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俄罗斯海军现役舰艇的具体型号
- 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
- “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级
-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的基本资料
- 库兹涅佐夫航母基本资料
- 苏联的航母叫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还是 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
-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航母编队的阵容是什么相比韩国海军如何
- 中国当初怎么不买戈尔什科夫号航母
俄罗斯海军现役舰艇的具体型号
航母:1143.5型*1,库兹涅佐夫号巡洋舰:1134B型喀拉级*1,刻赤号;1164型光荣级*3,瓦良格号,莫斯科号,乌斯季诺夫元帅号;1144.2型基洛夫级*1,彼得大帝号(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计划修缮后恢复现役)驱逐舰:1155/1155.1型勇敢I/II级、956型现代级护卫舰:11660型鞑靼斯坦级、20380型守护级、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1154型不惧级、1135型克里瓦克级(格里莎、契帕姆之类不能远洋的就不举了)攻击性核潜艇:885型雅森级、971型阿库拉级(鲨鱼级)、671RTM型维克托III级弹道导弹核潜艇:955型北风之神级、667BDRM型德尔塔IV级、667BDR型德尔塔III级(941型台风级有几艘还有重新服役的能力,不过封存着)
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
俄海军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是采用 常 规 动 力动力装置:蒸汽动力,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4轴推进 功率:147000千瓦 航速:30节 续航力:3850海里/29节,8500海里/18节 那些资料完全是骗人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结构完全无法搭载核反应堆,装备核反应堆的是前苏联80年代末建造的乌里扬诺维斯号航母.俄海军现在只有彼得大帝一艘核动力战舰 目前,俄罗斯正在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进行改进,要更换新型动力系统,不过依然是蒸汽动力,只是功率更大,可维护性更好 《舰船知识》09年有一期写过的“采用柴电混合动力的美国海军自由号濒海战斗舰与采用蒸汽动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航行时都会产生黑烟”,并有配图
“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级
“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级
“库兹涅佐夫”号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它以“基辅”级航空母舰为基础进行设计,但飞行甲板有了足够的长度,防卫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加强。也是俄罗斯最新型的航空母舰,在苏联时期建造,原名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布里兹涅夫号、第比利斯号,1991年服役时易名库兹涅佐夫号,舷号063。和其他俄制航空母舰一样,扣除舰载机仍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量。现部署于北方舰队,是俄罗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技术数据
名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建造时间:1983年2月22日
下水时间:1985年12月5日
服役时间:1991年1月22日
满排吨位:50000吨以上
编制:2,626人
舰长:304.5米
型宽:70米
满载排水量:58,500吨
续航距离:29节航速时3850英里,18节航速时8500英里
航速:30节
自持力:45天
武器装备
(1) 导弹:反舰导弹——12部契洛米伊SS-N-19“舰毁”(3M-45)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平甲板安装);防空导弹——4部“牵牛星”SA-N-9“护手套”/“克里诺克”六联装垂直导弹发射系统;防空导弹/炮——8部“牵牛星”CADS-N-1“匕首/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每座安装双联30毫米“加特林”机炮和8枚SA-N-11“格里森”和“热闪/热点”火控雷达/光电指示系统;火炮——6门30毫米/65AK6306管舰炮;反潜火箭--2部RBU 12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2)诱饵:10部PK10诱饵发射系统和4部PK2金属箔条发射装置;
(3) 固定翼飞机:18架苏霍伊苏-27K/苏-33“侧卫”D防空战斗机;4架苏-25UTG“蛙足”攻击机;
(4)直升机:15架卡莫夫卡-27PL“蜗牛”反潜直升机;2架卡莫夫卡-31RLD“蜗牛”直升机。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的基本资料
所属国家:苏联/俄罗斯/印度军种分类:海军舰级:基辅级(4号舰)设计代号:计划1143.4制造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动工:1978年12月26日下水:1982年4月17日服役:1987年1月结局:2004年1月24日转卖给印度载员:2 200人排水量:标准:33,440吨、满载:44,490吨吃水:10米体积:全长273.1米、全宽51.9米 (飞行甲板)动力装置:8锅炉,4台蒸汽轮机动力:4组齿轮驱动涡轮机,四轴功率:200,000轴马力最高速度:30节舰载机:14架雅克-141战斗机6架雅克-38M战斗机12架Ka-27直升机4架Ka-31直升机发射装置:(六座)双联装SS-N-12(沙箱)反舰飞弹发射器(12枚)(二十四座)8门SA-15防空飞弹发射器(192枚)(两门)单联装100公釐/70倍径炮(八台)AK-630 30mm近程炮(十座)533公釐鱼雷发射管(两座)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巴库号作为苏联1143工程“舰载航空巡洋舰”的四号舰,相较于同级的姊妹舰,巴库号有许多的差异,算是为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新科技的测试平台,尤其是舰桥上部大量的平面阵列雷达,其为“望天”式多功能雷达,让该舰具有抗饱和攻击之能力,类似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的SCANFAR雷达,替换了原先基辅级使用的“顶舵”雷达,但同SCANFAR,望天雷达也被证明不够可靠。最高处的三座标雷达,北约代号为“顶板”,下有一个飞机导航系统,北约代号为“糕饼筒”,舰岛中部两侧还有新式的“十字剑”制导雷达。武器方面,巴库号也与基辅级有很大的不同,原先后者配置两款防空导弹:SA-N-3“高脚杯”式和SA-N-4“壁虎”式被置换成四组SA-N-9垂直发射对空导弹系统,期望以该导弹担负“点防御”的任务,而“区域防御”则交由舰载机负责,并将原先的76公厘舰炮换成了100公厘。飞行甲板与空中武力的部分与其他基辅级相同,包括12架Yak-38战斗机(它们后来于1992年退役)、20架卡-25或卡-27直升机、2架卡-31空中预警直升机,另外,巴库号也被作为雅克-141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测试平台。 声纳:“马颚”(Horse Jaw)舰体声纳,主动搜索和攻击,中/低频;“马尾”(Horse Tail)变深声纳,主动搜索,中频载机:12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雷达:“天空哨兵”(Sky Watch)相控阵,4个阵面,3坐标对空/对海搜索:“板舵”(Plate Steer),E波段对海搜索:2部“双支柱”(Strut Pair),F波段导航:3部“棕榈叶”(Palm Frond),I波段火控:“前门”(Front Door),用于SS-N-12导弹制导;“鸢声”(Kite Screech),H/J/K波段,用于100毫米炮;4部“低音帐篷”(Bass Tilt),H/I波段,用于30毫米炮;4部“十字剑”(Cross Sword),K波段,用于SA-N-9导弹制导飞机控制:“飞行警察”(Fly Trap),G/H波段;“蛋糕台”(Cake Stand)火控:3部“锡人”(Tin Man)光电跟踪仪;2部“穿碗”(Punch Bowl),用于对舰导弹数据链的卫星通信系统;2部“低球”(Low Ball)卫星导航台;2部“冠钟”(Bell Crown):2部“推钟”(Bell Push):2部“击钟”(Bell strike)电子干扰:2座双管PK2干扰发射器;拖曳鱼雷诱饵敌我识别:2部“盐罐”(Salt Pot)A和B,1部“长头”(Long Head)
库兹涅佐夫航母基本资料
1983年2月22日,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该舰又被称为 1143.5级,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该舰在建造中先后有过几个名字,“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 “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该舰最后被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 对于俄罗斯惟一一艘现役航母的命名,国内一些媒体的报道存在差异,有的称之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有的则称之为“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那么,究竟哪一种译名准确呢? 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Никола́й Гера́симович Кузнецо́в)(1902-1974)是原苏联军事家,苏联英雄,1944年晋升为“海军元帅”军衔,1955年被授予“苏联海军元帅”军衔。该航母于1985年12月5日建成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曾被先后命名为“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后因格鲁吉亚要求独立而改成“库兹涅佐夫”号。因此,虽然俄罗斯现行军衔中已经没有海军元帅衔级,但根据库兹涅佐夫的军衔,该航母的准确译名应是“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 该舰情况: “库兹涅佐夫”号全长306.3米,水线长279.9米,宽73米,吃水9.87米,标准排水量53000吨,满载排水量65000吨,最大排水量660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0000马力,最大航速29节。其飞行甲板长304.4米,宽72米,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7米。其人员编制为1960,其中600余名航空人员。 武器装备: “库兹涅佐夫”舰装载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主力为4座SA-N-9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每座有6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系统配置为2座30mm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导弹,火炮射程2500米,导弹射程8000米;此外还有AK-630型6管30mm炮4座,射程2500米,发射率3000发/分。 反舰武器有12枚花岗岩反舰导弹(3M45 P-700 Granit/SS-N-19),射程550公里。 作为反潜武器,该舰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12000米。其电子设备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1部MR-710“顶板”三座标对空/对海雷达;2部MR-320M“双支撑”对海雷达;4部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用于SA-N-9;8部3P37“热闪”火控雷达,用于SA-N-11;1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酒桶”和“钟”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扰箔条发射器。 该舰特点: “库”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舰队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这之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将英国首创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己气动性能优异的苏-27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下,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舰”,但仍自称为“载机巡洋舰”。“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载机方案为:20架苏-33战斗机,15架卡-27反潜直升机,4架苏-25UGT教练机和2架卡-29RLD预警直升机。 前苏联航母的发展可谓历尽沧桑,在经过“莫斯科”和“基辅”两代“准航母”之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动用了800多个行业的专家和大约7000多个工厂、制造厂最终建成了“库兹涅佐夫”号,圆了拥有大型航母的长久梦想。不幸的是,在千辛万苦地催生出“库”号之后,前苏联解体,俄罗斯再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库”号后续舰“瓦良格”号被中止建造,待价而售;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毁,致使俄罗斯航母发展再遇重大挫折,“库兹涅佐夫”号也只能成为一个生不逢时的“独生子”。 后续改进计划: 据俄新社2010年4月报道,俄罗斯计划升级“库兹涅佐夫”号,计划于2012年进入干船坞。航母全面的现代化工程将在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机械制造厂进行。 这次升级将装备新的武器系统和新的无线电电子设备,并计划拆除花岗岩反舰导弹(3M45 P-700 Granit/SS-N-19),如此可以多出大约4500~5000平方米的空间,多出的空间将用于装载更多的固定翼飞机。而主力战机仍以苏33为主,升级后,舰载航空联队将可以搭载更多的苏33重型舰载机。 动力系统也有可能升级,据俄新社报道,改装后航母的蒸汽轮机和蒸汽锅炉动力将由燃气轮机或核动力所代替。航母的现代化升级计划预计于2017年完成。
苏联的航母叫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还是 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
都不是!舰体侧面的俄语只写了Кузнецов,但是完整的舰名写在舰尾是Адмирал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кузнецов。之所以有海军元帅和海军上将的差别并不是因为他被降级,而是“Адмирал”与英语的里的海军上将 是一样的发音,而且英语国家海军的最高衔就是上将。而且“苏联海军元帅”是一个军衔,不能去掉任何一个字!在苏联,苏联海军元帅与苏联元帅平级,比海军元帅高两级!建议你先去看看苏联的军衔表。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航母编队的阵容是什么相比韩国海军如何
韩国没有航母,没法比啊!就那个独岛号不能叫航母。库兹涅佐夫航母战斗群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1艘光荣级导弹巡洋舰1艘喀拉级反潜巡洋舰1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2艘无畏级反潜驱逐舰2艘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2-4艘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1艘(前几年沉掉的“库尔斯克”号属于该型潜艇)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1-2艘俄罗斯的航母编队中,基洛夫是主体,航母只是配角。库兹涅佐夫航母编队基本上没出海过几回。
中国当初怎么不买戈尔什科夫号航母
首先,从历史和使用上来讲,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属于基辅级,中国之前买了2艘该级退役的航母(分别是基辅号和明斯克号,且都作为航母公园对外开放),这就已经说明基辅级改装空间小,且较为落后(属于第二代航母),再加上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是于1978年始建,1984年下水,1987年服役。换言之,如果中国购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的时间与购入瓦良格号的时间一致(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号),那么换言之,戈尔什科夫号就已经在俄罗斯海军服役11年之久了。而中国购入“瓦良格”号时,该舰的建造完工率还不到70%。两者相比,一边是人家用了10来年的旧船,而另一边是还未完工的新船(最重要是中国可以通过继续完成剩下的30%来积累建造航母的技术),哪个更划算,不言而喻。其次,“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是基辅级的第四艘,排水量才44720吨,属于中型航母。而“瓦良格”号属于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是俄罗斯的第三代航母,满载排水量达61000吨,属于大型航母。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代差”(先进性),还是从“块头”上看,后者都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海军实力、舰艇的远洋化、适用性更加“匹配”。第三,对比印度耗费巨资购买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它不仅只是一条二代航母,从结构上来说基本上已没有修改余地,改装效果十分有限。再加上印度本身又没有航母改装的技术与能力,因此,将来“戈尔什科夫”号的修理、维护、升级等,印度免不了还要给俄罗斯“贡献”不少。而反观中国购入“瓦良格”时,还一并获取了该舰的全部设计图纸,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吃透”了“瓦良格”号的全部构造。再加上对“瓦良格”舰的续建工作,又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这对于中国将来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航母意义重大。一边是处处被动,受制于人,一边是中西结合,开拓创新。两者比较,效果可见一斑。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中国购入“瓦良格”号的对象、方式,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俄关系。中国当初购入“瓦良格”号时所采取的一种相对较为“委婉”的方式,即所谓的“商业原因”而不是直接军购。且采购的对象是乌克兰,而非俄罗斯。可要换个角度假设一下,如果中国当时是向俄罗斯采购“戈尔什科夫”,那么俄方是否会卖,即便卖给中国,又会给中国带来那些后续的“不良”后果且都不说。单就如此一笔巨额的军购项目,会给中国在国际上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诸如又有些人会借此机会老调重弹,宣扬中国穷兵黩武,以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等等),也是可想而知的。