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请介绍西哥特王国(王朝)的历史,谢谢.
- 西哥特王国的缔造者:亚拉里克一世的生平事迹简介
- 罗马帝国分为哪10个国家
- 日耳曼人东西哥特人占领了那些
- 西哥特王国的介绍
- 711年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人多逃亡半岛的哪个区域
- 西哥特王国的权力中心是
- 五世纪左右 日耳曼人建立
- 西班牙历史的西哥特统治
请介绍西哥特王国(王朝)的历史,谢谢.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解析: 西哥特王国(418~714) Visigothie Kingdom 5~8世纪初西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境内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建立的日耳曼国家。376年西哥特人遭到匈奴人袭击 ,被赶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410年,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395~410在位)率领下洗劫了罗马城。同年阿拉里克卒,由阿陶尔夫斯继任。415年,他率领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定居。418年末,阿拉里克之孙狄奥多里克一世(418~451在位)率领西哥特人,以西罗马帝国同盟者身分定居于阿奎丹,建立了第一个日耳曼王国,定都土鲁斯。嗣后再次侵入西班牙 ,把汪达尔人和阿兰人排挤到北非;苏维汇人则被局蹐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一隅。 国王尤里克在位期间(466~484),西哥特王国颁布法典,废除了与罗马的同盟关系。领土包括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大部。尤里克之子阿拉里克二世484年继位后,于507年在武耶一战被法兰克国王克洛维所败,本人被杀,失去高卢大部分土地。此后王国中心移到西班牙,6世纪中叶定都于托莱多。利奥维吉尔德在位期间(约569~586),国势强盛,西哥特人合并苏维汇王国,从拜占廷手中夺回科尔多瓦等地。西哥特的封建制度是在瓦解的罗马奴隶制和解体的日耳曼氏族公社的基础上产生的。西哥特人夺取罗马大地主2/3的耕地、1/2森林以及部分奴隶、隶农和工具。在罗马私有制的影响下,马尔克公社瓦解,部分公社成员沦为依附农 、隶农和奴隶,而国王、亲兵和基督教阿利乌派神职人员则成为封建大地主。后来罗马大地主也逐渐与西哥特大地主合流。大地主以服役为条件把土地授与他的亲信和亲兵,形成封建等级土地所有制。为了维护王国的统一,国王雷卡雷德一世(586~601在位)于589年召开第三次托莱多宗教会议,定罗马基督教为国教。711年 *** 人侵入西班牙,714年灭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王国的缔造者:亚拉里克一世的生平事迹简介
亚拉里克一世(德语:Alarich I;法语:Alaric I;拉丁语:Alaricus,约370年~约410年),又译作阿拉里克一世,西哥特国王(395年~410年在位)。一般以为,他是西哥特王国的缔造者。
亚拉里克一世生于多瑙河三角洲中的一个小岛上。在他年轻时代,西哥特人在匈奴人的逼迫下向西大规模迁徙。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为安抚西哥特人,将他们安置于帝国边境,同时利用他们戍边。亚拉里克本人即是作为这种辅助军队的首领,于394年第一次为史册所记载。而当狄奥多西一世于395年去世后,西哥特人即断绝了他们与罗马的脆弱的同盟关系,推举亚拉里克为国王。
亚拉里克率领西哥特人进入希腊,洗劫了科林斯、阿戈斯和斯巴达等重要城市;雅典在交付钜额赎金之后得以幸免。正当亚拉里克继续肆虐之时,他被罗马的蛮族将军斯提里科(他是罗马帝国末期唯一值得称道的统帅)击败。亚拉里克带着他的战利品匆匆撤退。他得到刚刚即位的东部帝国皇帝阿卡迪乌斯的承诺,以获得伊利里亚行省为条件不去侵袭东部帝国。
402年,亚拉里克侵入义大利,但是再次被斯提里科击败。西部帝国的皇帝霍诺留斯企图收买亚拉里克和他的蛮族军队,以利用他们来反对统治东部的阿卡迪乌斯。但是当阿卡迪乌斯于408年去世后,霍诺留斯就放弃了与东部帝国作战的打算,并解除了与亚拉里克的盟约。亚拉里克因此要求获得4000罗马磅黄金(约合1814千克)作为补偿。霍诺留斯在斯提里科的劝说下答应了亚拉里克的要求。不久霍诺留斯听信谗言将斯提里科处决,此举大大激怒了斯提里科麾下能征善战的蛮族士兵,结果使他们几乎全加入了亚拉里克的队伍。亚拉里克随即以未获得赎金为由侵入义大利,包围了罗马,终于获得钜额黄金。
410年,亚拉里克率领的西哥特人攻陷了罗马并大举劫掠。他们是第一批能够攻克"永恒之城"罗马自己的蛮族武力。亚拉里克企图乘胜侵入西西里和北非,但一场风暴阻止了他的计划。不久他便去世了。他的弟弟阿陶尔夫继承了西哥特的王位。
罗马帝国分为哪10个国家
罗马帝国分为以下十个国家:
1、东哥特王国(意大利东北部)
2、法兰克王国(即法国)
3、布根地王国(瑞士)
4、西哥特王国(西班牙)
5、苏维王国(葡萄牙)
6、万达尔王国(非洲北部)
7、伦巴地(奥地利)
8、盎格鲁撒克森王国(即英国)
9、黑如莱王国(意大利本土)
10、阿勒曼尼王国(即德国)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
古罗马在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而西罗马的国土则包括了原罗马的领土,所以说,罗马帝国分裂为10个国家。
扩展资料
古罗马的文化成就
古罗马文化早期在自身的传统上受伊特鲁里亚、希腊文化的影响,吸收其精华并融合而成。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强国,其文化亦高度发展。
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凯撒、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是世界各国学者研讨的对象。在罗马帝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给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著有《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亚志》等不朽著作;李维著有《罗马史》。曾经担任罗马帝国埃及总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罗马史》。同时,凯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卢战记》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称描述的战记。
哲学家卢克莱修著作的《论物性》是流传至今唯一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著名学者老普林尼所写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罗马科技史的重要文献。
公元3世纪后罗马经济、政治转入危机阶段,文化逐渐衰落。同时基督教迅速传播,基督教文化开始形成。古罗马文化对后世西方国家文化有相当影响。
日耳曼人东西哥特人占领了那些
西哥特王国占领的土地主要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以及法兰西的西南部。相当于今天法国的西南部、西班牙的大部分领土,其版图同时还是今摩纳哥、直布罗陀、安道尔、葡萄牙的全境或部分。
下图橙色部分为西哥特王国最大程度扩张的 版图。
东哥特王国全盛期占领的领土包括整个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和东欧及中欧 第一部分。其版图包括今天以下国家或地区的全境或部分: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瑞士;
斯洛文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塞尔维亚;
匈牙利;
捷克;
斯洛伐克;
克罗地亚;
黑山;
奥地利;
圣马力诺;
梵蒂冈;
列支敦士登;
摩纳哥;等。
下图紫色部分为全盛时期的东哥特王国的版图。
西哥特王国的介绍
西哥特王国(Visigothie Kingdom;418~714) 古国名。5~8世纪初西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境内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建立的日耳曼国家。376年西哥特人遭到匈奴人的袭击 ,被赶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
711年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人多逃亡半岛的哪个区域
1 西哥特人多逃亡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斯地区。2 这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摩尔人入侵后对于生存有所不利,因此西哥特人选择逃到这些地区。3 摩尔人入侵后,西哥特王国在711年被摩尔人征服,但西哥特人并没有全部灭亡,还有很多逃到其他地方继续生存,并最终参与了对抗摩尔人的战斗。
西哥特王国的权力中心是
西班牙。西哥特王国的权利中心为西班牙,西哥特王国为君主制度,最高统治者是国王,6世纪中叶定都于托莱多。西哥特王国,国王是君主制度下的最高权力机构,可以颁布法令、税收和治理领土。
五世纪左右 日耳曼人建立
西哥特王国
5世纪初,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出现在意大利北方,并于410年在数万起义奴隶配合下攻陷首都罗马,大劫三日。419年,西哥特人进入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以土鲁斯为中心的西哥特王国。
汪达尔王国
在民族大迁徙浪潮的推动下,原住奥得河畔的汪达尔人,经潘诺尼亚(今匈牙利)、高卢和西班牙进入北非。439年,汪达尔人在起义奴隶、隶农的支援下攻陷迦太基城,建立汪达尔王国。455年,汪达尔人渡海攻入罗马,大肆烧杀抢掠,从此“汪达尔主义”成了野蛮行为的同义语。534年,汪达尔王国为拜占廷所灭。
勃艮第国
5世纪中叶,在高卢东南部出现一个勃艮第国家。勃艮第人原居奥得河口,5世纪初进抵沃姆斯,后南下罗讷河一带,于457年建立以里昂为中心的勃艮第王国。6世纪初,勃艮第王国为法兰克王国灭亡。
英格兰国
5世纪中叶住在日德兰半岛和今德国北方的盎格鲁、撒克森和裘特人渡海进入不列颠,建立许多小王国。部分不列颠人避居高卢西北方的阿摩利克半岛,后来该地便称布勒塔尼。829年,威塞克斯王爱格伯特统一诸王国,始称英格兰。
东哥特王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引起拜占廷的震惊。他们唆使受罗马影响很深的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带兵攻入意大利,于493年占领拉温那,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建立东哥特王国。553年,东哥特被拜占廷灭亡。
法兰克王国
486年,法兰克王克洛维率军大败罗马军队于苏瓦松,占领高卢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以巴黎为首都,当地的高卢-罗马贵族、罗马教会、隶农、奴隶与散居的自由农民依然存在,与法兰克人逐渐融合。751年,宫相丕平(矮子)篡夺王位,墨洛温王朝灭亡。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时更大规模向外扩张,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内部分裂为三部分,即后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雏形。
西班牙历史的西哥特统治
罗马帝国衰亡之后,日耳曼诸部落开始侵入帝国疆域,其中数个部落后来在欧洲各地定居下来并继承了罗马人的遗产,建立了多个王国。伊比利亚半岛自410年之后就为西哥特人所统治。在伊比利亚半岛,如同其他地区一般,帝国的衰亡是缓慢无声的,而非疾风骤雨般的为人所惊觉。其间并无一个确切的“衰亡”的时间点,而是表现为3-5世纪间伊比利亚半岛地区“去罗马化”的过程和中央政权的衰弱。不过同时,居住在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两侧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则经历着一个“罗马化”的过程。如西哥特人,甚至在他们在匈奴人的压力下进入帝国领域之前的360年,就已经改宗信阿里乌斯教派了。406年冬季,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属日耳曼人)和阿兰人(属萨尔马提亚人)武力侵入了帝国边界。三年后他们跨过比利牛斯山脉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瓜分了半岛西部地区。西哥特人则在两年前洗劫了罗马,并于412年到达法国地区,建立了图卢兹的西哥特王国,并逐渐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至伊比利亚半岛。而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则被迫迁徙至北非,两者均没有在西班牙文化中留下长期影响。西哥特王国将首都迁至西班牙的托莱多,在雷奥韦吉尔德(Leovigild)的统治下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重要的是,西班牙从未发生如同不列颠行省、高卢行省、伦巴第地区和日耳曼地区那般明显的、可被观察到的古典文化的衰退;同时在415-711年间——即西哥特王国统治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西班牙人对于延续自同一体系的法律法规表现出了独特的尊重。西哥特王国和地中海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西地中海地区商业贸易的持续——虽然贸易量有所萎缩——支撑了西哥特文化的发展。信仰阿里乌斯教派的西哥特贵族普遍与当地的天主教信众保持着距离。西哥特的统治阶级追逐君士坦丁堡的文化与技术,但是天主教的主教们则是西哥特人的大敌,而且拜占庭还曾短暂的入侵过西班牙的科尔多瓦。阿里乌斯教派在西班牙传播的时间并不算长。587年,托莱多的西哥特国王雷卡多改宗信了天主教,从而结束了国内关于阿里乌斯教派的争端,并以此为契机统一了国内的宗教信仰。546年举行的莱里达会议则对神职人员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并扩大了法律对其的统辖权。在西班牙,西哥特人从近古时代(Late Antiquity)继承了一整套的封建制度:在南方,以罗马的庄园制度为基础;在北方,则分封土地给各诸侯,后者则提供军队。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兵是由奴隶组成的,多数都是从农村地区抽调而来。由贵族组成的松散议会——它向国王提出建议并保证国王统治的合法性——负责维持这支军队,并且只有在其同意下国王才能调动这支军队。西哥特人的统治并未如之前的罗马帝国所建立的官僚制度般,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影响;他们更倾向于维持一种温和的野蛮人统治——毫不关心国内局势和经济发展,只为个人利益着想。这个时期很少有文学作品流传下来,大规模的文学创作并未在民众阶层中出现——这种情况直到穆斯林统治时期才出现——更多的只是表现为孤立的创作;而西哥特语言对于现今伊比利亚半岛语言的影响也十分微弱。西哥特人最重大的影响是造成了西班牙城市的衰弱,因为他们大部分都迁居至了农村。尽管和此时处于饥荒中的法国和日耳曼农村相比,西班牙的农村享有一定程度的繁荣,但是西哥特人对与他们的人民和国家在公共福利、社会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贡献依然是微不足道的。这导致了他们的垮台——当8世纪摩尔人到来之时,他们已经无法获取他们臣民的忠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