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苏塞的历史
在阿克拉普王朝时代(800-909)苏塞就是重要的贸易枢纽和军事港口。在伊斯兰世界最初形成的几百年中,苏塞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镇。城内有土民区、防御工事、阿拉伯人聚居区(并建有大清真寺)、伊斯兰教修道院和典型的里巴特 (既有军事功能又有宗教意义的男修道院)。苏塞是伊斯兰国家沿海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塞开建于公元前11世纪。202年,古罗马人将其命名为阿德茹美特,而今,在苏塞城的地下,还依然有古罗马人修建的墓穴,绵延5公里、共有2400个坑道。不难想象,埃尔·杰姆斗兽场,也是这一时期的伟大杰作。去埃尔·杰姆斗兽场,还要从苏塞开车向南,直到快到距离马赫迪耶30公里的艾尔让(El JEM)小镇时,那古老斗兽庞大身影便隐约出现,它突兀耸峙,犹如一座巨大的城堡,在一阵阵过往的烽烟里回忆往昔。2015年6月26日,突尼斯著名旅游城市苏塞的一家酒店26日遭遇武装袭击。据突尼斯卫生部消息,袭击已造成39人死亡、36人受伤。
苏塞博尔护肤品好用不
好用。1、苏塞博尔以葡萄籽多酚为主要原料,同时注重使用其他天然的、环保的配方,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更加温和、健康。葡萄籽多酚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能够有效防止肌肤老化和损伤。苏塞博尔的护肤品中大多都添加了保湿因子,能够保持皮肤水分,使肌肤滋润有光泽,所以苏塞博尔护肤品好用。2、苏塞(Sousse)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哈马迈特湾,被誉为“地中海的花园港”。
苏塞古城的简介
位于非洲北端。北滨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面积16415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00千米。北部为山地,全国最高峰为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米。中西部为台地和低地,有两个季节性大盐沼。南部沙漠为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最长的河流是迈杰尔达河,长365千米。多盐沼,最大的盐沼是西南部的杰里德盐沼。沿海平原和北部山区属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中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8月最热。矿藏主要有磷酸盐、铁、石油、天然气、铝、锌等。有大量栓皮栎、榆树和针叶树。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农产品有小麦、大麦、橄榄、葡萄、椰枣、柑橘等。橄榄油产量居世界的前列。工业中磷酸盐和石油开采是最主要的部门,有纺织、制革、陶器、地毯等手工业。旅游业是外汇的第一来源,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年一度的“沙漠节”。拥有旅馆床位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首位。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铁路长2190多千米。公路长20000多千米。有两个船队和两个国营航空公司。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法国、意大利、德国名列前三名。实行基础义务免费教育制,中小学为9年一贯制。有宰敦大学,突尼斯文学、艺术、人文大学,科学技术、医科大学等6所大学。主要报刊有《复兴报》、《自由报》等。 凯鲁万:古代著名商港,现为农矿产品输出港,有铁路连接矿区。比塞大:最北端的港市,拥有现代化港口设备,战略地位重要,有水产加工、榨油等行业。
突尼斯与突尼西亚的联系
突尼斯和突尼西亚是同一个国家,首都是突尼斯市,由于翻译问题才产生了突尼斯与突尼西亚。
The Republic of Tunisia我国正式翻译为突尼斯共和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译做突尼西亚共和国。
扩展资料
突尼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艾什凯勒遗址
2、迦太基遗址
3、麦地那(突尼斯)老城区
4、杜加古城遗址
5、喀尔冠阿内布匿城遗址
6、苏塞麦地那老城区
7、凯鲁万
8、杰姆古罗马竞技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突尼斯
苏塞的世界文化遗产
古老的苏塞老城,位于突尼斯东海岸,地中海哈马迈特湾南岸。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苏塞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塞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约在公元前9世纪由腓尼基人建立。公元7世纪中期被阿拉伯军队征服,苏塞的老城就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公元875年,阿拉伯人修复了罗马时代的贮水池,保存至今。水池的容积达3000立方米。苏塞老城有城墙环绕,山石块垒成。城墙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50米,基本上保存完好。城墙东南角耸立着卡莱福方塔,塔底边长8米,顶端边长5米、高30多米,是最古老的伊斯兰式塔。
苏西无尽的慵懒阳光
苏塞被誉为“地中海的花园港口”,建筑多样,城墙沧桑,宗教建筑神圣而令人敬仰。苏塞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酒吧和咖啡馆。地中海的蓝天,拥抱白云的碧海,慵懒的生活节奏,让人享受这种独特的慵懒。苏一边是广阔的沙漠,一边是碧蓝的海水。我们从突尼斯南部返回,到达苏塞的那一刻,人们就像极度缺水的植物被移植到潮湿的环境中一样,瞬间恢复了活力。位于突尼斯东部的苏塞以交通设备、食品加工、橄榄油、纺织和旅游业为依托,经济发展良好。据推测,Sousse这个名字来源于柏柏尔人,因为在利比亚和摩洛哥南部也有以这个名字命名的城市。停泊在苏塞港的游轮上,有丑陋的海盗,讲述着这座城市和地中海的故事。在历史上,这座港口城市隶属于罗马帝国,没有被摧毁。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人攻占后,成为马格里布人进攻西西里的主要基地。后来也被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占领。虽然这些强大的外国势力过去曾在这里上演过各种战争,但苏塞一直保留着阿拉伯风格。在城中心,麦地那高大的城墙围起了民居和小商店,在西南角和东北角有一座高大的尖塔,被用作了望塔观察敌情,于是苏塞城成为阿拉伯海边防御工事的典范。苏州之行充分让我感受到了异域风情的神秘,把我扔在这里半天都不够。
苏塞古城的介绍
苏塞(Sousse)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哈马迈特湾,被誉为“地中海的花园港”。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有中世纪以来修建的城垣、宗教建筑、王公府第、地下陵墓和民居,建筑风格多样。苏塞博物馆藏有突尼斯民族艺术瑰宝——镶嵌画,年代最久的作品距今3500年。
苏塞古城的苏塞
苏塞,在阿克拉普王朝时代(800-909)就是重要的贸易枢纽和军事港口,是一个典型的古代阿拉伯人聚居城市。它的古老土著人聚居区、防御工事、建有大清真寺的阿拉伯人聚居区、伊斯兰教修道院、宗教和军事相结合的建筑使苏萨成为伊斯兰国家沿海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苏塞的阿拉伯人聚居区是位于突尼斯东海岸萨赫勒的一颗明珠,是地中海地区3, 000年历史的见证,是古往今来的宝库。苏塞是突尼斯东部与地中海相邻的橄榄树种植区萨赫勒的首府,以其手工艺、节庆活动和热情好客而闻名。在突尼斯炎热的夏季,载歌载舞的场面在苏塞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游客从突尼斯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地蜂拥而至,来欣赏八月节期间的各种节奏、色彩和游戏。色彩艳丽的服装和游行活动会使人想起这个大都市悠久历史的各个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遗产,其中包括基督徒的地下墓窟、罗马人的镶嵌工艺品、拜占庭城堡的遗迹和阿拉伯人聚居区(旧镇)的壁垒。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一千年,苏塞就已经是一个贸易中心和从提尔至西班牙之间的驿站了。 腓尼基人将它称为哈德鲁梅,他们在迦太基建立之前的两个世纪,在那里建立了一个重要的贸易站。在第二次布若战争晚期讨伐西庇的战役中,汉尼拔从意大利乘船来到哈德鲁梅,开始利用它的港口并在那里安营扎寨。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靠肥沃的边远地区的农产品发财致富的殖民主义者涌人苏塞,七世纪,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交战,将该城夷为平地。随后,它又从废墟中拔地而起,并有了现在这个名字。但两个世纪后它才在艾格莱卜的统治下重新获得了某种重要地位,艾格莱卜改造了港口并建立了主要的纪念碑。在12世纪,西西里的诺曼人曾将它作为基地,16世纪,西班牙人发动进攻,试图占领它。两个世纪后,它受到法国人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使用了它的港口,1942-1943年冬,港口受到盟军的严重破坏,战后建设了这个现代城市并悉心修复了阿拉伯人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