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纳瓦尔宝典讲的是什么
纳瓦尔宝典讲的是财富和幸福。
该书的全名是:《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准确地说,这本书Eric Jorgenson整理了Naval散落在推特、播客、各种论坛演讲的精华合集。
该书的英文版于2020年9月在美国上市,发布后立即登顶亚马逊年度 Best Seller in Finance #1,Goodread 上评分爆炸。
纳瓦尔(Naval Ravika
解读《纳瓦尔宝典》(3)
人人都想获得幸福,但又不知道幸福是何物;我们时常感到快乐,但又觉得幸福遥不可及。中央电视台曾做了一次调查,询问中国老百姓:“你幸福吗?”得到的是一堆“神回答”。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太知道幸福是什么,很多人甚至无视幸福,也鄙视他人谈论幸福。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在《心流》中提出幸福就是一种心流状态,在这种体验下,人们投入忘我,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认为幸福是一种选择,“如果不爱了,那就去爱吧!”;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解释为接纳生活“本该有的”的模样,保持平和;彭凯平教授《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认为幸福是一种追求积极目标,勤于创造的快乐。《高效休息法》、《正面的奇迹》、《当下的力量》则认为活在当下就是幸福。在《纳瓦尔宝典》中,纳瓦尔认为幸福是一种可以依靠后天努力习得的技能,就好比我们通过锻炼来强健体魄,通过吃饭来摄取营养一样。这个观点,我认为与《终身成长》不谋而合。既然是可以学习的技能,就必然拥有学习方法和技巧。一言以蔽之,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包含五个层面,借用彭凯平教授的“五施”来概括,分别是: 1、言施 言出必行 减少评判 2、身施 身体健康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选择5个正确的人做朋友 参与正和游戏而不是零和游戏 3、眼施 发现美的眼睛 4、颜施 时常面带微笑 5、心施 正向思考 减少秘密 学习洞察冥想,弄清楚思维的运转要养成好的习惯,我们要如何做呢? 很简单,只要简单的四步骤,明白要什么(what),明白怎么做(How),将计划广而告之,知行合一这里让我想到了被誉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曾国藩,17岁开始烟不离手,21岁进入“连斌书院“后,因抽烟受到“院长”的痛斥,遂立志戒烟。坚持2个月后,受不了周边烟友的诱惑,终告破戒,第一次戒烟失败;总结失败教训的曾国藩,为了改善戒烟环境,随后转学到“岳麓书院”,并且销毁烟具,立flag,写信找见证人...奈何人生常有得意失意时,唯抽烟以自慰,第二次戒烟失败;31岁的曾国藩开始学习“静功”,32岁的一天夜里,独自一人,销毁烟具和烟叶,写下《日课十二条》:1主敬(心不乱)、2静坐(每日半小时)、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5读史(廿三史)、6每日反省(写日记)、7写诗文(专业课)、8谨言(戒多言)、9养气(浩然正气)、10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11练字(笔墨应酬做练字对待)、12夜不出门。他用12条军规替代了戒烟这件事,将“自省”融入日常生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最终实现人生(自省)境界的超越和升华,并其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半圣之资!纳瓦尔也制定了四条价值观,分别是:1、做真实的自己2、采用复利思维生活和交友3、赞同平级关系,而不是等级关系4、不用愤怒的态度面对人和事。最后想借用纳瓦尔的话来结束“健康、爱和使命,以此为序,其他的都不重要”。
带你读书 --《纳瓦尔宝典》 ·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 正如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所说:“若要找到一位优秀的伴侣,你先要成为一位优秀的伴侣。 ”
01
—
人生路上有三个重要的选择:
前两个选择,主要是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后一个选择,是对价值观的考验。
要想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好的恋人、好的妻子、好的丈夫,就要找到与自己价值观相契合的人。
志同则道合,道合则无虞。
如果恋人、夫妻之间因为什么小事情争执不休,乃至大打出手,
一般来说,都是价值观不一致。
如果价值观一致,根本就不会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02
—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过我的价值观:
诚信守德,知行合一是我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
我想我要表达的是:
在任何人面前我可以做到心口如一,而不是心里一套、嘴上一套。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
我的老婆看到了我的价值观,然后她就嫁给了我。
我很庆幸自己拥有了这套价值观,如若不然,我就不会得到她。
而一致的价值观,也使得我们相互尊重、彼此理解、信任与宽容。
03
—
我的另一个价值观是不卑不亢。
我不想高于任何人,也不想低于任何人。
我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 世人皆平等,弱者亦尊严。
比如在职场中,面对上司不卑不亢,不谄媚;面对下属理解尊重,不打压。
比如在生活中,不要过于在乎别人,要学会拒绝,敢于做自己。
不卑不亢正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04
—
还有一个价值观,我把它定义为独立思考。
我发现,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我们的思考能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弱。
碰到一个问题,我们会不自觉地打开搜索引擎寻找答案,
“那个演员网上对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搜一下。”
“这个热点事件网上有什么独特的观点?” “搜一下。”
...
遇事不决问百度,成了我们的习惯。
但我们要持续成长,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独立思考。
我们应尽量避免互联网预设的噪音与干扰,经过自己的分析,得出自主的观点。
我认为,任何预设的观点都会给人造成束缚,让人看不清真相。
就像纳瓦尔说的:
纳瓦尔宝典繁体名字
穷查理宝典。纳瓦尔宝典由于又叫做穷查理宝典所以纳瓦尔宝典繁体名字就是穷查理宝典,繁体中文,是中华民族所使用的中文字体之一,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解读《纳瓦尔宝典》(2)
什么是判断力?判断力就是用智慧解决外部问题的能力。我理解,判断力就是选择能力,好比站在十字路口,选择走哪条路比快速低头走过每条路更重要。也是我们常说的“战略比战术更重要”,找准方向再前进比低水平努力更高效。如何才能获得判断力?1、清晰地思考“与聪明人相比,思路清晰是一种更好的赞誉”。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告诉我们,最聪明的人可以把事情深入浅出地给孩子讲解清楚。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他们把基础知识了解的非常透彻。樊登讲书用的也是这个方法。樊登老师在《考试脑科学》中解释遗忘曲线的例子仍清晰可见。老师把海马体比喻成了威严的守门将领,除生老病死以外的信息,第一次经过都被会守门员堵住。为了欺骗海马体,我们就要多经过几次(这是检索),也许某次,就能通过了(形成了长期记忆)。这里就把抽象概念简单形象表达出来的例子。2、直面现实问题直面问题才能看清事实。这让我想到 ACT接纳承诺疗法。A指接受,既接受当下事实,C指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新的方式来对待当下,T指行动,采取选择的方式开展行动,不断去验证,持续改进。刘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钦点的舞女郎,然而,由于短短一秒钟操作失误,她高高的舞台上摔到地上,从此,彻底改变了刘岩的命运。除了上身能够活动之外,再无能够用双腿跳舞一辈子只能够在轮椅上度过了。面对噩耗,刘岩没有就此倒下,而是选择了接受,并重新学习了手舞的知识,并锻炼手指练习手舞,刘岩也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来,还成为了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3、发现好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就是有助于调取所学知识的简单方法。我们常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有效决策需要心智模式。从《穷查理宝典》中,我了解芒格的逆向思维,查理·芒格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做出正确判断,而在于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透过西蒙.斯涅克 的TED演讲,我学会了黄金思维圈,明白了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另外,还有适者生存的进化论,20/80原则,复利效应,幂次法则等。4、学会热爱阅读真正热爱阅读,加上后天的引导和培养,你的能力将不可限量。纳瓦尔的优秀源于从小以书为友的习惯,芒格德睿智取决于他就是一个移动的书柜,毛泽东作为当世奇才,与他的博览群书分不开。在阅读书目中,纳瓦尔推荐阅读数学、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经典作品,坚持科学和基础理论,多读原著和经典。在阅读中,带着解决古老问题的视角去读书,解决方案存在的时间越长。撒切尔夫人说:“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反过来看,改变命运的最快方法就是从改变思维开始,而学习纳瓦尔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思考,你将收获人生财富。
佳话——《纳瓦尔宝典》7
关键词:时间错觉;判断力;事实
在我看来,作者说的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是金子总会发光”,而是在于“这个时间期限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长”。
做事情半途而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看不到一点结果。于是便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所做的选择不适合自己,最终导致放弃。
我们通常认为一件事情已经做了很久,但其实积累的还远远不够。
.
智慧其实就是一种放眼长远的能力,看得越远越准确,智慧就越高。
周瑜为何斗不过诸葛亮?原因就在于诸葛亮总能比周瑜多看几步。
所以,训练自己的判断力很重要。那么,该如何训练自己的判断力呢?
李笑来老师曾说过: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就是看他头脑里是否有足够多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随着我们头脑里的概念逐渐增多,这些概念就会产生关联,形成若干条清晰的逻辑线,慢慢的你就变成了一个聪明人。
.
作者对痛苦的定义可谓是一针见血,痛苦来自于无法回避的事实。
我们总会因为个人欲望而忽略甚至是歪曲事实,但事实就事实,他不会因为谁的不情愿不重视而改变,总有一天事实会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当时选择逃避的人,会倍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