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湖畔派是指什么
- worth哪个诗人
- 有人知道威廉·华兹华斯吗
- 属于19世纪英国“湖畔派”诗人的有( )
- 华兹华斯主张诗歌要取材于
- 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
- 英国湖畔派诗人指的是谁
- “湖畔派”诗人主要代表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 )
湖畔派是指什么
湖畔派,英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团体,出现在18世纪末,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代表。因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隐居而得名。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的,1798年他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出版。当《抒情歌谣集》两年后再版时,华兹华斯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用民间语言写田园生活,写诗人的真实感受。这后来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worth哪个诗人
worth是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威廉·华兹华斯。英国诗人,与柯尔律治、骚塞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少孤,就学于剑桥大学,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渐趋保守,终于成为安享桂冠诗人称号的保守派。代表作品《抒情歌谣集》。
有人知道威廉·华兹华斯吗
他是我很喜欢的诗人呢 给你介绍吧~ 威廉 华兹华斯 (1770~1850) Wordsworth,William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其诗作多描写湖区,故称他们为“湖畔派”。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他的作品还有《不朽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镑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愿偿还这笔钱,可以说,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熟读了希腊拉丁文学,学习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感到失望。1795年,他和妹妹多萝茜以及诗人柯勒律治居住在北部山地的湖区,并在此消磨了一生。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这部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序言。 《抒情歌谣集》出版时,华兹华斯并未受到重视,《序言》出版后,更遭到批评家的反对。1807年他的两卷集出版时仍受到批评界的攻击。但从19世纪初叶起,他在诗歌上的成就逐渐得到承认,激进派诗人如利·亨特也称他为颂扬大自然的新型诗歌的开创者和领袖,说他的诗取代了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人们认为《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在艺术上华兹华斯对雪莱、拜伦和济慈都有影响。 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为宫廷写了不少应景诗,艺术成就大不如前。 1850 年4月23日去世。 增加部分: The poet Robert Southey as well as Coleridge lived nearby, and the three maen became known as“Lake Poets”.骚塞,柯勒律治也居住在同一地城,三人并称为“湖畔诗人”
属于19世纪英国“湖畔派”诗人的有( )
属于19世纪英国“湖畔派”诗人的有( )。 A.华兹华斯 B.柯尔律治 C.济慈 D.拜伦 E.骚塞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参见教材P139。 本题知识点:华兹华斯《致杜鹃》,
华兹华斯主张诗歌要取材于
华兹华斯主张诗歌要取材于“微贱的田园生活”。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英格兰坎伯兰,毕业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
威廉·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骚塞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其在作品中歌颂自然,拒绝空洞的夸饰言辞,平和的愉悦情绪,自然地成为他诗歌的语调。代表作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水仙花》等,1850年4月23日去世。
这是华兹华斯抒情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804年。据说此诗是根据诗人兄妹俩一起外出游玩时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妩媚所吸引这一经历写成的,体现了诗人关于诗歌应描写"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这一诗学主张。
诗歌赏析《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这是华兹华斯抒情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804年。据说此诗是根据诗人兄妹俩一起外出游玩时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妩媚所吸引这一经历写成的,体现了诗人关于诗歌应描写"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这一诗学主张。
全诗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写景和抒情。诗的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格调显得低沉忧郁。诗人一方面竭力捕捉回忆的渺茫信息,另一方面又觉得独自漂游,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大自然所赋予的美景。他把自己比作一朵流云,随意飘荡,富有想象的诗句暗示诗人有一种排遣孤独、向往自由的心情。在他的回忆中,水仙花缤纷茂密,如繁星点点在微风中轻盈飘舞 。
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
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语言极度纯粹、思想感情明智而强烈、每个诗行、诗节都既有独到之处又有力量、完全忠实于自然界中的形象、沉思中包含同情,深刻而精致的思想里带有感伤、想象力丰富。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将各自的诗歌合为一册,定名为《抒情歌谣集》。诗集虽然是两人合集,但其中绝大多数诗歌为华兹华斯所作,柯勒律治仅有三首。
柯勒律治总结出的华兹华斯诗歌的“六大优点”:语言极度纯粹;思想感情明智而强烈;每个诗行、诗节都既有独到之处又有力量;完全忠实于自然界中的形象;沉思中包含同情,深刻而精致的思想里带有感伤;想象力丰富。
华兹华斯创作背景:
华兹华斯开始发表作品之时,正是僵化的古典主义把持着诗坛的时期,其固守着的呆板形式早已脱离了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抒情歌谣集》这部诗集以新鲜的面貌出现,无疑呈现了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他对感情的推崇,呼应了19世纪追求自由、民主的时代主潮,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文学性和抒情性。
他在描写对象上进行了拓展,将自然、纯朴的村民和儿童纳入到诗歌反映的对象中,呈现了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世界。他在诗歌创作方法和形式上进行了革新,追求自然、真挚的表达方式,采用单纯的日常口语,配之以轻灵活泼的韵律,捕捉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呈现给诗人的美,由此形成其诗歌独特的质朴清新而又含义深远的风格。
英国湖畔派诗人指的是谁
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 柯勒律治 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他们都在华兹华斯的故乡,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内的湖区居住过多年,都写过不少歌咏湖光山色的田园诗,都有“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思想倾向。在1817年8 月号的《爱丁堡评论》中被他们的共同笔友弗朗西斯·杰弗里戏称为湖畔派或湖畔学派。拜伦贬称他们为“湖畔人”。一般说,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恶魔派代表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虽然湖畔派诗人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其历史地位远不及撤旦派重要。他们早年向往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他的代表诗作是《丁登寺》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子咏》 ,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谄媚英国王室之作。
“湖畔派”诗人主要代表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 )
“湖畔派”诗人主要代表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 )。 A.雪莱 B.济慈 C.拜伦 D.骚塞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知识链接】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北部的昆布兰湖区,都主张“回到大自然中去”,以诗赞美湖光山色,并以此与现代文明弊端相杭衡,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有人认为湖畔派诗人代表英国消极浪漫主义倾向。参见教材P139。 本题知识点:华兹华斯《致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