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巴尔干战争的背景
- 为什么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协定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个国家发起的
- 如果中日仇恨度是10,那希腊与土耳其、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之间仇恨度是多少
- 土耳其和那些国家不友好
- 塞尔维亚人的民族历史
- 土耳其与塞尔维亚在地图位置
历史上巴尔干战争的背景
战争远因巴尔干半岛民族繁多,自从土耳其人在科索沃战役中击败巴尔干联军,以武力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后,南斯拉夫民族便长期受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统治。19世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力图摆脱土耳其帝国独立。1830年希腊独立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至于俄国也一直为了夺取地中海出海口,而发动第八次俄土战争,土耳其战败求和,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当中获准塞尔维亚,黑山独立,罗马尼亚则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合并,另外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波斯尼亚获得‘自治’(实际上由奥匈帝国托管)。 战争爆发在俄国支持下,泛斯拉夫主义成为巴尔干半岛主流思想,巴尔干半岛诸国也积极扩军及进行外交工作,谋求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希望夺取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盟,5月,门特利哥罗(即黑山)和希腊也参加,组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8日,门特利哥罗向土耳其宣战,10月4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联合向土耳其帝国发出最后通牒,10月17日土耳其向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宣战,18日希腊向土耳其宣战。结果土耳其战败。由于列强干涉,1913年5月30日双方在伦敦召开和会,原属土耳其的马其顿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及希腊瓜分,塞萨洛尼基则被并入希腊,随后奥匈帝国加入和会,奥匈恐怕塞尔维亚得到塞国西南面的阿尔巴尼亚后会变得更加强大,坚持阿尔巴尼亚必须独立,奥匈的动议正与塞尔维亚一直希望透过夺取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建立一个包含塞尔维亚,门特利哥罗,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及阿尔巴尼亚的‘大塞尔维亚’梦想违背。此后,塞尔维亚国内更加仇视奥匈,成为奥塞战争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因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在欧领土被占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君士坦丁堡等少量东南方地区,巴尔干同盟等战胜国在伦敦召开和会,相讨对土耳其的利益瓜分。但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就马其顿的统治权产生分歧。 经过保加利亚认为与土耳其作战中他们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亚国内倾向占领整个马其顿,因此无法和塞尔维亚谈拢,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保加利亚便于1913年6月29日向塞国及希腊宣战。保加利亚不久就陷入困境,因为门特利哥罗(即黑山)和罗马尼亚也宣布参战,并加入塞尔维亚一方,土耳其为了收复亚德里亚堡,也从东进攻。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1913年8月,保加利亚和战胜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华达马其顿 (Vardar Macedonia;其边界与今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 (Pirin Macedonia)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 (Aegean Macedonia)划归希腊。亚德里亚堡在稍后由保加利亚单独和土耳其签订的《伊斯坦布尔条约》中,交还土耳其。 引发事件塞尔维亚经过这次战争,变得更加强大,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遭到妨碍,两国的争执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线。保加利亚在此后疏远俄国,转而亲近奥匈。
为什么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协定
俄国在支持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个国家发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奥匈帝国挑起。萨拉热窝事件(Sarajevo Assassination)于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所以塞尔维亚从此把6月28日称为“国耻日”)。
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枪杀。这次事件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战争爆发各国的态度:
奥塞战争迅速爆发,俄法两国站在塞尔维亚方面,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和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它们停止总动员,遭到断然拒绝。德国于7月31日向俄国宣战,8月3日对法国宣战。
8月2日,德国总参谋部为了实行施里芬计划,向比利时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德军借道比利时对法军作战,并限在24小时内答复。700万人口的比利时勇敢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求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萨拉热窝事件
如果中日仇恨度是10,那希腊与土耳其、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之间仇恨度是多少
首先纠正你一点,中日的民族仇恨没想象的那么高,现在又闹起来了主要是日本人逗比。中日仇恨如果打10分的话,总分至少得15分以上。希腊和土耳其的仇恨值是满分,或者说是爆表了。这一对是真正的世仇,不死不休。对希腊人来说,死掉的土耳其人才是好土耳其人。土耳其前首都伊斯坦布尔是拜占庭灭亡前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现在的首都安卡拉是拜占庭的小亚细亚重镇安哥拉。对希腊人来说,土耳其历史上从希腊窃走的领土是现在的土耳其全境,土耳其必须亡国灭种,才能恢复希腊的荣光。能对立到这份上是需要水平的,中日和这一比只能算是打酱油。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这三者之间的仇恨关系则是另一个极端,逗比中的战斗机。他们都是南斯拉夫人,准确点说是都是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部族。大部分巴尔干地区历史上被拜占庭统治,信仰东正教。西部和北部地区被匈牙利和神圣罗马统治,信仰天主教。土耳其灭亡拜占庭后进入巴尔干地区,部分人转信回教。信教不同教派的三伙人形成三个民族相爱相杀,不惜把祖国分成几块。程度虽然惨烈,但是主要是由于逗比造成的,打分只能给5分以下。
土耳其和那些国家不友好
土耳其在欧洲的仇家有不少:俄罗斯,希腊,匈牙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等等。希腊跟土耳其是世仇,除了历史恩怨,还存在利益冲突。一是两国对塞浦路斯岛的争夺,二是两国对地中海油气资源的争夺。亚美尼亚对土耳其是血仇,土耳其一直都不承认对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行为。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东部接壤,两国拥有330公里的共同边界。由于对所谓的“亚美尼亚大屠杀”有不同看法,土亚两国一直没有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亚美尼亚和土耳其伊斯兰盟友阿塞拜疆的领土争端也加深了土亚之间的罅隙,土耳其一直站在阿塞拜疆一边。
塞尔维亚人的民族历史
7世纪前半叶,塞尔维亚人的祖先陆续迁入塞尔维亚地区,部分同已被罗马化的当地居民伊利里亚部落和瓦拉几亚部落发生混合。12世纪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杜尚王朝时期(1331~1355)达鼎盛。1459年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占领后,长期遭受外国的统治,经济文化发展受到阻碍,落后的宗法氏族制度残余长期存在。直到18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开始得到发展。1804年第一次农民起义标志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为重建国家奠定了基础。1815年第二次起义后,塞尔维亚获得了自治权;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获得独立。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加速了塞尔维亚民族的聚合过程。在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是战胜国之一,并从土耳其的统治下获得解放。1914年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发动进攻,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塞尔维亚人和其他南部斯拉夫人联合成立了统一的国家,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塞尔维亚人情况有些特殊。斯拉夫人于7世纪来到这里定居,从10世纪起到1918年受匈牙利人和奥地利人统治。自土耳其人侵占塞尔维亚后,又有许多塞尔维亚人移居该地。他们为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奥匈帝国崩溃后,伏伊伏丁那同塞尔维亚联合,实现了民族统一。 1941年4月德国法西斯入侵,同年7月,塞尔维亚人民在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武装起义。1945年11月建立共和国,成为南斯拉夫联邦共同体中平等的成员。同时,塞尔维亚人民议会按照居民的意愿,根据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特点,确认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实行区域自治。
土耳其与塞尔维亚在地图位置
塞尔维亚土耳其位置土耳其十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塞尔维亚国土总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含科索沃),首都贝尔格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