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马龙: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齐帆齐微课】 说到老将,我想说,奥运会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在奥运会的历史上,从来不缺老将的身影。 从50岁披挂上阵的栾菊杰,到43岁夺冠的王义夫,再到五次退役、五次复出的达拉·托雷斯,他们用行动颠覆了人们对于运动的刻板印象。 在去年的奥运会中,曾经为了给儿子治病而比赛的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以46岁的年龄逐梦东京;格鲁吉亚女子射击选手妮诺·萨卢克瓦泽第9次披上奥运战袍…… 丰富的经验、纯熟的技巧,成为他们一比高低的优势。纵然铩羽而归,他们的坚守也足以感动观众。值得尊敬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突破自我、执着不屈的青春力量。 再说说我国的乒坛老将马龙,去年,他已经33岁了,在这个年纪出战奥运会单打比赛,对国内的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 马龙没有让人失望,以33岁“高龄”创造了国乒出征奥运队员最年长纪录,继夏天完成了“双圈大满贯”之后,在东京奥运会上再度拿下“超级大满贯”,从此,马龙奥运金牌数历史第一。 在国际乒联年度最佳男运动员获奖感言中,马龙曾留下一句:“不问终点,全力以赴”,如今,他用行动证明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还没有谢幕。 01、马龙的傲人战绩 马龙,1988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从5岁开始学习乒乓球,15岁进入国家队,2004年获得世青赛男单冠军,2009年在亚锦赛中夺得团体、男单、男双和混双四冠,是中国的首个四冠王。 2012年,世界杯中获得首个世界单打冠军;2013年,蝉联亚锦赛男单冠军,是首位亚锦赛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2014年,成就亚洲杯四冠;2014年4月,马龙当选中国乒乓男队队长。 2015年,连续夺得苏州世乒赛、乒乓球世界杯、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成为乒乓球历史上首位一年内取得这三项冠军的男子球员。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男团冠军。成为了国际乒乓球坛又一位大满贯得主。 2017年6月,德国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夺冠;9月6日,第十三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夺冠。2020年10月,摘得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双打金牌。 2021年7月30日,马龙获得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8月6日,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 02、不服输的马龙 马龙从小就拥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的父亲曾说:“从小就跟比他大的队员打,输了就一只手擦眼泪、一只手拿着拍,追着要跟人家打,不赢不行。” “不赢不行”的马龙从里约奥运会之后继续着统治地位,成为1965年以来男乒唯一一位世锦赛三连冠。 在2017年的世乒赛决赛中,马龙面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樊振东,在逆境中反败为胜,赛后他长出一口气:“这是我最疯狂的一场比赛。” 2019年,在队友纷纷出局后为国乒力挽狂澜。虽然得到了众多荣誉,但是常年征战,让马龙出现了很多伤病,同年,远赴美国接受膝盖与手腕手术。 手术前,马龙特意剃了个光头,想着要“从头开始”。手术完成后,他在美国独自忍受着漫长的康复过程,回国后也依然独自在力量房挥洒着汗水,独自在训练课后默默地加练。 刘国梁不止一次因为马龙而发出感慨:“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别人还努力。” 03、自律是他的底色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龙一年四季的生活轨迹,主要就是宿舍和训练馆的两点一线,每天的训练他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训练、洗澡、治疗、粘球拍、换海绵,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他都有着严格的计划安排。这样十年如一日单调的重复,正是马龙热爱、专注、坚守的证明。 从东京奥运会回来的隔离期间,马龙依旧保持着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以及运动的习惯,每天保持出出汗,这让他觉得更舒服。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也是他静下心来思考和规划的时间,并用心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总结。 如此成功的马龙一路走来,也并非顺风顺水,他曾感慨地说:“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只有向上的一条路。”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今天所有的成功,都是昨日努力埋下的伏笔。 04、写在最后的话 年纪,不是青春的唯一标识。 为了祖国的荣誉,这些老将又何尝不是青春的代言人? 在奥运赛场之外,尝试奔跑的幼童,坚持锻炼的老者,都在用运动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他们共同验证着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2022年年度写作营第(64)篇 1615字,累计83837字。(主题文)
许昕身高是多少
许昕身高:181cm。
1990年1月8日,许昕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干部家庭。上幼儿园的时候,许昕在游戏中跑得最快,反应最灵敏,被徐州市少华街小学的老师挑中,进入乒乓球特色学校打了两个月的乒乓球。
四年级的时候,许昕进入南京体育学校乒乓球自费班。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许昕去了南京,被体校推荐到江苏队。
2001年,许昕在江苏省体校,被时任江苏省二队主教练的汤志贤相中,随后与其一同到上海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学习。
2003年,许昕进入上海市乒乓球队。
2004年,许昕在世界青少年乒乓球挑战赛中获得团体、单打、双打三项冠军。
2005年,许昕在U17全国乒乓球挑战赛上获得男单亚军。
2021年7月26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许昕/刘诗雯夺得乒乓球混双银牌。8月6日,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由马龙、许昕和樊振东组成的中国男团,拿下乒乓球男团冠军。
奥运归国回家:
北京时间8月30日,经过21天的严格防疫隔离,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国乒教练和队员们正式结束了隔离生活。根据相关安排,他们将分别返回各自所在的省队,进行为期两周的赛前训练,为9月17日开赛的全运会乒乓球比赛做最后的备战。
一大早,便有热心球迷来到天坛公寓门前,迎候解除隔离的国乒队员。马龙、许昕、刘诗雯三位老将都是拖着两三个行李,离开了运动员公寓。
此前,参加奥运会的主力队员们均在北京隔离,没有奥运会参赛、陪练任务的队员们已提前两个月回到各自省队进行了备战。9月14日起,各省参赛队员将陆续抵达延安市,为全运会做最后的赛前准备。
东京奥运会战胜国乒 日本乒乓在危言耸听吗
过去一年来,日本网友感叹国乒强大的段子,还有日本电视台科普国乒的宣传片都曾经刷屏。当日本网友在感叹中国选手如同游戏中的“大BOSS”继续大包大揽拿下四金,日本队也悄然拿下了1银2铜(男团银牌、女团和男单铜牌)。“日本队是个强大的对手,到了2020年威胁会更大。”国乒总教练刘国梁在男团决赛后如此感叹。事实上,全力启动“2020计划”的日本乒乓正卯足劲,拷贝中国模式并重金投入,期待在东京奥运会上战胜国乒。张本智和。归化中国小将只是一小步伦敦奥运会上,日本女团摘牌获得了历史性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在里约奥运会上,1银2铜的成绩让日本乒乓看到了东京奥运会上再进一步的可能。其实,从2013年,随着日本获得202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日本乒协就开始启动“2020计划”,期待在东京奥运会上战胜国乒夺金。在男乒方面,针对国际乒联对海外球员入籍7年的新政,他们早在四年前就归化了3位中国小将——现年12岁的张本智和、14岁的加山裕和17岁的滨本由惟。但归化并不是日本乒协赶超中国的希望,相反他们开始全力培养青少年球员,希望在东京奥运会上收获未来。日本乒协主席木村兴治并不讳言过去中国有着令人羡慕的乒乓球人才培养体系,但如今日本正在青少年培养上迎头赶上。他们特意针对邓亚萍、刘诗雯等身材矮小的中国球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球员普遍比我们的球员强壮,所以我们会更加科学地进行营养摄入和训练,先保证青少年球员身体素质不输给同龄的中国孩子。”木村兴治以邓亚萍为例,指出中国球员即便个子矮小但肌肉力量很棒,打球不远离球桌,“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重金投入青少年培训作为东京奥运会的突破口,从2013年起,日本乒协获得了日本奥委会每年3亿日元(约和人民币1984万元)的拨款,据悉从今年起这个数字进一步增加。有了庞大的资金支持,日本乒协每年在青少年培养上投入超过600万人民币(1亿日元)。日本乒协从这个奥运周期就开始砸重金让有潜力的青少年球员参加国际乒联巡回赛,提前感受世界级的竞争,积累比赛经验。“我们现在派出去打巡回赛的选手都是中学生,为什么?因为就是这样,他们才能更快提高,我们既然想要在2020年自己家门口的奥运会上有一定的突破,就要有特别的付出,因为只有从小培养,从小让他们打高级别的比赛,他们才不会落后于中国运动员。”木村兴治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策略已显现成效。2014年的德国公开赛上,13岁160天的伊藤美诚和14岁的平野美宇赢得德国公开赛女双冠军。伊藤美诚更超越郭跃,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子巡回赛冠军选手。两人也是“2020计划”的关键成员。今年4月,在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中,15岁的伊藤美诚更是在女单1/4决赛击败新科奥运冠军丁宁。当时日本《每日体育》打出了“15岁伊藤美诚击败世界女王”的标题,日本乒乓界也为之振奋。以伊藤美诚为例。从2014年起,不算亚洲内的青少年比赛,光是世界巡回赛和青年赛,她一年能有10次左右的机会出国比赛。为了提拔青少年球员,日本乒协还仿效中国制定选拔机制,让更多青少年球员有机会在世界大赛崭露头角。伊藤的教练张翀就是中国人。仿效中国模式,挖角中国教练有了资金的支持,日本乒乓在东京奥运会夺金的野心日益膨胀。“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了日本乒协的策略,他们开始仿效“中国模式”。集训也成了日本乒乓界最大的变化。木村兴治透露,2014年初日本乒协就成立国家训练基地,借鉴了中国的训练模式。“小选手们在那里训练生活的费用也是国家来出,基地里面没有学校,周围有几所学校,大家分别去那里上学,下午一起集中训练。”集训制的另一个好处是令日本国家队队员可以有机会在一起进行长时间训练提高。因为日本没有职业联赛,所以如水谷隼、福原爱、石川佳纯等球员都出国打球,“有了集训模式,大家除了大赛前集中训练,在赛季中也可以多次在一起集中训练,这对球员水平提升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日本女乒主教练村上恭和也承认里约奥运会,日本乒乓的提高也离不开集训制的功劳。按照中国乒乓一贯的方式,日本女乒也在世乒赛、奥运会这样的大赛前进行为期近2个月的集训。每天训练5-6个小时,这与国乒封闭集训的训练量相当。与集训制相辅相成的还有引进中国高水平教练。据日本媒体透露,如今在日本各级乒乓球女队中,一共有28名教练,其中中国教练就多达8名,占据整个教练团队的近1/3。其中奥运男双冠军韦晴光(韦关晴光)担任滨本由惟一的教练,而来自河北乒乓球队的刘洁和张翀分别执教平野美宇和伊藤美诚。这些青少年球员都是日本打造的未来之星。伊藤与福原爱。日本崛起并非坏事今年世乒赛后,女队主帅孔令辉就坦言不能低估年轻的日本队,“其实我们女队此前一直在拿日本做假想敌,现在看来,男队也应该重视日本了。”如今平均年龄23岁多的的日本队已经收获了不少的大赛经验,而国乒则要在新周期经历更新换代。在外界眼中“赢了不算事,输了不正常”的状态下,总教练刘国梁也坦言国乒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压力无所不在,“(里约期间)真的是度日如年、度分如年。我这次压力大得连一次健身都没有,就在房间待着。其实就是全世界都开心的时候我必须最清醒,不然最后就会翻船。”当然,也有不少人希望日本的崛起能够让乒乓球带来更多看点。此前,日本乒乓神童张本智和来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踢馆”成绩1胜7负,其中还输了一次同龄的女生。这些年日本花费大量精力和物质投入在乒乓球项目中,也有不少神童在成年后丢掉了光环。即便是入籍日本的韩阳、张一博等国内球员,在短暂闪光后就泯然众人。“相比中国乒乓球的训练质量和训练强度,日本在训练方面无法比拟。”一位乒乓球教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实对于国乒来说,有竞争才有发展,能够涌现出强大的对手,对球员、教练乃至这个项目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