北查科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不适合人类居住或农作物生长。它的面积很大,但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为这种地方而战,显然得不偿失。然而,到了19世纪末,情况发生了变化。1884年,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之间爆发了“南美太平洋战争”。在战争中,智利打败了玻利维亚和秘鲁的盟军。战败的玻利维亚被迫将其唯一的海港割让给智利,从一个海洋国家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自此,饱受“无海”困扰的玻利维亚开始为“重获出海口”而努力,北查科的战略价值开始显现——巴拉圭河流经北查科。如果你能获得巴拉圭河的航行权,你将有一条新的出海通道。然而,这需要玻利维亚实现对北查科的完全控制。1928年,另一则新闻给本已微妙的地区局势火上浇油。美孚石油公司宣布在北查科地区发现大量石油储备。曾经像鸡肋一样贫瘠的土地突然变成了金矿。巴基斯坦和玻利维亚都对北查科虎视眈眈。对于政治动荡、经济落后的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来说,北查科的“石油”被视为“国家富强的最后一条路”,战争阴云密布。实力悬殊。总体来说,玻利维亚的国力强于巴拉圭,但令人惊讶的是,巴拉圭率先动武。1928年12月4日,巴军佛朗哥少校指挥约400人,突然入侵北查科的玻利维亚要塞班加迪亚。要塞里驻扎的博军只有28人。仅半个小时后,要塞陷落,三名守军死亡,其余被俘。此事激怒了博朝野,很快博的军队就采取了报复行动。先后攻占了洛佩斯要塞和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博克龙要塞。两国间的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当时国联成立了中立国委员会来调停。在斡旋下,两国的紧张局势暂时平息,但问题并未解决。看到邻国借此机会完成军备,两国都感到背上有根刺。1930年,玻利维亚向英国维克斯公司订购了大量山炮和机枪、两辆维克斯6吨坦克和一批卡登劳埃德V1坦克。而且,博军还从维克斯公司购买了一批量身定制的战斗机。这种战斗机适合高空作战,被命名为“玻利维亚侦察兵”。此外,玻利维亚还先后从美国、德国等国进口了鹰式I、II战斗机、柯蒂斯猎鹰轰炸/侦察双翼飞机和容克W.34运输机。玻利维亚空军拥有大约60架先进战斗机。相比之下,由于经济不景气,巴拉圭无法大规模购买军火。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大部分是其他国家的过时货,数量极其有限。据说当时每7个巴基斯坦士兵就配一把被阿根廷淘汰的毛瑟。巴基斯坦空军只有十多架战斗机,要么是一战“收藏品”,要么已经过时,战斗力低下。除了装备上的差异,两国军队的规模也有很大差异。巴基斯坦军队只有3000人左右,而波兰军队有10000多人。由于军事力量和军备明显占优,玻利维亚总统萨拉曼卡对击败巴基斯坦充满信心。他甚至放出“四千人足以剿灭查科”的豪言壮语。
巴拉圭战争的战争影响
巴拉圭战争导致了阿根廷和巴西对巴拉圭的长期占领,此外还吞并了5.5万平方英里的巴拉圭土地。有资料显示,经过这场毁灭性的打击,巴拉圭的人口由53万减少到22万,其中男子不到3万;同时巴拉圭还向巴西和阿根廷支付了巨额赔款,当然,三国同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战争中死伤士兵10万人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另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洛佩斯疯狂的领导作风,也导致了大批的巴拉圭人死亡,尤其是在从城市向山区转移的过程中。 评价:巴拉圭战争对于南美洲来说是一场悲剧。从此,巴拉圭,乃至整个南美洲的现代化进程彻底失败了从此南美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走向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沦为了大国的后花园。除了智利一度崛起之外,整个大陆沉沦在乌烟瘴气的混战之中。再次独立之后的巴拉圭沦为一个三流的保守内陆国家,被天主教会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只是偶尔——比如1930年代血腥的“查科战争”和后来的足球世界杯赛才会让人注意到她。
巴拉圭战争中双方兵力分别有多少人最后结果如何
1864年,在遥远的南美洲发生了一场“现代化”的战争!这场战争是由南美小国巴拉圭发起,同时对战三大邻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堪称南美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所使用的武器设备之先进,堪称历史上近现代战争分水岭。
这场战争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步枪、机关枪、高爆炸药、大炮等现代武器,电报、侦察用的热气球也投入使用。很多后来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和装备,都早已在这场战争中亮相了。
巴拉圭战争也是南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巴拉圭损失了近60%的人口。三个同盟国方面也损失了近10 万人。
而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巴拉圭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在摆脱殖民独立后,由于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争执不断,积怨很深的缘故。
1864年3月,乌拉圭发生了由红党将军推翻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支持的白党总统的事件。洛佩斯盛气凌人的在调停乌拉圭内战的时候,巴西也插手了,两国友谊因此说翻就翻。
同年12月13日,巴拉圭向巴西宣战,并出兵巴西马托格罗索地区。由于阿根廷拒绝巴拉圭军队穿过阿根廷援助乌拉圭,巴拉圭又在1865年3月18日对阿根廷宣战,出兵阿根廷。由于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早已结成三国同盟,所以他们共同对抗巴拉圭,巴拉圭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的巴拉圭总人口只有52万人,正规军8千人。而巴西方面,人口总共1100万人,军队15万,阿根廷人口225万,军队10万,乌拉圭总人口约10万,军队约4000人。一场8000人对战25万人的战斗。
由此巴拉圭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最终巴拉圭坚持了7年后投降,被迫割地赔款。更惨的是战后的巴拉圭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仅剩下的22万人口,男性不到3万人,还都是老弱病残。为了尽快恢复国力和人口,巴拉圭不得不实行一夫多妻制度,以至于到现在还保持这一制度。
巴拉圭战争对于南美洲来说是一场悲剧。从此,巴拉圭乃至整个南美洲的现代化进程,彻底失败了。
南美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因此走向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沦为了大国的后花园。除了智利一度崛起之外,整个大陆都沉沦在乌烟瘴气的混战之中。再次独立之后的巴拉圭沦为一个三流的保守内陆国家,被天主教会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1932-1935玻利维亚与巴拉圭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查科战争(英文:The Chaco War;西班牙文:Guerra del Chaco,又译格兰查科战争、大厦谷战争)是1932年—1935年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为争夺格兰查科地区北部而进行的战争1935年6月,在国际联盟和周边国家的调停下,玻、巴双方实现停火。1938年,两国代表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签订了《查科和约》。巴拉圭获得北格兰查科地区约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称之为“查科地区”(Chaco);玻利维亚获得约8万平方公里,并得到经巴拉圭河进入大西洋的航行权。实际情况是,3年的查科战争,使两国共死亡10万余人,其中玻方约6万人,巴方约4万人,超过了这两个小国每年的人口增长数,使这两个本不发达的南美国家被拖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对于战败玻利维亚的损失更加惨重,加上1883年硝石战争的失败,玻利维亚自独立后已经丧失了约50%的领土。
巴拉圭战争巴拉圭单挑三国同盟军长达6年
巴拉圭战争巴拉圭单挑三国同盟军长达6年
1864年至1870年,在南美洲,巴拉圭、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组成的联盟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冲突,史称“巴拉圭战争”。巴拉圭战争是南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巴拉圭失去了近60%的人口。同盟国也损失了近100,000 人。
1810年5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白人宣布独立后,要求西班牙殖民地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省份加入,但遭到巴拉圭拒绝。为迫使其接受,布宜诺斯艾利斯派贝尔格拉诺将军率军进攻巴拉圭,但被巴拉圭人击败。
巴拉圭于1811年宣布独立,但这种来之不易的自由并没有得到邻国的支持。认可。历史的新旧仇恨让战争的萌芽不断发展,日益强大的阿根廷和巴西开始在南美洲的战争实践中“称霸”,而巴拉圭却是绕不开的战略要地。
巴拉圭战争的爆发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造成的。在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内部政局不稳使得这三个国家急于通过战争来缓解内部政治压力。
此外,巴西与阿根廷和巴拉圭的边界争端、河权等问题也让巴拉圭成为该地区众矢之的。当时英国试图在南美推行自由经济制度,但这种经济制度在巴拉圭遭到顽强抵抗,随后英国支持三国同盟对巴拉圭开战。
说到巴拉圭战争,就不得不提独裁者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一个独裁者。破败的巴拉圭在他的统治下迅速崛起,成为南美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他1853年出访欧洲,会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从英国购买军舰,聘请大量技术人员,回国后于他扩充军队,建造军火库,制造武器,建成第一艘铁路。洛佩斯将巴拉圭的未来赌在了军事强国建设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巴拉圭这个面包袋不多的“内陆国家”不得不随时备战。
1864年巴西入侵乌拉圭后,洛佩斯率领全国不顾一切向巴西宣战,卷入三国同盟的战争泥潭。
人口数据与军事实力对比:
巴西人口约1100万,军队约15万
阿根廷人口约225万,军队约10万
乌拉圭人口约100万,军队约4万人
三国同盟加起来人口约1400万,军队约30万。
但是,巴拉圭人口只有53万,军队也只有2万。
面对庞大的战争联盟,巴拉圭人民敢于反抗、追求独立的民族勇气不得不让人佩服。在这场悬殊悬殊的战争中,巴拉圭这个小国却能与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盟军一战6年。
长期以来,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巴拉圭战争是南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巴拉圭失去了近60%的人口(约30万人)。同盟国也损失了近100,000 人。巴拉圭战争因规模大、伤亡惨重而被称为南美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
通过这场战争,巴西和阿根廷瓜分了巴拉圭约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巴拉圭灭亡。战后,巴拉圭作为南美外交“十字路口”和——外交缓冲区的地位已经形成,彻底将这个国家推向了不发达的深渊。
不过,经过战争的洗礼,巴拉圭民众的民族意识更加强烈。迄今为止,巴拉圭依然是南美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