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黑战争地图

波黑战争地图(波黑现在还存在吗)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8 00:52:11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波黑现在还存在吗

  • 不存在!波黑战争以后就不存在了!

  • 被分为了塞尔维亚和黑山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63年-1992年),位于巴尔干半岛,1963年建立,1992年解体。  分裂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并于2006年解体,分裂成为塞尔维亚及黑山两个独立的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徽2008年,科索沃又从塞尔维亚独立出来。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铁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共产党情报局。  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人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军事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  1974年,再次修改宪法,宣布实行“联合劳动”和“代表团制议会”,1980年,铁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  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及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在199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只有塞尔维亚和黑山没有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联邦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  塞尔维亚国徽另外,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就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地,其未来状况仍待确定。各方已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  塞尔维亚地图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宣布独立。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地图上哪些国家有变化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地图上国家国土变化还是很大的!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独立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合并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独立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独立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独立1991年8月30日阿塞拜疆独立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独立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独立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独立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独立1991年8月31日吉尔吉斯斯坦独立1991年9月9日塔吉克斯坦独立1991年9月23日亚美尼亚独立1991年10月15日波黑议会宣布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为独立主权国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独立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正式独立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正式独立1993年1月1日捷克独立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独立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独立 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独立 2006年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另外科索沃的独立虽然有许多国家承认,但是塞尔维亚表示绝不放弃科索沃。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西班牙等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不承认其独立。巴勒斯坦的问题,也是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国家主要是西方列强及其追随国不承认。

波黑地图

国际社会为了起到调解的作用一共提出了4个和平方案:第一个领土划分方案是1993年1月出台的“万斯--欧文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关于领土划分是这样规定的,将波黑划分为10个省,其中3个省以塞族为主、3个省以穆斯林为主、3个省以克族为主、1个省为穆、克两族混居,首都萨拉热窝为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三方分得的领土比例是:塞族43%、穆族38%、克族19%。经过激烈地讨价还价,三方虽然接受了“万斯--欧文计划”的第一项内容,即实现全面停火并将重武器交给联合国维和部队管理,但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领土划分问题上陷入了僵局。塞族方面提出,内战爆发前塞族居住区面积为波黑全部面积的64%;这项计划要塞族让出的领土太多,塞族为主的几个省互不相连,多为资源贫困地区,而且三分之一左右的塞族居民划在了穆族与克族为主的省份。因此,塞族认为“万斯--欧文计划”严重地损害了塞族的利益,“接受它比拒绝它更危险”。塞族的议会两次表决拒绝,5月15日-16日举行的波黑塞族的全民公决,也以绝对多数拒绝“万斯--欧文计划”。此后,波黑塞族领导人公开宣称“万斯--欧文计划”已经死亡。第二个领土划分方案是1993年6月,塞族、克族和穆族领导人在日内瓦和谈中联合提出的“三分波黑”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建立由塞族、克族和穆族三个主权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塞族和克族是否同其“母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合并,又全民投票进行公决。领土划分以民族分布和实际控制区为基础,塞族占50%、克族占30%、穆族占20%。这个领土划分方案显然不利于穆斯林。但是,面对着塞克两族的联合,力量对比悬殊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穆族虽然不同意,也只好走到谈判桌前,就此进行谈判。第三个领土划分方案是1993年8月欧文--斯图尔腾贝格提出的一揽子和平计划。这份计划包括一个三分波黑的版图文件。根据这一方案,塞族占波黑领土的52%、克族占17%、穆族占31%。首都萨拉热窝以及穆克两族争夺最激烈的莫斯塔尔市的归属及其他地位先搁置起来,过两年再解决,在过渡期间分别交给联合国和欧共体管理。第四个领土划分方案是美俄等五国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1994年4月下旬在戈拉日代危机期间,美、英、法、俄为了协调他们的波黑政策,在伦敦商定成立了包括德国在内的5国联络小组。这个联络小组除了协调五国的波黑政策之外,还代表了五国与波黑冲突各方进行谈判。5月五国外长在日内瓦首次一致通过了一项和平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塞族占有波黑全境的49%、穆族和克族联邦得到51%,塞族将让当时控制的包括重要战略城镇布尔奇科、多博伊在内的13个城市,争议比较大的萨拉热窝由联合国托管2年。围绕上述4个方案,波黑交战各方举行了多次谈判,但都没有能找到共同点,达成一致。版图争执始终是谈判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1993年12月的和谈中,塞族按穆斯林的要求做出了进一步的让步,从而使穆族占有波黑领土的33.35,然而穆族不仅要求领土数量,而且还要占领更多的波黑东地的矿产区和农业区、工业比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奈乌姆出海口和奈雷瓦河以东地区,波黑西部的几个穆斯林聚居的城镇。这些要求无论是塞族,还是克族都是难以接受的。由于美国与北约的介入,美国通过军事打压与国际调停,最终使塞族做出了让步签订了《波黑和平框架协议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两个国家合成一个国家的吗

不应该算国家,应该是两个地区,很久以前就基本上放在一起讨论了 这是波黑简史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叶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

波黑地图位置

波黑地图位置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东邻塞尔维亚,东南部与黑山接壤,西部与北部紧邻克罗地亚,萨瓦河多瑙河支流为波黑北部与克罗地亚边界。

前南斯拉夫分为几个国家地图

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分成以下6个主权独立国家: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

扩展资料:

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1992年4月7日欧共体承认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独立。同日美国宣布承认波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独立。12日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3政党再次达成停火协议,然而15日,波黑武装冲突又起。在欧共体调解下,波黑冲突3方于23日再次签署停火协议,同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分别通过建立新的共和国家宪法草案。

1992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57号决议,决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制裁,以惩罚其派兵支持波黑和克罗地亚境内塞族的武装行动。由于制裁,前南联盟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退步为欧洲最为贫穷国家之一。

1995年,克罗地亚战争、波黑战争(波斯尼亚战争)结束,波黑塞族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战败。

继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之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国。虽然从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并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担保,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不会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实际上脱离了南斯拉夫以及塞尔维亚的管辖,并最终宣布独立,并立即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承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