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代表作是什么
- 柴可夫斯基有哪些著名作品
- 柴可夫斯基还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 柴可夫斯基简介及代表作品 简短
-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
- 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
- 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简介及代表性作品
-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是什么
- 柴可夫斯基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代表作是什么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代表作是《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柴科夫斯基通过《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实现的革新,才从根本上提高了舞剧音乐和作曲家在舞剧中创作的地位,使音乐成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而不再是听命于编导的单纯的伴奏。他写的舞剧交响乐具有同样的思想性、戏剧性和艺术价值。
早年经历
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矿业工程师伊里亚·彼特洛维奇·柴可夫斯基之家。1845年11月至12月,开始向女教师芳妮学习弹钢琴。
1849年,举家迁居阿拉里约斯克,其父担任阿拉里约斯克工厂的厂长。1850年7月,随母亲去圣彼得堡;9月,入法律学校学习。
柴可夫斯基有哪些著名作品
重要作品
交响曲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情感元素。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交响曲》 ,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
《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年)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芭蕾舞剧
《天鹅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夹子》(1892年)
歌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乐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
协奏曲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1877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1880年)
其它作品
钢琴曲《四季》 (1876年)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柴可夫斯基还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成功地创作了大型歌剧《叶甫盖尼•澳涅金》,钢琴套曲《四季》、《斯拉夫进行曲》等,也都是名噪国际乐坛的艺术珍品。有革命倾向的歌剧《禁卫军》,表现了他对当时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和愤慨。还创作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又名《如歌的行板》,如泣如诉的旋律,深刻而又形象地抒发了沙皇统治下俄罗斯人民抑郁和痛苦的感情。还有《第五交响曲》,舞剧《胡挑夹子》,歌剧《叶甫盖尼•澳涅金》,交响乐《悲怆》,管弦乐《1812年序曲》等音乐。
柴可夫斯基简介及代表作品 简短
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23岁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 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最为著名;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着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
交响曲《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 《曼弗雷德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芭蕾舞剧《天鹅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夹子》(1892年)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乐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 《第三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
柴科夫斯基 俄国作曲家。自幼喜爱音乐,有幸成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首届学生。1866年毕业,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此后,与5人团的交往对其的创作有较大的影响。1878年后,多次赴瑞士、意大利、法国旅行和创作,其主要作品均产生于此。1988-1989年又一次赴西欧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1892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并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以光明与黑暗、善于恶、生于死的斗争为内容,体裁广泛。他创作的歌剧,有温和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声乐与乐队紧密结合,揭示人物的内心。芭蕾舞剧的音乐偏重管弦乐的色彩。交响曲的构思深刻、感情夸张。他的创作是西欧作曲手法与俄国民间传统音乐的有机结合。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7首,组曲4首,交响诗、交响幻想曲、序曲、随想曲、进行曲、钢琴协奏曲3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3首,弦乐六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曲、奏鸣曲、小曲12首,芭蕾舞剧3部,歌剧8部,歌曲等。 作家生平作品目录:《小提琴协奏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四季》、《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舞剧《天鹅湖》、《忧郁小夜曲》等。
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简介及代表性作品
生平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
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
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
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
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代表作品:
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
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扩展资料: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
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
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是什么
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1、《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4幕,作于1876年。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为: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齐格费里德游天鹅湖,深深爱恋奥杰塔。
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让他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王子差一点受骗,最终及时发现,奋击恶魔,扑杀之。白天鹅恢复公主原形,与王子结合,以美满结局。
2、《仙女们》
《仙女们》是芭蕾丹麦学派的代表剧目剧本。
该剧写了年轻的农夫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遇见了仙女,抵制不住她美貌的诱惑,在结婚当天追随仙女而去,结果与仙女悲惨地死去。意在告诫人们要抵制住诱惑。
3、《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根据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改编。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
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梅糖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扩展资料
所有芭蕾舞开始和结束的动作都用这五种姿势中的一个。这些姿势是在18世纪创造的,是为了达到平衡并使脚显得优美。
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的。它包括:脚的5种基本位置、3种基本舞姿:如阿拉贝斯(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种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开以及ronddejambo(腿的划圆圈)等。
各种幅度和舞姿的跳跃;各种旋转;击腿技巧;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女子的脚尖舞技巧;双人舞的扶持和托举等技巧;以及泼德布拉(portdebras)等。
古典芭蕾的这些基本动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样,编导运用这些字母写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身份、情绪以及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这些元素按特定的结构手法加以编排、组合、组成形象化的舞蹈语汇来表达剧情,创造出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舞蹈形象。
脚部的五个基本位置:
第一位:两脚跟紧靠在一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部向外扭开,两足在一直线上;
第三位: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
第四位:两脚前后保持一足的距离,两足趾踵相对成两直线,腿向外转;
第五位: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
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诺娃派(俄国派)
第一位: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2、却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在做这些动作时,臀部不得扭动,不然会被认为失礼,不优雅)
柴可夫斯基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柴可夫斯基的一生及其他的代表作。
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5月7日生于普通的家庭,在1895年他就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并在司法部任职,而在1861年,他就加入了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两年之后他就辞去了司法的职务献身于音乐事业。
柴可夫斯基,她的父亲是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三任妻子的第二任,他的父亲后面又被任命为圣彼得堡国立的大学校长,所以,柴可夫斯基在年轻时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而他的父亲也并没有阻止他对音乐的学习反而给他请了一位从纽约宝来的知名钢琴老师。
在他的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他继续他的音乐学习,才有了后面他的各种音乐的代表作。柴可夫斯基从学校毕业以后,他的父亲也已经退休了,经济上也是有一点拮据,这个时候,莫斯科的音乐学院请他做音乐室的教师,由于经济不富裕,所以他欣然的接受了这份工作,但接下来的十年,他都全身心的投入他的教学和创作,可能是由于教师这份工作有很充裕的时间,所以他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是这一部作品的效果并不好,从而导致他压力过大,又因为过度的创作,在1877年,他的精神就崩溃了,他就离开了学校,休了一年的假期,一年之后,他又尝试回到学校,但是他没有任职多久,他就决定了退休,他便搬去了瑞士。准备好好的休养。
终于在1869年,他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自此之后,他的作风就偏向于这种类型的,随后,他就创作了舞剧《天鹅湖》,《睡美人》等。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一、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在世界上各大音乐电会上都有演奏,柴可夫斯基婉转悠扬、激进慷慨的作曲风格让很多听众都感到非常的感动。小提琴协奏曲展现了柴可夫斯基内心的心理变化,也能够表现出柴可夫斯基非常高超的艺术魅力。
二、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直接展现了柴可夫斯基对于自己命运的抗争,虽然自己命运非常的不公平,但是柴可夫斯基一直没有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面对着人世间的挑战,柴可夫斯基化悲痛为力量,在音乐中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是世界上非常具有浪漫艺术气息的歌舞剧,很多人都认为胡桃夹子拥有着充满神话的童趣色彩,这也能够表明柴可夫斯基在艺术造诣上更趋于浪漫主义。柴可夫斯基也希望在舞台剧上表现自己内心的美。
四、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是柴可夫斯基早年的作品,当时非常年轻的柴可夫斯基就对爱情充满了渴望,而且柴可夫斯基通过爱情的悲剧来展现世间的不公。罗密欧与朱丽叶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大剧场上演出。
五、天鹅湖
天鹅湖是世界上非常典型的芭蕾舞剧,也是柴可夫斯基的巅峰作品之一。无数的芭蕾舞蹈艺术家们都希望在舞台剧上能够跳一首天鹅湖,但是天鹅湖的难度非常的大,需要无数的舞蹈引诱者在台下付出艰辛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