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人制足球赛比赛时间

五人制足球赛比赛时间(小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规则)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6 08:41:28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小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规则

五人制足球是足球的一个变种。在五人制足球中,每支球队只有5名队员上场比赛而不是通常的11名。五人制足球比赛通常是非正式的,因此比赛规则也相对灵活,有时是在比赛之前当场决定。

一、球场

(一)球场尺寸

比赛场地必须是长方形,边线长度必须长于球门线的长度。上述规定的原则下,比赛场地可因地制宜,长30米,宽23米,长35米,宽25米……等尺寸亦可。

(二)场地

球场地面必须平坦,硬度合适,以不伤害运动员和不影响球的正常弹力和运动员为原则。一般用砂泥混合土压平,表面盖有上公分厚度的细砂,赛前向场地洒水保持地表面的湿润为原则。 

(三)界线

比赛场地应画出界线,线的宽度一律为8厘米。界线分为边线,球门线,中线,中圈线,罚球区线,替换区线。连结球门的两条短线叫球门线,连结球门线两条较长的线叫边线,横穿球场中间连结两条边线的叫中线,在中线的中点画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以此为圆心,以3米为半径画一个圈叫中圈。

(四)罚球区

在两条球门柱之间的球门线上取一中点,并以此中点为圆心,以6米为半径向场内画一弧线与门柱两边的球门线相连,这条弧线与球六线所形成的区域叫罚球区。

(五)罚球点

在两门柱之间的球门线取一中点,向罚球区弧线引一垂直线与弧线相交之点作一标记,叫罚球点。

(六)替换区域

在球场设置替换队员度的一侧边线上,以中线为准向两边3米垂直于边线处各画一条长80厘米的线,40厘米画进场内,40厘米画在场外,是规定运动员替换出进场的区域。

(七)球门

球门设在两条球门线的中央。由两根内侧相距3米的直立门柱与一根下沿地面2米的水平横梁连接而成。门柱与横梁的宽度均为8厘米。球门后挂有网,网与门柱、横梁应有一定空间、以不影响守门员活动和便于观察球进门为原则。球门可以固定,亦可以搬动。

(八)灯光

晚上比赛,球场在沿边线1.5米以外树立灯杆3—4杆,每杆高度在6米以上。

(九)拦网

球场四周沿球六线、边线1.5米以外树立杆挂拦网,高度在6米以上。

(十)座位

若球场边线设座位(或固定座位),均需离边线1.5米以外。

二、球

全区比赛用球为4号球(基层比赛根据主办单位规程规定比赛用球)。一旦确定比赛用球,非经主办单位同意不得更改用球。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允许不得更换球。

裁判员有权检查比赛用球,确定比赛用球。在比赛中发生球破裂或损坏,裁判员根据规则换球和重新开始比赛。有条件的比赛要有1—2个备用球。

三、队员人数

(一)一场比赛应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5人,其中必须有1人为守门员。如果比赛前任何一队队员少于5人或在比赛中队员被罚出场到使场内队员少于3人时,该场比赛队员少的队为弃权,对方3:0胜。(如对方进球数超过,则按实际进球数计。)

(二)替换队员不得超过5人。

(三)替换队员次数不受限,可以重复替换上场。

(四)替换队员可以在比赛进行中替换(守门员除外),替换时出进场队员均需到替换区进行,先出场后进场。

(五)守门员可以和任何队员互换位置,但必须报告裁判员,并在死球时互换。

(六)替换队员未完全离场时进场,裁判员应停止比赛,令提前进场的替换队员出场,并对其实行黄牌警告。判由对方队员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的位置踢间接任意球。裁判员对执行违规替换的处罚时,应作出不利于犯规方的处罚。

四、队员装备

(一)队员不得使用或佩戴可能危及自己及其他队员的装备或任何物件(包括各种珠宝饰物)。

(二)运动上衣(颜色相同,有号码),短裤(同一颜色)。守门员上衣颜色与队员区别,可穿长运动裤。

(三)帆布面胶钉鞋,帆布面胶平底鞋。

(四)违反上述规定裁判员可令其更换,不更换不准上场。

五、裁判员

(一)每场比赛由一名裁判员控制,具有全权执行与比赛有关的竞赛规则的权力。裁判员的权限和职责与11人制足球规则相同。

(二)裁判员在记分台对面的边线沿边线执法、必要时可适当进入场地内执法。

(三)只有裁判员才能向违规队员出示黄红牌。

(四)裁判员执法时应具备的器材是哨子、手表、黄红牌、园珠笔和记录卡。

(五)裁判员的裁判服应区别于队员的服装颜色。

六、助理裁判员

(一)每场比赛应委派一名助理裁判员,他与裁判员隔着场地对面沿边线执行任务,必要时也可适当进入场地执法。他的职责(由裁判员决定)应为:

1、指示哪一队开角球,球门或界外球。

2.把握替换队员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3、掌握被红牌罚出场2分钟补充队员进场。

4.用哨音协助裁判员按照规则判罚队员犯规,控制比赛。

5.不得干扰裁判员的判罚,当判罚不一致时应服从裁判员的判罚。

(二)裁判员有权撤换不称职的助理裁判员,指定他人代替并报告主办单位。

(三)比赛主办机构认为必要,可设一名记录员,协助外管理及掌握队员被罚出场后的2分钟处罚时间。

七、比赛规则:

(一)比赛在长约45米、宽约28米的场地上进行。两端的防守区长度为11米,中场区长度为23米,场地中央设一开球点,球门宽3米,高2米,比赛使用4号球;

(二)比赛双方各出场5名球员,设守门员,每队每场替补队员人数和人次不限,可轮换休息;全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三)比赛无越位限制,角球和任意球可直接射门得分,队员被红牌罚下,2分钟后可上一名替补队员。其他规则与大场足球相同。

八、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分为两个20分钟相等的半场。在每半场比赛因各种原因损失的所有时间应被扣除。在每半场比赛结束时,如因执行罚点球,应允许延长时间执行罚完点球为止。

(一)上下半场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二)每场比赛时间和休息时间按可根据主办比赛机构规程定。

(三)扣除损失时间补足比赛时间由裁判员根据场上出现的情况定。

九、比赛开始

(一)掷币选择场地、猜中的选择场地、对方开球。下半场开球和场地互换。

(二)开球时所有队员站在己方半方场内,开球队的对方队员距球至少3米。

(三)中圈开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

(四)违反比赛开始的有关规定的判罚按11人制足球规则相同。

十、比赛进行及死球

(一)凡球从地面或空中全部越位球门线或边线,或裁判员已鸣哨作出的判罚均视为死球。

(二)凡球从门柱、横梁场内裁判员,助理裁判员身上弹回场内均视为比赛进行。

(三)死球后场上出现的犯规按规则处罚,处罚后按死球时的原来情况恢复比赛。在比赛进行中的犯规按规则执行和恢复比赛。

十一、计胜方法

(一)凡符合《竞赛规则》将球的整体进入对方横梁下两门柱之间的球门线内,即为进球得分。

(二)两队比赛,谁进球多谁为胜队,如果双方不进球即为“平局”。

十二、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一)没有越位犯规。

(二)界定犯规的方法与11人制比赛相同。

(三)五人制比赛有累计犯规,累计犯规是指可被判为直接任意球或球点球的犯规。一队半场比赛中累计到第六次犯规时若应被判为直接任意球,对方在第二罚球点罚直接任意球,守方不得排人墙防守,攻方必须直接射门。

(四)同一场比赛同一队员被出示两张黄牌应同时出示红牌罚该队员出场。被红牌罚出场的队员不能坐在替补席上。同时不能重新进场比赛,并停止下一场比赛,他所属的球队应在队员被罚出场2分钟后再重新补充队员上场。

十三、任意球、球点球、角球、球门球、界外球

(一)任意球

任意球有直接任意球和间接任意球两种,直接任意球直接入门得分,间接任意球直接入门不算得分,除非球入门前碰对方或本方队员进门可算得分。

罚球程序:

1.将球放定在犯规地点。

2.对方队员距球至少5米。

3.在裁判鸣哨或示意4秒钟内将球踢出。

4.球被触动后即算比赛开始。

罚则:

1.球在踢出前对方进入距球5米以内,裁判员应该罚球延至符合规则规定后再开出,对进入5米内的对方球员给予警告。

2.球踢出后没有碰到本方队员或对方队员、踢任意球者再次触球为连踢,判给对方在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3.超过4秒钟才将球踢出,判给对方在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4.在本方罚球区内踢任意球,球要出罚球区比赛才算开始。在对方罚球区内踢任意球,球应放在距犯规地点最近的罚球区线上进行。

(二)点球

罚球程序:

1.球放在罚球点上。

2.除主罚队员外,其余双方队员离开罚球区外,并到至少距罚球点5米。

3.对方未踢球前,守门员必须站在两门柱之间的球门线上。

4.主罚队员在罚球区举手向裁判示意,在裁判鸣哨后,球向前滚动

5.球点球直接入门算得分。

6.为完成罚点球过程延长的时间踢出的球点球,只要没有其它犯规,球进门有效(包括球在进门前,触及门柱、横梁、守门员身体或先后触及三者后进入门内)。

罚则:

1.守方队员犯规,球未罚中应重罚。

2.踢点球以外的攻方队员犯规,罚中无效,应重罚。

3.主踢队员将踢出后,球未碰到本方或对方队员再次触球视为连踢,判给对方踢间接任意球。

(三)界外球

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边线后,应由球出界前最后触球的对方在球出界处踢界外球恢复比赛。

踢球程序:

1.将球放在球出界处的边线上。

2.对方队中必须距球5米。

3.踢球队员一只脚站定在边线上,或里边线25厘米,用另一只脚将球踢进场内(不能助跑或跨步踢球)。

4.必须在4秒钟内将球踢内。踢界外球直接进门不算得分。

罚则:

1.踢球队员违反上述规定,由对方在原处踢界外球。

2.踢球队员的对方违反上述规定应重踢。

3.踢球队员踢出的球没有触到对方队员再次触球视为重踢,判给对方在发生位置踢间接任意球,在罚球区内则判点球。

4.在本方罚球区内踢任意球,球可放在罚球区内任何一点执行。

(四)球门球

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球门柱外的球门线,而最后踢或触球是攻方队员,判由守方守门员掷球门球。

罚球程序:

1.守方守门员站在本方罚球区内,用手将球掷出本方罚球区外,但不得将球掷过中线,算合法,比赛方算开始。若球掷出后被罚球区外掷球方半场内的队员(不论那方)踢或触及,球落在任何一方半场也算合法。

2.掷球门球时,对方队员在球未被掷出罚球区之前应站在罚球区外。

罚则:

1.球未出罚球区,任何队员踢或触及无效,重新掷球门球。

2.球出罚球区外,但未被本方半场的队员踢或触及而越过中线,判违规,由对方在球越过中线处踢间接任意球。

3.球被守门员掷出罚球区后未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该守门员再次触及球时,判由对方在守门员触球处踢间接任意球(如果用手或臂触球即判直接任意球)。

4.守门员在罚球区内可以用手接对方来球和本方头顶回传球。但不能接本方队员用脚有意回传的球。违者判由对方在距球位置最近的罚球线上踢间接任意球。

(五)角球

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球门柱外的球门线后,而最后踢或触球的是守方队员,判为攻方踢角球。

踢角球的程序:

1.将球放定在球出线所在的球门线与边线规定的角球弧内

3.必须在4秒内将球踢出。

4.对方队员要距球5米。

5.角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

罚则:

1.角球踢出后未经其他队员踢或触及,踢球队员再次触球,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用手或臂触及,判由对方踢直接任意球。

2.如果角球已合法放好位置,但踢球队员未能在4秒钟内将球踢出,判由对方在原处踢间接任意球。

十四、互踢球点球决胜的规定

互踢球点球程序:

1.由裁判员选定一个球门。

2.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以投币选踢,猜中一方先踢。

3.由比赛结束时场上的选3名队员全部轮流踢,不足3队员的可由替补队员补足再踢。在踢满5次前,有一方已明显超过另一方时,比赛结束,进球多的队胜。

4.踢完第一轮尚未决出胜负的,继续,由场上队员轮流踢,在踢球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谁进球多谁胜(不用踢满3次)。

5.场上队员均有权与守门员互换位置。

6.除轮到踢点球的队员外,其余队员均站到中圈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人制足球

“五人制”与“十一人制”足球锻炼价值的比较研究:足球五人制比赛规则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验法、分析法对“五人制”和“十一人制”足球进行研究,通过对某大学10名大学生两种比赛后测量指标的分析,比较“五人制”和“十一人制”足球的锻炼效果,旨在为高校足球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人制” “十一人制” 足球锻炼价值 比较研究      一、前言      足球运动集娱乐、练习、健身、游戏为一体,适合不同年龄和水平的人。随着我国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也不断升温,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近年来,“五人制”足球在高校校园悄悄兴起,五人制足球具有场地小、参赛队伍规模小、投入少、时间短、攻守转换快、射门次数多,更注重技巧和配合等特点。本文对“五人制”足球和“十一人制”足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测试抽出的10名某大学的大学生参加两种足球比赛的统计数据,探讨两种比赛之间的差异,以期为高校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某大学体育系大学生10名,该10名大学生参加了某大学举办的“五人制”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和由某大学体育系主办的“十一人制”足球赛半决赛,两场比赛间隔一周。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75.6cm,平均体重73.5kg。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年来有关足球的文献资料。   (2)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某大学学生足球爱好者及从事足球教学的老师。   (3)测量法:测量身体机能(基础脉搏,运动前脉搏,即刻脉搏,恢复脉搏);足球技术(传球,射门,接球,带球,断球,抢堵,头球);五人制足球与十一人制足球赛后晨脉比较。   (4)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本统计资料所采用的比赛是某大学举办的五人制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和由某大学体育系主办的十一人制足球赛半决赛的两场比赛。统计数字所采用的比赛时间为五人制全场比赛时间(上下半场各25 min,共50min)与十一人制半场比赛时间(45 min)。因此,本统计工作在比赛时间和十位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及技战术水平上,均具备可比条件。   1.“五人制”足球赛与“十一人制”足球赛运动强度对照分析   在足球运动实践中,脉搏对于了解队员身体状况,评定运动强度,反映训练水平等多方面具有作用。经测量10位大学生的基础脉搏都在52次~65次/min之间,低于一般大学生的基础脉搏值,运动前脉搏为五人制74.3,十一人制75.6,五人制足球赛后的即刻脉搏平均值为137.6次/min,十一人制赛后即刻脉搏平均值为125.3次/min,经过8min休息,恢复脉搏五人制为96次/min,十一人制为85.7次/min,五人制赛中恢复脉搏差(恢复脉搏-运动前脉搏)平均为为21.7次/min,十一人制平均为为10.05次/min。通过数据分析表明,五人制足球赛后即刻脉搏比十一人制高,达到大中强度运动标准,五人制比赛的运动强度明显高于十一人制比赛。从恢复脉搏差来看,五人制足球赛要比十一人制足球赛更具有锻炼价值。   2.五人制足球赛与十一人制足球赛技术动作   五人制比赛中传球、射门、接球、带球、断球、抢堵和头球平均值(次)为22.8、5.2、23.1、17.9、8.5、15.9、0.6次,十一人制为13、1.5、11、19.7、5、6.9、3次。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五人制足球在传球、射门、接球、断球、抢堵球的次数上明显的多于十一人制足球,而带球和头球的次数五人制足球少于“十一人制足球”。五人制比赛的队员少,场地小,攻防转换频繁,每名队员接触球的频率增多,并且五人制比赛采用全场紧逼,因此,传接球、射门、接球、断球、抢堵球次数多于十一人制比赛。由于长传冲吊类似的打法不适合于五人制的特点,前锋头球射门的威胁性也降低,所以五人制比赛更注重地面的短传配合。研究表明,十一人制比赛中射门和接球次数随着前锋,前卫,后卫的位置依次递减,而前卫,后卫的传球和抢断则多于前锋。而在五人制比赛中这种差别小,前锋的抢断和后卫的射门次数都有所增多。   3.五人制足球赛与十一人制足球赛比赛所需时间及疲劳程度比较   调查发现,参加过五人制足球赛后和十一人制后研究对象的赛后第二天的晨脉分别为61.3±3.1,65.5±4.3,说明五人制足球赛后运动员恢复的快,疲劳积累比十一人制足球赛少。十一人制足球全场时间长,并且对换人有限制,因此,对队员体能要求较高,队员赛后容易产生疲劳。五人制足球每半场比赛时间为15分钟,全场比赛需40分钟时间,而且规则对其换人人数没有限制,被替换队员可以再次上场比赛,运动时间短,疲劳容易恢复。十一人制比赛时间长,运动强度大,所需氧债大,疲劳恢复时间长。五人制比赛,强度虽大,但比赛时间短,并可频繁换人,氧债相对较少。      四、结论      五人制足球赛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其锻炼强度达到大、中等的锻炼标准;五人制足球赛可以全面地发展参加者的技术,提高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五人制足球赛后能够较快的恢复,氧债不大。相对十一人制足球赛来讲,五人制足球具有更好的锻炼价值。      参考文献:�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9):66-68.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104-106.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5):109-111.   .科技信息,2008,(3):54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4):24-25.

5人制足球比赛时间是多少

五人制足球是足球的一个变种。在五人制足球中,每支球队只有5名队员上场比赛而不是通常的11名。五人制足球与普通足球的其他不同包括在较小的场地比赛,使用较小的球门,以及缩短了的比赛时间。比赛通常在室内进行。比赛时间分为两个25分钟相等的半场。在每半场比赛因各种原因损失的所有时间应被扣除。在每半场比赛结束时,如因执行罚点球,应允许延长时间执行罚完点球为止。上下半场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每场比赛时间和休息时间按可根据主办比赛机构规程定。扣除损失时间补足比赛时间由裁判员根据场上出现的情况定。

五人制足球的赛事时间是多久

传统足球赛上下半场常规时间各45分钟,常规时间共计90分钟。正常情况下,上半场补时大概1分钟左右,下半场补时3分钟(因为换人调整一般情况下出现在下半场)。如果需要进行加时赛,那就需要继续进行比赛30分钟,上下半场各15分钟,无中场休息。一些特殊比赛,如德国电信杯,上下半场各30分钟,全场比赛60分钟。如果场上出现平局,则直接进入点球大战,无加时赛。五人制足球赛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一般为10分钟。沙滩足球比赛分为三节进行,每节12分钟,全场36分钟,出现死球的情况下计时器会暂停,不会有时间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