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洛林】的意思是什么【洛林】是什么意思
- 阿尔萨斯-洛林的基本信息
- 一战法国割给德国哪两个地区
- 法德纠葛总是绕不开阿尔萨斯和洛林,您知道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吗
- 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被法国占领着吗
- 洛林和阿尔萨斯各有什么矿藏
- 一战二战后德国共损失多少领土(不含海外殖民地)
- 阿尔萨斯和洛林本来是不是德国人的地盘啊
【洛林】的意思是什么【洛林】是什么意思
【洛林】的意思是什么?【洛林】是什么意思?
【洛林】的意思是: 法国东北部的高原地区。面积2?35万平方千米。铁、煤资源丰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机械、化学、炼油等工业也很重要。★「洛林」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洛林是什么意思
法国东北部的高原地区。面积2?35万平方千米。铁、煤资源丰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机械、化学、炼油等工业也很重要。
★「洛林」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用洛林造句
- 1.1871年法国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了德国。 2.嘉洛林在家时,家里人带着几分疼,她已具有初步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她女儿格里珊儿和佛洛林达总提一篮子星期六下午烘焙的大圆面包到那儿去。 4.洛林枢机主教(第二) 5.然而,令人难以容忍的现实是,丧失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边界省分。 6.我刚收到卡洛林姑姑的一封信。你记得她,对吗,大卫?我的姑姥姥,艾伦外婆的姐姐。》
阿尔萨斯-洛林的基本信息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地区名,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它被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面积8,280平方公里。人口156.6万(1982)。 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长时期里当地居民不断抵制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所以,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会说两种语言,家里备着两面国旗,随时准备换。)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欧洲西部的钢铁产地。
一战法国割给德国哪两个地区
您好,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有关这两个地方的争端还要追溯到德意志30年战争,在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合约》中作为对法国的补偿并入法国版图。在1870年普法战争(德国统一的决定之战)中法军战败,德法签订了合约,法国交出阿尔萨斯和洛林。风水轮流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这两个地方根据《凡尔赛合约》又回到了法国人手里。有关《凡尔赛合约》的内容有个简单的口诀“阿洛萨尔殖民地,莱茵赔款200亿,10万没有重武器”。
法德纠葛总是绕不开阿尔萨斯和洛林,您知道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吗
历史上的法国与德国是一对老冤家。而这对老冤家的纠葛仇恨,总是绕不开阿尔萨斯和洛林。说起它们两国都会如鲠在咽。那么,阿尔萨斯和洛林在法德两国之间究竟有过怎样的过往?到底属于谁?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理一理。
历史悠久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凝结着法国与德国爱恨情仇,归属问题也相当复杂。
当然现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无疑是法国的领土。它们位于法国东部,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由现在法国上莱茵、下莱茵和孚日、摩泽尔等省组成。两地棉花、煤炭和铁等资源丰富,因靠近莱茵河主干道河运也相当发达,且有先进的钢铁、机械、汽车、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富裕程度仅次于巴黎地区。在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对法国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德国人说起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不知作何感想?或许是五味杂陈,心情难以言表。在近代历史上,德国曾两次从法国夺走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最终又被法国夺回。一次是在1871年。当时德国还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为了统一德国,普鲁士进行了三场王朝战争,其中最关键的一场就是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普鲁士大获全胜,为此法国不仅赔偿了普鲁士50亿法郎,还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就是在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的。这些耻辱法国难以接受且铭记在心。
新生的德国很幸运,统一后就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利用法国的战争赔款、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迅速崛起,为争夺“阳光下地盘”而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惨遭失败。法国为洗刷以前的耻辱,疯狂报复德国,不仅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联合其他战胜国,逼近德国签订极为苛刻的《凡尔赛和约》,意在使德国永远不能翻身。
然而,总能给人惊喜的德国人,20年后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用不到40天的时间,就把法国打残,法国投降后整个法国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在内都在德国控制之下。可是,德国在二战中又彻底失败了,法国没费吹灰之力又拿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从此以后德国人接受了两次世界大战失败的教训,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在西德、东德合并统一修改德国基本法时,加上了现有的德国领土就是德国全部领土的话。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德国已经彻底放弃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人终于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德国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两次世界大战全部失败,而且又要合并统一,所以必须付出代价。那么,阿尔萨斯和洛林与法德究竟有过怎样的过往呢?到底应该属于谁呢?让我们追溯历史从源头找起。
公元前五世纪,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还处在原始社会,所以不存在归属问题。公元前58年罗马人凯撒侵入了这片土地,而这个时候,还都没有德国和法国,所以阿尔萨斯和洛林则属于罗马。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而这里属于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继承了这里。
公元800年左右,查理曼大帝占领了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地区。查理曼大帝的又称“法兰克国王、洛林国王、德意志国王、罗马人的皇帝”,所有这些地方,都臣服于罗马。
查理曼的儿子临死前,为了安排三个儿子,就把国土分为东法兰克、中法兰克、西法兰克三国,就是今天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雏形。阿尔萨斯和洛林分在了中法兰克,就是现在的意大利。之后中法兰克解体,被东西法兰克瓜分,阿尔萨斯和洛林又到了东法兰克,从此开始正式属于德国。
10世纪,在现在的德国土地上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其统治了700余年,1648年神圣罗马帝国衰败,法国波旁王朝不断崛起,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法国通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第一次拥有阿尔萨斯和洛林。
到了1697年,在欧洲反法同盟的逼迫下,法国签署了《里斯维克条约》,洛林还给了洛林公爵,重新成为德意志松散联邦的一员。18世纪,法国已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还是一个松散的联邦,皇帝没有什么实际权利和尊严可言。1766年法国又夺走了洛林和阿尔萨斯,而之前的一千年,这两个地方一直说德语,且风俗习惯与德国别无二致。
所以,从历史沿革的脉络上我们不难看出,阿尔萨斯和洛林理应该归属德国。然而,这只是历史,现实这两个地方却是法国无可争辩的领土。在德意志统一后的六七十年中,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最终在二战结束后作为惩罚,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划给了法国,此后在两德合并时德国又表明立场予以了承认,法德和解。
现如今法德两国共同主导欧盟,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合作愉快。而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问题已是尘封的历史。
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被法国占领着吗
截止2020年4月10日,阿尔萨斯和洛林仍然是法国的领土。
1、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是法国东北部地区名及旧省名,是法国本土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域,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它被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分。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
2、洛林:
洛林是法国东北部大区及旧省名,历史上的洛林公国所在地。在东北部,接连德国。包括默兹省、孚日省、摩泽尔省和默尔特-摩泽尔省4省。
面积2.35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231万。首府梅斯。2016年1月1日起马尔萨斯、香槟-阿登和洛林三个大区合并统称为大东区。
扩展资料:
洛林除最东部为孚日山外,全区属巴黎盆地边缘的沉积区。地形以高原占优势,南北向谷地深切高原, 形成特有的断崖地形。
摩泽尔河以东,与联邦德国接壤的地区有重要的煤田(萨尔煤田的延续),河西从南锡向北至比、卢边境有巨大的铁矿,矿石含磷量高,多杂质。
产量占全国的9/10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由于煤的开采、焦炭的使用、贝氏炼钢法的发明和交通工具的革命,洛林钢铁工业发展很快,并建立了纺织工业。
洛林和阿尔萨斯各有什么矿藏
洛林 摩泽尔谷地是重要的煤、铁矿区和主要的钢铁工业区 Lorraine 法国东北部地区 。包括默兹 、孚日、摩泽尔和默尔特-摩泽尔4省。面积2.35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231万。首府南锡。地形以高原为主并有南北向深切谷地,摩泽尔河以东有重要煤田,河西有巨大铁矿,产量占全国9/10以上 ,但品位不高 。1月平均气温1~2℃,7月18℃ ,降水集中于夏季。公元前8世纪为高卢部落占据。1766年全部划入法国版图。普法战争后割让给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还法国。摩泽尔谷地是重要的煤、铁矿区和主要的钢铁工业区,还有炼油、电力、电器、机械等部门,在南北100千米的带状区,集中了全区人口的一半,铁路、工业主要集中于隆维、蒂永维尔、阿扬日、阿贡当日和蓬塔穆松等城镇。有铁路通柏林、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巴塞尔和米兰等城市。南锡是全区行政中心和许多大公司办事机构所在地,又是文化城和旅游城市。默兹河谷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也有一些小城市,如凡尔登。洛林天然公园创立于1974年。 阿尔萨斯(Alsace) 东部是莱茵河、伊尔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大部为集约耕种区,平原南部产钾盐,北部有小油矿;西部为孚日山地的东坡,以森林和高山牧场为主。 法国东部地区名,全国22个计划经济区之一。包括上莱茵、下莱茵2省,与历史上的阿尔萨斯地区大致相当。面积8280平方千米。人口约160万。西邻洛林,北、东两面与德国接壤,南与瑞士为邻。首府斯特拉斯堡。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近全国平均数的两倍,约一半人口集中于斯特拉斯堡、科尔马和米卢斯三大城市 。地形分3部分 :中部为丘陵区,产葡萄;东部是莱茵河、伊尔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大部为集约耕种区,平原南部产钾盐,北部有小油矿;西部为孚日山地的东坡,以森林和高山牧场为主。气候受大陆性影响明显,冬季寒冷,夏季湿热。因孚日山屏障,区内降水较少,多晴天。中世纪为墨洛温王朝的宗教中心和葡萄、谷物产地。17~18世纪为法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普法战争后割让给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还法国。工农业较发达,工业有机器制造、电器、化工以及传统的棉纺织、食品等部门,集中于上莱茵省。农业以种植小麦及葡萄、烟草、甜菜、啤酒花等多种经济作物为主。
一战二战后德国共损失多少领土(不含海外殖民地)
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共损失领土25.3万平方公里。
德国,一战前在铁血宰相俾斯麦时期从1870年开始拥有领土约61 万平方公里,一战失败,盛产煤、铁的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纺织中心西里西亚大部分割给了新独立的波兰,德国面积变为53 万平方公里,与一战前相比损失8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二战失败,东普鲁士划给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州,奥德河以东10万多平方公里割给波兰,居民全部迁徙到德国其他地区,共有17.3万多平方公里被割让,从此德国领土仅存35.7万平方公里。
拓展资料: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376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2017年2月12日,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当选新任德国总统,2017年3月22日正式宣誓就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德国
阿尔萨斯和洛林本来是不是德国人的地盘啊
阿尔萨斯和洛林现在属于法国领土,它们离西德国境线很近。 德国和法国自古以来,在领土扩张问题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而每次战争结束以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就常被两国划来划去的。 虽然居住在阿尔萨斯的大部分人原本是德国人,但当时的普鲁士不顾国民的反对,把阿尔萨斯划给了法国。从那以后,阿尔萨斯人受法国法律的约束, 作为法国国民生活着。同时也将法语作为自己的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