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十强赛中国队大名单

2001年十强赛中国队大名单(2001年世预赛中国队小组赛对手)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8 17:03:08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2001年世预赛中国队小组赛对手

十强赛中,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阿曼、阿联酋与卡塔尔分在B组,中国凭借6胜1平1负的战绩获得第一,历史性的杀入世界杯决赛圈。沙特与伊朗、巴林、伊拉克、泰国分在A组,沙特以5胜2平1负的战绩列该组第一,获得入场券。在A组第二伊朗与B组第二阿联酋之间的附加赛中,伊朗4-0取胜,但他们在跨洲附加赛中输掉了比赛,无缘晋级。

还记得甲A时代活跃在上海滩的那些球员们吗申花基石

本期,为大家挑选甲A联赛初期9位上海足坛的代表球员,他们有的人是九十年代初期中国队的国脚,有的是2001年十强赛中国队的功臣,他们甚至还有申江四小龙的称号,他们都是甲A联赛初期上海申花队的基石。

范志毅,1969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杨浦区,身高183cm。范志毅1992年入选国家队,参加了当年的广岛亚洲杯,1996年开始担任国家队队长,2002年退出国家队,从1992年至2002年,范志毅长期占据中国队主力中后卫的位置,几乎没有缺席任何一届大赛,是当时中国足坛最优秀的中后卫。1995年,徐根宝将范志毅推到前场,他一举攻进15个进球,夺得当年甲A联赛最佳射手和中国足球先生,并帮助上海申花队获得冠军。范志毅在球场上作风勇猛,责任心强,敢于担当,长期担任上海申花和中国男足国家队的队长,在球场上指挥能力强,很有大将风范,人称“范大将军”。

成耀东,1967年6月出生于上海,身高174cm。成耀东是老资格的上海国脚,参加过1992年的亚洲杯并获得季军。在那届亚洲杯的半决赛中,中国队遭遇东道主日本队,比赛中成耀东一次补射倒地,并未作出危险动作,但日本队的守门员松永成立却跑来向成耀东的头部狠狠踢去,成耀东被抬出场,松永成立被红牌罚下。在那场比赛中,谢育新开场30秒就为中国队打进一球,随后日本队连进两球反超比分,李晓扳平比分,但中山雅史踢进绝杀入球,最终中国2:3输给了日本队被挡在了决赛之外。中国职业联赛开始后,成耀东便在上海申花队效力,身披3号战袍,是申花队的中流砥柱。成耀东最初是作为边后卫出现在球场上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材并不高大的的成耀东居然被改造成了中后卫,没想到成耀东硬是把自己踢成了“亚洲卡纳瓦罗”,在当时国内顶级中卫基本都是清一色的185+之时,成耀东靠着自己良好的球商在中国足坛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年那支上海申花,霸气十足的“范大将军”是球队中不折不扣的头牌,但要说到真正的球队老大,前申花的外援萨沙和瓦洛佳曾在重返中国的时候这么回忆过:我们当初都管他叫“Jackie Chan”(成龙),成耀东一直都是那支球队里的大哥,他像成龙一样充满气魄,我们都很服他。

李晓,1967年7月出生于上海。如果你从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观看中国足球在亚洲的比赛,一定对李晓这个名字还有印象。李晓1990年首次入选中国国家集训队,1992年参加亚洲杯,在对日本队的半决赛中攻入1球。1994年是中国足球的李晓年,他参加了亚运会,攻入4球,成为国家队的首席射手。1994年,甲A职业化的第一个赛季,他身披11号战袍,与外援瓦洛嘉组成锋线搭档,两人相互促进,激发出一股“化学效应”。当赛季,他是申花队内进球最多的本土球员,也正是李晓踢进了申花职业联赛的首粒进球。但在这个成功的赛季结束后,他却因肝炎不得不淡出赛场治疗休养。康复后,他在上海浦东和武汉队效力数年,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遗憾未能再现巅峰状态,最终在2002年退役。

吴承瑛,1975年4月出生于上海,身高183cm,司职左边后卫。1994年至2002年效力于上海申花队,这也是吴承瑛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期,此后辗转于上海国际和陕西中新队直到退役。记得1997年十强赛客场对伊朗赛前,中国队紧急招进吴承瑛从国内赶往伊朗,最后还是1:4输给伊朗队,当时的 体育 报纸总结那次十强赛谈到吴承瑛时写道“单骑飞马去救驾,难敌马达维基亚”。1998年,吴承瑛曾被短期租借到大连万达,帮助大连万达踢当年的亚俱杯,并在对浦项制铁的半决赛中有一脚漂亮的进球,他在第76分钟接到中场长传,在大禁区左角附近用左脚抽出一记落叶球,皮球飞入大门右上角。有意思的是,当时门后的球网并不严实,皮球还从球网的缝隙间滚了出去,现场的解说员和球迷还一度以为皮球没有进。2001年十强赛,吴承瑛作为主力左边后卫为国征战,表现出色,但先后有两场比赛因为红黄牌停赛,也成全了顶替他出战的“京城三少”之一的杨璞。在球场上,吴承瑛抢断凶狠,被人称作“拼命三郎”。

毛毅军,1970年12月出生于上海,身高186cm。毛毅军职业生涯只效力于上海申花一家俱乐部,身披13号球衣,2002年退役后,继续留队担任教练职务。球场上毛毅军担任后卫,球风稳健,而且为人比较低调,即使后期成为申花绝对“元老”队员时也乐于默默无闻的为俱乐部出力。1998年足协杯决赛两个回合,毛毅军在右路两次成功突破,并传出两个落点绝佳的好球,令队友两度头槌破门得分。申花队最终夺杯,毛毅军居功至伟。毛毅军仅在1997年入选过戚务生的国家队,参加了当年的十强赛,并在首战伊朗的比赛中出任主力右边后卫。客场1:4输给伊朗的比赛中,毛毅军在禁区前远射踢进一个世界波为中国队挽回一丝颜面。

朱琪,1972年6月出生于上海,身高180cm。朱琪小时候在泳池中泡大,虹口区游泳学校的教练对朱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后来朱琪进了重点小学广灵路小学,这儿也是足球苗子的专门学校,成绩一直不错的朱琪渐渐在玩球中找到感觉,广灵路小学经常代表上海市参加一些全国性少儿足球比赛,朱琪便这样被伯乐相中了。朱琪碰到一个识才的师傅,是他带朱琪走上绿茵路。这便是现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朱广沪。当时的朱广沪还只是虹口区少体校一名教练,当他第一次在广灵路小学选苗时便发现了利利索索的小朱琪。朱琪是九十年代上海申花队的绝对主力,身披18号球衣,深受历任申花队主教练的赏识,包括徐根宝、斯托依科夫和安杰伊。但朱琪入选国家队的次数并不多,印象中仅在1998年入选过霍顿的国家队并参加了当年的东亚四强赛。

申思,1973年5月出生于上海,身高179cm。申思小学就读于上海的传统足球特色学校平凉路四小,毕业后进入著名的杨浦白洋淀足校,1985年进入上海市少体校。1990年进入上海市体工队。申思的职业生涯从上海申花队起步,在申花队披14号战袍,2002年转会至上海中远队,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足坛代表人物之一。申思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了2000年亚洲杯和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但鲜有亮点表现,也遗憾落选2002年世界杯阵容。申思是一名左脚球员,技术出色,擅长传球组织,尤其是左脚定位球功夫十分了得,曾参加过两届世界任意球大赛,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但申思作为一名中场球员,体能和防守能力较差,这也限制了申思的发展。2001年十强赛,中国客场对阵卡塔尔的比赛,申思首发出场,表现差强人意,赛后也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

谢晖,1975年2月出生于上海,身高185cm,拥有八分之一英国血统。谢晖是一名前锋,头球能力尤其出色,职业生涯从上海申花起步,身披20号战袍,是职业联赛初期上海申花队的当家射手。1999年至2003年留洋德国,并在亚琛队在德乙联赛有过单赛季进14球的成绩,获得德乙银靴。凭借在德国的出色表现,谢晖入选了米卢的国家队,在2001年十强赛之前的小组赛中与杨晨搭档,组成中国队的主力前锋,打进多球。但最终确定2002年世界杯大名单的时候,米卢却放弃了谢晖,这也成为谢晖最遗憾的一件事。

祁宏,1976年6月3日出生于上海,身高176cm。祁宏作为从上海各级少年青年足球培训系统中脱颖而出的优秀球员,年仅19岁便成为上海申花队夺得甲A联赛冠军的主力,身披9号球衣,与范志毅、谢晖并称“三剑客”。祁宏跑动积极,思路清晰,整体意识好,中前场的多面手。徐根宝时代他是引人注目的内锋,彼得执教期间他是申花中场的屏障后腰,在米卢的国家队中他不仅是进攻的组织者,更是首屈一指的“影子前锋”。祁宏是深受全国球迷喜爱的球员,这得益于他阳光俊朗的外表和其在国家队的出色表现。2000年亚洲杯,祁宏就有着不俗的表现,打进三个宝贵的进球:小组赛第二场对阵印尼,祁宏接李铁的直塞突入禁区,冷静扣过防守球员面对门将将球打进;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卡塔尔,杨晨突破将球分到中路,祁宏禁区前远射将球抽入球网;半决赛对阵日本,祁宏接队友头球摆渡禁区中路抢点打进一球,并在随后的比赛中在禁区内为了争夺皮球勇敢地和日本队门将相撞,倒地不起。2001年十强赛前的小组赛,昆明主场对阵印度尼西亚,这是一场非赢不可的比赛,至今记忆犹新,上半场中国意外0:1落后,下半场一开场,米卢用祁宏换下了上半场表现不佳的马明宇,中国队的中前场彻底活了,下半场连进五球逆转了比赛。十强赛开始后,祁宏终于受到重用,被米卢排进了主力阵容,祁宏也用三个金子般的进球回报了米卢,特别是艰难的西亚客场,祁宏的两个进球为国家队带回了两场宝贵的胜利:首场主场面对阿联酋,李霄鹏右路送出贝克汉姆式传中,祁宏禁区中路头球破门为中国队打进第二球;第二场客场面对阿曼,上半场江津扑出阿曼队一个点球,中国队大难不死,下半场,祁宏接到孙继海的左脚直塞突入禁区冷静将球射进球网;第二循环客场面对阿联酋,祁宏再次接到孙继海的左脚传球,禁区内巧妙头球一蹭,四两拨千斤,皮球改变方向应声入网。2000年亚洲杯和2001年世界杯十强赛,祁宏的灵性显露无疑,那时的祁宏无疑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球员之一。

注:“申江四小龙”: 在甲A初期,上海申花有四位20岁上下的年轻球员,一同征战国奥队,也入选国家队。他们共同为申花效力了甲A的前6个赛季,帮助申花夺得一次甲A冠军并5次进入前三,还夺得一座足协杯冠军。这四个球员就是申思、谢晖、吴承瑛(系列二里有回顾)、朱琪,他们都是上海人,被称为“申江四小龙”,也是申花职业化初期的 历史 见证。被误传为四小龙的祁宏曾打趣道:“我比他们小一拨,是小两个年龄段的。他们是申江四小龙,我当时是排不进的,而我呢只能称为小小龙了。”

下面是九十年代申花队的一张老照片,大家还能认出几个人来呢?

2002十强赛队员名单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名单人员介绍 门将 :22号江津, 23号区楚良 ,1号安 琦 。 后卫 :5号范志毅 ,2号张恩华 ,14号李玮峰, 4号吴承瑛 ,17号杜威 ,7号孙继海, 3号杨璞 ,21号徐云龙 。 中场 :9号马明宇, 8号李铁, 19号祁宏 ,11号于根伟 ,6号邵佳一 ,18号李霄鹏 ,16号曲波 ,13号高尧 ,15号肇俊哲 。 前锋 :12号宿茂臻 ,20号杨晨。

2001世界杯10强赛中国沈阳比赛哪个队员受伤了

当前位置:主页体育正文2001世界杯十强赛(纪念|2002年世界杯,张恩华的遗憾,中国足球的顶峰)2022-11-25 20:06作者:易看资讯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张恩华。4月29日,一个让中国足坛哀伤的噩耗传来——中国足球、大连足球名宿张恩华猝然离世。就在前一天,他刚刚度过了自己的48岁生日……如今就这样突然逝世,让整个中国足球圈陷入了悲伤。作为国足参加2002年世界杯的黄金一代,张恩华的名字在大连乃至整个中国足球历史上都留下了印记,而在退役之后,他也没有离开足球。一直到离世前几天,他还在参加足球青训相关的活动。他曾说,中国足球唯有在青少年身上才有希望,“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把他(校园足球)做好,让孩子们有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比赛。”张恩华(左)在国足效力。他和国足闯进了世界杯张恩华1973年4月1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从童年时期开始,足球就成为了他一生的羁绊。6岁时他就接触了足球,并展现出了不俗的天赋,13岁他开始专业训练,从地方队梯队一步步崭露头角,最终成长为了职业足球圈的一员骁将。职业生涯中,张恩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家乡大连队效力,后来他也短暂效力过天津和香港南华俱乐部。场上司职中后卫的他身体强壮球风硬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黑子”。与此同时,他是中国足球早期尝试留洋的先驱之一,曾经租借加盟英甲球队格林斯比,期间出场17次打进3球,表现不俗。张恩华退役后一直关注青训事业。不过,张恩华职业生涯的顶点,恐怕还是身披国家队战袍登上世界杯舞台的经历。1997年的世预赛十强赛和2001年十强赛,张恩华都曾代表国家队征战——1997年十强赛,他曾在中国队对阵沙特的比赛中头球破门,帮助球队1比0拿下胜利,可惜的是那届世预赛,中国队最终未能出线。2001年,中国队终于完成了打进世界杯的梦想,后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张恩华也回忆了那段岁月,“10月份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了之后,我的感受就是有点释怀了,很多人就感觉很兴奋,但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的,五味杂陈,什么感受都有。”“感觉那个时候只是完成了一个任务,感觉这好像是解脱,确实解脱多一点。44年的世界杯梦。”张恩华在国足集训期间。世界杯未出场,留下一生的遗憾对于任何一名国足球员来说,中国队闯进2002年世界杯都是值得铭记一生的记忆,然而到了正式比赛上,张恩华却留下了不少遗憾。他虽然进入了中国队的世界杯大名单,但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上场机会,这让他因此感到消沉。事实上,和很多球员一样,世界杯就是张恩华从小就埋藏在心中的梦想,“那个时候家里穷,看电视是黑白的。我记得好不容易有一台电视,12寸还是14寸的,很小,当时中国输了,输了之后挺气愤的,我爸脾气也挺大的,给那个板凳拿起来,但是没摔(舍不得)。”“我就想我将来一定要设定目标,就是冲出亚洲。”但是等到梦想实现,自己却只能枯坐板凳,让他感到非常沮丧。“我当时心里面是一百个纳闷、一千个不解、一万个不服,第一场比赛范志毅就受伤了,我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没想到米卢还是不用我。我私下里去找过米卢,但是没用。”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看来,还是因为我自己有些事情没处理好才导致那样的结果。一开始我可能是得罪米卢的地方太多了,我总以为自己在大连队当了那么多年队长,又刚刚在英甲打了一段不错的比赛回来,有些事情可以出出头。”“事实上,出头的方式、方法也是有学问的,我那时候太不懂得技巧。”张恩华曾担任深圳足球俱乐部的领队兼中方教练。退役后,为青训投入心血2002年世界杯的经历,让张恩华遗憾不已,不过在多年之后再度谈及那段经历,他已经显得豁达了许多。“作为一个球员,一生当中代表中国国家队能进一次世界杯是不容易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有展现的机会。作为我个人来说,在那个时候认为自己是完全具备有上场的准备的。”“但是最后一分钟没踢,当然是心里不舒服,但后来也想明白了,因为你毕竟是球员,教练有教练的这种战术体系的打法的需求。到现在来说讲这个问题我觉得都已经很久远了,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就又不一样。”世界杯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恩华的状态逐渐下滑,并于2006年正式退役。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他终究还是回到了自己最热爱的球场,以不同的身份继续在足球界打拼。退役后,张恩华考取了亚足联的教练证书,还去欧洲学习足球相关知识,还曾担任过西甲比利亚雷亚尔俱乐部的助教。回国后,他曾担任深圳足球俱乐部的领队兼中方教练,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在关注足球青训方面的工作。此前接受采访时,张恩华就曾感慨,很多冲击职业足球圈但最终被淘汰的青少年,人生因为足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这引发了他的思考,“是我们的系统出问题了呢,还是什么原因?我们很多人都在研究苹果怎么吃,知道苹果好吃怎么吃它,但忽视了怎么去种, 本末倒置了。”就在逝世前几天,他还在四川省中江县参加一场有关校园足球的活动,并现场向小球员们传授了许多技巧和心得。那时,他再度重申了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把他(校园足球)做好,让孩子们有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比赛。最好每个学校都能去推广和发展,形成一种体系。”“如果校园足球都有了自己的联赛,那么职业足球挑选精英的机会就会多很多。中国足球为什么出现青黄不接,就是因为足球人口还是比较薄弱。”可惜的是,张恩华的猝然离世,让他无法再为自己深爱的足球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汗水。但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黑子”已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他曾经在场上的身影,以及他退役后对中国足球的种种思考,都将留在万千球迷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