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

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为什么不转移群众 列宁格勒保卫战人吃人)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6 07:44:33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列宁格勒战役为什么不转移群众 列宁格勒保卫战人吃人

没有时间,也不想。没有时间:德军在6月下旬开始北线作战,七月中旬就打到了列宁格勒,还不到一个月,根本没人能想到德军有这么快,也没有人想到苏军会被打败(开战前的苏联十分盲目自信)。仅仅二十几天,德军就兵临城下,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大量转移群众了,即使转移,德军的机动部队也可以很快追上撤退的人。所以大量的平民还是留在了城里。不想转移:在德军欺近列宁格勒的时候,伏罗希洛夫元帅紧急动员百万列宁格勒居民夜以继日地围绕列宁格勒构筑了三道防线,迟滞了德军的脚步。而且苏军一向有全民皆兵人海战术的打法,大量民兵参与也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保障。大量平民参与防御工事修筑,武器装备生产和维修。如果没有列宁格勒大量群众的支持,光靠三十几个师的正规军和装备,是守不住列宁格勒的。据说在城市被封锁期间,苏联群众组建了10个民兵师,其中7个都成了后来的主力。共修理和制造了2,000辆坦克,1,500架飞机,数千门野炮和海军炮,制造了22.5万支步枪、1.2万门迫击炮、约1,000万发炮弹和迫击炮弹。列宁格勒保卫战死了将近两百万人,如果都是正规军,那这里早就被占领了。如果没有普通群众的力量,那么真的扛不住。至于后来饥饿造成大量人员死亡,那就是没有办法了。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场战争有那么久。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列宁格勒是苏联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业、文化中心。

1941年7月,希特勒就决定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夷为平地。8月底,西北方面的德军进逼列宁格勒。9月8日,德军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并开始收紧夹攻的铁钳。

负责驻防此城的苏军统帅伏罗希洛夫彻底感到绝望,苏军士兵的士气也极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启用朱可夫,交给他死守住列宁格勒。

朱可夫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士气和纪律问题。他颁布命令,凡是失职者都要处决。

经过整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制定了一个加强城防的计划。苏军在最危险地段和战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舰船,并调集兵力建立了纵深梯次防御。

朱可夫的精心防御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德军的进攻步伐,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他下达命令猛攻列宁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胜,也要用封锁的办法把城里的人饿死,然后将城市摧毁。

为了加强防御,朱可夫把全城分为6个防御地段。每个地段都建立了以营防御区为基础的坚强阵地。此外,又组织了所有的妇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围挖防坦克堑壕。

由于固守列宁格勒的苏军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尽管苏军在城市周围某些地段发起的反攻未获成功,但他们得以与进攻的德军对峙达50天之久,打破了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以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

德军为了“彻底摧毁”列宁格勒,除了陆地上封锁外,还进行了系统的炮轰和飞机轰炸。

到9月底,敌人终于相信,列宁格勒的防御十分坚固,依靠现有兵力是无法摧毁它的。剩下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围困列宁格勒,企图使苏军丧失战斗力,不战而胜。

可德国的企图最终还是失败了。1943年3月初,苏军开始全线反攻,终于结束了长达1年多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其意义是空前的,它不仅坚定了苏联人民必胜的信心,打击了德军的气焰,而且牵制了德军大量的兵力,对其他方面战场形势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列宁格勒保卫战地点,经历了几天,参加人员

列宁格勒战役从1941年6月22日,德军北方集群在勒布元帅指挥下,向列宁格勒实施进攻开始,到1944年1月27日,苏军实施大规模反攻,向西和西南方向挺进150至200公里,列宁格勒完全解围为止,共历史将近900天。此役初期,德军由勒布元帅指挥,共计投入22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苏军担任列宁格勒防御任务共计37个步兵师,9个骑兵师和10个装甲旅,由伏罗希洛夫元帅指挥。后期担任作战任务的苏军是戈沃罗夫大将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梅列茨可夫大将指挥的沃尔霍夫方面军和波波夫大将指挥的波罗的海第二方面军。列宁格勒战役结束时,共歼灭德军2个师,击溃23个师,收复红村、乌里茨克、普希金、诺夫哥罗德和卢加等城市,打通了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十月铁路线,使列宁格勒从德军的长期围困中彻底解脱出来在。当天,英雄城市列宁格勒以20响礼炮欢庆他们的胜利。

列宁格勒会战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德国陆军总司令部1941年7月8日的指令,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于7月9日突破拉脱维亚—俄罗斯边界的苏军防线后,占领了列宁格勒的西南门户普斯科夫,与位于拉多加湖西北的芬军主力遥相呼应,对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及其附近地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为迅速扭转列宁格勒地区的危急局面,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9月10日将其成员朱可夫大将派往那里,接替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在朱可夫大将参与下,该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于当夜开会讨论列宁格勒局势,决心保卫列宁格勒,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指挥官是谁

列宁格勒保卫战前期的指挥官是伏罗希洛夫元帅他没有稳定局势,朱可夫大将将他替换了。局势稳定后,朱可夫大将又被调回莫斯科指挥莫斯科保卫战,接替他的是霍津。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列宁格勒原叫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的“西方的窗户”,此后一直作为俄罗斯的帝国首都。

正是在这里,俄国的共产党于1917年11月夺取了政权。列宁格勒是苏联第二大城市,有300多万居民,是苏联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业、文化中心。

列宁格勒的重大意义,苏德双方都十分清楚,1941年7月,希特勒就决定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夷为平地。8月底,西北方面的德军进逼列宁格勒。9月8日,德军完成了对宁格勒的包围,并开始收紧夹攻的铁钳。

负责驻防此城的苏军统帅伏罗希洛夫彻底感到绝望,他甚至跑到火线上,希望被德国人打死,苏军士兵的士气也极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启用朱可夫,要他来保卫列宁格勒。

朱可夫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士气和纪律问题。他一到前线就发现第8集团军纪律松懈,如同一盘散沙,有些师长没有接到命令就擅自退出战斗,不少战士一听到枪声就跑,朱可夫认为对于这些状况必须采取最严厉的措施。

于是他颁布命令,凡是失职者都要处决。为了使命令具有威力,他逮捕并处决了一批投敌叛国的擅离职守的军官和士兵,并将一些不良风气弥漫的连队解散,士兵重新分配。对军队机关中不负责任、形式主义严重的不良作风,朱可夫也大力整顿。

经过整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制定了一个加强城防的计划。苏军在最危险地段和战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舰船,并调集兵力建立了纵深防御。

朱可夫和高级将领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朱可夫显得态度烦躁。但他对士兵们仍旧保持友好的态度,对于那些没有责任感的军官特别是中高级军官则大声训斥。

朱可夫的精心防御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军的进攻步伐,这使布特勒大为恼怒,他下达命令猛攻列宁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胜,也要用封锁的把城里人困死,然后将城市摧毁。

朱可夫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了,他手下的军队不但要进行残酷的防御战斗,还要应付空袭、炮轰,而且还要应付更严重的饥饿。

为了加强防御,朱可夫把全城分为6个防御地段。每个地段都建立了以营防御区为基础的坚强阵地,此外,又组织了所有的妇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围挖防坦克堑壕。

朱可夫在进行地面防空建设后,还作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德军突入列宁格勒后的应变措施。朱可夫命令在工厂、桥梁和公共设施内部安装了地雷,如果敌人进入了城市,把这些建筑物连同敌人一同炸掉,朱可夫还给居民们发放了武器弹药,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使列宁格勒变成了一座攻不破的堡垒。

由于固守列宁格勒的苏军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尽管苏军在城市周围某些地段发起的反攻未获成功,但他们得以与进攻的德军对峙达50天之久,打破了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以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到9月底,列宁格勒几个方面的战线都处于稳定状态。

德军为了“彻底摧毁”列宁格勒,除了陆地上封锁外,还进行了系统的炮轰和飞机轰炸。

第1次轰炸是在9月8日,但规模最大的则是9月21日至23日的轰炸,约有400架轰炸机参加了他们选定的主要轰炸目标,企图摧毁喀琅施塔得要塞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

9月至10月,德军的飞机进行了数百次袭击。虽然,这些轰炸未达到目的,但毕竟给朱可夫及军带来了极其困难的局面。后勤供应基本中断,只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被称为“生命之路”的拉多加湖水道。通过这一水道进的食品和弹药只能最低限度地满足官兵们的需要,特别是粮食的需求更加恶化。

朱可夫在作战役准备。9月至10月,居民的面包定量先后降了5次,10月至20日降到最低限量,即高温车间的工人每人375克,一般工人和技术人员250克,职员和儿童125克。可以想象,这么点粮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不少妇女在挖工事时,饿得一头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工人安装机器时,一下子倒在机器上再也唤不醒了。为了节省体力,对路旁的尸体,人们也懒得去进行安葬。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红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仍然英勇作战,一次又一次把红了眼的德军打退到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到9月底,敌人终于相信,列宁格勒的防御十分坚固,依靠现有兵力是无法摧毁它的。剩下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围困列宁格勒,企图使苏军丧失战斗力,不战而胜。

可德国的企图最终还是失败了。1943年3月初,苏军开始全线反攻,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空前的,它不仅坚定了苏联人民必胜的信心,打击了德军的气焰,而且牵制了德军大量的兵团,对其他战场形势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朱可夫对于这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确是功不可没。

罗斯托夫战役的战争概况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斯泰特元帅)占领顿巴斯西南部后,企图以一部兵力围歼苏军罗斯托夫集团,打开通向高加索的门户。苏联南方方面军(司令切列维琴科上将)和独立第56集团军(11月23日编入南方方面军)奉命加强罗斯托夫地或的防御,适时转入反攻。苏军共毙伤德军2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德军坦克275辆、火炮470门,迫使德军西撤60~80公里。苏军以良好的火力配系抗击德军坦克集团的突击,并适时发起反攻,以巧妙的迂回粉碎德军突向高加索的企图,稳定了南翼战场,取得开战以来首次胜利。11月5日晨,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向罗斯托夫以北和东北方向实施深远迂回,企图围歼苏联第9集团军和独立第56集团军;第17集团军一部和意大利远征军向伏罗希洛夫格革实施辅助进攻,以钳制苏联南方方面军的其余兵力。同日,苏联第9集团军右翼兵团在季亚科沃地域依托反坦克支撑点击退德军坦克的进攻。6-7日,该集团军在方面军航空兵支援下,向德军实施反突击。8日,德军因进攻受挫转而南下,于16日进至格涅拉利斯科耶、普加乔夫一线。17日,苏联南方方面军在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侧后转入反攻:第37集团军向大克列平斯卡亚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18和第9集团军分别向德米特里耶夫卡、季亚科沃和博尔德列夫卡实施辅助突击;第12集团军顽强防御,制止德军向伏罗希洛夫格勒方向推进;独立第56集团军固守新切尔卡斯克、罗斯托夫地域,以积极行动钳制当面德军,待机向西北方向突击。同日,德国第3装甲军向罗斯托夫发起进攻,于21日占领该市。苏联独立第56集团军撤至顿河左岸和罗斯托夫以东。26日,苏联南方方面军突击集团进抵图兹洛夫河地区,威胁攻占罗斯托夫的德军侧后。27日,苏军从西北和南面突向罗斯托夫,迫使德军撤离。29日,苏军收复该市。12月2日,苏军乘胜追击德军至米乌斯河一线,后被德军所阻,战役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