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加纳帝国的历史
西元300年前后,古加纳王国在塞内加尔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间建立。西元7世纪后,伊斯兰教的势力扩张至北非,而加纳一直独立于伊斯兰世界之外,并进入了版图最为辽阔的时期。西元11世纪,摩洛哥地区伊斯兰化的穆拉比特王朝兴起,于1062年侵略加纳,被击退;不过到了1076年,穆拉比特王国终于攻陷加纳的首都昆比(昆比是否为加纳帝国首都尚有争议),逼迫当地人民改信伊斯兰教。此后加纳帝国开始衰微,最后被马里帝国并吞。
加纳的首都
加纳共和国TheRepublicofGhana首都:阿克拉面积:239,460.00平方公里同北京时差:-8.00国际电话码:233人口:1582.4万人(1993年)语言:官方为英语,阿肯语、达戈巴语等。货币:比塞瓦民族:黑非洲人占99.8%,欧洲人占0.20%。宗教:基督教占42%,拜物教占38%,伊斯兰教占12%,其他占8%。加纳王国建立于公元4世纪。13世纪时,加纳王国受到新兴的马里王国的入侵而渐趋衰落,居民逐渐从非洲王国移到西北部定居,就是现在的加纳。1471年,葡萄牙探险者来到这里称此是为“黄金海岸”,随后荷兰殖民者到来。1642年荷兰人全部占领了整个黄金海岸。17世纪贩卖奴隶活动频繁,丹麦和英国与荷兰争夺贩卖奴隶的利益。1872年,被英国人征服。1874年,黄金海岸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57年3月6日宣告独立,改国名为加纳,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是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中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1960年7月1日,成立加纳共和国,恩克鲁玛出任总统。
自公元三世纪起西非赤道以北地区先后出现了什么王国,什么帝国和什么帝国
自公元三世纪起西非赤道以北地区先后出现了加纳王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加纳王国,非洲西部古国。西苏丹索宁克人建立。公元七世纪时,传说已历经二十个王朝。首都加纳城。八世纪末,版图包括西非尼日尔河上游和塞内加尔河流域。盛产黄金。因西非对北非的贸易兴盛而繁荣。阿拉伯商人运来盐、织物、杂货、贝壳(加纳用作货币),换去黄金、奴隶、象牙。商道附近兴起瓦格拉、迭内、廷巴克图和加奥等城市。1076年,为北非柏柏尔人国家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所占领。加纳国王被迫称臣纳贡,改奉伊斯兰教。不久恢复独立。此后,分裂为若干小国,国势日衰。1204年,马里王国代之而兴。“加纳”一词原为该国统治者的称号,后传为国名。一般认为兴起时间在公元3-4世纪,全盛时期约在8-11世纪,1240年为马里帝国所吞并。统治地域大体在尼日尔河北岸和塞内加尔河上游。相当于今马里共和国、塞内加尔共和国及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一带。马里帝国(Mali Empire),又名曼丁戈帝国(Manding Empire)或曼迪联邦(Manden Kurufa),是西非中世纪时的一个强大伊斯兰教帝国,是北部非洲以南的广阔内陆中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古代最重要的伊斯兰文化与财富中心之一。马里帝国兴起于13世纪上半叶,17世纪初灭亡。据阿拉伯文献记载,其全盛时期的版图,南起热带雨林,北至撒哈拉大沙漠,西抵大西洋岸,东达豪萨人居住地区。首都为尼亚尼。马里帝国的居民多数从事农业,种植玉蜀黍、高粱、水稻、棉花,并发展起渔业和养牛业。手工业已成为独立的行业,有铁木制造业、皮革制造业等,一些城市还发展起纺织业和裁缝作坊。马里帝国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苏丹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国内外贸易已从以物易物,发展到以玛瑙、贝为货币的阶段。桑海帝国(Empire of Songhai),西非一古国,15世纪至16世纪最盛,为萨赫勒地区最后一个黑人土著大帝国。7世纪时桑海人在登迪建立小王国,后迁至加奥,先后臣属于加纳帝国和马里帝国,逐渐皈依伊斯兰教。15世纪后期,桑尼·阿里即位后沿尼日尔河大力扩张,占领马里帝国中心城市廷巴克图,正式建立桑海帝国。桑海最盛时期领土西至大西洋,东至豪萨人区域,北至摩洛哥南境。桑尼·阿里死后国家陷入内乱,1590年,摩洛哥军队入侵,占领加奥、廷巴克图等地,桑海帝国瓦解。十五世纪起,桑海逐渐形成一个强盛的帝国,取代了马里帝国在西苏丹的霸主地位。最终发展成为非洲历史上最大的文明古国,面积几与欧洲相等;之后的西苏丹地区乃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一直未曾出现能与之相比的庞大帝国。不仅如此,桑海帝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备、文化学术的繁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古代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桑海帝国代表着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后的辉煌。
加纳是哪里
加纳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西临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纳法索,东毗多哥,南濒大西洋。加纳不仅因盛产可可而赢得“可可之乡”的美誉,还因盛产黄金而被赞誉为“黄金海岸”。 加纳的国土面积为23.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00万,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英语为加纳的官方语言。 古加纳王国建于公元3—4世纪,10—11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从1471年起,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者相继入侵加纳,他们不仅劫掠加纳的黄金、象牙,还把加纳作为贩卖黑奴的据点。1897年,英国取代其他国家,成为加纳的主宰,称加纳为“黄金海岸”。1957年3月6日,黄金海岸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加纳。1960年7月1日,加纳共和国成立,仍留在英联邦内。 加纳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诸如黄金、钻石、铝矾土、锰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石灰石、铁矿、红柱石、石英砂和高岭土等。加纳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34%,主要材林集中在西南部。黄金、可可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是加纳经济支柱。 加纳盛产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可可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左右。 加纳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薯类、高粱、大米、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棕、橡胶、棉花、花生、甘蔗、烟草等。加纳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依赖进口,主要工业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纺织、水泥、电力、冶金、食品、服装、木制品、皮制品、酿酒等。自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后,加纳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1994年联合国取消加纳最不发达国家称谓。 1960年7月5日,中国和加纳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高层领导人多次互访,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得到不断发展。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字,2005年中加两国的贸易额为7.686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加纳帝国和加纳王国的关系
加纳帝国,或称加纳王国,非洲一个古代黑人王国,中心大约在尼日河中上游地区。其前身为西元300年前后建立的古加纳王国,在塞内加尔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间。约720年,西苏丹索宁克建立加纳帝国。到1076年,穆拉比特王国攻陷加纳的首都昆比,逼迫当地人民改信伊斯兰教。此后加纳帝国开始衰微,于1240年被马里帝国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